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奇术之王 > 第387章 太上老君丹炉暗室(3)

奇术之王 第387章 太上老君丹炉暗室(3)

作者:飞天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8:32 来源:笔趣阁

一座大城的建筑格局是风水学中的高端难题,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我遥想着第一高楼俯瞰全城的威势,思考更多的则是怎样破解眼下的危机。

鱼竿脱手后,那怪力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能感觉到,湖水并不平静,充满了各种无法言说的玄机。

据报道,大约是2000年前后,曾有水文系统的专家使用简易潜艇到达大明湖湖底,进行数据采集。后来官媒上说,水底光线太暗,淤泥太深,作业面状况很差,所获成果极微。此后,再没人有胆子深潜,所有人都默认了这个结果。

“如果此刻一个猛子扎下去,能打探到什么?”我脑子里突然冒出这样的念头,并且立刻深吸了一口气,做好了扎猛子的准备。

现在,我最大的目标是探求真相,而不是人云亦云,忽视那些可能存在大秘密之处。

“喂,喂,快回来……”岸上那人的低叫声顺风而来。

我没理他,做好充分的身体、心理准备后,猛地扭腰,翻身向下,直扎湖底。

四周的水体很暗,在没戴水镜的情况下,我勉强睁眼,注视正下方。

这个猛子下潜了五米左右,下面灰蒙蒙一片,什么都看不清,最终只能翻身向上,哗的一声浮出水面。

我抹去脸上的水,并没睁眼,而是闭着眼浮在水里。

下潜过程中,我意识到右前方有一点点银色的亮光忽隐忽现。那肯定不是灯光或者月光,因为粗略估计,那位置至少在水下十米左右,从我扎猛子的位置起算,大概得再向西南方前进二十米。

“再下去,看看那是什么!”我咬咬牙,克服一切心理恐惧,缓缓划水,向右前方游去。

在水中扎猛子极耗体力,而且身体浮空,无法发力,所以就算是水性再好的人,也不太容易徒手潜至水底十米处。

玩过潜水的都知道,就算是在普通的水库里,要想探底,也得配备氧气和正规潜水服,否则根本克服不了淡水中的浮力。

我很清楚,就算游过去,也潜不到发出亮光的地方。

“水底没有电,何来亮光?”这是我最先想到的。

“泉城广场地下超市中的银光事件?”我随即想到那段秘闻,然后仰天长叹。

如果我有合适的装备——哪怕是简易装备,也能一鼓作气探底,看看那亮光从何而来。

地下超市的秘闻直接跟神相水镜有关,我也希望此刻看到的亮光能够揭示一些东西,让蒙在我头上的黑云尽快散去。

当我游到估计地点时,水下仍然灰暗,看不见一点亮光。

“再试一次……再多试几次,直到没体力了为止吧!”我自言自语地说。

困境中,有些人肯定回如同影视剧中那样吼出一些豪言壮语来激励自己,但我只是默默地呼吸吐纳,调整体力。

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说再多,都不如默默前进一步。

连续几次深呼吸后,我第二次扎猛子下去。

水中浮力很大,并且水体无规律地动荡着,导致我只潜下去三米多,身体已经由直竖变成打横。我向下看,依旧是昏昏暗暗,一无所见,并没有预判中的亮光。

向前潜泳了十几米后,我沮丧地浮上水面。

“难道是眼花了?”我开始怀疑自己。

蓦地,西南方向有一道光柱打过来,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直径五米的雪白光圈。紧接着,有刺耳的警笛声呼啸而起,其间更夹杂着日本人的嘶声吼叫。

我急促下潜,向右侧游出十几米,确定脱离光圈笼罩后,才缓缓上浮,贴着水面向那边望。

光柱来自于一个十几米高的堡垒最顶端,那应该就是日寇在占领区最常使用的探照灯,在很多影视剧中都出现过。

碉堡上影影绰绰有人,全都向这边指指划划着。此刻,另有两艘木船从正西、正南方直驶过来,目测交汇点就在水面上那光圈之处。

我意识到,那地方有古怪,而日本人早有准备,借助探照灯照射向这边包抄。

“会是什么?”我在脑子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木船来得很快,只过了三两分钟,已经到了光圈附近。

在此期间,我已经继续后退十几米,随时准备下潜,避开日本人的巡逻船。

两船停下,每只船上都立起来四五人,向着水面望着。

我听到有中国人在用济南土话叫:“就是在这里,大明湖里出现这种白光百十年了,老辈子都说这是湖神老爷开天眼,向玉皇大帝报信。我就不信这个邪,下头一定有宝贝——太君,赶紧调水鬼过来下去看看,一定有宝贝!”

