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藩镇 > 139.位卑未敢忘忧国

藩镇 139.位卑未敢忘忧国

作者:燕歌豪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0:08 来源:笔趣阁

华夏民族存亡之际,总有一些人,是这民族的脊梁,挺直**膛,堂堂正正地站在浩浩苍穹之下,铁肩担起这青天道义,那一刻,芸芸众生都是仰望着他们!

或是名将贤臣,或是读书士子,普通士兵,商贾小民……或是你,或是我这样平凡普通的人。

刘蕡、杜牧、唐文宗、卢遵……他们有一腔子愿为大唐抛洒的热血,可大唐朝中有权宦,有朋党,有藩镇这样的**,连年不断的水旱蝗灾,他们有心无力……位卑未敢忘忧国,

良久,李贤齐才从辽阔幽远的苍穹收回视线,对身旁的刘蕡,杜牧坦陈道:“两位兄长,贤齐挑起幽州战乱,乃有罪之人,有一道天灾**疏要上奏圣人。牧之日后回朝代我上疏吧。”

“朝代的兴衰,不外乎天灾**两个原因,水旱蝗灾,田苗颗粒无收,百姓四处流浪乞讨,卖儿卖女,甚至易子而食,其状悲惨,天灾可治可防,**却接踵而来,**商囤积居奇,借机抬高粮价,**连救灾的钱粮都敢吞没,豪门世家四处兼并土地,税赋盘剥一丝未减,朝中大臣夜夜笙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贤齐的语较缓,带着悯天怜人的悲沧情怀。

刘蕡、杜牧都是饱学之士,闻言深思。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商**,权贵豪门也不乏有才高聪睿之士,他们就没意识到这点,饥寒生盗心,饥民左右是饿死,有好事之徒登高一呼,揭竿而起,**商囤积的粮食被抢,院宅不保,官员们贪墨的钱财瞬间化为乌有,权贵豪门只得四处躲避兵灾,兼并的良田还是他们的么?”李贤齐沉声喝问。

李贤齐的话并未将**商**,权贵豪门一棒子打死,刘蕡暗叹,而是赞颂其不乏才高聪睿之士,比自己的直言极谏策高明许多。

“后果既知,满朝应上下一心,共同探讨这牧民之法,使权贵豪门的子孙后代都能享受这富贵荣华,不致被流民盗贼所杀,弃尸荒野无人收埋。”李贤齐摇了摇头,问刘蕡:“去华也是高才,深知这些弊病,你的直言极谏策为何招致权宦的痛恨?”

“水至清则无鱼,君子当存藏污纳垢的雅量,方能成就大事!”刘蕡从李贤齐身上悟了不少。

史书评价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此刻他也豁然明白,轻轻地点了点头。

“一道天灾**疏上去,博得一片赞颂声,事过景迁,大家又忘了,那有什么作用?”李贤齐自问自答

“奏请圣人,在朝中设立应付水旱蝗灾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机制,上有宰相六部,下有州、县领衔,如有错失,轻者罢官,重者斩,具体的规定,一遇天灾,粮价上涨一倍,便由官府统购统销,赈灾救民,朝中应试策论,应增加治理自然灾害的方法,官员考评……”

“牧之,某悟得一套活字印刷术,你到长安设书局,办报纸,就像开元杂报那样的,可以录些诗词,连载传奇小说,收集市井坊闻,拉拉酒肆商行的赞助,为它们广而告之……聚拢一帮读书士子、朝中官吏,成立一个汉唐学会,探讨经世致用的学说,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少作春花秋月的诗词,切记,书局、报馆、学会,万不可招惹皇帝、权宦、朋党、藩镇等当权者,时候不到,隐忍为上。”李贤齐经过一番深思后殷殷叮嘱。

