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要做门阀 > 第两百八十四节 强大的陇右李氏

我要做门阀 第两百八十四节 强大的陇右李氏

作者:要离刺荆轲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4:37 来源:笔趣阁

“侍中奇谋妙策,令本将茅塞顿开!”李广利抚掌称赞,向张越恭身致谢。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其他汉将也都轻松了起来。

只要能够保障楼兰的稳固,那么汉军就始终能控制白龙堆这一进出西域的咽喉要道,并具备了随时向蒲昌海进军的能力。

张越看着却是轻轻一叹,颇为惋惜。

事实上,最好的选择,其实还是他提出的第一个计划李代桃僵。

用一个汉人去换了楼兰的根,然后再花个十几二十年,在楼兰当地腾笼换鸟,将原本土著的楼兰人口减少,变成少数,让汉室移民占据大多数。

如此,汉家就可以永控此地了。

可惜啊……

此事却与大汉帝国的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根本无法说服天子和天下人。

“不过未来,我或许可以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对楼兰人继续执行腾笼换鸟策略……”张越在心里想着。

楼兰王国所处的地区,大约是在后世罗布泊的东面,当此之世,此地还不是后世的那个沙漠化严重,寸草不生的戈壁滩。

如今,蒲昌海(罗布泊)的面积正值其有史以来最大的巅峰。

蜿蜒的孔雀河,沿着楼兰王国,流向整个西域。

两汉都曾在楼兰境内大规模屯田,当地的农业生产产出,并不弱于居延、张掖。

发达的农牧业,使得楼兰成为了西域地区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

只要开发得当,此地未尝就不能成为一个产粮区!

更别提张越还有着大杀器空间,未来或许可以变草原为沃土,将这一地区变成塞外关中。

就听到李广利拜道:“若楼兰之事得到解决,殿下与侍中可愿为末将游说朝野,支持对车师的惩戒?”

刘进闻言,看向张越,有些犹豫。

直接站出来给李广利站台?支持对车师的惩戒战争计划?

这对刘进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惩戒车师应不应该?

对现在的刘进来说,这个事情几乎不需要思考就能给出答案:应该!

但问题是……

国家财政和人民能承受得起一次如此规模的大战吗?

天汉四年的余吾水战役才刚刚结束不过五年啊!(抱歉前文把天汉和太始的顺序颠倒了,这里予以更正,余吾水战役应该是发生在延和元年之前五年的天汉四年,而天汉后是太始)

张越看着刘进的神色,立刻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轻身出列答道:“君候,殿下和下官对于车师等反汉贱种,自是深恶痛绝,更万分同意君候及诸位将军士大夫要求惩戒车师的请求……”

“春秋之义,臣不讨贼不书葬,车师之属,助纣为虐,凡汉臣民,士人丈夫,无不义愤填膺,恨不得碎其尸骨,食其血肉……”

“但是……如今国事艰难,民生困苦,望君候和诸位将军三思之……”

“大军调动,靡费良多,而当务之急,下官和殿下都以为,当是‘广开田,多储粮,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张越欠身拜道:“至于讨伐不臣,惩戒贼子,可以押后数年……”

“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君子复仇又何必急于一时?”

李广利听着却是脸颊都在抽搐,有些难受。

征讨车师,惩戒这些匈奴的走狗和鹰犬,这是李广利在余吾水之战后这几年冥思苦想,日日思索想出来的大战略!

在事实上,车师战役只是一个引子,一个开头!

李广利真正图谋的是开战后彻底灭亡车师,并在车师王国的故土上建立起一个类似轮台的屯垦基地,将汉军的前线从居延地区一下子推到蒲昌海。

这不仅仅将给居延地区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保障就像长平烈候收复河南地新秦中(河套),冠军景恒侯夺取河西一般,将战争从汉土转移到敌土。

这个计划只要成功,战略目的一旦达到,他海西候李广利就可以与卫青霍去病比肩,至少也将成为卫青霍去病后最强的汉将!

一下子就名利双收,他也将踩在车师战争的胜利之上,成为全天下都敬仰和崇拜的大英雄、大豪杰!

想要成为一个大英雄、大豪杰,这是李广利长久以来的梦想和理想!

况且,这个事情不仅仅他自己可以得利。

国家社稷也能受益良多!

车师与楼兰以及姑师国分裂出来的龟兹、蒲类诸国,是一个围绕着蒲昌海和孔雀河存在的城邦王国。

而蒲昌海与孔雀河是东西域地区最大的河流和最大的湖泊!

