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635章 辽的一国两制

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635章 辽的一国两制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36:38 来源:笔趣阁

四月一日不是愚人节,而是载入大宋史册的伟大纪念日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终于打赢了!”

“好样的!”

“大魔王真不是盖的,他仓促下拉起来的新军于战场中慢慢成熟,七十万对九十万,统治性收割了整个东北大会战果实。”

“人呢人呢,这个日子不能没人支持大魔王。他已经受到了很大压力,被非议很久了。”

“没错,集中性围观那些当时说‘打不赢辽军’的蠢货,需要声援。”

“说句打不赢辽军怎么了?事实上在这之前,宋军就没打过几次像样的战。而且说辽国来统治不会比大魔王治下更坏、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笑而不语,用卫国战争纪念日的声浪围观精神辽人。妈的你们辽国爸爸九十大军近乎被全歼在东北会战中,居然现在还有人嘴硬。”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我们也是这架战争机器中的螺丝,我们一起创造的奇迹。”

“激情燃烧的岁月!伟大的帝国!”

“激动啊,所以我原谅这几精神辽人了。他们就是嘴硬且不自信而已,也没坏到哪里,其中好几个是我们厂的人,该加班他们也加班,该生产也生产,虽然骂骂咧咧又胡说八道,有点影响士气。但不要过分追究,不要再给大魔王添加政治压力。我们越追着这些家伙怼,大魔王的政治压力和舆论压力就越大。”

“反攻的号角已经吹响,我大宋机械化军团推至漠北指日可待。”

“傻子啊,推到漠北干什么,油费你出啊?动用咱们的子弟兵打仗得有目的,不能只如同逛窑子一样的为了爽爽。”

“我认为推完燕云就可以停兵。不能得理不饶人,辽国体量摆着,整个有生力量环境没遭遇致命破坏。在我们自己的国土打卫国战争,和劳师远征的侵略型进攻,难度是完全不同的。我儿子就在第六集团军服役,我不愿意看到再打大战了。”

“有道理,新军的口号是不以胜利为目的,以暗夜中的骑士姿态守护大宋走出这段黑暗历程,看见光明。现在我们已经基本看见了彩虹,新军的主体任务完成了。”

“战战战,不打到最漠北就不够猥琐。”

这个时刻举国沸腾,各种观点,各种议论统一爆发,唯一统一的是喜悦。

这样的战果对于大宋来说太陌生,从来没人想过这么一个不小心,大宋就真正的帝国崛起、以挑战者的姿态正式拿下了霸权皇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老一辈的人,也不禁有点怀疑这些战报的真实性。

鸡血的人群太多,导致了自来不喜欢战争的文人秀才也非常应景,到处有各种各样庆贺的诗词出现。

不论官媒还是私媒,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这几日统一性宣传宋军于东北会战的第三阶段胜利。

媒体总归老奸巨猾些,不如同百姓那么放肆。媒体并不知道大魔王接下来的布局和政策,于是只能宣传“东北会战胜利”,而暂时不能宣传世界大战胜利。

事实上现在辽国的有生力量还在,高丽半岛还完整无缺,日本九州岛和四国岛仍旧处于沦陷状态,本州岛战火飘然,西夏主力军也还在青塘地区和种鄂部对持。

大魔王会怎样利用形势,以后续的最小代价拿到主体战争红利,大家都不得而知。

当然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宋帝国正式进入了作死也不会死的时期……

四月初,东北野战军统帅部下令,多个集团军全面渡过界河,开始逐步推进燕云地区。

理论上统帅部部已经接到了枢府“暂缓”推进的建议。总之大魔王毕竟是政客,兴许有他的考虑。

但巧妙的在于是“建议”而不是命令,于是尽管东北野战军统帅部没有获得“燕云战争”正式授权,也基本借助辽人的收缩和真空期,把军队推进至了接近长城一线。

推到这里问题不大,流氓出生的马金、以及机智著称的全柏林认为以“长城”为标志,以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汉家土地,政治上不至于被大魔王抽。东北会战在朝廷讼棍看来是“自卫反击”,枢府授权的战争也是“卫国战争”,暂没授权燕云经略战争,但以长城为标志,到这里顶天也就算“惯性下的防卫过当”。

