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368章 包拯变身了

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368章 包拯变身了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36:38 来源:笔趣阁

尽管天气已经转暖,但早晚还是冷,身体越来越不好的包拯总觉得身上阵阵寒意。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清早来到皇城外再次被拒见了。

许久都没有见到皇帝的包拯为此很忧心,看了看,发现皇城守卫也大幅换人了。以往那些守卫去了什么地方无人知道,听说是部署往了北边,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形势。

到底什么算“复杂”,包拯也没弄懂,只是最近老听人说这个词。

包拯有习惯微服私访,喜欢像个糟老头的样子在民间脚店里点一碗茶一碟豆子,听听那些大头平民说什么。最近他们都在说“形势复杂”,还在议论关于立太子的事。

这是皇帝的家事,不过随着前阵子那个包拯最恨的庞籍写信入朝,建议皇帝早立太子开始,包拯觉得厉害了。低调多时的老庞籍他终于又跳出来了。

庞籍仍旧是太师,师傅建议学生“修身齐家”算不得越线,所以没谁说庞籍错。包拯也理解,在皇帝身体不好的时期,的确应该把这些列上日程。

但就此石沉大海,皇帝没露面,没有任何回应。

于是技术上来说,包拯认为该是庞籍的观点、和皇帝的内心想法存在分歧。否则若一拍即和,就算赵祯的性格不喜张扬,也会出来交代一番有所安排。

就此智囊公孙策也断言:庞太师在太子一事上的建议,一定和皇帝存在分歧。皇帝皇后自来面和心离,而司马光拥护着皇后又是庞籍学生,皇城司副总管张丛训亲近太后,此中必有玄机。身为东京留守,大宋最后的底线,对此包府您不得不防。

包拯信了公孙策一辈子,但这么重大的问题也没轻易表态。只是急于见到皇帝,想以老人的姿态和皇帝谈谈心,弄清楚皇帝在想什么。

可惜连续多次就是见不到,皇城的守卫也在不断增加新面孔,这个时期出入宫廷的道士则越来越多。

听人说,又是听人说系列。现在皇帝在大病后很爱惜身体,正在一门心思研究丹道之术,以期望获得延寿?

越见不到人包拯心理越不踏实。

前阵子去找过欧阳修,被老欧阳呵斥说“管好自己的事”,皇帝想见你的时候自然就见了,皇帝不想见,干嘛要强迫。

欧阳修说的有些道理,且欧阳修能见到皇帝。但是包拯还不放心,倒也不是说欧阳修是坏人,但他现在和司马光走的近,便有点让人怀疑他和皇后一伙。

皇后是否在结党,这是说不清楚的,没有太明显的痕迹。但皇帝始终没否定皇后,而皇后整天讲理学,在读书人中拥有很高人气,是母仪天下的端庄形象。

正因为这样,让包拯无法判断她们在干什么。

兴许她们什么也不用干,只要维持这个形势就不算放错,什么时候皇帝真的大行了,大宋自己能定出继承人来,顺位的却肯定不会是皇帝看中的人。兴许会是庞太师看中的人呢?

包拯有上述这些顾虑,但真正为难的在于:她们都很守礼,这个过程暂时没人违法。

宰相不只管律法,还管行政。有些东西可以从行政上入手,既然欧阳修不参与,包拯也去见了文彦博。

对此文彦博也没办法,当时苦笑着说“本堂现在都见不到皇帝,持续很长时间了,以至于授权外交大使事宜都没圣旨,只有中书门下任命”。

包拯觉得不妥,建议文彦博作为,手持祖训什么的闯进赵家大院去瞧瞧什么情况。

结果被文彦博骂了一顿说“你是不是韩琦附体了,乱来,大宋一切安稳,皇帝身体不好不想见人这很正常,静观其变”。

于是现在,包拯不在指望他们了。还想到了张方平离京时候说的“这些防守型的人是靠不住的,关键时候老包得把眼睛放亮些”。

想着这些,回到了府衙。

公孙策见这个让人尊敬的老头冷的够呛的样子,又一次的碰壁而回,也很心疼,想说两句安慰却不知道从何入手。事实上老包这人有强迫症,他想把一切不规矩的东西扭到正轨上来,做到了不用人安慰他就舒坦,否则就没什么用。

