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国文娱 > 第910章 收购巴林银行

大国文娱 第910章 收购巴林银行

作者:香港大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2:54 来源:笔趣阁

1995年2月26日起,英国央行宣布,巴林银行将停止在市场上的各种操作,并且,跟召集巴林银行主要的客户、债主、股东,商议破产重组方案。uu234

在2月末,恒生银行的ceo林伟中,也是抵达伦敦,参与巴林银行的破产重组方案的商讨。

由于巴林银行是走破产流程,所以,基本上原本的股东和管理层也说不上话了。主要是巴林银行的客户和债主商讨,首要是保证客户和债主的利益。之后,才是兼顾巴林银行的员工的合法权益。

至于,巴林银行股东利益,如果,在清盘重组,偿还了客户的资金,以及对员工进行一定补偿之后,掌上还剩下资产的话,可能股东还能分到三瓜两枣,但这个概率不大,基本上,巴林银行已经亏光了股东的钱,剩下的钱是客户和债主的资金,以及员工的薪水和失业补偿款。

成立于1762年的巴林银行,不仅仅是一家历史有233年之久的老字号,更是一家在高端市场享受特殊声誉的品牌。因为,就连英国王室也购买巴林银行的理财产品,近百年来,巴林银行基于是英国王室的御用理财顾问。

由于巴林银行对于英国王室的资产保值增值做出卓越的贡献,所以,巴林家族先后获得了五个世袭的爵位。

也正是因此,目前巴林银行的破产重组方案中,英国王室,也就伊丽莎白女王,掌握了最重要的话语权。

想要利用破产重组控股巴林银行,肯定是需要得到英国王室和英国央行的支持。

“尊敬的女王陛下!”恒生银行的ceo林伟中在2月28日,抵达伦敦,并且,约见了伊丽莎白女王,“冒昧打扰,主要是因为,我们老板林棋先生有一份巴林银行破产重组计划,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如果您支持我们的方案,那么,林先生可以在其他的业务方面,让渡利益给英国王室。比如,英国王室拥有大量的资产,希望保值增值的,但是,全世界优质的资产,永远的非常罕见的。比如,盘古电脑,计划在几年内ipo上市,如果,英国皇室可以支持林老板的对巴林银行的破产重组方案,那么,盘古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可以以优惠的估值,引进英国皇室投资。几年内,大概率赚3~5倍。”

“哦?”伊丽莎白女王虽然不太懂科技,但是,好歹还是看新闻的,知道新创业系应该堪称是世界顶级财阀。比资产规模,英国王室的资产,跟林棋相比是小巫见大巫。

而盘古电脑公司的规模和影响力,伊丽莎白虽然不太懂,但却是知道,这是一家非常厉害的科技公司,如果上市之前入股,应该不会亏。

之后几天,伊丽莎白咨询理财顾问,了解盘古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是否值得投资,得到的答案自然是肯定的。盘古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肯定是一下一眼看肥瘦的好公司,只要估值不太贵的情况下投资,很难亏钱。

而获得盘古电脑的投资机会,并不是很难,仅需要王室支持林棋对巴林银行的重组计划。

林棋对巴林银行的重组计划,就是债转股。原本,巴林银行的股东的权益,由于已经通过破产清盘清零。

但是,恒生银行可以照顾原股东的利益,将巴林银行老股东的股权缩水到10%。而恒生银行,则是将2.25亿英镑的债务,转为90%的巴林银行股权。相当于是注资2.25亿英镑,使得巴林银行原本已经资不抵债的负债表,因为这笔债务转为90%的股份之后,净资产从负变成正。

“如果,各位巴林银行的债权人,答应我的方案。巴林银行将会成为恒生银行的子公司,恒生银行承诺,如果控股了巴林银行之后,所有巴林银行的客户和债权人的利益都得到保障,无论是本金还是利息,都不打折扣。”林伟中表示说道,“与此同时,我们还保证了旧股东,虽然股权稀释到10%,但好歹还留一点股权。巴林银行的员工,我们也不会裁员。只不过,今后我们会加强对巴林银行的风控和监管,逐渐成为世界上风控最严格的金融机构。”

英国王室的代表很快宣布说道:“我代表伊丽莎白女王,赞同恒生银行对巴林银行的重组方案!”

