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龙引阙 > 第二百三十九章 无敌间谍之无敌(五)

龙引阙 第二百三十九章 无敌间谍之无敌(五)

作者:笨石头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3:23 来源:笔趣阁

忽必烈问及宗正“何谓不能白放?”

“敢问大汗,以蒙古当前的形势最需要的是什么?”宗正反问道。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忽必烈思考了片刻,他作为蒙古的最高执政者,自然知道,蒙古刚经历内乱,暂时无力一统天下,时下最需要的便是休养生息,和平止戈。

“宗正安答,你继续说下去。”忽必烈并未回答,而是让宗正继续说下去。

宗正自然也明白忽必烈的心思,便继续说道:“实不相瞒,前几日,我逐一拜访了中原各大门派,已经试探性地提出了和平相处的协议,若是大汗有意放出那些被囚的中原武林人士,两年内只要蒙古不侵犯中原各派,他们也绝不侵扰蒙古半分。”

宗正将中原各派的行踪刻意抛出,也是早有准备,而他所提出的这个两年和平相处的协议也正是蒙古所需要的。

忽必烈本就对宗正中原各派之行心存怀疑,如今宗正告知答案,他多少还是有些怀疑,不过宗正是自己自愿说出,想来两年协议也所言非虚。

“国师,邢台,二位怎么看?”忽必烈转而询问刘秉忠和发思巴的意思。

刘秉忠觉得依目前形势,放这些人才是上策,又能以这些人换取两年的和平相处,实乃上上策。

发思巴亦觉得宗正所言甚合情势,也很有远虑。

可这却恰恰让忽必烈惴惴不安,他心里很清楚,宗正的建议是绝对的良策,可他却因此对宗正更为惧怕,宗正年纪轻轻,却对天下形势分析得一清二楚,倘若宗正是一心效忠自己,他可以毫无顾忌地重用此等奇才,可是他偏偏却是正邪难分之人,就连刘秉忠和发思巴都对他的计策甚为赞同,而他的真正用意又无人可以猜度,他很怕断肠谷的悲剧再度重演。

断肠谷一役,忽必烈感觉到宗正的每一个计策,在所有人看来都是最有利于蒙古的,可却往往在最后关头出现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而另一种结果就是在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的同时,也达到了宗正的目的。

所以,宗正藏的很深,他隐约感觉到以刘秉忠和发思巴的才智很难牵制住宗正。

最大的难处在于,这样的人,你又不忍心杀之,因为他的确身负奇才,可堪大用。

话至此处,忽必烈想到了那日宗正提起的统一天下三大计,便递了个眼色给发思巴,发思巴心领神悟。

“大汗,宗正所言,我与邢台大人深感佩服,我等老臣自愧不如,现在想来,其实,有一事老臣有罪啊。”发思巴忽而发起感慨。

“哦,国师何罪之有?”忽必烈假意问道。

“那日宗正初来和林,我便将之绑缚,那日,他其实是带了一统天下三大计策而来,如今见他提起今日蒙古形势,建言献策如此精辟深远,才记起这档事,如今想来,以宗正之才,所提三大计策必然也是极为独到,所谋深远,若是因为老臣与宗正两人之事而耽搁了他提出统一天下三大计策,那老臣岂不罪过大了。”发思巴解释道,倒是情真意切,惭愧自责之情发自肺腑。

“一统天下三大计策?本汗怎么没听宗正安答提起过。”忽必烈一脸好奇地望着宗正。

宗正也心知肚明,他们也是一唱一和在演戏而已,不过,这三大计策迟早都要说,今时既然已经提起,说出倒也无妨。

“是有这回事,当时我和大师有些误会,我便没有提起了。”宗正悻悻然回道。

“国师若有怠慢之处,本汗代为赔不是,说到底也是本汗之过,没能及时制止,那三大计策,可否看在本汗的面子上说来听听呢?”忽必烈诚挚求问。

宗正便把心中三大计归结为几个精炼的文字“所谓三大计,简单一点便是和定漠北,离耗南宋,自归休养。”

“愿闻其详。”宗正短短数语,却激起了他极大兴趣。

“先说说这和定漠北,时下大汗虽然正式执掌蒙古,然阿里不哥仍盘踞漠北,对汗位虎视眈眈,蒙古实际上并未统一,北部威胁依旧存在,芒刺在背,骨鲠在喉,想必滋味并不好受,所谓欲攘外敌者必先安其内,方可合力御敌,而直接派兵出征,两败俱伤,也非蒙古之福,所以,对漠北应当采取先战,再分,最后和的策略。”宗正解释道。