“包府又没能进皇城?”公孙策问道。

包拯微微点头,坐在炉子旁边低着头烤火,想着张方平的话,时而还想到这是王制造的蜂窝煤和炉子,如今这些东西越来越多了,所以这个冬天尤其暖些。

展昭来了。

暂时没人去管他为何忽然离开西夏跑到这开封府来。

展昭还带来了一封信,包拯看过信后面色大变,反复追问其中细节。

展昭这家伙有个特点是:大家对他的信任度永远是满值。所以这除了是大宋文官王的亲笔信外,大家的见证下,包拯还从展昭口里确认了许多事实。

“王在西夏真遇到了暗杀?”包拯铁青着脸问道。

展昭点头道:“有其事。”

“真怀疑是宋国皇城司所为?”包拯冷冷问道。

展昭严谨的道:“末将的确有这样的怀疑,但无法坐实。因为关键证人一个字没吐露。不过的确有这个逻辑存在,同时也有可能是误会。”

包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想到了王和曹家的矛盾,想到了王在西北和京城拉的仇恨,又想到了张丛训和皇后家的亲近,还想到了当时皇帝在不清醒状态下亲口说的“皇后谋逆”。

顺便,也想到了王和皇帝的亲近,王和赵宗实的亲近。

这些所有的事件的确存在误会的可能性、还不小。但事关重大,又能隐隐约约的能联系起来,那就真不能大意了。

有倒是,皇帝若维持这个不清醒、不问朝政状态,既不违法,也是对皇后家最有利的事。一但什么时候皇帝真的大行,大宋继承人的问题就会变得很复杂。

理论上说应该是赵宗实,因为他就是名正言顺过继给皇帝的。但毕竟不是亲生,只要皇后说一句皇帝没有留话,没有亲儿子。这个概念一定,那么顺位继承人轮十五个才轮到赵宗实,那就等于是“她们”说了算了。这个她们,暂时还不好确定是谁但已经有逻辑。

思考到此,包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凝重的看向了公孙策。

这是聪明的公孙策有史以来压力最大的一次,满头大汗,持续了许久最终只能微微点头,表示支持老包放手干。

糟老头包拯便犹如唱戏似的一拍堂木道:“请出龙虎狗三口圣刀,东京留守司升帐!”

到此一来别说普通差人,就算是卢方卢总捕,也吓的有些腿软。

素来老奸巨猾安全第一的卢方、以为来开封府是美差,摊不上多少事,现在却眼冒金星了,妈的天下哪有什么没差,当差就有可能放错,而现在,奔放的包老大终于犯浑了。

东京留守司一但升帐,基本等于反面确认皇帝无法有效指挥,已经失去了领导大宋的能力。

这事跟着老包做了,一但做错,那几乎和谋反画等号。

但想请假想辞职不可能,因为现在已经不是常态,乃是东京留守司升帐。就代表整个都城进入紧急状态。

大鼓敲响的时候,包拯一连串发布命令:“五鼠除白玉棠外,立即带人进驻殿前司、侍卫步军司、侍卫马军司,代表本留守监督且督促移交军令权,但凡懈怠、不配合者立即抓捕,但凡抵抗者就地正法。公孙策,立即持本司文书赴枢密院找王安石取得授权,确认上四军军令权之移交。另,立即召见狄青、杨文广至开封府候命。”

各人领命快速离开。

包拯拿笔书写后,起身把文书递给展昭道:“白玉棠展昭听命,立即找到张丛训、并执行抓捕。”

“能否进皇城?”展昭问道。

“依大宋律留守监管皇城,现在本司正式授权你们皇城行走,另,解除皇城司对皇城的管辖权,京畿地界任何一系武装力量没有本司授权、若有异动视为叛乱!”包拯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