能够出现在这种场合里的,除了汉奸就是伪军,总之都是卖国贼。

一个日本人哇啦哇啦叫了几声,随即用生硬的中国话问:“湖神?不不,没有湖神,只有宝贝,你们中国的神仙都在天上,不在水里。你们说,济南的水通往东海龙宫,连东海都是我们日本的,湖神、水神、龙神都是我们日本的,这宝贝也是日本的。你的说,是不是只有的?”

那汉奸立即回应:“是是,太君,宝贝也是日本的,可您得调水鬼来把宝贝弄上来,送回东京去。要不,再好的宝贝也都藏在水底下,么办法都没有。”

“吆西,吆西,你的说得很对,水鬼部队从青岛过来,很快就到,宝贝一定属于我们伟大的天皇陛下,一定,一定。哈哈哈哈……”那日本人大笑起来。

那汉奸也跟着大笑,笑声极为刺耳。

我本来已经放弃了潜水的念头,但听他们说得那么笃定,忽然心头一动:“我观察到的亮光绝对不是眼花了,而是位置发生了偏差。听他们话里的意思,勘察湖底的状况不是一天两天了,似乎已经有了某种根据。如果我从这里下潜,是不是能有所收获?”

当然,在日本人船下潜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犹如刀头舔血一般。

我深呼吸三次,立刻做出了下潜的决定。

那汉奸话里有“开天眼”这个词,行家都知道,所谓的“开天眼、开天门”等异事都是有时间限制的。时间一过,就算位置潜得再深、找得再准,也是不得其门而入。

我第三次扎猛子向下,斜向前进。

这次有个好处,那探照灯光柱极强,深入水下数米,正好可以当做坐标点。很快,我游到船下五米之处,拼尽全力,以乌龙绞柱之式二次深潜。

水温、浮力都没有异常变化,跟前两次的感觉完全相同。

我倍感失望,正准备斜向上浮时,忽然看见正下方有白花花的水泡疯狂喷涌上来,全都碗口大小,足有几百个。

“不好——”我想躲,但水泡来得太快,根本躲不开,被水泡裹挟着上升了两三米之后,又被挤到旁边去。

水泡来处,光芒初现。

我很难用文字形容那光芒,大概来说,那光芒是冷色的,并不耀目,从前所见的发光体中没有可以拿来比喻的。在我眼中,它没有普通光源的膨胀感、散射性,就只是一片光,静静地停留在深水之中。它的形状为方形,隔得太远,无法估摸其大小。

“月光——不,月亮,是月亮!”我突然明白了,唯一能跟它接近的,就是满月时的月亮。

一年之中,农历的四月、五月、十月、十一月这四次满月与其它月份不同,云层最稀薄,视线最清晰,很多时候都能看到月球上的环形山阴影,也即是民间传说中的吴刚伐桂树。

我曾经无数次长时间仰望满月,永远不会感到眼睛被刺痛,看得久了,反而双眼舒泰,气息顺畅,有种刚刚做完眼保健操的感觉。

现在,水中那银光给人的感觉亦是如此。

“那是什么呢?水底的月亮?水底怎么会有月亮?这里是济南百姓最熟悉的大明湖,不是怪事层出不穷的百慕大魔鬼三角洲,不应该有此异相。那肯定不是灯,应该是……”我思考入神,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在水中,突然叹气,嘴角浮起一个水泡,随即喝了一大口水。

