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来份后悔药 > 162 菊花脑蛋汤

来份后悔药 162 菊花脑蛋汤

作者:星拱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9:08 来源:笔趣阁

转过天到了周末,严叔严嫂应邀要来小曲家做客。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李汤霓屁颠儿屁颠儿地跟着曲南休去菜市场,因为他说那里的菜比超市新鲜而且实惠。

李汤霓觉得怎么倒过来了。难道一个家里,不应该是主妇买菜和善于烹饪吗?

脸上发烧。哎管它呢,自己不是还没升级到主妇呢嘛。

“不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对了,严叔严嫂是哪儿的人啊?”

曲南休答:“说是南方,具体忘了问了,就南方口味儿吧。”

“南方口味儿清淡......但是口味儿可能也会改。比如我本来应该是南方人,结果从一出生就被带到帝都养大,现在我的口味儿就很北京。”

“你?不光是口味,你就是个地道的北京妞儿。”

“地道的北京妞儿什么样?”

“字正腔圆,气出丹田啊!”

李汤霓不满意地说:“就这啊?会不会抓重点?”

“还有呢——外冷内热,实在,不矫情,真性情,这回行了吧?”

“这还差不多。”

“不过,你有一点儿不太像北京菇凉。”

“哪一点儿?”

“地道的北京大妞儿,如果吃醋生气的话,是不是应该大大方方提刀来见?而你生气到极点的表现,就是沉默!”

李汤霓想了想,不得不服气,这回重点抓得很好。

忽然,她扯了扯曲南休的袖子示意他停下,自己跑到一个摊子前,伸手捏起摊上的几根菜叶子,惊喜地说:“呀,这是菊花脑,第一次在北京见到!”

“菊花也有脑?”

曲南休开玩笑地也抓起几根,碧绿碧绿的很是新鲜,一股说不出的素雅清香扑面而来。这东西他从没见过。

李汤霓解释说:“这是南方菜,一般用来做菊花脑鸡蛋汤,清热解毒,那个味道很特别,吃完了一个小时都齿颊留香。我还是去南京玩的时候,在一个阿姨家里吃过两次,就老惦记着了。”

摊主笑着说:“嘿嘿,姑娘好品味。这些菊花脑,是我老乡昨天晚上才从南方老家拔了,坐火车带过来的,还新鲜着,带着露水呐,我自己留了一把,剩下就这么点拿出来卖。”

曲南休忙说:“那我们就都要了。”

两人买好了菜,打车去接严叔严嫂。

原本是因为帮助他们才得以相识,现在四个人却相处得格外融洽,好似一家人,去接他们,还有那么一点儿去见父母的感觉。

结果,夫妻俩准备了大包小包要往那边拿,有各种吃的,还有好几个严嫂专门给李汤霓做的包,精美无比。

残疾人出行格外不易,但是严叔一声抱怨都没有。

“小曲啊,我们早听说你从学校出来,找了份工作,一直想问问你顺不顺利,但又怕打扰你工作,再加上我腿脚不方便,总是没机会来看你。”

“这不是来了吗?以后你们什么时候想过来,给我打个电话,我去接你们出来透气。”

夫妻俩在曲南休租的一室一厅里,仔仔细细地转悠了一圈,其间,严嫂一直打手势,严叔翻译道:“她是说,这里应该放个小柜子,这里钉个书架,那里摆个靠垫......”

还真像父母一样操心。

末了,严叔在沙发上休息,另外三人去厨房里忙活。

原来严嫂是烹饪的好手,有她在,原本打算露一手的曲南休都不好意思露怯了。煎炒烹炸,严嫂一个人统统搞定,两个年轻人只有在旁边眼馋的份儿。

严嫂不说话,所以总是埋头干活,显得效率特别高。看来话多是提高效率的天敌。

丰盛的餐桌,堪比年夜饭,但夫妻俩吃得很少,很拘谨,倒是不停地给两个年轻人夹菜。

曲南休食指大动,腮帮子鼓得就一直没下去过。

严嫂听不见,大家埋头吃东西就容易冷场,曲南休和李汤霓只好一边吃,一边有说有笑烘托气氛。

严叔严嫂目不转睛看着他们两个,心里实在喜欢,同时觉得这一对年轻人男才女貌好般配。

忽然,李汤霓想起了什么:“哎呀,咱们买的那一小把菊花脑还在袋子里,怎么忘了呢?我去做个蛋花汤。”

不一会儿,她端着汤出来了,满屋子好像都是那沁人心脾的清香。

严嫂怔怔盯着那汤看了一会儿,忽然啜泣起来,刚开始还强忍着,后来止不住地用袖子抹眼泪!

