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战斗在甲午年 > 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京郊一

战斗在甲午年 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京郊一

作者:西瓜是水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3:40 来源:笔趣阁

在20号这一天的时间里,抗倭军山海关军团的万余名士兵,沿着儒林村,苏庄村,许各庄村,凉水河,北运河一带。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在各个要隘地点,开始修筑大量的简易防御土垒。

同时,伪装成普通百姓的侦察兵们,纷纷向着燕京城郊各处渗透,获取城外日军的分布详情。

随着各处消息源源不断的反馈回来,所有人都知道,不出意外的话,这场清日战争基本已经定型。

将以大清的投降乞和,东洋大胜为结束。

得到了这个结论,几乎所有的军官们心里都很不舒服。

也更不服气。

自去年夏天援朝军成军,然后挥师平壤,从舍人关伏击战全歼日军一个步兵大队,一战举世闻名开始。

这一路铁血澎湃的鏖战,抗倭军可以说是战无不胜,而且越打越强。

然而到了最后,却是这种结局,不由人不气馁愤怒。

在20号这整整一天的时间里,何长缨这里就不断有军官成群结队的过来请战。

不过都被他狠狠的训了回去。

他只反问了一句话:“近三万日军,三个炮兵联队,两个骑兵大队,拿你的脸去打?”

在山海关军团原来的作战设计里,日军第1军虽然先行,然而一路的清军阻隔,又带着大量的重炮和各种辎重,路面湿滑泥泞难行,行军速度应该不会太快。

而抗倭军全体轻装急行军,未尝不能提前赶到通州。

5000抗倭军将和董福祥,程文炳,丁槐,李占椿各部联合作战,在京郊决战东洋第1军。

清军三万五千的兵力对上日军近两万八千人,又是防守城池,而且背靠着兵源大城燕京,南方还有源源不断的增援抵达。

完全有可能挡住日军的攻势。

而柳刚志的津门旅,加上津塘沽的各路练兵,在渤海岸一带陈兵布防,死死阻击住来自日军威海卫陆军的增援登陆。

这样不敢说打败日军第1军,然而一直磨耗他的兵力,拖得它无力攻击燕京,最后只得狼狈东蹿。

要么在渤海湾撤退,要么走山海关逃离。

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战斗能打成这种局面,即使先前清军一路败北,那时候也基本可以逼迫日军不得不主动的结束战争。

加入日军依然不罢休,那么就数万大军东进鲁东,夺回威海卫。

之后在蓬莱渡海,登陆旅顺,打垮大山岩的第2军。

然后一路东进,再东进。

跨过鸭绿江,打到安州,平壤,汉城。

一直推进到釜山港!

到了那个时候,东洋国等于已经完全破产,唯一能够仰仗的就是利用手里的军舰,封锁对马海峡,阻止中**队登陆日军本土作战。

这场清日战争,将会以大清的完胜而光彩结束,从此大清在光绪的领导下,拼命的给西洋各国送银子,买军舰,大炮,炮弹,格林炮,马克沁

在此消彼长的军备竞赛中,用四到五年的时间,海军实力就能扩张到完全碾压东洋的联合舰队。

然后大清水师远征东洋,在濑户内海或者东京湾,彻底的歼灭日军海军。

最后运兵登陆东洋本土,兵迫东京,让东洋从此万年沦为大清的附属国。

从山海关进关,在一路追赶的途中。

无论是贾起胜,夏青云,还是唐绍仪,徐邦道,一群大清的文武官员,都被何长缨一手制定的这个结合了现实和长远的计划,激动的热血沸腾。

然而,至少何长缨并不喜欢。

这种强大,在何长缨看来,其实依然是一种伪强大。

顶多能在东亚这群三流小国面前称雄,装装逼。

没有巨大的工业实力支撑,中华就根本无法摆脱西方各国剪刀差的殖民盘剥,更何况在北方还有一直伺机南下的沙俄帝国。

而想要发展基础大工业,满清政府,就会成为阻止国民进步的一头无法回避的拦路凶虎!

清日甲午战后,无论输赢,不用想就知道,下一步大清皇室将会丝毫不顾任何的国家大局,而是一心为了他们自私无耻卑鄙不要脸的‘家天下’。

全力分化,腐蚀,拆散抗倭军。

一步步将抗倭军变成他们的看门狗,作为奴役中华人民,镇压先进团体的暴力工具。

这是何长缨绝对不愿意看到,也不容许它发生的事情!

既然来到了甲午,抗倭军既然现在已经一步步的羽翼丰满,何长缨的目标就绝对不仅仅是打败东洋。

满清皇室自己弱,自己是一堆垃圾废物,却十分惧怕国内人民的强大,要把全国人民死死的按在它的臭茅坑里面。

慈禧内斗一套套的,对外就是一个老白痴。

**热血青年光绪,除了有着一腔热血,其余的连老白痴都比不上,整个一个大傻蛋。

这样的人来掌握着华夏的万里江山,三四亿百姓,本身就是一种悲哀,更是对华夏的亵渎和犯罪!

当年的中法战争,大清皇室害怕地方势力的权利在战斗中大涨,甚至放弃了越南,也要强行结束战争。

事后,更把刘永福的3000精锐黑旗军,陆续裁撤到只剩300人。

包括这些年的洋务运动,大清皇室一直在各种作梗,硬是把这次世界大变革中难得的机遇,搞成了贪污腐化,沆瀣一气的烂泥窝子。

结果搞得现在被几乎同时发力的东洋‘明治维新’,吊打得满地找牙!

所以,在何长缨看来,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满清不倒,中华难盛!

因此,从安州撤退开始,何长缨就按着他对历史的知晓,一路先手布局。

就像他对抗倭军军官们设计的燕京保卫战。

其实在设计的时候,何长缨就早已‘猜’到将会面临今天类似的,甚至比这要糟糕(好)上一百倍的战局。

在何长缨看来,假如不是日军政府和英国,大清,三方联手,把黑木为桢提前送到了通州。

依着他对山县有朋战术的理解,这老货绝对会直接猛攻燕京,设法俘虏光绪和慈禧。

那个时候,对中华民族来说,反而绝对是一个摆脱满清奴役的好机会。

现在这种情形,虽然何长缨有些失望,然而并不绝望。

因为他已经基本‘猜’到了,下面清日政府的媾和情形,还有来自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自发反击。

既然东洋不被利用,主动掐断了第一个机会,那么何长缨现在所要做的就是牢牢的抓住手里军队,和日军来日方长,山,海,再见!

在20号夜晚,战士们进行过夜间集训,拉练过军歌,熄灯号吹响以后。

何长缨刚钻进了行军被,柳平云就在帐篷外面报告,夏青云带着聂士成的幕僚冯国璋求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