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592章 十面埋伏、雪上加霜

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592章 十面埋伏、雪上加霜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36:38 来源:笔趣阁

这时期拥有迷之自信的韩琦在战略上有绝对的疏漏之处,不过好在他不是昏官,在一些细节上倒是没有落后。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这时期京城上四军各部的政策全面收拢了,进行了严管和集训。不得随便请假,不得离开军营逛窑子,不得喝酒,每天早晚点名,训练强度和巡逻强度翻倍等等等,各项政策哪怕有很大损耗,但理论上做了好过不做。

与此同时一直悬而未决的禁军换装政策,也在辽国集结军队的压力下被动从上四军开始了。

枢密院分别从工业司国企、曹集、叶庆华的工厂,密集性下了新式装备燧发枪和战术背心的订单。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尝试,暂时规模有限。因为老装备的处理,新装备拨款等等问题,在朝廷层面依旧是个很大的问题。尤其三司没有主政的现在。

就此一来汴京几大校场已经爆满,训练强度的加剧、让各军预约校场都要排队。

这些军官僚么也真的是够了,像是没有校场就不能训练一样。为此大没事的时候,也喜欢跑去最近的捧日军校场看这些大头兵训练。

“上刺刀!”

捧日军第七阵统治官一声令下后,这个土包子稀里哗啦的开始操作第一批新装备,显得笨手笨脚。

少数一些士兵的不正确行为,引起周围士兵的哄笑。

“肃静!肃静!”第七将对此形势很无语,大声道:“纪律……本将强调的纪律呢?你们这些满脑肥肠的蠢货,看到战友不正确要帮忙,要纠正,而不是嘲笑。”

这理论上说的没错,但看这些肥头大耳的捧日军不以为然的形势,王知道这些人废了,他们不是真的这样训练,而是见到王来围观,指挥官为了投其所好故意这么说的。

这不全怪他们,大宋京畿的军队大抵就是这样的。河北军系也差不多,西军与河东军系则稍好一些。

全部扭转不可能,一定程度扭转风气是可以做到的,但必须下狠手,必须有明确的路线和主心骨,有标兵、有领袖。

而这些现在都没有,仅仅一句口号的话,指挥官喊的时候自己也不信,所以不要指望取得好的效果。

装备还行。的确是新研发的装备,增加了刺刀。

以前是没有刺刀的,不是没考虑到,而是装上去也没用处,以前限于冶炼技术、工艺等各方面问题,燧发枪整体很脆弱,尽量只能小心使用,不当的用于近战只需一两下,整条枪就报废。

但现在却真的可以了,木材制作了托住枪管的材料便宜下来了,强度可以,枪管本身的质量也很好了。于是也就等于士兵同时拥有了用于近战的长兵器。

一寸长一寸强概念是真的存在,以往持有燧发枪后不可能在携带长兵器,只配有腰刀,那其实没多大用处,对抗骑兵、长枪兵长刀兵时候,从心理上就能造成自己士兵的胆小。

所以在资源有限,不能连发“突突突”的时代里,刺刀的确有它的用处。只需很少的资源投入,就能多出一些战法选择,总体提升作战效率。

“纪律……协调性统一性,你们这些大棒槌!”

指挥官一直在大喊,效果却没多少。反正王也管不了,就此没了性质,离开不看了。不能说他们太差劲,但他们绝对不是抚宁军也不是狼,不可想象把这样的军队成建制的拉至前线面临漠北那些近似于野狼的人是什么情况……

距离大魔王和韩枢密的沟通未果起,仅仅过了不到二十日。

十月九日是个值得纪念且应该载入史册加以警示的日子,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高丽人对宋不宣而战!

