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奇术之王 > 第68章 水淹七军(2)

奇术之王 第68章 水淹七军(2)

作者:飞天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8:32 来源:笔趣阁

“楚楚,能再谈谈燕先生的事吗?”我岔开了话题。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果然,一谈到另外的事,楚楚的情绪便冷静下来,斟完两杯茶,脸色就恢复了正常。

“大哥,京城燕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上至大国要职,下至市井走卒,几乎全有他们的眼线和耳目。燕家富可敌国,家族中精英辈出,除了在大陆各省从政经商之外,还有些门下弟子远达欧美,成为海外政商圈子里的重要人物。所以,燕家根深叶茂,几乎是无法撼动的。他要你把资料送过来,只是故意示弱,以求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我对他的用意看得很清楚,但我绝对会给大哥面子,不在济南闹事,更不会在爷爷的葬礼上闹事。昨日,我已经狠狠地教训了手下人,要他们每个人今后见到大哥之后,如同见到我本人一般,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大哥说的话、安排的任务要比我更遵守、更努力去做。至于燕歌行的家人,我自然不会再动,但他必须保证,对待大哥你有礼貌、有规矩。”楚楚条理清晰地说。

她的手下人一定是指血胆蛊婆,也就是那个在爷爷的冰棺里、焚化炉的担架车下面放置那鬼脸雕蝉的老女人。

我点头致谢,但却有些担心:“楚楚,以你的才干,应该能够打探到燕歌行正在操纵的一个计划,对不对?”

“杀楚”是燕歌行、齐眉共同策划实施的计划,我只是遭到他们的被动牵扯,一旦身份有变,当然要站在楚楚这一边。

楚楚又微笑起来,乌黑的长睫毛动了动,柔声回应:“谢谢大哥关心,此刻这世界上唯一关心我的,大概就只有大哥你了。”

我摇头苦笑:“可惜,在很多事情上,我虽然看到听到,却帮不了你。”

在此之前,我在燕歌行、齐眉之间只能算是一个附庸,财力、能力远远不及。所以,他们才会用我做钓饵,引诱楚楚上钩。钓饵是一个行动计划中最无用之物,拿出来的唯一作用就是被牺牲掉。

楚楚正色回答:“大哥不要妄自菲薄,人的一生无比漫长,有些人背靠祖荫,少年得志,有些人却是大器晚成,飞扬直上。我给你看一样东西,你就知道自己的未来有多么海阔天空了。”

我报之一笑,以为楚楚只不过在宽我的心。

同样的话,唐晚似乎也说过,但具体的语句我已经记不清了。

突然,门铃叮咚一响,有人隔门禀报:“少主,最新战况,水淹七军。”

我听那声音有些耳熟,转念一想,那正是血胆蛊婆的声音。

楚楚暂时放下我们刚刚说的话题,走去开门。

门一开,已经不再年轻的血胆蛊婆闪身进来,身手之敏捷,竟然不输给年轻人。

“少主,殡仪馆那边最新战况,水淹七军。正如您所料,哥舒一族深藏不露,他们倚靠着贯穿济南的小清河创造了‘河汉之眼’,的确能够直通东海海眼。这样一来,外界进攻之时,就算耗尽全部战斗力,也只是被哥舒一族拿去填了海眼,根本无济于事。幸亏您料事如神,确信哥舒一族曾经从古籍之中窥见了两宋之时慕容家族创立的‘借力打力、移花接木’之术。现在,我们表面上虚张声势要做的事已经完成,随时可以全身而退。还有,您料中的事情还有一样,这些中原汉人诡计多端,每一方都想保存实力,抽身事外,坐山观虎斗。可惜,如果所有人都想看好戏,就没有下场参战的了。这么说来,看似强大的汉人原来都是一盘散沙,根本不足为惧。咦,他怎么在这里——”血胆蛊婆的脸一直向着楚楚,直到楚楚向客厅中间来,她才转脸看见我,顿时惊讶地叫起来。

楚楚面色一寒:“我曾吩咐过什么,你忘了吗?”