也必须在这里才安全,海军陆战队杨小双兵团自来州付出代价登陆后,吃下了中京道大定府,最艰苦的时候,他们两个兵团不足五万人,在没有后勤情况下被十几万来自奚六部和渤海人的兵团围在大定府吊着打,伤亡很大,士气很差,已经没有太强战力。

如果宋军集群不推到这里,辽国一但有反扑,海军陆战队以及陆军二十五集团军就容易被人包饺子。统帅部的打算要在这里“看护”他们两个英雄兵团。

到此一来,就真的开始修整停兵,暂时取得了平衡,等着朝廷新一轮的政治博弈产生结果,燕云经略战争到底打还是不打,这不是将军们的管辖范围……

早在四月初老狐狸王拱辰撮合下,耶律洪基的外交特使就进入汴京了,要求展开外交对话。

王拱辰参与不意外,他和辽国前三排原本就是朋友。这也不能说他卖国,外交口的人自来都这样,且像王拱辰一样持有“见好就收”思维的人不止一个,事实上许多人都是这个思维,包括大魔王自身,都未必想升级燕云经略战争。

因为有个问题是,现在辽国的统治基础没丢失,他们在燕云的影响力仍旧很大。就是历史上的几十年后,辽国政治真正的病入膏肓,宋军打燕云时候仍旧遭遇了无休止巷战。

从另外一个程度上讲,辽国于这时期的“一国两1制”有其独到之处。

说起来,契丹政权对待其他部族非常狠,近乎奴隶统治,那是一言不合就对异族排队枪毙的。

但自石敬瑭和平交割燕云十六州后,因燕云不论文化、经济、还是人口的体量相对于辽国都太大,所以辽国就是历史上最早尝试“一国两制”的政权,这导致了辽国南北府制度的形成。

南府是管理汉人的,不论官员还是政策都不以契丹模式为习俗,几乎全部照搬南朝大宋模式,除了燕云的汉人治汉外,在“燕云特别行政区”外的北府领域,也大量启用了汉人官员。甚至因为是政治示范工程,针对性狠抓,燕京的政治效率和廉洁度等等还超过南朝大宋的一些地区。

这对于契丹八部“八旗子弟”是利空,因为他们的特权和存在感降低。但对于整个辽国的国力则是利多。否则没有燕云地区以生产为主的汉民给养,辽国怎么维持这样的军队规模?怎么确立很长一段时期的陆地霸权?

客观的说,辽国前期的霸权,就来自燕云汉人生产力的支持。加上前期皇帝还不算太昏,这才是辽国愿意接受汉化和一国两1制的基础条件。

理论上讲,汉人的生产力真是大幅高于游牧的。

在王革新的农牧技术逐步传入辽国前,游牧的全部生产力是狩猎和畜牧,猎物是有限的,自然条件的水草资源也是有限的,这便从技术层面决定:每平里草地上,超过一个人口就算资源不够,必然会发生相互砍杀的局面!

搞农牧科学出生的大推算过,游牧民族没其他生产力的情况下,包括牛马羊在内,每个人口必须养五头以上牲口才能生存,其中马算1的基数,牛算1.3基数,羊算0.6基数。总基数低于5时,他们就会去抢别人、或者拿起战刀去杀死多余的人,让“土地承载力”重新取得平衡。

那么理论上计算营养,每平方里草场承载5个基数的牲口,还必须是草场质量不差的地区,譬如宋国的草场就没这个基数。譬如辽国领土的最北方草场也没这个质量,所以越往北人口越少。

这样一来,实际从大自然层面、以及畜牧技术层面,就限制了游牧族的最大人口数量。

辽国就算领土牛逼,峰值时候,契丹八部的人口总合理论上也不会突破千万。

辽人官方的“户口统计”连参考都没价值,可以忽略。但这就是从“能量守恒”角度、所决定的契丹八部的最大人口数量。

但汉人则完全不同,汉人群居定居爱生产,操作的好,甚至每1.2亩土地就能承载一个人口。于是优惠模式下的燕云汉人加盟后,才逐步形成了辽国人口承载力的大幅提升,这段岁月导致契丹八部人口有了很大积累。必须有人口,才有帝国。两百万骑兵不是凭空而来。

