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411章 有机事者有心机

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411章 有机事者有心机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36:38 来源:笔趣阁

王总归还是要启程回京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出行的时候仍旧下着大雨,因为王拉的仇恨太多,得罪的人太多了。此番没有通告,算是秘密出行,没人知道王的路线和离开时间。

只是抚宁军内部有限的几个军官来送行。

展昭穆桂英将会保护王和二丫进京,下一步他们的职务也会在京城,原则上抚宁军也不需要他们了。

枢密院的任命早就下来了,马金正式成为了抚宁军的统制。临别前,老马带着陈二狗等新一批的军官军礼跪地道:“能追随相公服役是我等一生之荣幸,相公一路走好。”

该说的该交代的早就说了,所以此番王也没什么话了,点点头之后,就走入了黎明前的大雨中……

路途中预想的危险并没有出现,一路无事。中秋前夕是才子佳人们最爱出游的日子。

汴京郊外各种花草漫山遍野,到处才子佳人,到处是人在纵酒高歌,彰显着大宋的特点、以及文人们的才艺。

这些家伙时而也会喷几句环境污染,雾霾什么的,导致他们要走很远才能看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这些事最后中枪的人肯定是会王,不用想。所以大娘和展昭对此很无奈,只能拖着小屁孩快走。

二丫一路摘了非常多的花,编制了许多花环给她自己戴着。大则是带着许多来自抚宁机械厂的技术和资料,寻思着进京后谋划分厂的各项事宜。

具体的要怎么操作,面临哪些情况,暂时还不知道,总之只要不倒下,京城的机械化也会慢慢铺开。

来到煤场的外围,时至今日,还能看到不少秀才围观着那种嘿吃嘿吃冒着气,犹如妖怪一样、就能发力把很坚固的石头满满打成粉,用于生产。

这就是当初抚宁县机械厂开发的碎石机,不仅仅是水泥需要这种东西,事实上现在许多地方都能用上了。

但因为机器的成本还太高,机器产能也太小,所以比较起来京城蒸汽机还是太少,大家都处于围观妖怪的一样情绪中,有的会害怕,不敢靠近,有的则是敢靠近观察,却充满了对这种机器的排斥心理。

为什么会排斥?因为大家就是排斥,这是儒家的毛病所在。

譬如现在,在煤场这个示范用的碎石机不远处,听闻一个秀才摇头晃脑的道:“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心机,心机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又则深思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这就是栩栩如生的儒家,明显反智的言论就出自于圣人经典。

儒家也有一些较好的东西,但世界规律证明了同样一部著作,不同的人来解读就有了左中右区别,也会在某个时候形成一个圈,因为极左和极右有时候又是很相似的物种。

譬如在大脑袋里的名著《水浒》和《西游》,可以更具需要进行完全相反的解读,且都能说通。这就是文人的妙用所在,这些就是一个圆圈太极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会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变动,而不影响根基。

所以同样的一门,内部也会有学派之分,那么儒家中也就有了腐儒这种群体。同是道门,现在看起来天师教和通天教也是比较对立的,另外还有个真妖魔属性的缥缈峰。

不管如何,那家伙说有机械者必有心机,对不对先不管,在大宋他也算引经据典,口有出处,至少它会代表了京城集团中一些人的想法。很简单,有其师才有其徒,这家伙不会凭空跳出来,他一定有群师兄弟,师叔师伯师傅什么的持有差不多的观点。

思考到此,王摸摸怀里的机械厂的资料,知道前路漫漫,改革已经开始,却面临着阻力。

见大魔王没有吩咐把那家伙拖去人少的地方殴打,展昭又放心了些,明显发现自抚宁县的剿匪战争后,大魔王心境似乎又上了一个台阶,变化是有的,这些都是成长。

“神奇!这个机器可厉害了,大家看,他嘿吃嘿吃的呼啸着,也就三个机组工人,把以往一百人的活给干出来了!”

“厉害个蛋啊,我却很担心,一个机器就把活干了,机器多了,咱们这些把煤场建设出来的老工人去干嘛,好不容易已经改善的日子,难道又要依靠救助?”

“对的,要是没有这个蒸汽机就好了。工作机会能更多些。”

“你们都想多了,没发现煤场还在持续扩大规模,持续招工吗,这个蒸汽机暂时也不会多,听说只有叶家有。咱们煤场能引进这台碎石机,那是因为叶家有许多事要求助于煤场,这才出让的。另外碎石机的材料要求很高,咱们煤场的冶炼技术达不到要求,相关材料是花费大代价,从抚宁县冶炼厂采购的。别看这台机器能代替百多人干活,但费用可真比百多个工人高。”

工人们的议论间,有人发现了在吃棒棒糖的二丫。当年二丫最喜欢在煤场走门子,所以大家都熟悉她。

发现后也就认出了大,于是纷纷都不说话了。

王又看着碎石机少顷后,环视一圈笑道:“各位都不用担心,机器越多,可以介入的领域就越多,我保证大家不会失业,一百年内只会出现工人不够用的情况,没事都别参与,该吃饭吃饭,吃饱撑了就去睡老婆,多生些娃出来,把娃送入技工学堂学习,我保证你们的子孙以后也都会是工人,并且是操作机器的工人。”

听他说的好玩,就算不知道是真是假,周围也哄堂大笑了起来,就此气氛轻松多了。

有个比二丫还小一些的小姑娘,背着个小男孩是她弟弟,小姑娘道:“小王大人威武,俺们家是当年在青柳山被禁锢的奴隶,跟着您一起来到京城,俺爹俺娘听着你的号召,于是就有了我背上的弟弟,将来他能不能上学堂我不知道,只说,现在我弟弟的户籍也都没解决,包括我爹娘的户籍也没解决,这可怎么办呢?”

对此王有些脸红。但是大宋的官僚系统就这德行,许多事都喜欢拖着。不会真有人把他们当做黑户赶走,但京城的户口不是说有就能有,开封县的户籍押司们想的是这边,县爷想的又是中间,包拯想的又不同,朝廷和皇帝想的更不同。

没有一个主心骨把这些碎片衔接起来的话,那么各方都是能拖就拖,反正这些人哪也不会去,始终在工作提供利税。没有户籍,那么京城居民的许多福利都没有,曹集也会堂而皇之的把他们的待遇降低一个级别,就是俗称的临时工。生活中也会遇到相当多的歧视,这是一定会存在的。

但这些没办法,这是发展中,帝国崛起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的问题。

摸摸此小姑娘的脑壳,王道:“现在逼我也没用,给我五至八年,我会慢慢的把这些问题理顺。照顾好你弟弟,加油。”

小姑娘问道:“那现在怎么办呢?”

“怎么办天晓得。”王指着自己鼻子道:“我述职后,还是不是官都不一定。”

这是事实,这段时间尤其京城,关于不良子弟的负面传闻太多了,于是大家都不说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