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崩坏纪元 > 第二百九十七章 败走雪原

崩坏纪元 第二百九十七章 败走雪原

作者:墨香双鱼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3:26 来源:笔趣阁

崩坏7年的北伐战争是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在持续了数月的战争中,共和之辉和北方叛军加起来共抛下十余万将士的尸体,悲哀的许昌城更是被秋海棠的炮火夺走70万生命,尸骸遍野,血流成河。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在这场战争中,冷鸢的表现超出了每一个人的认知。

所有人都以为冷鸢难以北进的时候,她用大纵深作战粉碎了叛军的防线。

所有人都以为冷鸢会被固守之策挡住脚步时,她用许昌的屠戮打破了僵局。

所有人都以为冷鸢会止步黄河,渤海的登陆,石门的奇袭带来惊天逆转。

当人们把目光转向津沽叛军精锐虎威师,以为这将会是叛军翻盘的希望,血怒龙吼却令全世界都为之惊骇。

不知不觉地,那些不看好共和之辉的人悄然发现,冷鸢已经掌握了全局,把曾经的恩师将宗打得满地找牙,毫不留情的粉碎了将宗不可击败的神话,威震华夏。

而后冷鸢再度北上,破敌于国境线,即使对方得到了联邦的援助,贝加尔湖的大水依旧淹没了叛军的希望。

终于,人们的态度变了,轻视冷鸢的敌人胆颤心寒,那些摇摆不定的墙头草也纷纷开始考虑,是不是要与鹰将为伍。

然而,就在所有人觉得冷鸢创造了奇迹,即将步入神坛时,她毫无征兆地倒在了北伐的最后一步,倒在了离胜利仅有咫尺之遥的地方,而且这一倒,就再没能爬起来。

败走雪原,这注定是冷鸢不可磨灭的,甚至可能是最大的一个“污点”,后人每每谈论至此,都会不禁唏嘘。

不过,就像冷鸢充满争议的一生,所谓的“败走雪原”同样充满争议,也一直是后世史学家争论不休的一件事。

争论点就是,这个所谓的“败走雪原”,到底为什么会“败”?

后来的史学家间流行着一种非常令人胆寒的“阴谋论”,因为这一败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中央戍卫军减员一半,这些人来自各大家族,各个势力,各个地域,掌握着共和之辉的大量高层权力,甚至有不少都是大家族的继承人。

这些人一死,中央权力高度空缺,中央戍卫军,各方家族,乃至共和之辉大元帅本人的影响力都遭到了极大程度的削弱,鸽派和中立派也损失惨重,给了鹰派一个崛起的机会!

事实也是如此,中央权力削弱后,大批鹰派将领趁虚而入,兵不血刃地添堵了中央戍卫军带来的权力空缺,掌控了一度被封锁的权力,萎靡不振的鹰派正是从这一刻掌控实权,再度崛起!

因此,这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所谓“败走雪原”,会不会是冷鸢在北伐一开始就埋下的一步棋?所谓《讨逆匪檄》会不会不过只是一个借口?她真正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击溃叛军,而是为了找机会葬送掉带来的6000中央戍卫军,葬送掉这些中央权贵的心腹子嗣,为麾下鹰派寻找一个“夺权”的机会!

这就是非常著名的“阴谋论”!

当然,也有史学家提出反驳,理由很简单,若是为了葬送中央戍卫军的6000人,为何要把2000人的龙裔卫队也搭上?

要知道,龙裔卫队可是鹰旗军中最中坚的力量,也是最忠诚的力量,他们的全灭对冷鸢来说何尝不是灭顶之灾?冷鸢有何理由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就算是为了掩盖阴谋,想要做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假象掩人耳目,冷鸢完全可以派另一股部队当“陪葬品”,而不是让龙裔卫队和中央戍卫军陪葬,这样代价未免太大了!

所以,如此一来就有了第二种观点,也是最通情达理的观点,那就是这所谓“败走雪原”,是真的败了。

这一派学者认为,人无完人,胜败无常,世界上岂有常胜将军?戎马一生的将宗尚有溃逃之时,鹰将怎么就不能仓皇北顾?

在这种观点下,史学家认为是冷鸢心高气傲,被之前一连串胜利冲昏了头脑,盲目自大,不顾幕僚意见,执意派兵深入“地形不明,情况不明,敌军不明”的三不明地带西伯利亚,最终遭到当头一棒。

这一“真败论”认可的人也很多,因为它更符合人之常情,骄兵必败,世间胜败岂无凭?冷鸢这个人的性格就注定了她迟早会有一败,而这一败,恰好就败在北伐,败在了胜利的最后一步。

而且都说相由心生,文章也是如此,共和国上将冷鸾是个巾帼英雄,所以她的遗书满篇心系天下,毫不畏死。

那么一个能写出《讨逆匪檄》家国热血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个一心谋求权力,为此不惜害死部下的小人?

这一种观点虽然逻辑上更可靠,也比较符合冷鸢的性格,但其实也存有疑点。

那就是为何追击的队伍中没有“鹰旗军大将”?

先不说冷鸢本人为何不参与追击,她麾下鹰旗军的强者中,白狼没有参与追击,罗汉林没有参与追击,弥音梨纱子没有提供远程支援,lucky也没有被派去随军勘测,四个心腹全部都和自己留在后方。

这个举动实在太有疑点!众所周知,白狼和罗汉林是每有战事必然冲锋陷阵,如果冷鸢真的一心求胜,为何不派罗汉林和白狼各领一军,参与到“钳形攻势”中?

这样一来,就算遭到埋伏,有这两个猛将压阵,绝不会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除非冷鸢已经预料到,钳形攻势必败,把自己的心腹送到前线风险太大,所以把他们留了下来,可如果已经预见失败,又为什么执意进攻?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所以这一疑点对于反对“阴谋论”,推崇“真败论”的学者来说,是难以解释的。

因此,败走雪原也成为了一桩悬案,一桩千古疑案,引得后世争论不休。

对于研究冷鸢的人来说,如果支持“阴谋论”,那一般就会把这位鹰将当做“枭雄”,一个心狠手辣,老谋深算,为己功成枯万骨,内有狼子野心,外有铁腕强谋的枭雄。

如果支持“真败论”,那往往会把冷鸢看作“英雄”,一个有侠之大义,心系天下,于北国封狼居胥,誓以金戈驱敌虏,以热血书下《讨逆匪檄》的英雄。

不过,不管怎么说,阴谋论也好,真败论也好,枭雄也好,英雄也好,冷鸢在一生中,乃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对此进行过解释,一句话,乃至一个字的解释都没有。

所以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也给后来的知识分子留下了诸多遐想,乃至非议抹黑的机会,尤其是冷鸢过世后,这样的情况最为严重。

然而,有道是:“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时过境迁,功过是非,一切自有后世评说。

...

(关于两种论点,你们的意向是?快来评论区一起交流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