作为巴林银行的最大客户,英国王室在巴林银行至少存了30亿英镑。可以说,不谈王室对巴林银行精神方面的影响,仅仅从最大的债权人的角度来看,王室在破产清盘中,是掌握最大的话语权。

随着英国王室赞同之后,其他的债权人和客户,大部分都投票赞同。毕竟,大家最担心的是破产清盘,不能保证所有人本金和利息的安全。

但是,有了恒生这样实力雄厚的机构兜底,那么,巴林银行应该是不会出现无法履约偿还客户的资金的问题。

随着恒生银行的方案得到通过之后,1995年3月8日,全球媒体再度出现重磅新闻《恒生银行注资2.25亿英镑,拯救破产中的巴林银行》。

“2月26日开始,进入破产重组流程的巴林银行,于3月7日,达成了一份破产重组方案。恒生银行原本存入巴林银行的2.25亿英镑存款,由债权转为90%巴林银行股权。原巴林银行的股东,股权缩水到十分之一。这个方案,已是对于老股东最有利的方案了,所以,得到了大量的老股东的支持。另外,英国王室代表,作为巴林银行的股东和最大的债权人,也赞同恒生银行的方案。毕竟,另一份破产重组方案是荷兰国际集团,1英镑的价格收购巴林,仅承诺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证,且,巴林银行的品牌将会得到保留。如果,没有恒生的方案作对比,荷兰国际集团的方案,应该会得到巴林银行的债权人和股东支持。但是,恒生银行的方案,明显更有利于巴林银行破产重组各方利益,最终,这个重组方案获得通过,恒生成为巴林银行的控股股东,也是情理之中……”

“一家香港的暴发户银行,控股英国伦敦拥有233年历史,贵族血统的巴林银行!”

在正式的新闻发布会上,恒生银行ceo跟巴林银行的ceo联袂出席,宣布巴林银行成为恒生银行的子公司。

林伟中表示说道:“我们会尊重巴林银行的历史和企业文化,给予巴林银行独立经营的地位,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会跟巴林银行磋商,吸取教训,逐渐会加强企业的风控管理……我们认为,相对于盈利能力而言,风控才是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最好的风控能力,之前的盈利和积累,都现实是建在沙滩上的城堡,浪一拍就垮……”

……

巴林银行的破产,主要是因为巴林银行新成立的新加坡期货分部门的经理尼克.里森。一己之力,摧毁了一家拥有233年历史的老牌银行,其个人事迹,也足以被写入金融史上。

实际上,巴林银行破产时间,也是加强了全球的金融行业的风控标准。后世,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风控,也有尼克.里森的一份功劳。正是这个人,一己之力证明了,巴林银行的风控如同一坨屎,所以,各大金融机构,才会纷纷开始重视风控。

6年前,尼克.里森年仅22岁却已经是摩根士丹利银行清算部门的职员,为了更好的发展,跳槽到英国的巴林银行。跳槽到巴林银行之后,里森被派往远东,一开始是在印尼分公司实习。因为工作表现比较积极,业务能力表现不俗,且在亚洲地区已经呆了3年,所以在巴林银行准备筹建新加坡分部门时,就考虑让资深员工尼克.里森升任新加坡分公司的负责人。

1992年,巴林总部派尼克.里森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无论做什么交易,错误都在所难免。但关键是看你怎样处理这些错误。

在期货交易中更是如此。有人会将“买进”手势误为“卖出”手势;有人会在错误的价位购进合同;有人可能不够谨慎;有人可能本该购买6月份期货却买进了3月份的期货,等等。一旦失误,就会给银行造成损失,在出现这些错误之后,银行必须迅速妥善处理。如果错误无法挽回,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该错误转入电脑中一个被称为“错误账户”的账户中,然后向银行总部报告。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货交易员时,巴林银行原来有一个账号为“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所造成的错误。这原是一个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帐户。

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全面负责清算工作的哥顿.鲍塞给里森打了一下电话,要求里森另外设立一个“错误帐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于是里森马上找来了负责办公室清算的利塞尔,向她咨询是否可以另立一个档案。很快,利塞尔就在电脑里键入了一些命令,问他需要什么帐号。在中国文化里,“8”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因此里森以此作为他的吉祥数字,由于账户必须是五位数,这样帐号为“88888”的“错误帐户”便诞生了。

几周之后,伦敦总部又打来了电话,总部配置了新的电脑,要求新加坡分行还是按规矩行行事,所有的错误记录仍由“99905”帐户直接向伦敦报告。

“88888”错误帐户刚刚建立就被搁置不用了,但它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帐户”存于电脑之中,而且总部这时已经注意到了新加坡分行出现的错误很多,但里森都巧妙地搪塞而过。