我清醒过来,立即斜向上浮。

水泡仍在喷涌,威势惊人,仿佛水底有一口沸腾的大锅一般。

我已经预感到,既然有喷涌,必然有收缩之时。喷涌是水底向外发力,一旦喷涌结束,外力内收,水面上的船一定遭殃。

正因如此,我加速向上的同时,方向偏北,露出水面后,已经在停船之处的正北方五十米之处。

船上的人都在惊呼,水泡冲出湖面后,如一道喷泉,飞上半空十几米才纷纷炸裂开来,变成白茫茫的水雾,向四周散落。

我知道,其实湖底所有的水泡都是来源于最深处的某种神奇力量。数百年来,围绕大明湖的传说虽然很多,却没有哪一家势力能够去真正下大力气探索其最深处的秘密。无论是明朝、清朝政府还是民国各大军阀,在全球混战的一战、二战年代,所有势力都在为了抢夺地盘而全军鏖战,谁又有闲情逸致去探究某个民间传说呢?

中国自古就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普遍来说,战乱年代帝王推崇武力,而和平年代则是文人备受重用。奇术师处于文人、武将之间的尴尬地位,除了大唐年间的袁天罡、李淳风受到重视之外,其它年代,无一例外地被视为妖邪,受到文人、武将的联合歧视。

从一个城、一个湖就能推论到全国、全球的情况,所以,大明湖底下的秘密被隐藏了这么久,也就有情可原了。

“撤退,撤退,撤退!”那人的声音从我背后传来,原来他已经悄无声息地游到了我的背后。

我们同在水中,仰面向那水泡炸裂处望去。

明月在天,水雾之中竟然隐约出现了银色的长虹。

“杀人虹——”那人低低地惊叫了一声。

我没有多问,单听这名字,就知道水雾起处,必有杀机。

“射击,射击……”船上有人下令。

立刻,所有人向着那水泡腾起之处开枪,尖利的枪声爆豆一样响起,搅碎了大明湖的静夜。

子弹入水,从各个角度激起水花,嗖嗖、啾啾声不绝于耳。

我和那人已经远离水泡,同时也就免除了被流弹所伤的危险。

“船上的人都会死,军方就是这么不长记性,已经在这湖里丢下了几十条人命了,还派巡逻船过来!智商如此之低,就算勉强救他们,也是回天乏术了。”那人淡淡地叹气。

“我从来没见过银色的长虹——真是奇怪之极!”我忍不住说。

阳光穿过水雾形成七彩长虹,这是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发现的大自然奇景,但我搜索脑子里所有读过的典籍,都没有发现月光之虹的记录。

“乱世异象,必有血灾。”他回应。

“他们是你的族人,你能忍住不救他们吗?”我问。

历史中,大和民族以坚忍、团结、忠心、不屈著名,眼前此人是军方奇术师,看到自己的族人、战友遇险,应该会出手解救才对。

“族人?他们不过是军方派出的蠢人罢了,多送几个去水里喂湖神,也没什么不好。我们虽然都是日本人,但各自肩负的使命不同,从来都没必要一视同仁,替别人犯的错冒险。你知道吗?水泡喷射结束时,大灾难就会转眼间降临。如果你不是提前闪退,这次也是难逃灾厄了。”

正说着,水泡喷涌果真停止,就像正在工作的潜水泵突然停电一样,本来向上飞起的水泡突然断崖式下坠,水雾和银虹也都瞬间消失。

刹那间,湖面陷入死寂,只剩最后一批绽放的水雾仍在纷纷扬扬落下。

湖面的陷落是在百分之一秒的时间发生的,当我意识到那些日本人的船正陷入一个巨大的箩筐形水洼里时,水面最低处已经下落了一米多,形成了非常明显的锅底形。

“快,加速,冲出去,冲出去!”日本人的小头目嘶声大叫起来。

船上的人一定是使出了所有的补救手段,其中一艘拼命向前冲而另一艘则拼命向后退。只不过,那水洼中心的陷落速度极快,由一米深瞬间增加到五米深,并转化为一个顺时针的漩涡,将船牢牢吸住。那种情况下,除非船上生出两只翅膀或者被巨大的外力牵引,否则就只会随着漩涡深陷下去。

