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227章 鸡毛蒜皮的问题

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227章 鸡毛蒜皮的问题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0:42 来源:笔趣阁

炎热的夏季,每个午后都让人昏昏欲睡。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京城是个的的确确的好地方,只要不差钱的那个人,往往都会在这个时候喝一碗冰镇酸梅汤,然后午休一个时辰,醒来后再喝一碗酸梅汤。譬如曹皇后的生活就一定是这样的。

事实上无需皇后级别,现在家里的一些人已经开始了这样的生活。王的老妈,包括陷空岛来的保安主管卢方也基本这样了。

于是尽管王只有十三岁是个“半家之主”,但在街市上摆设“传销摊位”没效果后,怀着满肚子的戾气回家时候,看到他们一家人围着饭桌喝美味的萝卜炖肉汤就大怒了。

吴琼老妈笑嘻嘻的说“儿快些来喝碗萝卜汤”,大就过去当着王安石的面一脚把饭桌踢翻了,汤水溅射了大魔王一身,王自己背着手扬长而去。

老奶奶愕然,其余人低着头不敢说话,吴琼老妈则是大怒,拿着扫帚就要追出来教王做人。意外的是王安石却比想象的平静,相反拉住说道:“他不对,但是他在特殊时期,让他静一静吧。”

吴琼老妈继续怒斥道:“可他以前不是这样的,这是发的什么疯,莫不是脑壳之病又复发了?”

王安石想了想道:“不是旧病复发,而是他进入状态了。”

“状态?”吴琼愕然。

王安石点头道:“是的,做官的状态。他以前的确不这样,但现在他是永兴军路银州抚宁县知县,在其位而某其政,他已经进入角色开始思考‘抚宁县政务’。今次抚宁县春耕他是无法赶上了,然后当他从三司张方平相公处了解到抚宁县的情况和底子后就睡不着。半月前他写往给河东转运使韩琦的借粮书信,现在仍旧没回书。在东京街市上想要筹集足够的银钱也失败受挫了。另外他通过我提交给枢密院,部署虎头营前往西北的建议,仍旧没有得到梁适相公的批复。”

吴琼老妈一听就跳了起来,叫道:“你这爹是怎么做的,区区一个虎头营,那还是咱家儿子组建的呢,为什么不拨付给他参与部署?”

王安石顿时一阵头大,苦口婆心的道:“你这是妇人之见,你以为我老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军伍的非常规部署怎是儿戏?枢密使大人掌军符,一百人以上非常规调动必须要梁适出面。的确是我负责执行,但我只能在‘常务’下执行,什么叫常务呢?就是已有框架和规矩限定的,有出处、有先例的。”

吴琼老妈楞了楞,却还是理解不了的样子道:“那梁适到底何种心思?这么有利又显而易见的事他为什么不批准?”

王安石才是被他问得楞了呢,仔细思考了一下反问道:“梁适他为什么要批准呢?”

“你……”吴琼展开不可理喻的模式斥道,“你这官做的可真够窝囊,对咱们儿子有利的事你不去争取?梁适身在要职他怎能不作为,不谋划?”

王安石无比头疼的道:“早说你这是妇人之见。天地良心,梁适相公的确不爱做事,但这点上我要为他说句公道话。身为大宋枢密使,他为什么要考虑区区两百五十人在抚宁县的部署?你在这里喊句部署多简单,只是区区两百多人而已是吧?但这却是一个当下比较敏感的时节,换我王安石在位我也要问一句王是否值得信任?他年纪这么小,这么爱闯祸,戾气这么这重的情况下,把他的嫡系流氓部队交给他,在宋夏边境局势越来越紧张,国战说来就会来的情况下,你怎么看呢?就连我王安石自身,都持有一定的保留意见。”

“在梁适的角度上,两百多人根本没有任何用处,相反容易在儿的手里闯祸,若真的使用不当挑起了边境纠纷,我王安石倒是不怕担责任,但是梁适他也不怕吗?现在看来部署两百人当然简单,不过不出事则算,一但出事他梁适的错误就能被人找出几十条来。所以在我国朝和政治层面上,没谁看重两百五十人,大家都认为没用,大家觉得既然防不住抚宁县,那就不如不防,不部署。”

