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大自在逍遥天子 >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两种选择

大自在逍遥天子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两种选择

作者:我看青山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4:10 来源:笔趣阁

然后陈浮生就是摇了摇头。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龙气镇压术法神通的效果虽然显著,但毕竟不是天地伟力归于己身的修行手段,天然就有着无数的限制。

只要多花一点儿心思,付出一定的代价,就可以想办法绕过这些。

只不过修行者不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罢了。

只不过看起来这一次要有例外就是了。

而且陈浮生很是怀疑这一次的背后有没有魔教在背后伸手,毕竟天下之间玩弄人心的手段没有比魔门更为擅长的了,再加上是天欲尊者亲自在背后操控计划。

如果说魔门只这一次是作壁上观,陈浮生第一个就决计不会相信。

各种想法接连不断地从陈浮生脑海中形成,然后就是不断推翻重组。

“不行,信息还是太少,现在还不能做出最后决断。”

将脑袋清空,陈浮生略显疲惫地摇了摇头,也是极为无奈。

他来到京城的时间毕竟还是太短了一些,再加上之前都没怎么外出过,自然不可能推演清楚其中的变化。

“或许有时间应该去燕赤霞所说的那几处地方看上一看。”

陈浮生如是想道。

毕竟,这些人总知道他们是因为什么才来的吧。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把翰林院的差事做起来再说。

第二天早在翰林院卯时开门之前,陈浮生便提前赶了过来。

崔东璧和陆润也不例外,这是三人的头一份差事,自然是要做到无懈可击。

《大典》作为天下最为齐全的类书,自然而然地划分了几个大项,下辖无数小组。崔东璧和陈浮生虽然都是三鼎甲,但在翰林院这种精英遍地走的地方,其实一点儿都不出奇,再加上两人都是后学末辈,至关重要的文史一类自然不能交由两人全权负责。

陈浮生二人对比倒也不怎么感兴趣。

崔东璧作为状元,却令人大跌眼镜地选择了方技这一项。他本身对于科举应试就不是太过重视,否则也不会平白错过了一科的黄金时间。如今取得了状元的功名,自觉对父母亲族已经说得过去。

这下子被分配到翰林院编书,对于他而言反而是如鱼得水,自然而然地就选择了最擅长也最感兴趣的方技。

虽说读书人大多知道些药理,不过像他这样真正出身医学世家,精擅医理经方的也是很少见。

虽说这《大典》是由翰林院负责编修,不过这方技一项里面却是由一位太医院的院判金延主持。

院判不过六品,编撰也是从六品,再加上崔东璧是正儿八经的状元,金院判也知道崔东璧修上一两年说不定就要升迁,自然是极为关照,任由他自行选择具体事务。

“下官就负责整修《本草》吧。”

崔东璧心中早有成算,金延一开口就做出了回复。

《本草》并不是一部具体的书,事实上所有记载药物的著作都可以统称“本草”,例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食疗本草、海药本草、本草图经、本草衍义、汤液本草等等不一而足。

分类的方法不同,各家的见解也不相同,更是因为方言、谬传,一种草药往往有着不知多少的别名,再加上许多草药虽然外表相仿药性却截然不同。

“下官自幼西医就发现先传本草一书历代注解者谬误亦多,立誓有生之年要重修《本草》,到了京师之中更是发现,海外异国与我大齐时候不同,更有许多药材是《本草》之中不曾记录的,这一次除了重修,下官还打算在书中将这些也补录上去,力求囊括天下药材。”崔东璧条理清晰,一字一句道。

“好家伙,这不仅仅是打算要编修《大典》,更是要打算自成一家了,天下药物何其繁多,难道他要将大半辈子都耗费在上面?”

金延不禁露出差异之色,作为太医院出身,他自然清楚这些医书的缺憾,只不过这项工程实在浩大,大多数人就算心有余却是力不足,畏之如虎,而崔东璧却有着这股子心志,除了整理原有的,居然还想要把异国的药材也囊括进去,自成一家。

可以说一旦功成,刊行天下,就算比不上四书五经一般受众广泛,却也是济世利民绵延千秋的大事。

只不过金延不怎么看好就是。

当然他也不会开口反对,点了点头,同意下来。

陈浮生这边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原本他对于医术也是有些感兴趣的,不过崔东璧显然比他更为适合,所以他就换了一项。

轮到他的就是整理重修道藏了,一干同事也不是两榜进士出身的翰林官员,而是一些被赐了些真人封号的道士。

这也是陈浮生自行选择的,他看的闲书虽然不少,但其中的道家经典也不过仅仅局限在那几部最经典的典籍之上。

而正道的那些名门大派倒有大部分和道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些在凡俗之间流传的道经自然不可能直接包含修行的秘笈功法,但还是有不少零碎的只言片语掺杂其中,更包含了道家修行的真意,

他就是打算趁这个机会好好补一下相关知识,也算是为下一步的计划和今后的修行提前打下基础。

不过这些人里面还是给了他一个惊喜。

“张真人,没想到您除了赐下御赐的清微真人之外,居然还是正一龙虎山的长老,恐怕天下之间也只有您这种身份的人物才有这种资格负责这《万寿道藏》的编修工作了。”

陈浮生正正衣冠,正心诚意说道。

在他对面赫然是一个只头顶九梁冠,身穿八卦紫绶仙衣,手持着雪白拂尘的老道士,看这道士须发皆白,少说也是七八十岁的年纪了,却是面色红润,鹤发童颜,一看就是位得道高人的形象。

当然让陈浮生如此的除了年纪除了这些,更主要的是对方双眼精光内敛而不沉重,俨然一个修行数十年的老修,修为也是到了感应天地的地步。

只不过比起陈浮生见过的那个无名老僧,老道士显然不是凭借着一身武艺,锤炼肉身所得,而是真真正正的玄门正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