这一幕把在座的都惊呆了,赶紧放下筷子问她怎么了。

她当然没法回答,也不打任何手势,只是哭,而且泪水好像越来越滂沱起来。

曲南休和李汤霓有些手足无措,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严叔。

严叔表情肃穆,叹了口气说:“叫她哭吧,她一定是看到这汤,想起了一些事。”

曲南休和李汤霓不约而同把目光转到菊花脑蛋花汤上,心想,这汤能有什么故事呢?

严叔递给妻子几张餐巾纸,又说:“不光是因为这汤,还有看到你们两个,让她想起了......”

长得急人的沉默。

“......咱们都这么熟了,我也不瞒你们了,她是想起了,我们的闺女。”

“闺女?”

李汤霓惊奇地说:“从没听你们提过呀,她现在在哪儿?”

曲南休冲她使了个眼色,意思是,人家既然都哭了,万一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儿呢?别问得这么直接。

李汤霓领会了他的精神,不吭气了。

严嫂抽泣得更凶了,站起来去了洗手间,把门反锁上了,只听见“哗哗”的水声。

借着这个机会,李汤霓又小声问:“严叔,要不你跟我们说说吧,我们也好安慰安慰严嫂。”

“唉,我们两个,本来有一对双胞胎闺女......”

李汤霓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么巧?

“生下来的时候,我们两个经济状况很差,连自己都快要养不活了,住的地方也很不像样,当时很发愁。想来想去,最后让一个好人家领养了。”

李汤霓和曲南休异口同声:“领养了?!”

“是啊,他的联系方式我特地记在一个本子上,可惜有一次搬家的时候,装本子的箱子被人偷去了,号码我们也记不住。所以,我们两口子才专门来北京,再苦再累也要在这里撑下去,就希望有一天能碰见那家人,打听打听两个女儿的情况。”

曲南休问:“那她们俩现在应该多大了?”

“巧的是跟小李同年,生的那天是农历4月4。你严嫂呀,最爱喝菊花脑蛋汤,怀着闺女的时候,那是她能吃到最有营养的东西了,所以刚才看到这汤,她就......”

李汤霓已面如土色。她知道,自己的生日农历8月8日是后改的,说不定真实的生日应是4月4。(也许李家人觉得这个数字不吉利,就顺手改成农历8月8日了。)

她强做镇定问:“你们老家是南方哪里的?那家领养的人姓什么?”

“我们老家在贵州滨河村,领养的那家人姓李。”

滨河!爷爷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曲南休也早已听明白了一些,再细细打量李汤霓,的确跟眉清目秀的严嫂相似度很高呢!

他用力搂住李汤霓的肩膀,无声地鼓励她。

李汤霓初遇严叔严嫂的时候,看到男方腿脚残疾,又姓严,也不是没有联想过。

但一是觉得怎么可能那么巧,二是因为自己的生母是健全的,而严嫂是聋哑人,所以她也没多想。此时才问这个问题:“严嫂听不见,是怎么回事?”

“她原来好好的,就是因为两个孩子被抱走,伤心得夜夜哭,后来生了一场大病,就再也不会说话了。”

原来,两夫妻克服重重困难,艰难跋涉来北京谋生,就是因为遗失了那张写着联系方式的纸片!

天下何其大,相遇又是如此充满戏剧性,亲生父母可能已经在身边很久了。如今离真相大白似乎只差一声“爸妈”的距离。

严叔又说:“把孩子送走之后,我们两个都很后悔,那是自己的亲骨肉啊,哪怕留下一个也好哇。那段日子过的,真的不敢再想。”

曲南休张了张嘴刚要说什么,被李汤霓制止了。

看她的脸色,好像并不打算捅破这层窗户纸。

而严叔严嫂看到李汤霓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是自己闺女就好了,同样也这么大年纪,也姓李。

曲南休打圆场说:“严叔,你们别着急,到时候我在网上发布信息,帮着你们找闺女。”

“不要不要,”严叔摆摆手,“不要那样大张旗鼓的,也不知道闺女愿不愿意见我们呢。我们一丁点为人父母的责任都没尽过,如今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远远地看她俩一眼,就知足了。”

这回换做李汤霓有泪如泉涌的冲动,她装作收拾碗碟,躲进了厨房。

这么多年来,她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在内心深处,她有些想见见生身父母,同时又有些恨他们。

既然没钱养孩子,又为什么要生呢?*的冲动,就不能忍一忍么?

这件事差点对她造成某方面的心理阴影,不过那次被浑然不知的曲南休,霸王硬上弓解决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