“如何战?如何分?如何和?”刘秉忠问道。

“漠北势力不比之前,自和林和断肠谷两次战役后,他们如今的形势也是错综复杂,阿里不哥的控制力早已经不如从前,内部已经势力分散,眼下他们之所以还愿意归附阿里不哥麾下,无非心存幻想,势必有一战,所以,大汗应先发制人,以剿灭叛贼名义率先进攻,首战即初战,此战许胜不许败,一战定乾坤,如此一来,他们内心的幻想必然动摇,接下来阿里不哥麾下部族也将心生异志,或叛或离;此种局面一旦形成,阿里不哥再也无力南下,只能与大汗重修旧好,兄弟和聚。”宗正解释道。

宗正所言,一语中的,此中点点或许刘秉忠和发思巴也有想过,但是却没有如此精细和深远。

宗正继续分析道:“首战之事,我想以刘大人和大师的才能必然大获全胜,但我以为,关键在于如何分离阿里不哥的势力,在和林与阿里不哥周旋之际,我便多少知悉了他们内部的关系,我以为阿鲁忽就是突破的关键,此人对阿里不哥本就心有不服,和林一战后被迫北遁,此人约束部下有法,部下诚服,如今在阿里不哥整个势力中也是举足轻重,倘若能离间他与阿里不哥,让其率先做出选择,其余部族自然也会纷纷效仿,大战后,我愿以和谈亲使身份介入阿里不哥阵营,以我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他,自他之后,一切便成定局,北方无忧。”

忽必烈没有想到宗正会对阿里不哥的情势如此了解,更没有想到宗正愿意再度入险境说服阿鲁忽,要知道,经历上次和林之战,宗正的真实身份和真实目的早已暴露给了阿里不哥,他此次主动请缨,无疑羊入虎口,实乃另忽必烈刮目相看。

刘秉忠和发思巴也有那么瞬间不仅对宗正的才智深感佩服,也为他这种勇气而叹服,更没有想过,他何以对蒙古如此鞠躬尽瘁。

也只是那么一瞬间的感动和佩服而已,很快,三人又心生疑窦,宗正何以如此自信,他难道一点也不担心阿里不哥会杀了他?还是另有图谋。

于三人心底,不得不暗自感慨,宗正无论从大局还是细情,分析谋事都远甚自己,所言又让人无不动心。

三人的沉默和面目传神让宗正感觉到了什么,他似乎嗅到了怀疑的味道,便继续说道。

“此一计若行,北方大定,蒙古真正统一,当然,我也只是略表浅见,若大汗觉得无法执行或者收效可能不佳,自可当我从未提过。”

“不,宗正安答不要误会,本汗以为,宗正安答所言直切要害,本汗得你一言,甚于用兵十万,只是,你提到让你出使一事,你可知道凶险万分,本汗实在不想让你冒这个险。”忽必烈解释道,他心里也许也在提防着宗正,以此试探宗正的用意吧!

宗正当即回应道:“不,此事非我去不可,此一环节的成败最为关键,若是派了不得力之人,恐会有适得其反之效,刘大人和大师虽才智非凡,但他们与阿里不哥成见太深,二人善于兵谋,但在反间斡旋一事上,我自问比他二人更具把握,还望大汗为了蒙古大计三思。”

忽必烈依旧有所犹豫,不敢即刻应承宗正,倒是转移了话题。“此事容后再说,再说下你这第二计,离耗南宋是怎么回事?”

宗正见忽必烈起了疑心,一味争抢只会加重他的怀疑,便想着日后再想办法逼他做出决择,此事倒也不急,便解释起这第二计。

“蒙古与宋交兵,由来已久,双方死伤无数,然,却没有实质进展,归根结底在于双方实力相当,谁也没有办法把谁吃掉,大汗有否想过,战争的确是统一天下的必然手段,但是却没有另一种手段来地高明,那便是不动兵便让对手逐渐垮掉,实力大为消耗,待到那时,再一举南下,势必摧枯拉朽,势如破竹。”

宗正一言,直切蒙古多年战争未果的局面,也提出了新的灭宋思路,刘,发,忽三人自然是很想一听宗正的灭宋大计。

宗正继续说道:“一国之力之支撑最为关键的就是经济财力,以及军事兵力,再加一个民心,此三者国之赖也,所以,要让对手衰弱,自然要从这三方面着手,而且,必须是让其自行衰弱,所以,对大宋财力用耗,对大宋军力用离,财力和军力懈怠,为君者民心亦失。,”

“那如何离耗?”刘秉忠激动问道,他对宗正提出的观点格外欣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