“在外交层面上,京城系的最精锐,天武军系的队伍部署边境的时候,容易成为西夏人眼睛里的挑衅行为,那的确有可能引发一些新的边境问题。所以人数少了没什么用处,还相反产生了西夏负面情绪。此点我认为是存在的,就是梁适不说我也会提出来讲。这的确是我心理的一个疑问,两百五十人这么少,要了干什么?若要的多,那更不行,更是另外一个问题,那已经叫国战部署。”

王安石说到了这里,吴琼老妈也没怎么听懂,想了想又直接开骂道:“死老王你混不成了,既如此,你干嘛要接儿子的文报,欺负他啊,让他满心希望的参与,结果又来个失望结局,导致他来家里发火。”

到此王安石真的怒了,一掌拍在桌子上起身道:“不可理喻。他乃是大宋永兴军路银州抚宁县知事,以他战区执政官身份提交朝廷的实际建议我当然要收,何人敢拒绝他的‘边境文报’?但朝廷对地方文报质疑和讨论也是正常的,得不到执行或者石沉大海,就更是常态了。”

“儿的级别不能直接上书皇帝。你个不可理喻的夫人也别要求我绕开枢密院直接找皇帝,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那叫越级搞事。大宋的政务自有一套运行规则和模式,在梁适没有严重错误的时候,业务不相关的别人或许还可以在皇帝面前说两句,但我王安石作为梁适下属,在本职工作上绝不能在梁适没有大错之前越级建议。这是规矩和体制,违反者就是小人、是搞事。哼!”

老王吐槽完毕后,也一甩袖离开了……

这事上,王安石面临的压力王心里当然比谁都清楚了。所以王公事公办,没有展开演讲模式去说服老爹,更没有对老爹提及过分的要求。

因为一但说服了老爹,王安石做了这事之后那是真的坏了规矩,会让王安石提前成为士大夫群体里面的过街老鼠。大魔王乃是有朝一日做宰相的人,现在出这些幺蛾子的话,就等于弄个天花板拦截在他的头上了。

大宋的相公们有个德行是喜欢从皇帝身上夺权,而不喜欢把权利交回皇家。

所以在没人犯错的时候,把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捅到皇帝面前去解决时,基本就等于是士大夫群体的叛徒,搞事的小人。这不是律法,却是真实存在的潜规则。

现在没人知道王想要这毫无用处的两百人干嘛?包括王自己也不知道。大家都觉得出动中央上四军系部署边境是敏感又拉仇恨的举动,人数多了当然是不可能的,但这么少一点人干嘛还要部署?真的还不如什么也不做。

在朝廷的角度,抚宁县的真正后盾是绥德军,有事时候若绥德军扛不住,那么多个虎头营又能有什么用处?所以身处梁适的角度,这位枢密使大人不做不错,他干嘛要去做一件看起来毫无意义、还在政治外交上比较担风险的事呢?

所以这就是现在的各方矛盾,这个涉及区区两百多人的矛盾,也一致被大家看为了“鸡毛蒜皮”。

鸡毛蒜皮也无所谓,最近这阵子王领悟出了一个道理是,既然在计划之内的事哪怕不知道它有什么用,但在证明错了之前一定要去做,要去执行计划,不要前怕狼后怕虎,那或许不会犯错却会导致做事的勇气消散,长此以往就变成乌龟性格了。

大宋的强大在历史岁月中是少见的,这种强大来源于文化经济技术的全面跃进,不过大宋的政治和性格也是一头不折不扣的乌龟,乌龟总喜欢把头缩在壳子里,害怕去面对外面日新月异天翻地覆的世界风貌。这就是大宋骨子里的文化。

这个文化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地方小执政官都在默认,也就形成了大宋的“做事体系和风格”。

