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594章 最后的骑士:战神再临

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594章 最后的骑士:战神再临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36:38 来源:笔趣阁

十一月二十九日,汴京大雪磅礴!

来自青塘战报:集宋军六十八个野战营防守的潢州正式沦陷,战损两成,遂溃散于冰天雪地间,被分割、相互不知所踪。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如此也正式宣告,北上的青谊结鬼章部和宋军的“卫星式辉映”被打散,于冰天雪地无奈下,眼看西夏派军布阵似乎滴水不漏,青谊结鬼章不得已继续往北,撤往了遥远的西凉府据守。

这等于青塘要塞(西宁州)正式告急,因为青塘城几乎没有武装力量了,正式成为了空城。

至现在这时刻,大魔王已经对他们的猪战术无力吐槽。

既然走到这一步,不能全怪青谊结鬼章不敢打。因为大军的行动、冰天雪地的覆盖,给养成为了青谊结鬼章这时期的最大问题。

换王是他,也不敢冒险往西宁州方向机动突围。因为一但突围失败,大军的机动缓慢又没粮草,那青谊结鬼章将连固守西凉府的机会也彻底丢失。

于是现在真的很被动!

一开始的指挥和部署就是错的,都相互存在依靠思想。就是王说的那道理:做了纨绔子弟后就忘记了自力更生,当时不但有牛逼哄哄的宋国驻军主力存在,青谊结鬼章也握有一万骑兵。

有一万骑兵的人、只让他带一千人出击是很难的。就和后世暴发户刚巧买了个卡宴想出去装逼,家人说“你还是骑电瓶车出去吧”,那肯定和他急。

一开始错误,后续就步步错误。

现在看来西夏战法也相当奇葩,没有一开始就打防御薄弱的西凉府收回固有失地。而是采用奇兵战法,快速切入青塘中心区域,直扑有宋军八十个野战营防守的潢州地区进行硬刚。

这相当有效,也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于是虽然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指挥官,但至此大魔王敢肯定:这是出自卓洛兰的战法指导。

卓洛兰因何没带兵进青塘大不关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反战不了的情况下,就会尽量进行西夏军最有利的谋划了。

她是大魔王的学生。此番的青塘首战战法,她的用意和大打当时的辽国苏州港一样。不要迂回,既然拉仇恨不可避免,那么宋军只是纸老虎,不要怂,走过去狠狠给老虎一巴掌,看情况、如果老虎反应有限,那就加注,顺便捅死老虎。

这是威慑战法。这和电影中谣传的“进监狱后找最狠的那个老大打怂他”一个道理。

自大魔王指挥的青塘战争大捷后,不论哪个番号,只要是宋军在青塘,就是老虎的象征。卓洛兰剑走偏锋部署了这个战法,在第一击让西夏军赢得了宗城和通潢战役后,毫不意外,整个青塘都被虎住了,连宋军自己也蒙了?因为他们无法想通为何作为老虎会被人一巴掌?

至此,当年战败的西夏军,也顺利就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正因如此才唬住了青谊结鬼章往北方急退。否则他毕竟是骑兵,宋军于宗城和通潢失利后,理论上青谊结鬼章有足够的机动能力反扑,那就不至于那么快造成潢州沦陷?

所以这些布局就是一个大陷阱,全是卓洛兰部署中的心理战。

她也成功把青谊结鬼章限制在了北方的口袋中,不意外的话,西夏军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关门打狗,把“自己选择关在城堡里的青谊结鬼章部”吃掉,那么青塘后面的战争基本不用打了,青塘的信仰宋军已经战败了,青塘自己的主力不对被人成功包了交子,当然是信心崩溃。

在一场世界大战中,其实损失个几万人毫不是问题。让大魔王担心的是:青塘若这么快整体沦陷的话,那就代表西夏有了底气和纵深后,很快就能积累出正式入侵大宋行政区的勇气,那就是药丸的局面。

可惜……无奈……怒其不争……

唯一有利的一点,早前的《六点建议中》,韩琦接受了部分,早就提前发文:种家军不进河东,改而开进青塘参战!

