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昆仑旋寒刀 > 第三十五章:奇怪的师傅

昆仑旋寒刀 第三十五章:奇怪的师傅

作者:称雄天下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3:45 来源:笔趣阁

炭出窑,开始炼铁,欧虚子全身心投入。

巴拉土司从总管府花大价钱买来的“镔铁”也只是铸造兵器的原材料,二米多高的馒头型圆炉一次能冶炼一千斤的铁,用木炭加温,在风力和炭火双重作用下,温度很快达到千度以上,铁开始融化,欧虚子呆在炉子跟前一步不离,仔细观察着铁水的变化。赤那官家寸步不离,他想知道欧虚子究竟在融化的铁水里加什么才能使融合在一起的钢会变成制作宝刃的材料。这也是巴拉土司最关心的事情。

欧虚子能不知道吗,想偷学手艺,门都没有,欧虚子采取了磨蹭的办法,炉子跟前温度高,火苗烤的人汗流浃背,那种苦不是正常人能够承受得了的,几天下来赤那管家就叫苦连天,问欧虚子什么时候能正式出铁水,欧虚子回答说:“心诚则灵,我们炼的不是一般的铁水,百炼成钢你知道不,等着吧。”

赤那名知道欧虚子在防着他,无可奈何,终于有一天他再也忍受不住晕倒在炉前,被兵士抬下去,欧虚子趁机把特殊的材料添进炉子,放入了木碳、硅石碎片和绿树叶等,这些物质物质在高温下溶合在一起成为钢锭时,比大马士革钢更加优质的钢就完成了。

欧虚子告诉仁次说:“我添入的东西在溶解过程中与铁水起了非常微妙的变化。首先是硅石的熔化,形成了一种防止钢锭氧化的溶渣。而树叶加速铁的碳化,并将铁中的含碳量再度增加。这样的钢要比制作大马士革弯刀所用的钢更加优质,真正做到削铁如泥。”

仁次佩服的直点头。

赤那管家醒过来后发现铁水已经出炉,被灌进形状奇特的坩埚里面,通红通红的,热气逼人。他无可奈何地站到一边,看着欧虚子在坩埚旁边忙活着,把几种材料混合在一起,制作成长方形的钢锭,再用铁钳夹着放到大砧子上面,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手持铁锤,光着膀子,在欧虚子一声命令下开始锻造,你一锤我一锤,砸的火花四起,硝烟弥漫。

如果说湛卢刀是青铜所铸造,战国之后,随着冶铁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铁兵器的发展。这些新技术集中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提高铁兵器的硬度和韧性,采用把块炼铁长时间渗碳,反复锻打成块炼渗碳钢的技术,比铁剑锐利而坚韧。二是先用低碳钢锻打,再经表面渗碳和淬火处理而成的。如汉朝流行一种“百炼钢”技术,制出含碳量高、杂质少、组织均匀、耐腐蚀性好的优质钢。再经过反复锻打、退火、表面渗碳等工序制成的钢刀锋利无比。

但是到了唐末“安史之乱”,社会大乱,十室九空,“百炼钢”的技术就逐渐失传。

北宋时期,当时的大科学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说到他造访磁州锻坊,观看炼铁,才认识所谓“真钢”。他还记述了当时的一把宝剑,有人将十枚大钉钉入柱中,挥此宝剑一削,钉子全部截断,剑锋却丝毫无损;用力弯曲,剑身如钩,放开来铿然有声,又如箭弦一般平直。

欧虚子已经熟练掌握了冶铁技术,对钢铁热处理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他所采用的就是汉朝时期的“百炼钢”手法。

“只有工匠们把精铁加热锻并反复锻打,打一百多次,记住了,一锻一称一轻,直到精铁的斤两再也不减了,即成百炼钢,用来制作刀剑可以做到削铁如泥。”师傅对欧虚子是这么说的。

师傅来自何方,究竟是什么人欧虚子一概不知,这个年纪有六十多的老者衣衫褴褛,疯疯癫癫的,而且嗜酒如命,整天醉醺醺的,和欧虚子胡扯乱拉,天南地北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但他的脑子有时很是混乱,把唐朝的事情往宋朝扣,说起唐朝政治**、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的“安史之乱”,他愤愤不平地说:“安禄山是个混蛋,宋朝对他不薄,他却造反,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谋逆篡权,人神愤之。”

欧虚子连忙说:“师傅差已,‘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

他狠狠灌了一口酒,手舞足蹈地喊道:“小子,唐朝怎么样,宋朝又怎么样?你没听说这样一句话吗,君有道,剑在侧,国兴旺。君无道,剑飞弃,国破败。昏君当道,国运不佳,战乱四起,百姓蒙难,你即使有湛卢宝刀又如何,样子货,自欺欺人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