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大自在逍遥天子 > 第三十六 乡试(一)

大自在逍遥天子 第三十六 乡试(一)

作者:我看青山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4:10 来源:笔趣阁

锦城的天气就和川剧中的变脸一般,阴晴不定。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这两日秋雨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往往早上还是阳光照射,到了中午便阴暗下来,害得锦城的老百姓一日之间不知要换多少次衣服。

等到八月初八这一天,刚过丑时,外面还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天上的启明星一闪一闪。

在这个很多人都还在梦乡的时候,陈浮生就已经起了个大早,没有什么别的原因,今天是乡试的日子。

匆匆用过一碗青米香粥,吞下两个鸡蛋,陈浮生便带上考箱,乘坐着车前悬挂着“锦城乡试”的马车,直奔城东的贡院而去。

掀开车窗,向外看去,无论前面还是后面都是一模一样挂着同样灯笼的马车,往日里那些趁着夜色清理垃圾、给大户人家和酒楼运送柴薪的车子消失的干干净净。

这也是各地的通例,乡试期间全城戒严,没挂这种灯笼的车轿,不准上街,免得冲撞了考试的秀才。

毕竟相比前面的三试,举人的分量可就要重上许多,毕竟秀才还只是白身,举人却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

假如陈浮生此时御使了法器升空,从上往下看去,就会发现这黑暗之中的锦城之中生出了无数条燃烧着的火龙,簇拥着挤向城东的贡院,形成一副难忘的群龙夺珠的场面。

陈浮生放下窗帘缓缓闭上眼睛,乡试足足三天功夫呢,还是把精神养足再说别的吧。

一路上通行无阻,马车也走得平稳无比,不待车夫开口,陈浮生已然睁开眼睛,他从缓缓停下的马车中知道,贡院已经到了。

八月里,还是昼长夜短,虽然出来的时候不过寅时,但当到得时候,天已经是蒙蒙亮了。

走下马车,陈浮生环视周围,因为乡试的缘故,以往贡院门前那个繁华的集市已经看不见分毫,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黑压压的人头,将贡院门前挤得密密麻麻。

这些自然就是这一届蜀中参加乡试的所有士子,果然场面宏大,不是可是县府院三试这种小打小闹可以相提并论。

不过看看这些带方巾、穿直裰的读书人一个个都是精神不振的样子,陈浮生就是会心一笑。

锦城作为蜀中省会,每到乡试的时候各府的士子都纷纷涌入进来,客栈旅店自然不肯放过这个坐地升价的好商机,一下子纷纷涨价几倍,然而却都是一概爆满,供不应求

但是可以想象,承担了这么大流量的客栈的环境有多么糟糕,不要说静心读书,恐怕连睡觉都不安稳,别的不用说,单单这点,陈浮生就不知道比他们占了多少便宜。

“浮生,来这里。”

抬头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形,陈浮生微微一笑,走上前去,虽然两人之间不知隔着多少参加乡试的士子,但是陈浮生脚下运起步法,愣是没有碰到一个人的身子。

意料之外的“啪”声,没有到来,陈浮生轻身让过叶信拍来的手掌,轻轻一笑:“不移,一月不见,你就这样对我?”

没有拍到陈浮生,叶信两掌顺势一合,轻拍一声,眉毛一挑,笑骂道:“我还没和说你呢,你就先数落起我了,你去闭关读书居然也不告诉我一声,害得我去你家跑了好几趟。”

是的,经过左思右想,叶信还是忍耐不住,决定下场考这一科,这也是人之常情,虽然他父亲是节度使,但他不是嫡长子,他父亲在军中的势力轮不到他来接手,如果只是给他大哥打个下手,他又怎么可能满足,更何况文贵武贱,他也不是想将一辈子押在军队上面。

所以这一场对他至关重要,今后是官是民,便全在此一举了。如果不成,他就得回去等上三年再来了。没有人愿意蹉跎时光,再浪费三年,所以他这一次势在必得!

抖一抖肩,陈浮生没有说什么,深表理解,和对方一样,他也有着不能不来的理由,只是不那么光明正大罢了,不过以他对叶信了解的水平看来,叶信这一次的举人想要拿到手,不算太难,进士能够考上就要看运气了。

想到这里,他转移话题,压低了声音,开口问道:“我前天才回来,对于这主考官只是听了个名字,没什么了解。你知不知道他是哪边的?”

虽说对方无论怎么样,他都有着凭借着文章顺利拿下秋闱的自信,但是有备无患总是好的而且他相信,凭借着叶信家里的势力,不敢说一清二楚,主考官的大致信息早就得到了。

叶信和他打了一年交道,自然闻弦歌而知雅意,看看左右,忽然压低声音道:“陈兄,我听说这次的主考官乃是御史出身,名唤江源,据说当年他会试的时候便是文老相国做得主考,为人极是稳妥方正。”

“文老相国是他的座师吗?”陈浮生暗暗点头,拱手一谢,“叶兄,多谢指点。”

这句话里面,信息量很大,御史承担了风闻监察之责,是旧党党首的门生,性格方正,有了这三方面,就足以做一篇好文章了。

旧党出身,自然不能谈什么变法之类的字眼倾向,御史又大多讲究个道德完人,从这些方面入手绝对不会错。

想到这里,陈浮生迅速将文老相国的文章在心底过上一遍,文老相国执掌朝堂十几年,本人又是学问大家,他的文章自然是天下流传。

前朝名家曾言“功夫在诗外”,科举又何尝不是,就算你文章做得花团锦簇,文章不合考官的眼缘,那也只有饮恨的的冤枉,没有地方说理去。

只不过,这样充其量只不过买个保险,想要拿个好成绩,还是要在文章本身上下功夫,正所谓理辞气清,不外如是,如果能够再加上些个人的见解看法,一个举人才称得上十拿九稳。

“不用,你我两兄弟,这些事情算得了什么,以后如果同朝为官,还要互相携手。而且在最近的文会上大家都谈过了,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了,也就你一个人藏在山里面,才对这些一无所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