“88888”这个被人忽略的帐户,提供了里森日后制造假帐的机会,如果当时取消这一帐户,则巴林的历史可能会重写了。

1992年7月17日,里森手下一名加入巴林仅一个星期的交易员金.王犯一个错误:客户(富士银行)要求买进20手日经指数期货合约时,此交易员误为卖出20手,这个错误在里森当天晚上进行清算工作时被发现。欲纠正此项错误,须买回40手合约,表示至当日的收盘价计算,其损失为2万英镑,并应报告伦敦总公司。但在种种考虑下,里森决定利用错误帐户“88888”,承接了40手日经指数期货空头合约,以掩盖这个失误。另一个与此同出一辙的错误是里森的好友及委托执行人乔治犯的。因为乔治是他最好的朋友,所以里森示意他卖出的100份9月的期货全被他买进,价值高达800万英镑,而且好几份交易的凭证根本没填写。如果乔治的错误泄露出去,里森不得不告别他已很如意的生活。将乔治出现的几次错误记入“88888帐号”对里森来说是举手之劳。但至少有三个问题困扰着他:一是如何弥补这些错误;二是将错误记入“88888”帐号后如何躲过伦敦总部月底的内部审计;三是simex每天都要他们追加保证金,他们会计算出新加坡分行每天赔进多少。

“88888”帐户也可以被显示在simex大屏幕上。为了弥补手下员工的失误,里森将自己赚的佣金转入帐户,但其前提当然是这些失误不能太大,所引起的损失金额也不是太大,但乔治造成的错误确实太大了。

为了赚回足够的钱来补偿所有损失,里森承担愈来愈大的风险,他当时从事大量跨式部位交易,因为当时日经指数稳定,里森从此将多交易中赚取期权权利金。若运气不好,日经指数变动剧烈,此交易将使巴林承受极大损失。里森在一段时日内做得还极顺手。到1993年7月,他已将“88888”号帐户亏扣的600万英镑转为略有盈余,当时他的年薪为5万英镑,年终奖金则将近10万英镑。

如果里森就此打住,那么,巴林的历史也会改变。

除了为交易遮掩错误,另一个严重的失误是为了争取日经市场上最大的客户波尼弗伊。在1993年下旬,接连几天,每天市场价格破纪录地飞涨1000多点,用于清算记录的电脑屏幕故障频繁,无数笔交易入帐工作都积压起来。因为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交易记录都靠人力。等到发现各种错误里,里森在一天之内的损失便已高达将近170万美元。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里森决定继续隐藏这些失误。

1994年,里森对损失的金额已经麻木了,88888号帐户的损失,由 2000万、3000万英镑,到7月时已达5000万英镑。在94年7月,损失超过5000万英镑的时候,总部派人查账,里森谎称在在花旗银行的账户上存了5000万英镑,令人惊讶的是,总部查账的人员仅仅敷衍了事,并未跟花旗银行核对这笔账目,导致巴林银行又一次错过了止损的机会。

亏损越来越大,虽然不断的被里森搪塞过去,但是,亏损毕竟是亏损,迟早会纸包不住火。一旦这笔惊人的损失泄露出去,不仅仅是丢掉工作这么简单,尼克.里森本人也会被公司起诉,牢底坐穿这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因为已经走投无路,即使亏损金额进一步扩大,对于里森本人而言,也不会坏到哪里去了,反正性质都差不多,一样都是要坐牢,人生彻底毁掉而已。但是,如果再大胆赌一把,玩意赌赢了,将损失的账给平了,说不准,人生还能回到正轨。

所以,在95年初,尼克.里森怀着侥幸心理,动用更大的杠杆资金,孤掷一注的进行投机。

里森一面下注日本股指期货的多单,与此同时,做空日本的国债期货。而日本股市,则是由于经济不景气,加日本神户大地震双重暴击,导致日本股市反弹结束,继续延续熊途。而日本债券市场,则是因为资金股市、楼市持续暴跌,政府不断的降息,资金无处可去,只好不断的买入风险相对较低收益相对较高的债券,债券市场迎来了牛市。

正确的投资方向应该是做多日本债券,做空日本的股票。

但是,尼克.里森完全做反了。

里森在自传中描述:“我为自己变成这样一个骗子感到羞愧开始是比较小的错误,但现已整个包围着我,像是癌症一样,我的母亲绝对不是要把我抚养成这个样子的。”

在投机失败之后,尼克.里森潜逃,但很快被抓捕,后来这个人还开始写自传,主要内容就是怎么搞垮了巴林银行。

通过其自传,很多金融机构吸取教训,加强了风控管理,避免出现类似于尼克.里森这样作疯狂作死的员工。某种意义上,其搞垮一家老牌银行的经历,对于金融行业的启发,远超过各种成功人士自吹自擂,如何如何做成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