水,是西域各国赖以为生的根本所在。

控制了蒲昌海就等于控制了整个东西域区域。

进而甚至可以渴死在危须、焉耆、尉黎的匈奴僮仆都尉的人马。

所以在事实上来说,李广利的车师攻略其实是一个庞大战略的一部分。

惩戒车师只是开始。

之所以只回来请求‘惩戒车师’,似乎只是发动一场报复性的打击战争。其实就是为了降低难度,免得朝堂上的‘诺诺匹夫’(霍去病当年语)迟疑不决。

等到他得到授权,领军出征了。

这战争怎么打,还不是他说了算?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

完全可以找几个借口,比如……在惩戒车师的过程里,有一支汉军骑兵‘不小心’‘迷途’进入了龟兹或者蒲类诸国境内。

为了救援这支友军,汉军主力‘被迫’进入龟兹境内,展开行动。

谁知道龟兹人居然‘目无天子’,甚至羞辱‘汉家威严’。

这个时候,作为诸夏君子,大汉海西候的他,自然就可以打起‘春秋大义’的旗号,展开进一步的行动了。

长安朝堂上的三公九卿,难道还能说他李广利维护‘春秋之义’有错不成?

这也素来是武将集团对付文官集团的拿手好戏。

此刻,听到张越提出的反对意见,李广利根本就不以为然。

他甚至觉得,这有可能是这个张侍中的私心在作祟。

民生困苦?

他是军人,从不考虑这个问题。

他从军以来,也从来没有为钱粮发愁过。

他只管打仗!

至于财政和后勤问题,那是大司农、少府卿和丞相需要考虑的问题。

若要他来考虑这些,那要这些九卿三公做咩?

所以,他也只是听听而已,知道张越和刘进的意见就行了。

现在来看,情况很好啊。

对方虽然委婉的表达了异议(在李广利看来,这多半是这个张子重想在未来自己领兵出征去捏车师这个软柿子),但至少没有反对。

不反对就是善意中立!

有这个态度,他就放心了、满意了!

只要这个新贵不去天子那里给他的计划添乱,他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至于财政困难?缺马?

只要天子同意了,在廷议上通过了。

谁敢缺他的大军的一根毛?

当年,天山战役,公孙贺敢扣李陵部队的战马,但却不扣他的军队哪怕一辆鹿车。

为什么?

就凭他是天子最信任的大将,报告可以不经兰台,直抵君前的海西候贰师将军!

在这个国家,没有哪个机构,敢拖他的补给物资和供应!

所以,张越的提醒,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里。

当然,表面上他还是很谦虚的,微微欠身答道:“侍中提醒,本候省的,必会祥加考虑!”

但心里面却根本不以为意。

在汉室只要能打仗,能打胜仗,将军列侯们是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当初,大将军长平烈候鼎盛之时,一门五候,连刚刚出生还在襁褓里的孩子也能封侯!

大司马冠军景恒侯得意之际,天子派去劳军的使者也能一脚踢飞,理由仅仅是对方带去劳军的牛肉不够新鲜,这位大司马觉得很丢自己的面子……

甚至连储位之事,他也能一锤定音!

作为军人,作为大汉帝国现役咖位和地位最高的统兵大将。

李广利知道,他应该去追求军功,也必须去追求军功。

更多的胜利,更多的斩首,才能带来更多的权力。

且,他也不是一个人。

他的部下,那些忠心耿耿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士卒,还有那些不离不弃,为他死不旋踵的胡人义从。

全部都需要仰赖他从长安争取资源和开战授权来维系他们的生活,来光耀他们的门楣,来增广他们的家世。

而这些人不是一个两个。

而是十几万甚至数十万!

他身系如此之多的期望,肩膀上挑着这么多的人希望。

他不能也不可以因为别人一两句话就停下来。

李广利将车师之事就此打住,不想也不愿和张越、刘进争辩。

旋即他就转移话题,拜道:“殿下臣此来除了车师之事,还有故邳离候、伏波将军、强弩都尉、居延都尉路公博德之事,想要向殿下与侍中陈情!”

他话音刚落,他身后的那十几个将官就全部起立,齐齐向刘进和张越恭身请愿,拜道:“愿殿下、侍中垂仁德之怀,张公义之道,为路公鸣之!”

一个年轻的校尉,甚至捧着一份帛书,跪到地上,拜道:“殿下、侍中,此乃居延军民的万人血书,望殿下、侍中过目!”

他深深匍匐在地,大礼叩首拜道:“路公如今年过花甲近古稀之岁,其发髻苍白,其口齿俱落,其腰背皆弯!”

