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 第七十二节 复杂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七十二节 复杂

作者:人瘦凋猪颜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5:02 来源:笔趣阁

河东节度使府中,香炉里燃着熏香,皇帝坐在书桌前面,手头摆着一大摞奏章。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微臣恭喜陛下,朝廷平定连云寨,实在是去了一桩心腹之患。”

皇帝本来在节度使府中等到北面穿回来的消息,没料想田弘正竟然跑过来说什么恭喜。

连云寨的确是让朝廷有些头疼,不过什么时候剿灭了,我怎么不知道?

皇帝正在那里皱着眉头,田弘正则在一旁笑嘻嘻的。

老奸巨猾如魏博节度使绝对不会是凑上门来讨赏的人,这厮一定是得到了消息,连云寨那边怕不是有了什么变动,所以过来探探自己的底。

“多他们一个不多,少他们一个不少。”

皇帝从身旁拿过来一封奏折,田弘正走过来接过去,翻开一看,并不是他所期待的有关连云寨首尾的事情,而是一封来自横海节度使封利贞的上书。

当世藩镇之中,以成德、范阳、魏博最为跋扈,但论起实力,横海节度使的实力近年来膨胀的很快。

而且在神皇帝时期,横海节度使封利贞的女儿入宫为妃,横海军更是得到了朝廷的支持,成为了一支制约河北三镇的力量。

封利贞的奏折拿给田弘正看,皇帝举动里的意味让田弘正琢磨了片刻。

“封利贞说的这两件事,侍中怎么看?”

横海节度使的奏折上有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他恳请皇帝能够派蜀王来横海军宣慰,第二件事就是封利贞正式表态,认为皇帝登基之后,内除奸宦、妖后,外破吐蕃,仅论功业已足以夸耀后世。

所以封利贞认为了封禅的时机已到,皇帝应该着手进行封禅大典,拜祭天地。

然而李旭却不以为意。

因为封禅这个东西,不能细说。

这套祭拜天地的礼仪,说是古礼,但是有文献可考的第一人是秦始皇,第二人是汉武帝。

至于再往前说,便一个人也没有。

因为这套东西多半是战国时齐国稷下学派的发明,《管子》之中有一篇名为“封禅”专门讲这个事情,而这本《管子》成书时间也便是战国到西汉初这一段时间。

中国如此之大,上古时代尧都平阳,舜都蒲坂,尧舜的都城都在山西,而夏都与商都都可以确定在河南,至于周人先居陕西,后移河南,无论从文献上还是地理上,都不会去东夷遍布的泰山和梁父山玩什么祭天。

其实还有个更简单的判别方法,那就是当年秦始皇祭祀的所谓“八神主”,包括了“兵主”蚩尤,其祭祀地点都在齐国疆域之内。

所以到底是齐国是特别的洞天福地得到神明的钟爱,还是这玩意本身就是齐国人编出来的一眼便可知了。

齐国人本来就挺喜欢这套神神道道的东西,早在齐宣王、齐威王的时代就派出方士出海去寻找蓬莱、瀛洲、方丈这三仙山了。

也正因为如此,李旭才对封禅并不感冒。

封禅本身的花费不说,前往泰山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强力藩镇,特别是平卢节度使和横海节度使。

这显然是封利贞这个老货在挖坑给自己跳。

中国的朝代,特别是汉人建立的王朝,都难脱秦汉那个恢弘时代的影响。虞人也不例外,李旭之前的皇帝们特别热衷封禅。

然而在皇帝看来,真正有本事的皇帝根本就不需要这些东西。

当年汉高祖初定天下,招来当年秦朝时的旧人,问他们当年秦朝祭祀天帝都祭祀谁。

那些人说是祭祀青、白、赤、黄四帝。

汉高祖直接摇头说:“我怎么记得天帝有五个呢?”