王真不知道带了虎头营去抚宁县能干什么?但是不影响王想做这事,就是要执行这个既定的计划。于是最近这两天,陈执中相爷就被王给盯住了。

王几乎每天都来陈家,但每天都无法见到陈执中相公,要不就是他不在,要不就是他忙,或者就是他中暑了头晕什么的。

大不管那么多,照样天天来,陈家的管家也请不走王,几乎都是守到日落后,又怀着失望的心情回去……

现在是真正的难关了,不但投资拉不到,连保命用的虎头营也带不走。

看似还有一个办法是等到大朝见时候,王亲自在殿上一哭二闹,亲口找皇帝要虎头营指挥权。这条路看起来不是很难,其实近日以来王经过了仔细权衡,也觉得似乎用处不大。

因为在王被人贴上了“爱闯祸”的标签后,真不会有人想在这个敏感时刻,于边境地区给爱闯祸的小孩一只用处不大的军队。

所以想都不用想,不提的时候它就不是一件事,但王一提及,必然会于大朝见场合遭遇来自各方的质疑和反驳,在皇帝本身,他也不知道区区一个虎头营有什么用处的时候、大流意见又是不同意时,皇帝也就大概率随大流给予否定。

这不是皇帝坏,而是他真的看不出一个虎头营到底有什么用处?

而一但这个提议在大朝见被皇帝加上官员群体给否定,那就真的成为一个问题了,往后就算枢密院想这么做也就轻易做不到了。这就会像是一个最高决策机构的“判例指导”一样,成为一种新的政治标杆。

这就是王不敢公开闹、只敢悄悄在下面找人的原因。不闹它就不是一个事,区区两百人的部署,只需什么时候枢密院觉得有必要,发个文件就会成为事实,它就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政治有时候就是这么奇葩。只要梁适愿意,在框架之下谋其政,做了也就做了。区区一个小事,基本不会有人上升到质疑西府的高度来。当时王安石解除淮西帅臣司马光的禁军指挥权这么重大的事,也仅仅只用“在其位而谋其政”就圆过去了。所以只要他梁适作为,区区一个营的部署,谁也不会吃饱了撑着来质疑大宋的军相。

但在差劲的口碑下,王以小屁孩身份在大朝见提出来,它就会成为一个群起而攻之的问题。那些家伙他们根本不在意两百人的部署问题,但他们就是会批平一个口碑差劲的人做无用功。这就是政治的本质,这也是口碑不好的人需要付出的代价。

陈执中相公可以轻易打破这个尴尬局面,因为大宋中书门下理论上除了管自己业务外,可以对大宋内的任何事务做出建议。老陈甚至理由都不需要,在一个随时可能开战的地区增加两百人部署它能算个事吗?既然不算事么,老陈再没有威望、也不会有人反驳这样的建议。

这就是王前几日急着要见陈执中的原因,可惜这龟儿子不知道发什么疯,愣是不见王。于是这条路也被堵死了。假设把他女儿娶回家来么么哒的话,就算要部署个万把人也应该是没问题的。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王只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用各种强烈的恐惧念头自己吓自己。没有虎头营就没有安全感。

汗,这是杨怀玉的锅,那家伙最近对大描述了不少边境地区复杂的局势,彪悍的民风,那说出事就出事的环境土壤。虽然偶尔也能从那小子的嘴巴里说出一些边境生存的常识来,但总体上和那几个扑街在一起就是以鬼混为基调,根本没有丝毫的建设性可言。

这就是王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吃饭都不出来的原因。

从街市上摆设传销摊位失败开始起,京城里的权贵们连表面工作都不太愿意做了,再也不掩饰对王家的轻蔑。以往大红火时候,不论二丫在煤场玩的在脏,走在那街市上,各种大人物路过时候会把二丫抱起来夸奖一番,现在,基本没人这么干了。

王家的别墅用后世的话来说算个“军区大院里的小单位”,乃是一群枢密院的官员住在这一区,以往小萝莉其实和许多个官员家的孩子们还是要好的,经常带他们去煤场玩耍,但是现在,那些小兔崽子们都不和二丫玩了。

感觉上人都还没走,茶就凉了,仿佛天气预报一般。

对于这些人和事,大心理和明镜似的,要说现在的这个困难局面没人在后面推动,是没人信的。但是这也很正常,这个世界从古到今就这样,商人他要收购一个东西前,会把这个东西说的一文不值,比废材还废材,所以当某个事物下落到极限的时候,才会有人来“收购”,所以大现在跌到洼地了,那么目测叶家的人该第二次来接触了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