这兴许算是青塘最后的救命稻草吧!青塘一天不全面沦陷,那么只要没讹庞说了算,大宋行政区应该不至于被攻击,那就还有喘息。

但种鄂将军也是相当保守的人,早前调集了无数船运资源,绕开了正面战区。现在他只是刚刚从积石军进入了西宁州地区,都还没开进青塘城。

看样子种鄂将军判断东线是打不赢的,所以他故意慢一步才投入青塘,打算帮助董毡守住西宁州,渡过这个凛冬后再作为。

这种思路不全错,但后遗症也很大。因为这有可能导致青谊结鬼章被全歼,进一步杀灭青塘的整体士气。

但王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采取什么战法要看是什么人,自古以来种家军就善于堡垒防御战法,种鄂的军队规模很庞大,且骑兵不足,所以这就是种鄂的特点。这几乎是他在现有条件下、所能采用的比较适合的战法。

种鄂不是狄青也不是王,他的思路模式、以及军队规模、加之骑兵的不足,导致他不可能采用当时大魔王的路数:直接投入潢州地区硬刚。

当初若不是朝廷出问题,直接就把种鄂部署在潢州驻防,也就不会有现在这么被动。

可惜在青塘驻军算是“外事”,司马光自来看不惯这流氓。且最早以前王也不信任种鄂,老种是真狠人,除非预测了马上要打仗,否则把这种人放在青塘驻军,他对自己汉人都不温柔,天知道他会怎么虐待羌人闹矛盾呢?

于是没有新鲜事,种鄂没能部署于青塘的原因就是:政治不正确。

至于到了后期,很不幸王自己都说了不算了,就也无法调整这些政策……

十二月中旬更冷,天冷,人心也冷。

到处起火的同时,辽国首期的军队也集结完毕了。分为七路大军分别开至宋辽边境敏感区域,总计陈兵三十六万之多。

这只是第一期,许多人认为后续还会越来越多。

与之对应的,早在几月前韩琦所谓的要“回应辽国调兵遣将”事宜,却兜几个月的圈子后白忙活了一场,河北地界上一个宋军没多。除了让川军和西军一会上一会下的丢失了些公信力外,显得很然并卵。

至此才是大宋的真正药丸气氛:天下震惊!汴京四百万人进入了恐慌心态!

大宋正式宣告进入至暗时刻4.0,朝廷内部甚至有多人、多次提及了迁都避祸事宜。

在这之前虽然不是举国鸡血的气氛,但都在麻醉自己大国崛起,麻醉自己辽国调兵遣将是内部行为,不会开往边境。

但是现在,老虎真的来了,就在家门口!

有人预测兴许开春就要开打。也有人认为:兴许寒冬腊月间,宋辽就会开战。

“多灾多难的大宋,想不到没几年好光景又这样了。这次还会如同澶渊一样平息下去吗?”

“要我说都这样了,横竖一死,大宋不如主动于腊月进攻,不让他们准备。”

“你脑壳被驴踢了啊,主动进攻的时机早错过了。有小道消息,早在辽国高调于上京吹响集结号那个时刻,大魔王就有过言论:宋军迅速出击,在他们准备完成前,迅速打残南京道大同府等辽国最富庶地区,打乱他们的集结号计划。”

“是的我也听说了这个传言,无奈当时这些传言被和谐了。韩大脑壳放话若大魔王再乱说乱讲,就把他给查水表。”

“大魔王就是大魔王,他犯过错,但唯有他能在关键时刻不糊涂。若当初是他宰执,何故把我大宋拖到这境地?”

“现在说这些晚了,大难临头,没田没产业的走吧,去南方避祸。”

“南方现在更乱,宗族的乡贤、和邪教头目们相互狗脑子都打出来了,百姓弱者遭殃。现在那边相当排外,人生地不熟的去了就把你和谐信不信。”

“有道理,只要大魔王在,留在这边,还有最终看到日出的希望。”

“大魔王!大魔王!”

“大魔王……大魔王……”

至此真不是有人煽动,以往的威望决定了风雨飘摇大难临头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游行似的举手喊“大魔王”,要求再次启用神机出山,带领大宋渡过这个艰难时刻。

这时期张方平也觉得大魔王可恶。但没毛病,作为能臣有用的时候放出来用一下,大不了事后过河拆桥在把他赶走就行。于是作为东京留守,张方平也绝对反对迁都,再放任第一排乱来的话,老张认为真要把国家给断送。

就此张方平放水,不禁止大头百姓的游行,相反以官府名誉在推波助澜,鼓励民众的行为。

实在辽国于边境陈兵三十几万的行为,太刺痛大家神经了。举国的恐惧情绪正在犹如病毒扩张似的蔓延开!

