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的无限旅程 > 第106章 第一场遇张择端

北宋的无限旅程 第106章 第一场遇张择端

作者:翼孤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5:53 来源:笔趣阁

北宋建国伊始,就设立了全国性的翰林图画院。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宋太宗雍煦元年),置画院于汴京大内宣德门之东。宋真宗咸平元年,又将画院移到大内的右掖门外。

北宋翰林图画院内设画学正、艺学、祗侯、待诏四等职位,没有得到职位的叫画学生。

李南随着一位身穿朱袍的老宦官,快步走进了这座汇集了大宋全国画技名家的皇家画院。

只见道路两边,俱是身高一米七五以上,高大健硕,目露精芒的金甲侍卫,李南经历过不少杀戮,身体素质和五感也高于常人,此时竟从这些呆立不动的侍卫身上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见到李南东张西望的样子,这年迈宦官连忙提醒道:“官家就在殿中,一会谨言慎行,莫要给自己招祸。”

正所谓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李南可没有信心从这重兵守卫的东京城杀出去,只好应道:“多谢杨大人提醒。”

两人来到画院正殿之中,李南略扫了一眼,看到正中间坐着一位眉清目朗,戴着直脚乌纱璞头,一身绯衫,气质出众的中年人,估摸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徽宗赵佶了。

殿中两侧除了精锐护卫之外,还有二十多个年龄各异,身穿各色官府之人,他们的面前都有一张书案。

记起刚才那宦官所说,李南连忙低下头,跟着他来到殿中站定。

未等李南行礼,赵佶率先朗声说道:“李南,樊楼外一别,已有数日,不知你可有新词问世啊?”

李南拱手施礼后说道:“微臣李南,谢过官家当日相助之恩!”

坐在一旁的赵挺之等朝臣,此次也来观战,见到李南居然没有下跪,顿时想要借机治罪。

可惜没等他先开口,李南继续说道:“新词倒是没有,不过我昨日看到院中一株珍珠梅盛开,有感而发做了一首新诗。”

极为爱好诗词歌赋的赵佶听到这话,顿时兴趣盎然的说道:“快快说来,让朕和诸位卿家品评一番。”

李南面带微笑,好整以暇的高声诵道:

剌剌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

胡儿冻死长城下,谁信东京别有春?

这首诗抄袭自元末明初王冕,全诗并无太高的意境和艺术造诣,但却是史上十大拍马屁的名诗之一。

前三句说的是蛮夷之地环境险恶,末尾一句吹捧赵佶治下的宋朝境内温暖如春,当年朱元璋听完后都龙颜大悦,更不要说宋徽宗了。

赵佶当即抚掌笑道:“哈哈哈,好诗,确实是好诗!诸位爱卿你们认为李南这首新作如何?”

虽然在做众多朝臣都知道这是一首拍马屁的诗作,可是当今圣上都鼓掌叫好,谁敢跟他对着干?

李南好兄弟蔡攸的父亲,被贬后闲居家中的蔡京今日也来到画院,率先赞道:“此诗前后对比鲜明,诗借题梅而写时势,境界阔大,寓意深远,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赵挺之等人虽然暗骂李南这个媚上的小人,可是他们也不敢惹恼赵佶,只能纷纷强笑说道:“好诗!”

品评过诗作之后,赵佶想起正事,对李南说道:“你有诗词大才,朕已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不过近日很多人都说你的画技天下无双,朕甚是好奇,所以今日才招你来,跟我翰林画院诸位才子比试一番,不知你可愿应战啊?”

李南当然不愿意跟人比试,他来东京的目的又不是争夺无用的才名,可要是当众拒绝赵佶,那肯定是个糟糕的主意。

看到李南露出犹豫之色,赵佶恍然道:“对了,我听人说你喜欢赌斗之事,那今天朕就给你们立个彩头,谁若经历三场比试胜出,朕就答应他一个要求!”

听到赵佶金口玉言说出这句话,李南心中大喜。

自己给蔡京送了十多万贯的银钱,还不是为了求个实缺的官职么,现在有了赵佶的承诺,今日若是胜了,这可就是免却了很多麻烦,直接一步到位了。

想到这里,李南当即高声答道:“微臣愿意跟画院诸位大才比试一番!”

眼见得一场文坛盛事就要上演,赵佶高兴的笑道:“哈哈哈,好!来人啊,笔墨伺候!”

既然决定要比试一番,那自然要有题目,李南落座之后,赵佶环视在座众臣询问道:“诸位爱卿,今日斗画三局决胜负,谁来给他们出第一题啊?”

赵挺之身为文官之首,当朝的宰相,连忙应道:“今日官家邀请我等共赏此盛事,微臣不才,愿首出一题。”

如今蔡京失势,暂时无人可跟赵挺之抗衡,既然他想出题,众臣尽皆颔首赞同。

赵佶也含笑点头道:“那就由正夫出题吧。”

俗话说,诗书画不分家,赵挺之等人商量捧杀之策时,也担心李南能画几笔,所以还有后续计划。

此时店中画院参加比试之人,属于赵党的就有十多人,对于他们擅长的绘画种类,赵挺之早就知晓,所以他才会抢下出题之权,而现在就是发难的时机了。

赵挺之不慌不忙拿起笔来,在桌案铺好的白纸上写了写,随后由宦官呈给赵佶,微笑说道:“官家,您看这题目如何?”

后世之人评价宋仁宗“虽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而宋徽宗得到的评价是“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这句话说出了赵佶一生的悲哀。

如果宋徽宗不做皇帝,做一个像杜牧、柳永、唐寅一样的风流文人,将功名换得低吟浅唱,尽情做一场潇洒的扬州梦,也不负一代才子之名。

赵佶不但独创了瘦金体书法,还对诗词、茶道、建筑方面都有不少独特的建树,在绘画领域内,更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画家和水平很高的鉴赏者,尤其擅长绘工笔花鸟,风格写实缜密。

此时赵挺之出的题目,正和他的心意,赵佶看了一眼后赞道:“好!正夫有心了,那第一场就以此题作画吧。”

李南等人抬头望去,只见随侍宦官手中举着一张白纸,上面就写了一个‘细’字。

看到题目之后,参加比赛的众多顶级翰林画师,大多都要细思构图,唯有一人毫不思索的动笔画了起来。

见到此人表现,李南不免有些惊讶,可是旁边观战的赵党众人,却露出得意的微笑。

这个相貌平凡的中年画师,正是以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闻名东京的张择端,后世之人就算没听过他的名字,也都听说过他的传世经典作品《清明上河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