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第五部队之海盗王 > 第八章 破碎的梦(下)

第五部队之海盗王 第八章 破碎的梦(下)

作者:纷舞妖姬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刘二喜的话,在某些人的耳朵里听来,大概幼稚得可笑,很可能再冠以一个“愤青”的称呼。

但是师少鹰却在用力点头,从本质上来说,他自己其实也是一个大大的愤青,所以他在写作时,主角动不动就会慷慨激昂的进行演讲,最终被誉为“口号男”。

师少鹰举起手中的矿泉水瓶,对着刘二喜略略一抬,“敬你。”

在喉咙里大大的灌了一口水后,刘二喜的嘴角扬起了一丝快乐的欢笑,“在我二十岁那年,一个陌生的男孩突然跑到我面前,手里拿着一封我本家大姨写的信,告诉我,他是我的亲弟弟。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在我老爹死之前,老妈又怀上了孩子,他是一个遗腹子。我家那么穷,老妈身体又不好,根本不可能同时养活两个孩子,就把我弟弟过继给大姨。我弟弟十八岁后,按照山里的规矩,已经该找相亲找对象了,现在想结婚什么彩礼啦,相亲啦,滴酒啦,回礼啦,看房啦,乱七八糟的事儿一大堆,反正都是要钱,大姨家也穷,自己还有两个孩子,最后又把我弟推到了我的身边。面对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弟弟,我虽然很惊讶,但是更多的却是快乐,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我还有一个最亲的人,在外面飘了那么久,孤独了那么久后,我又有家人了!”

两个大男孩一起飘泊在城市中相依为命,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又缺乏学历,能找到的工作不会怎么好,生活当然很辛苦。

但是对刘二喜来说,这却是他生命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我们一起来到了这个城市,如果非要总结一下的话,在山东沿海城市,是韩国和台湾投资商多,在这里就是合资工厂多,绝大多数产品,都会出口到欧洲国家,就好象我们进入的那间厂子,员工足足有三万多人,就是制造一些塑料生活用品,接定单出口到美国。”

“那些塑料用品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之所以能够出口到美国,不过就是因为中国的人力相当廉价罢了。工厂的管理层真的很聪明,很会钻国家政策的漏洞。国家规定,在周末加班,应该支付两倍的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应该支付三倍的工资。可是我们的工厂,却定出了‘换休’制度,如果我在周末加了班,我可以在周一至周五选择一天休息。换句话说,我就算是周末或者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也绝对不会多拿一分钱。但是大家都是这么干的,我们就算心有不满,胳膊扭不过大腿,忍一忍就算了吧,想想看新闻里那些讨薪还挨打了的农民工,我们真的应该知足了。”

师少鹰听得很认真。他从来没有在类似于此的工厂里打过工,更没有被人克扣过工资,他还是头一次听到,原来还有一些工厂的管理者,在用这些方法偷换概念,用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成本。

“每一个地区,都会根据当地的经济情况,公布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国家规定,该地区人均收入,不得低于这个标准。工厂管理层很聪明很聪明,他们定的工资,百分之百会卡着最低保障标准走。”

听到这里,师少鹰摇了摇头。工厂管理层,明显又在偷换概念了。

人均收入,指的是一个家庭总收入,除以所有人口得到的数字。打个比方,一个家里有五口人,只有夫妻两个人工作,夫妻两个人的月收入都是三千元,总收入六千除以五,他们的人均收入就是一千二百块钱。换句话来说,这个家庭的人均收入,永远比夫妻两个人的工资低得多。

那些工人一个吃饱全家不饿还好些,拿着一个城市最低保障收入,总算还能活下去。如果他们还有家人要养活,他们的人均收入,就会远远低于政府公布的标准。这就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工人想要养老婆,养孩子,攒上一点生病时应急的救命钱,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拼命加班。

“每天工作十一个小时,累得站在那里都可能睡着,我们就这样努力活着。可是随着经济危机来临,工厂接的定单变少,我们加班的机会也跟着少了,最惨的是,明明经济危机来,在我们身边的物价却涨了。考虑到物价因素,政府宣布我们这个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七百六十块,调到了八百三十块。听到这个消息,厂子里的人都很高兴,这说明我们终于要加工资了。事实上,如果工资再不涨,我们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看着刘二喜缓缓捏紧了手中的塑料瓶,不用问师少鹰也可以猜到,涨工资,就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也许,所有的冲突,也来自这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