下面一群人答不上来到底是咋回事。汉高祖直接表态:“这样吧,咱给他们加一个。”

于是乎黑帝凑近了天帝的革命队伍。

在李旭朴素的审美看来,所谓的强者大概就是这种了。

一言可为天下法不算,一言也可以为天上法,钦定出来一个天帝。

“蜀王。”田弘正语气顿了一顿:“身份确实有些尴尬。”

李旭没有理他这句,宗室亲昵是李旭自继位以来努力维持的一个形象,虞朝之前皇族内斗太过凶残,动不动就杀全家,这种残酷的斗争态势让政治氛围极差,所以到了李旭这里一定要有所改变。

“这一条自然不能允他,亲王之尊,帝室华胄,他说请去宣慰就去宣慰,这不成了馆子里的姐儿了?”

李旭看着田弘正:“封禅呢?”

“陛下的功业的确是到了该封禅天地以正……”

田弘正这个老油条根本嘴里没有一句实在话。

“等我去封禅的时候,这一路的藩镇就都没了。”

李旭干净利落的结束了讨论,皇帝就是想敲探探田弘正的底,这位魏博节度使最近太活跃了。

提点刑狱使司那边传过来的消息说,自从田弘正离开的魏博镇,周围的藩镇都打起了魏博的主意,特别是成德节度使吴武俊,周围满是豺狼虎豹的情况下田弘正还这么老神在在,李旭很想知道这位的底牌到底是什么。

两个人在那里斗心眼的功夫,一个内侍在一旁通传。

“陛下,白先生……”

自从元稹北去之后,白乐天就比较忙,皇帝行在太原,很多奏折都要从白玉京转过来,事务性工作的压力很大,以前有元稹在,两人一起分担,现在仅仅凭借白乐天已经有点玩不转了。

白乐天捧着奏折慌慌张张地走了进来。

“陛下,大喜啊,大喜。”

“中书省来奏,江湖匪帮连云寨内斗,匪首杜停杯身死,太公冲不明其踪,茅冰城请降!”

白乐天喜上眉梢,将手中的两封奏折交了上来。

李旭瞧了一眼身边的田弘正,看来这消息早就传开了,自己竟然是最后才知道的。

奏折一共是三封。

第一封走提点刑狱使司路子过来的密折,是剑南川西节度使李从贤所奏,他在信上说连云寨内乱,匪首杜停杯不知所终,他已经提调川蜀兵马提前下手在巴蜀肃清连云寨的残余势力。

现在已经从川西出师包围了连云寨,封锁了上下山的道路,等候皇帝的进一步命令。

还有两封是从白玉京转来的奏折,是韩岗、李吉甫、陆贽的三人联名上书,说经过朝廷仔细运作,连云寨内乱,忠于朝廷的太公冲、茅冰城等人火并了执意对抗朝廷的杜停杯一脉,连云寨上下愿意一起归顺朝廷,只是因为寨中内乱,金银珠玉等财宝所剩不多,雷霆崖全军也在杜停杯搏命之下覆没。

上面附了一份茅冰城亲笔的情况说明,说杜停杯苦战雷霆崖以及连云寨一众高手,身中剧毒的情况下,拼光了雷霆崖以及一群李旭记不住的阿猫阿狗之后因为不甘受辱自刎而死。

最后是提点刑狱使司的奏报,全是各路江湖人士的口述和线报,根据这上面的说法,杜停杯并未身死,而是让少林寺拿了去,一切背后或许有少林布局的成分在。

杜停杯就这么完了?

李旭将三封奏章匆匆看过,又取过茅冰城的手抄仔细看了一遍扔到了一边。

对于杜大当家,皇帝的情感一直很复杂。

杜停杯这个人,李旭非常欣赏。

连云寨这个江湖势力,李旭又非常的反感。

现在杜停杯这个人大概是没了,连云寨的混球们多半在等着招安。

这种现实让李旭有些不快,但是也没有办法。

“准茅冰城归顺,让他速来太原军前,朕要亲自见他。”皇帝叹了口气:“然后你们拟个封赏的单子拿上来我看看,韩相和李相都要加封爵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