除了蓄谋已久在朝鲜海峡伏击,忽然性击沉工业司对长崎港输出的五艘工程船船、造成大量损失外。与此同时,高丽水军突袭大宋登州港,借助登州是海港,陆上防御薄弱的特点,三艘高丽船只伪装成商船进港,其后两百多高丽士兵发动突袭,杀死了几十个登州差人和军人。

其后造成整个登州港大乱,民众恐慌之下相互踩踏逃命。

未发生任何有效抵抗形的势下、高丽人趁乱浑水摸鱼,攻破了工业司登州造船厂,杀死六十七个技术工人、且用火油烧毁了下水服役在即的三艘护卫舰!

同时也对造船厂设施造成了极大破坏!

事成后高丽人火速撤离宋境,逃往了海上。

内忧外患的时节发生了此等骇人听闻事件,至此:举国上下感到震惊!

朝廷内部不论欧阳修、司马光、吕公著、富弼,越来越对韩琦的疏漏和政策不满。

民间或许不知道,但内部前三排知道的,在这之前王专门对枢密院的六点建议中,其中就有抽调抚宁军东进登州、加强海军部署登州港防御政策的建议。

话犹在耳,韩琦在这事上放弃了应对,却紧跟着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就此大魔王就算再不想政治起乱,也忍无可忍了,果断进宫找老赵,打算弹劾韩琦的种种政策。

但很无奈,陈总管交底:皇帝已经陷入昏迷,只是暂时维稳压着消息没发布而已。精神已经很差,偶尔醒来的时候也不太清醒,像患病初期那样有些疯疯癫癫,只说胡话了。

为此只能叹息,但是否引入后宫曹皇后的身份和力量在这特殊时节过问这事,王仍旧持有保留意见,这真的需要慎重。

如果是执政几十年的老赵出面,威望当然毫无问题,只要他清醒又被王说服,一句话就能把韩大脑壳踢飞。那是从上到下,包括韩琦自身在内都会顺理成章接受的事。

但皇后不是皇帝,韩琦也不是没威望容易被唬住的小年轻。如果韩琦仍旧固执,在这太子登基前夕、拒不接受皇后干涉,相互开始打对台的话,那么大宋就真的药丸,政治立马就陷入分裂。

所以只有继续隐忍,不到最后时刻、王不想和赵宗实打对台,不想把老韩琦的一生否定。

因为一但煽动皇后介入就再也没有转圜,韩琦只有两条路:退让或硬顶。

选择退让当然就过去了,但他若以首相身份不接受皇后建议、开始打对台,那么不是输就是赢。输的一方不在是执政失误那么简单了,那会整个一生都被全盘否定,谋逆的名声都有可能套上。

这不仅仅是针对韩琦。对大魔王也一样,对皇后也一样。走到那步就是成王败寇。

皇后毕竟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老赵的正妻,赵宗实的养母。大是老赵的宠臣,带领大宋走出黑暗的人。要说这个组合的正义性与合理性,当然是有的。但另外一边韩琦是首相,他的人格被很多人认可,赵宗实也是真真实实老赵封的太子,这组合当然也有天然的正义性合法性。

所以即便韩琦赵宗实占优,但优势也有限。这点优势不足以弥补失败后的代价。

如同这两组合一开怼,韩大脑壳输了就是罢相,赵宗实太子被废是板上钉钉的。

老赵钦点的太师和皇后若在国家危机状态下认为不适合,只要不是自立,挑选其他更适合的赵家血脉上台当然合理合法。这就是在包拯手里都判不出花样来。

但反过来,老赵钦点的首相和太子若打赢了,对立面当然就有“颠覆大宋”的嫌疑。

政治就这点事。不到万不得已王只得忍,始终不主张曹皇后出面干政。在法理上、曹皇后现在已经可以干政了,只要最高**官欧阳修一点头或者默认,就可以正式进入临朝称制的形势。

但王现在不**理、一直从人情道德上劝阻皇后娘不要激化,给大宋、给赵宗实一定的余地和空间。要走这步的话,又面临和欧阳修、东京留守张方平过招,更把局面复杂化。这样的内耗就足以拖死大宋,因为这就叫并发症,且处于大宋患“肺炎”的时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