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528章 遍地开花、蒸蒸日上

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528章 遍地开花、蒸蒸日上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36:38 来源:笔趣阁

总体上,现在北京是又杂乱又逗逼的一个大工地,偏偏还比较和谐,这是发展带来的好处,大家都有工作,手边钱慢慢多了起来,没谁有那么多时间去闹事。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这样的趋势在大魔王进驻大名府的两月以来,全面蔓延。

犹如比赛一样,围绕工业核心蒸汽机,北京机械厂,叶家的西北投行驻北京轮机厂相互都在抢技工,比拼产量抢订单。

北京机械厂是抚宁机械厂血统,已经有自己高效严密的管理体系、生产线标准的现在其实产量不低。可惜较为严苛的质量标准,又是整个生态链吃下去,价格又太贵,造成了产能拼不过叶庆华的厂。

许浪山被人成为耍猴。现在许多地方官府想订购蒸汽机,官府的钱么用着不心疼,他们打算走后门买工业司制造的,却是排队排到n年,一恼火下,同样的价格买两台叶家的拿走算了,反正不是不能用,无非就是毛病特多,不过听说叶家的售后还可以,报修及时的话,最多也就每台机器每年停机两月做维护检修。不论如何,一台的价格买两台,轮着用也算合格了。

其他地方官府可以这样操作,但北京造船厂就哭瞎了。

造船厂累积了许多造船订单,就是等着蒸汽机装船。然而无法选装叶家的机器。因为他们的故障率不是一般的坑爹,若在船运时出了问题,等着叶家的售后人员赶着牛车、千山万水的去修,能把输运链坑死。

此外船上空间有极为有限,内河航行的船只对机组推重比的指标很严苛,所以就算北京造船厂想用叶家的也用不了,并不能简单的用“装两台”思路代替。叶家的机器故障率都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推重比太低,傻大黑粗,要匹配他们的机器,平底船的所有结构都要重新设计,运输效率也会大幅降低。

至于正在设计中三千吨大船,理论上容错率高了不少,有可能选装叶家机器,但致命的在于早就论证结束,设计接近了尾声,若要修改方案,简直等于重新设计。

就此,内河船只的动力系统叶家无法染指。低吨位船只的标准全是许浪山的标准了,不可替代。

不过叶无双公关能力真的强,现在她成功拿下了下一代万吨海船的大部分订单。凭据是性价比,万吨大船空间足够,容错率高,于是许浪山家的机器就不在是唯一选择,装六组叶家机器在船上又便宜,换着机组用,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对此许浪山在官报发表评论说“叶家的船用轮机乃是‘胶水’方案”,乃是技术不够傻大黑粗来凑,竟然想到用六组廉价机器联动装配万吨海船?

老许叫也没用,事实上工业司自己的北京造船厂就是在万吨海船方案上偏重于叶家,因为便宜也能用。

这些就是卓洛兰最近在大名府的所见所闻,真的很逗比又很开明,一切充满了活力。

卓洛兰也很奇怪大魔王的胸襟,他们工业司自己的北京造船厂,在下代万吨海船上选用叶家轮机,这应该算是无耻的叛变了。但大魔王竟是没干涉造船厂,相反狠批了许浪山一顿,说这是许浪山的错。

因为许浪山的固执把造船厂的人也惹毛了,老许评击说造船厂的设计不给力,最好整个方案都选用机械厂的才好。造船厂又不是西北系的人,而是沈括系的,于是就放话“要是老子们有办法,小船都不用你家的机器”。

说起来卓洛兰也不懂,为何叶家的机器产出会如此之快?

因为并非叶无双自己造。她们牛逼的在于只定了标准,其中三分之一的零件是曹集煤场生产,另外三分之二部件,有十几个不同的作坊在供应。

叶家在北京的厂房,只负责组装就行。

这就是他们质量奇差的缘故,就算是有了标准,但这时代的工艺,又不是自己产业链全环节控制,就能想象出叶家机器的工况和效率了。

叶无双的许多想法都还处于尝试中,各供应商间的质量控制、检测、验收等等环节都需要等着磨合。

是可以扭转一些的,但为了效率和成本,不可能在质量和推重比上匹敌老许他们厂。但好处是不复杂,标准有了后未必需要叶无双的人保修,精密度不高的情况下,差不多的作坊就能制造配件,差不多的人,就能自己跟换配件。这就是叶家机器的长处,依托于统一的标准上。

