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214章 欧阳老师回来了

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214章 欧阳老师回来了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0:42 来源:笔趣阁

大朝见又来临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小屁孩依照惯例又被皇帝点名参加,好在这次早起不冷,没前次那么痛苦。

此番诡异的在于,欧阳修出现在了候班房里。这事王都没有消息,不过以他的官衔而言,也不用谁请,就可以来参与大朝见。

“相公来了就好。”

“是啊,您不在的时节,这个京师,这个朝廷总是感觉有些味道不对。”

一群围着欧阳修“久别重逢”的家伙一边笑谈,一边朝张方平王这边看几眼。

欧阳修很享受这种有人迎接的感觉,不过嘴巴上也谦虚一下,捻着胡须叹道:“回是回来了,但又有什么用。现在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出息了,咱们这些老头子说话他们也总是不爱听,他们总认为天下就是他们眼睛里的那个样子,这样的分歧和冲突,不知要为将后来的事添加多少变数。”

说完,就看着那边。

也不知道老欧阳是看王还是王安石,或者都看?

王安石很萌的样子也看着“欧阳老师”。这么一来,兴许欧阳修心情不好,认为年轻人王安石是挑衅,便四平八稳模样的走了过来。

来到近处,欧阳修风度还是有些的,不说王,对王安石道:“你家儿子现在名声好大。我也知道你王安石的脾气和大抵风格,没入京前就听闻你儿子把煤炭市场搞的乱七八糟。不知怎么回事,皇帝此番竟是被一群人蛊惑,办了个糊涂事,导致了煤炭价格大幅拨动,损害了一大群煤商的利益,那么往后这个行业,以及朝廷的碳税会是什么光景你想过吗?你在年轻时候的理念是大局为重,现在变了吗?”

王安石想了想道:“人是会进化的,我的思路有些调整,但大局观没变。至于明公您说的煤炭问题,这事轮不到我管,在其位才谋其政,这是张方平相公的业务。”

欧阳修有些火大了,大声道:“王安石你在避重就轻。身为朝臣就该忠君谏君,怎可一句不在其位就不谋。在军费支出已经不足,大宋周边局势越加复杂多变的时节,身处枢密院却不为你部之后续军费来源考虑、不节制皇帝的任性。以至煤炭市场出现不同寻常大动弹?”

王安石摊手道:“可我就是这个态度。我当然要为军费来源着想,但我不认为巨额军费支出寄托在巨额的炭价碳税上是对的。能源是用来烧的不是用来炒的。以往波动小是因为已经高到天价,无法再升。以往不跌是因为煤商看准了朝廷财政枯竭,用高额碳税回报来维持他们的垄断地位,这是丧心病狂的绑架,是杀鸡取卵。这样过度索取只是肥了一小群人,对于朝廷更是喝盐水止渴,长此以往,会大幅降低大宋活力以及生产劳动的效率。此番王的操作或许为能尽善尽美,但大抵上却正是我一直在苦思的《市易法》初形,我觉得可以进行尝试。”

欧阳修道:“你脾气还不小呢。我这就等着看你们如何收场了。在夏税到手前,仅仅这个难关,就能要了某些人的命。”

“欧阳相公英明。”

然后有一群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事后诸葛亮,看起来,这个时候个个是战略家、政治家兼经济学家,都各自发表了煤炭市场应该怎么运行,大家统一教导起王安石来了。

风度他们还是有的,王是孩子所以他们不说,于是大老王就背锅、被集火了。

汗,要说这事当然是张方平的锅,但老张没心没肺的坐在一边喝茶,懒得理会他们。有恃无恐的样子。

大家见欧阳修不好意思去直接质问张方平,当然也就不犯傻,只来追着王安石扯犊子。

于是大朝还没正式开始,王安石很萌的样子陷入了舌战群儒的局面。

整个环境在咋咋呼呼的喷口水,最后包拯也觉得有些烦了,老包不那么关心军费啊财政什么的,不过总体觉得大的蜂窝煤很厉害,煤炭权证的大起大落包拯也不明觉厉,于是道:“各自都少说两句吧,王安石说的没毛病,这不关他的事,你们干嘛针对他。至于张方平和王,他们这样操作了肯定有他们自己的初衷和想法,在这里针锋相对的吵架是无用之举。都理性点,待皇帝上殿时候,于关键问题上总结一下就行。”

“嘿,好你个包黑炭,谁说你不机智的?我瞅着你比谁都和稀泥,比谁都机智些呢?”