血胆蛊婆眉头一皱,重重地跺了跺脚,忽然向前一扑,单膝跪地,额头贴在地毯上,向我行了个重礼:“老奴叩见夏先生,先前多有得罪,请恕老奴有眼不识泰山之罪。老奴自小就跟随楚氏一族,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所有得罪夏先生之处,都是为了少主的利益所为。万望恕罪,不要见怪。”

我赶紧站起来,俯身搀扶血胆蛊婆。

她是楚楚的忠仆,现在我们是一家人,我当然不会怪罪她。

“请起请起,言重了。”我连声说。

血胆蛊婆脸色发青,闭了嘴,等待楚楚吩咐。

楚楚淡淡地说:“不要小看了汉人,诚如外界舆论所说,一个汉人是一条龙,三个汉人是一条虫,说的就是汉人窝里斗的特性。但是,你应该知道,昔日三苗之主率领蛮族、兽族、水族征战炎帝、黄帝于中原,兵力之强,无以复加,最终为何一败涂地?连‘战神’蚩尤都遭斩首,苗疆勇士再也不敢踏足中原一步。直至汉唐、两宋、元明清之时,苗王也只能向中原俯首称臣,年年进贡……我说这些,不是重提苗疆屈辱的历史,而是告诉大家,绝对不要小看你的敌人,否则的话,等待你的只有死路一条。我们的祖先蚩尤是何等的盖世英雄,其下场如何,大家都看得见……”

我是汉人,听她们主仆两人如此对话,不禁有些尴尬。

楚楚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满含歉意地向我躬身:“大哥,我不是有意提起这些,只是教下人们做事。”

我摇摇头:“楚楚,你说得很对,这道理对汉人、苗人、天下各族人都适用。如果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连过去的历史都理顺不得,那么等待这一人、一族、一国的命运,就真的只能是毁灭一途。你这么年轻,能对人性认识得这么透彻,也真的很不容易。”

楚楚笑了笑,挥手吩咐血胆蛊婆:“你去,马上把殡仪馆那边的影像资料送过来,我和大哥研究研究。”

在楚楚面前,血胆蛊婆不敢放肆,向我们两个各行一礼,然后开门走出去。

关于“蛊”这种奇术,古今中外传闻太多,最后已经到了怪力乱神的地步。

所以,我在这里只举自己看过的有据可查的资料来解释它。

最早关于蛊的文字记载来自于殷商时期,殷墟甲骨文用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对蛊的制作过程作了,即在一个“皿”形的容器中放有多种毒虫。

之后《隋书??地理志》中记载:“造蛊,其法以五月五日聚百种虫,大者至蛇,小者至虱,合置器中,令自相啖,余一种存者留之,蛇则曰蛇蛊,虱则曰虱蛊,行以杀人,因食入人腹内,食其五脏,死则其产移入蛊主之家。

李时珍集毕生精力所著《本草纲目》“虫四部”集解引唐代的陈藏器原话记载: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即此名为蛊。

宋代郑樵《通志》中记载:造蛊之法,以百虫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为蛊。

宋代严用和《济生方》中记载:经书所载蛊毒有数种,广中山间人造作之,以虫蛇之类,用器皿盛贮,听其互相食啖,有一物独存者,则谓之蛊。

明代楼英在《医学纲目》中记载:两广山间人以蛇虺、蜈蚣、蜒蚰、虾蟆等百虫,同器蓄之,使其自相食啖,胜者为灵以祀之,取其毒杂以菜果饮食之类以害人妄意要福,以图富贵,人或中之,证状万端,或年岁间人多死。

清张泓《滇南新语》中记载:蜀中多畜蛊毒,以金蚕为最,能戕人之生,摄其魂而役以盗财帛,富而遣之,谓之嫁金蚕。”传说金蚕蛊形状像蚕,通体金色灿烂。他这种说法应该是援引自唐人资料,因为唐代人认为金蚕蛊“屈如指环,食故绯锦,如蚕之食叶”,故民间称之为“食锦虫”。

自古以来,中原人一直都是谈蛊色变,并且连带对于苗疆人也一向都敬而远之。尤其是在古代,官场对于苗人下蛊深恶痛绝,并因此引发过无数次恶**件。由此可以看出,苗人一直在中原不受欢迎之极。

到了现代,在唯物主义的思想风潮之下,蛊这种东西对这个世界渐渐失去了震慑力,因为唯物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先看到再相信,绝对不会将虚无缥缈的东西传得尽人皆知。蛊发挥威力的时候毕竟是少数,偶尔有些“中蛊”事件发生,其起因也被解释为细菌传染、突发疾病之类,连死者家属都不愿意去追踪其特殊原因。

于是,蛊越来越被掩盖,被现代的西洋医学以各种让老百姓相信的原因解释过去。

此刻,如果换了另外的人单独面对苗疆来的楚楚,只怕早就双腿颤栗,恨不能多路逃之。可是,我没有这种担心,只因为我从楚楚眼中看到了一种真诚的希望之光。

实际上,按照哲学家的理论,生活在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内心深处都存在一种找到知己的真实需求。这种需求有时候是显性的,有时候是隐形的。但是,或多或少的,人类都在毕生进行着这样的寻找。

现在,我从楚楚眼中看到了她的孤独,也看到了她每次注视着我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