我记得,百慕大魔鬼三角洲海域经常出现这样的超级涡流,过往航船、低空飞机都难以摆脱异象,遭受灭顶之灾。

“退吧!”那人再次催促。

我向涡流中心望去,骇然看见,之前那诡异的银光隐约浮现。

如果那里才是银光的真实位置,则单凭人力根本无法抵达。

船上的人发出绝望的哀嚎声,但却丝毫激发不了我的同情心。寇仇被大自然的力量诛杀,这是最值得拍手称快的事。

漩涡吞没了敌船之后,湖面渐渐恢复了平静,又变成了波浪涌动、清风阵阵的湖景。

我不禁感叹,一个城中湖的力量竟然胜过军阀麾下数千兵勇,将他们视为虎狼之师的日本兵无声吞噬。

那人向北岸游去,我稍稍犹豫,也跟在他后面撤退。

探照灯的光柱在湖上扫来扫去,却再也照不到那几艘船的影子。

上了岸,我们脱下湿衣服拧干,然后再穿上,默默地在石阶上坐下。

“我本来可以杀了你。”他说。

“我也一样。”我淡然回应。

我们都给了对方活命的机会,那是因为杀一个人已经对眼前的局势没有任何好或坏的意义。倒不如,大家联起手来,去揭开更多的秘密。

“呵呵呵呵,是啊是啊,我们的目标都不在杀人,而是找到一切变化的本初根源。”他笑起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才是奇术师的高明境界,不求杀人千万,只求在奇术的领域中更进一步,窥见千人未曾抵达之处。

古语说,隔行如隔山。

奇术界以外的人根本领悟不了这种追求,而只是将人生目标、战争目标定位于杀人、攻城、掠地、灭国的层次上。

对于奇术师来说,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比什么都重要。

“我等你太久太久了。”他注视着我,缓缓举起右掌。

我轻挥右掌,与他连击三掌。

“你来了,我才觉得人生有了希望。”他感慨地长叹。

我们站在两国战争的对立面上,不是知己,不是朋友,但却算得上是某种意义上的知音。如果能在这种特殊关系的缔结之下破解大明湖的秘密,也算是全城之幸。

“那两个外国人呢?”我问。

“他们是诱饵,已经按计划放出去了。等到有所发现,我就果断收网。”他回答。

“别碰张全中。”我直截了当地说。

这时候,大家应该把各自的要求都亮出来,免得造成不必要的内耗。

“他是个*,随时会爆,不一定只炸日本人,也有可能炸死中国人。”他也痛快回答。

敌人更了解张全中,推而广之,眼前这人大概也了解所有困于城中的奇术师,并能利用各自弱点各个击破。

“且不管他是什么人,我只有这一个要求,在所有秘密没揭开之前,别碰张全中,留他一条命,我更容易做文章。”我说。

张全中是明日鸿门宴的主导者,缺了他,就等于是盛宴上少了酒菜,宴不成宴,席不成席。更何况,一切大事都在运转之中,在合适的条件下,恶人也会回心转意,变成好人。

我给张全中机会,就等于是给铁公祠那边所有的抗日者一线生机。

那人忽然深深地注视我,然后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反复打量了十几遍,才缓缓开口:“像你这样的人,中国有多少?”

我明白他的意思,微微一笑,并不回应。

中国人多智,很多时候却不会用在正道上,所以今日欧美之人才有“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这样颇具哲理的怪论。

“如果中国人个个都有你的智慧与觉悟,则军方根本不可能跨过山海关南下。如果强行进击,则是自取灭亡。”他说。

我替他补充:“如果每一个中国人、每一届政府都有如此智慧,则你们日本人根本就不敢跨过鸭绿江,何谈山海关?”

人类社会奉行“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律,所以上世纪初,日寇占领朝鲜后在中国、俄罗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做了权衡,最终选择南下,而不是北上。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完全正确,否则早就像二战德国那样,损兵折将于俄罗斯的冰天雪地之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