与此同时叶家在号称工艺皇冠的总装流程上,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

这还真是一种技术,零件越多的东西,总装起来的累积误差越大,尤其来自万家牌的各种部件都不是叶家自产的。换一般人组装的话那不叫误差,它能在最后多出几个零件来让师傅抓狂。

但现在叶无双的技师就能更具经验,把来自各家、质量和精度参差不齐的无数配件间的误差拉扯平、组装出基本能用的机器来。这真是大技术,讲究的是整体协调,譬如供应链之上谁家的零件歪了些,肉眼看不出来,但经验不足的总装师若全部依照规矩流程进行,最后就绝对装不起来,或者勉强装起来运行不了。

这个过程要像书法家写字一样,第一笔落笔歪了、误差了那并不重要,书法家就要有个“整体感”,做到往后的每一笔都是歪的,来匹配第一笔的差误,最终拉扯平。这就是总装工艺的精髓。也是后世德国人的一立方体积的机床中能有一万多零件的牛逼之处,一万多个零件的匹配如果吃不透,哪怕有图纸,最后真会多出零件来的,不是说国内的师傅不会看图纸,是因为每次衔接的误差一但不合格,几万处衔接的“累积误差”就大于一两个配件了,再也没有位置把它们装上去。

居于此,在北京潜心学习的卓洛兰对女强人叶无双充满了敬佩,觉得她除了生活作风有点差劲外,是个非常不不起的工业人,要是……能从她的手里订购一些蒸汽机去草原上就好了。

但试探了叶无双两次口风后,卓洛兰得到的回答是:不可能,大魔王不会开放蒸汽机出口,至少三年内不可能。

叶无双还表示:当然可以走私,但风险和收益不成比例,不划算。我叶家机器于国内都不愁卖的情况下,冒险把产能分出去走私,相反被许浪山他们厂占领大宋的市场空白。这真的没法操作,不是我叶家爱国,而是利益闹的。

汗,她说的非常客观有道理,这让卓洛兰无语。言下之意只要利益到了她还是会走私的,可惜若自己的部落出到让叶家心动的价格,那么买回去也没什么用了,那叫玩物丧志而不叫生产工具。

叶无双的层面当然想现在就吃下西夏市场。但无奈真的不行,在以前一些时期大宋和西夏是允许贸易的,那只需户部和礼部批文就行。但现在叶家就算能搞定礼部和户部,也出口不了蒸汽机。妈的审批的衙门多了一个:工业司。

这始于大魔王当初制定的那部丧心病狂的《工业条例》。这部律法忽悠了韩琦,忽悠了富弼,忽悠了叶家。在当时大家没看到这么远,完全想不到会走到今日这步。这是所谓的有机械者有心机。

当时真没几个人把工业党和蒸汽机当回事,看做是第二梯队二流子,于是都缺乏远见,对王那部心机满满的《工业条例》没怎么撕就通过了。

于是当初那部《条例》,现在成为了大家头顶上的利剑。出口贸易中许多东西都需要有王批文,否则当然是“犯法”。于是当初一个不起眼的工业局,现在开始丧心病狂的对礼部户部开始分权。这是神机在政治争权中的神部署。

大宋执法不算严,不过蛋疼的在于可操作性太大,也就是说法官定罪后,可以出现罚酒三杯的情况,也可以出现抄家的情况,弹性就有这么大。

若因区区一点小利去触犯大魔王的《工业条例》,利益没多大,却有可能被大魔王把厂房都没收了,所以真没谁吃饱撑了去走钢丝。

现在许多东西都可以往外卖,但诸如技术方案,工艺流程,技术人员等等,各家各厂都卡的很严,不约而同的拒绝流入外族手里。

这就是大魔王制定《工业条例》的意义。

太严苛、环境太坏时会导致这些奸商跑路外迁。但王有把握十年内都不会出现。这个群体的确没有国籍没有属性,但现在是比烂的时代,最开明最安全的仍旧还是大宋。市场最大,钱最多,投资环境最好的也是大宋。

鲨鱼们的目的是赚钱,在有国度于这些方面超越大宋前他们就不会跑。除非他们吃饱撑了,才放弃大宋这么大的市场。

讲军队辽国比大宋多,但讲市场规模,这个时代的辽国、西夏、高丽、倭岛、吐蕃、回鸪全部加起来,也没有大宋的一半。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留住奸商们的根本所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