每个工人的基本工资调高了七十块钱,看起来真的不多,但是工人加班费,都是根据工人的基本工资除以正常工作时得出来的数字。基本工资涨了,加班费就会跟着涨,虽然每个人最终也不过就是多拿上一两百块,但是对一个拥有三万名职工的厂子来说,每个月就要多支出接近六百万的人力成本。

虽然清楚的知道,手下的工人生活水准每况愈下,但是那些工厂主肯定是能拖则拖。拖上一年,他们就能节省七千万,省的当然就是赚的。

如果在平时,他们拖个一年半载的再调整工资,工人们能凑合过下去,忍一忍也就算了。但是现在加班少了,收入少了,物价涨了,此消彼长之下,一些拖家带口的工人,基本已经无法再活下去。

“大家实在撑不下去了,后来就有人合计着,举行一场大罢工,要求工厂按照政策给大家加薪。就在两个月前,我们全厂停工,有超过四千人走到街头游行抗议。面对这一幕,卢有才这位老板终于慌了。他派人四下做工作,找这次罢工的带动者,给他们塞红包。在工人当中影响力强的人,能得到两三千的红包,影响力弱但是也算个人物的,能拿到五百到一千的红包。”

说到这里,刘二喜的脸上露出了愤怒与不屑,“当然,这些钱也不是白拿的。拿了这些钱后,就要立刻结算工资,然后卷起铺盖滚蛋,他们的名字也会被编进工厂的黑名单,永远不会再被录用。但是这又能怎么样呢,珠江三江洲地区,最不缺的就是工厂,能拿上一笔意外之财,再重新换个工厂,又有什么不行的?现在经济不景气,实在不行,拿着这笔钱先回老家,等经济危机过了再回来。就这样,卢有才老板只是给两百多个领头人塞了红包,就轻而易举把我们这次罢工‘压制’了下去。”

师少鹰低声道:“你没有拿那个红包?”

刘二喜能对“红包”事件了解得这么清楚,肯定也是“编制内”成员。

刘二喜点头,“他们给我送来一个两千块钱的红包,要我在协议书上签字,声明自愿离开工厂,双方再无瓜葛,我没有同意。我之所以站出来,是想给厂子里的兄弟姐妹争取应得的工资,而不是想要别人拿着一个两千块的红包来收买我,然后再乐颠颠的滚蛋。”

在工厂管理方看来,刘二喜这种连红包都不收,坚持不肯退让的人,无异于是刺头,更是工厂恢复运作的障碍!既然绝大多数人已经被解决掉,用红包不能打动刘二喜,敬酒不吃吃罚酒,花点钱找几个人,半夜冲进刘二喜的家,用木棍和他交流一下,让他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睛,这后面的事情,就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一个身家超过十亿,在当地关系网支连错杂,可谓是黑白通吃的大老板,想要收拾一个小小的刺头工人,那真是太容易不过了,也许在他的发家史中,类似于此的事情已经是司空见惯。

让卢有才没有想到的是,上山多了终遇虎,这一次,他终于遇到了一个为了自己弟弟,敢于拼死一搏的超级刺头!

并不是所有人,面对强权暴力,都会象母鸡一样乖乖趴在下等待他用金钱和打手去宠幸;并不是所有人,都忘了身为一个的道德与良知。

虽然,刘二喜的这次反抗,代价实在太大了一些。

师少鹰沉默了很久,才沉声道:“你的故事讲完了,在对你提出我的个人建议前,你想不想听听我的故事?”

虽然很出乎预料,刘二喜回复得仍然很干脆:“想!”

“我老爹是少将,我老婆的老爹也是少将,我们两个人在同一所少年军校里初识,只不过我在十四岁就因为太调皮捣蛋,被学校扫地出门,而我老婆,却一路走了下去。虽然后来我又进入军队,可是职务却总是比她低上一级。我是上尉时,她就是少校,而且这种差距,将来必然还会越来越明显。再后来,我在边境线上和印度的特种兵打架,他捅穿了我的右手,我一脚把踢成了太监,为了平息事态,我就被送回内地,结果03年的时候,正好赶上大裁军,又被丢到了地方预备役,进去没几天,就因为同事联起手想排挤我,大打出手,一下子干进医院三个!反正弄来弄去,最后还是脱了军装,成了一个升斗小民。不过还好,我的未来老婆大人没嫌弃我,我二十九岁,她二十八岁那年,我们结婚了。”

刘二喜道:“恭喜!”

“恭喜个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