不论大魔王错的再多,不论大魔王有多可恶,但以往的资历决定了关键时刻,上至权贵下至平民,都愿意接受一些严管,现在几乎异口同声的一致认为:皇帝已经不能理事,太子经验不足,韩琦政策出现连续性战略错误,必须于这个至暗时刻由大魔王临危受命,带领大宋走出黑暗。

这是大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游行,张方平不出手维稳的情况下仅仅持续到第三日,近三十万人聚集东华门上万言请愿:要求大魔王复出。

这声势惊人太震撼!

大魔王复出是否能带领大宋走出黑暗不重要,但东南民间已经起乱的现在,汴京也出现这形势,富弼当心如果这时候再压制、再讨论迁都,京畿内部恐怕就要有民众乱起来。

不得已下,许久都没开口说话的富弼亲至枢府对韩琦交底,简单粗暴的道:“韩枢密,这样下去不行。我全退,你半退,把路让出来可否?”

这不禁让赵宗实半张着嘴巴,很难想象富弼有天能提出这样的要求?

这已经是给了韩琦很大的余地和台阶,为此富弼愿意“全退”,实际上就是给韩琦一个缓冲,让韩琦有个有面子的职位继续过度一段时间。以免形成他“引咎辞职”的局面,把他的一生给否定掉。

现在看,犹如好水川后头发白了一半,韩琦现在是全白了,眼睛发红的想了许久,叹息道:“事到如今老夫还有何面目半退?他谋事比我精明,威望比我大齐天,决策比我果断,做事比我有执行力……他王翅膀已丰,是应该出来做事了。老夫也全退吧。”

富弼想了想道:“总体没没说错,但他仍旧有毛病,仍旧张狂,怎么的也要留些老家伙在旁看着他,否则你不放心我不放心,就是官家也不会放心的。”

对此赵宗实沉默。

韩琦则勉强点头作为回应。实在韩琦的心已乱,持续留在这里也无法做事了。

在早年时候大家对他的评价没错,韩大脑壳对大宋是真爱,不论他对大魔王的怨念有多强,现在他不会拿生死存亡的问题开玩笑了……

一月一日,富弼以中书门下平章事身份、请曹皇后出来参与决议。

这一定是个将会载入史册的日子。在决定大宋命运的“仁明殿会议”上、皇帝不能理事时候由东京留守张方平全程参与监督下,正式定调:撤除太子赵宗实之监国职务,由曹皇后暂领。

仁明殿会议决议二:此诚危机存亡之秋,响应万民和朝臣建议,启用王出任大宋军国平章事、兼判枢密院。

仁明殿会议决议三:驳回韩琦的隐退请求,国难时期,强制韩琦继续为国服役,介于其当年在河东民生经济政策上有建树,出任三司使主管战时经济、但受到军国平章事节制。

仁明殿会议决议四:欧阳修改任广东安抚使,立即出京教化南方民众。韩绛填补空缺出任御史中丞。

仁明殿会议决议五:富弼不在任职中书平章事,启程赶赴大名府,以大名府为治所任河北都转运使,但不具备军事指挥权。

仁明殿会议决议六:暂时不设枢密副使,王安石改而挂职“常务参知政事”,主持中书门下日常工作。

持续两日的会议中有多番的争执,但总体获得了共识。只是最后的第六条决议、关于王安石的工作安排有异议。反对的人是王安石自己。

参与会议记录的十几个不同党系的书记官记得,当时王安石略带沧桑的样子言道:“于此时刻不是臣推卸责任,而是臣无法继续任职。再其位必然谋其政,臣之性格看到什么必然要说,身为父亲去做儿子下属,也必然发生人情关系上的尴尬,于关键时刻若政策问题上发生争执,这不论于政治,人情,国家安全上都存在严重隐患。既然启用儿子而不是臣,臣决定退隐,请皇后娘娘批准辞呈。”

为此有许多言论挽留王安石,但争执了多番后,王安石毫不让步。就此定调:不设参知政事,原则上王安石保留官衔暂退。大魔王全面主持战争时期的国务。

军国平章事是理论上的大宋最高殊荣职务,但一般只在理论中,不会成为实际职务。于国战时期王加这个职务,且兼判枢密院、不是知枢密院、又没有参政的情况下,这只有一个解释:乾刚独断,甚至超越太祖皇帝的大宋权利巅峰。

皇佑五年至今嘉佑八年,十一度春风秋雨,正式铸就了大魔王的政治金身,以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集权于一身,于第二次半凉后临危受命正式复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