“路公自二十五从军,为国家为天子转战天下以数万里!”

“路公四十岁之前,随大司马骠骑将军征讨匈奴,被创数十处,无一处在背后,为国流血流泪,其宗族有十三人马革裹尸!”

“四十岁后为伏波将军,南下诛灭吕嘉之乱,定番禹、交趾、珠崖,焚舟于詹耳,越人至今感念其德……”

“后坐法失候,迁为居延都尉,为国戍边二十年,埋首蛮荒之中,与居延军民同甘共苦,筚路蓝缕,建居延塞,起遮虏障,功在社稷,利泽后人,居延军民感念其恩,号之曰:路翁,为居延之长者也!”

“今路公老迈,其心愿唯念魂归故乡,埋骨桑梓,居延军民三老等多次为之上书恳请天子及朝堂诸公许之,奈何因小人谗言,竟不得许……”

“屈子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这校尉埋首拜道:“其望殿下、侍中仗义执言,为路公陈情于天子前,乃令忠臣能有荣归之日……”

这校尉说的非常感人,让刘进都有些忍不住眼眶发热。

张越更是几乎想要答应下来。

但理智却告诉他,不能轻举妄动。

路博德的事情很复杂,牵扯的人物更不是一两个。

甚至可以说,路博德这个事情,牵扯的不是一两个家族或者势力。

他将整个汉室新旧贵族全部牵扯进来了。

历史上路博德为何最后老死居延,甚至埋骨居延?

讲道理,他想回家随时可以。

无论是天子还是朝堂上下,没有人会阻拦。

但问题在于,路博德不想就这么不清不白的回故乡。

他要的是风风光光的回家,他所求的是名誉和荣誉。

由国家、天子赐给赏赐,给与美誉,甚至如当年的万石君石奋一般,赐给自光禄大夫或者郎中令、中郎将这样的头衔。

否则,他是没有脸面,也不敢就这么回故乡的。

不名誉的回乡,是耻辱!

不止他可能不能在死后享受进入宗庙,配享血食香火的待遇。

说不定,很可能不得不以发覆面,连坟茔都不敢立碑。

子孙后代,甚至可能不敢说他们是‘路博德之后’,乃至于很可能承受不住压力,不得不改姓!

所以,路博德只能在居延死扛!

扛到天子和朝堂回心转意,或者他自己老死在居延。

这是一场豪赌!

若路博德在死之前,等不到天子的诏谕,诏命他回京述职,赐给一个褒扬性质的美誉。

那么……

以现在盛行的公羊思潮来看,那他就要‘坠堕诸渊’,除非有一天,国家能恢复他的名誉。

所以说,这是一场豪赌。

赌桌上放着路博德的全部,赌的就是当今天子心软。

但在事实上,赌桌上不止有一个路博德。

还牵扯到了曾经如日中天,并在未来将卷土重来的陇右李氏和李氏为首的陇右军事贵族们。

这么说可能有些复杂,简单一点概括吧。

赌桌上的玩家,现在是以路博德为代表的霍氏军事贵族和陇右李氏为代表的旧贵族(在汉室历史上,霍去病的崛起,导致了李氏和陇右贵族的衰落,而李氏的李敢,又导致了霍去病病死大漠,天汉二年,路博德又导致李陵兵败浚稽山)。

是故,贸然插手这个事情。

等于对陇右军事贵族集团,特别是李氏宣战!

再没有比这个行为更拉仇恨,更让李家暴怒的了!

李氏家族,别看现在因为李陵之故而分崩离析,好像不堪一击!

然而……

这个家族拥有的能量,远超人们想象。

现在在博望苑里,李陵的堂弟是太子据最信任和宠幸的大臣之一,李禹的妹妹甚至就是太子据最喜欢的妃子!

不止如此,李氏集团,可不止只有李广这一系。

千万不要忘记了!

还有一个支系,名为安乐侯丞相李蔡。

李蔡虽然因为在元狩五年,卷入侵占高庙陵园一案下狱自杀。

但,李蔡系的势力却不比李广系小。

而且,李蔡系主要盘踞在文官系统。

毕竟,这位安乐侯曾经历任汉卫尉、御史大夫、丞相,李蔡为官时,名声很好,做过很多事,提拔过很多人。

因此,李蔡虽死,但他的几个儿子、孙子现在全部都活跃在政坛上。

李蔡系加上李广系,共同构成陇右李氏的底蕴!

得罪这个家族,连三公九卿也未必能hold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