大魔王的推论是:燕云的汉人在初期承载了辽帝国崛起。崛起后的辽帝国,又用军事霸权威压各方,反哺燕京地区成为了亚洲第一贸易中枢,从各方吸血、以便维持霸权。

这就是辽国模式。其实和后世贼鹰抢人来养海军,海军又做打手护航反哺政府一样。

于是燕云地区无疑就是辽国第一核心利益。理论上在亡国之前,不可能放弃这样的核心区域。大宋南朝虽然自来“北望燕云回归”,但时至今日,这还算不得是宋国第一核心利益。

所以这个时期宋军推进过快,虽然不算侵略,在政治上不难解决。但在燕云地区遭遇的汉民和宋军自己的巷战会有多严重?为了这辽国第一核心利益,他们的誓死抵抗有会有多大?此点大魔王暂时也无法有效判断。

于是需要时间考虑燕云战争的得失。燕云必须收回、但最好当然是和平交割,但那需要时间迂回,谈判,试探,宣传等全方位战术配合。

若强行要打,政治上大魔王可以摆平。但最担心的就是遭遇“大型的帝国坟场泥潭”。

已经卫国战争胜利的现在,宋帝国正式崛起,如果紧跟着就陷入了泥潭、遭遇打不赢也输不掉的鸡肋局面,让其余坏人小国喘息围观,失去了收割他们确立霸权的最好机会,失去了“日不落帝国”名声,那就得不偿失。

基于这些思考,大魔王有自己的难题。获知了东北野战军统帅部已把部分军队推长城一线时,大魔王也都吓得跳起来,紧急发文统帅部:暂停推进,等候命令。

同时要求,迅速展开已占领地区的宣传,严抓宋军纪律,但凡拿占领区百姓一针一线的军人开除军籍。但凡有奸**女者、或同级别罪行者,不论职级、不论于卫国战争中有多大功劳,斩立决!

严禁宋军干涉占领区民众的生活习惯,言论、行为、生产等一切活动,严禁参与占领区百姓的一切事务。

暂时以集中性口头宣传为主,却严禁做烂好人、严禁宋军散开深入基层。严禁宋军巡逻编制小于“都”。

这些就是新时期,大魔王设立的红线。

这不是大魔王不想要占领区,而是现在野战军各部士气爆表,占领区百姓也不了解宋军脾气和特点。这种形势下,集中性的口头宣传可以的,但非常忌讳宋军落单后的深入基层。

因燕云地区民众不了解又害怕、这种心态容易出现出格行为,若一但发生任何一起自卫反击引发大型巷战,譬如几个辽国小孩因害怕和初生牛犊心态、合力捅了落单宋军一刀后,自卫反击一但开始就很难收住,燕云战略就正式进入失控环节。

人们之所以伤害对方是因为不了解。一但宋军落单,失去了队友群体的监督后,宋军自身有可能出现出格行为激化矛盾,还可能因为“落单”,造成辽国人铤而走险的侥幸心理。这就是大魔王的心理学。

反过来暂时不做烂好人,不管他们的事。至少以都的建制行动,除了宋军内部的相互群体监督、不至于有大的出格行为外,怀有侥幸心理的辽人也就会大幅减少和收敛。

燕云以汉人为主,汉人不是蛮族,但相互的磨合、尝试理解对方,也是需要“病程”的。第一线军士他们没经验、控制力不足的时候,不建议拔苗助长。这就是大魔王这一时期的战略要求。

关于这些就不是建议而是红线和命令,彻底断绝马金他们的碰瓷念想。否则作为军人,他们当然想拿着枪突突突,还想打到漠北去做耶律洪基的太上皇。这些心思在军人身上可以理解,但作为合格政治家必须断了他们的想法。

此番为了这些纪律要杀多少人?大魔王也不清楚,但李自成进攻时候不比他们怂,却就因得势后管不住自己而栽的。

无疑,自此开始大魔王注定会背负“清洗国战功臣”的名声,这的确算江湖习俗上的过河拆桥。但在其位谋其政,这是国家领导人的责任和义务。有时候大仁就是不仁。

除了派新的枢密院文系官员组成宪兵军纪督察组进驻北方外,大魔王也密集发文,要求各军狠抓军队作风建设,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

大魔王表示:有错误一定不能掩盖,要认账,要整改,要纠错。从我为始,我也经常性于公开场合认错,你们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我,不要再给我更大的压力,不要让我不得已下做为难的事,不要让我的执政生涯留下大的污点。

“我一生最不愿意的事,就是看着我的兄弟犯下大罪后,作为法官我却必须加重判决!”

这句就是这个时期、王写给穆桂英马金全柏林等人的私信结尾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