杜牧蓦地起了一些感动,李贤齐的殷殷关切如同冬日阳光,晒在人身上那么温暖人心,抬头瞧去。

少年校尉被一片灿烂的阳光包裹,恍然若玉。

“贤齐不才,愿抛砖引玉,安南都护府之占城有占城稻,耐旱、耐涝,从下种到收获仅五十余日,一年三熟,可广泛在江淮以南广泛种植。大洋彼端的南北美洲,有番薯,马铃薯等块茎作物,玉米等高产作物,耐旱易植,引种回来,重赏海商番商,赐给官爵,可助大唐子民度过饥荒。室利佛逝(今印尼苏门答腊)、诃陵(今印尼爪哇)等南洋诸岛有橡胶树,橡胶可制造车胎等,利国利民……”少年的语声清朗,**中博学连刘蕡杜牧都自叹不及。

“大力展造船业,耕海牧鱼,展远洋捕捞。鼓励远洋航行,用大唐的丝绸、陶瓷、茶叶换回粮食、钢铁等……”

“开疆拓土,真腊是一年三熟的稻谷产地,将它从羁縻州纳入大唐直辖,还有那些海岛也是蔬菜水果的高产之地。辽东故地,有肥沃的黑土,粮食产量高,地广人稀,将辽东诸胡契丹、山奚、室韦、女真征服,汉化他们,大量迁移汉人过去,几十年之后,真腊、辽东就是大唐的粮仓!”

风起,吹动李贤齐的红色围脖,映得他俊脸极有神采,只听他缓缓叹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众人拾柴火焰高,去华兄,牧之兄,此疏就以你们的名义上吧,贤齐一介武夫,那懂这些治国理民的道理,都是道听途说而来,算是抛砖引玉吧!”

眼眶**热,刘蕡神色激动,“李振威怎地如此糊涂,去华得罪权宦,某一上疏,立刻招人嫉恨,岂不白费了你的心血!”

杜牧也是仗义,“某帮你上疏,斟酌词句,也不敢联名于后,不妥,不妥!”

“唉,你们那里知道,史元忠任卢龙防御使,迁我为卢龙牙军次将,副都知兵马使,从五品上的游骑将军,官儿倒是连升四级,其实欲将我羁绊在身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贤齐神色凝重,喟然低叹。

“牧之,某就不与你送行了,财帛物资印刷术..等,自有人来助你,我们在京中的事务就交给你负责。贤齐今晚就率狼牙骑往榆关进,夺取山海之地作为基业。”李贤齐拱手道别。

“贤齐,你的诗作,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愚兄以为,凡事不可太过执拗,有诗和之,劝勉贤弟。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眼中真情流露,贤齐少年得志,千万要经受住挫折,一番蹉跌打磨,方能崛起于幽燕,与我在长安互为奥援。

李贤齐双眼瞪得溜圆,杜牧的这七绝题乌江亭,这样子就提前出来,枉费我一番心思,把他置于勾心斗角的朝争中,也少一些传世的名作出来,我剽窃一些诗词,岂不是文名远播,青楼酒肆那些歌姬传唱我的诗作,将来追美人儿也方便一些。

嘴角浮出一丝狡黠的笑容,李贤齐上前把着杜牧的肩,亲切地道:“某有一位同宗兄长,也是李唐的远支宗室,他颇受令狐楚的赏识,你把他拉进汉唐学会,作为你的臂助,他现在家境贫寒,从书局和报馆给他半成股份,你将我这诗带给他,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杜牧和刘蕡跟着轻声吟诵,互相对视一眼,李贤齐的诗词佳作不断,怕是人未进京,已是坊间纸贵,名噪长安。

唐诗的小李杜虽然少了一些名作,但因李贤齐摆脱了贫寒的家境,温饱无忧,有了汉唐学会,就有了羽翼,日后自然形成一个政治团体,他们一生不会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李贤齐松开杜牧的肩,叹了一声,翻身上马,骨笛三鸣,召集狼牙骑飞驰出了兵乱祸及的狼籍村庄。

天空一碧如洗,没有一片浮云,阳光放肆地泄了一天一地,那一个英武剽捷的少年游骑将军,那一旅勇悍善**的狼牙骑,他们前面的道路就这样阳光满途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