于是又纷纷开始转头喷老包了。

包拯一副不想理会他们的样子,偏开脑壳道:“我不想和你们说,觉得你们的态度有问题,现在都无法定论煤炭市场波动是好还是坏,干嘛就一定要分个输赢?你们还说王安石张方平异想天开瞎操作呢,说的现在你们不是异想天开瞎开口似的?”

许多官员被老包嘴巴气歪了。

欧阳修却是楞了楞,捻着胡须考虑了一下,又稍微平静了些。老包没说错,连张方平的底牌都不知道,皇帝也没来,就在这里吵做一团,这的确算是异想天开。好歹等张方平汇报过后在说。

欧阳修此番的引战,看似在说王安石,其实当然是针对张方平。原因在于上次丁忧期间被老张挤兑说什么“你继续待乡下吧,大宋不需要你运筹帷幄”,于是欧阳修念头不通达。

果然,人在冲动时候、在气头上智商都为零,以至于实锤都没拿到就开始提前犯浑。这么想着,欧阳修对自己有些无语。

赵祯的规矩是大朝见晚来,以便让这些家伙先吵够了,就会相对消停些。否则肯定被他们烦死。

大宋这个时期的大朝见真会持续三个多时辰、饭都不能吃,站的血脉不通的人每次都有,尤其是冬天。

原因在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没有一个不喜欢显摆,也尤其嗦,每人都想把这半月的所有想法、心得、见闻以及事务,事无巨细的在皇帝面前说出来。

这次赵祯来的时候,手里捏着一份三司张方平提前呈交的文报。

“最近这些日子,朕被搅的心神不宁,精神不太好,这次也不是年度总结,那就长话短说吧。”

这么说着赵祯环视一圈,把文报递给陈执中道:“这次就大抵总结一下凛冬的结果,然后总结一下此番煤炭大幅波动,三司介入后的结果。朕精力有限,让陈执中代为宣读。”

除了签字盖章外,老陈最喜欢的就是这类事,于是把文报接了过来展开念道:“至和二年初之凛冬,皇家内库共计拨付银钱三十五万贯用于开封府开封府百姓炭火费,比上年增加半成。未有一列冻死事件……陛下圣明!”

到此老陈开始大拍马屁。

其他人包括赵祯在内都很无语,只是象征性的有些声音跟着稀稀拉拉了喊了一下。人家三司的文报上肯定没这句“陛下圣明”,然而陈执中这货要加上去打断思路耽搁时间,也是醉了。

这虽然是喜报,乃是历次皇家拨款中抗寒救灾效率最高、结果最辉煌的一次。但因为这已经是老消息,街市上都已经流传许久了,且这是王的蜂窝煤做到的,但蜂窝煤却避开了朝廷的碳税。

所以这当然是个好消息,但振奋程度有限。算是已知的利好。大家更关心的是关于此番碳税的损失。

接下来陈执中念道:“关于至和二年一季度碳税……”

又看了一下数据,老陈感觉有些尴尬,于是停顿了一下。

但凡在殿内的官员也都盯着老陈,等着他的下句。

“陈相公你总不能说碳税是增长的吧,那样就水分太大,不能服众,也失去了总结和统计的意义。”列在身后的参知政事文彦博低声提醒道。

陈执中又担心的看了皇帝一眼,发现皇帝居然心情不错?于是这才接着念道:“一季度、来自开封府碳税比之上年同期,大幅滑落三成之多。”由此一来,一片哗然!

还道是王的蜂窝煤有多神奇,说白了,这只算是拿走朝廷和煤商的大幅利益换来的民生数据好看。不是范仲淹那套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