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26章 形势急转直下

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26章 形势急转直下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0:42 来源:笔趣阁

这次卖了蜈蚣钱很多,给二丫买了个糖人,给毛驴小宝买了一壶酒。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结果小宝当街就喝醉了,不会走路。所以毛驴是老廖背回来的。王和王小丫自己走。

老廖从没见过这么牛逼的驴,然而架不住王家人喜欢这头驴。

小宝喝高了就睡了,于是王王小丫又在驴房中挖坑,把钱埋藏了起来。

二丫把那些钱形容成一堆糖人。听得王非常心疼她。二丫平时的懂事是装出来的,骨子里她就是个孩子,她想吃零食。但现实的残酷让她遇到了老王,魔王老爸是个喜欢拉仇恨抢别人食的人,连王都不例外,所以注定二丫是过不好童年的。

二丫平时话不多,因为以前没人和她说话。以往的她,闲暇时候喜欢独自找个地方待着唱歌,唱一些当地常见的民谣什么的。

以前的王总在读书,有时被歌声影响了还会抽二丫。老奶奶当然支持她的“状元孙子”。所以王安石心疼王小丫也没用。现在王整个一纨绔,基本不念书了,还会给二丫讲故事。

于是二丫现在不喜欢唱歌了,喜欢和王讲话,喜欢听故事。于是她的歌声当然就不骚扰别人了,吴琼老妈是个妇女并不是坏人,所以老妈现在不讨嫌王小丫了。

这些,就是这次回来后,王安石听许浪山汇报的家里情况。

王安石很欣慰,口中念念有词夸奖王做的好。但是尽管这样他却高兴不起来。

耿天骘明白老爷的心思,这样一来的话,王这个以往成就惊人的神童,距离东华门唱名越来越远了。这叫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老爷宁愿要个有良心的人、也不想要个心智不全的天才。

就此,王安石只字不提关于王的学业问题,不想让他啃书本了,担心他一啃书本,又回到以前那个整天做噩梦的状态里去。

“衙内到处都好,唯独学业方面出问题了,他现在几乎不去州学了。”许浪山着急的道。

在老许眼睛里,王就是整个王家的接班人,他不近人情些完全可以接受,却如何能不上进?

王安石仔细思考后捻着胡须道:“读书是为了明理,明理是为了做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事实上他以往不是一个坏人,却走入极端不会做人。所以由他去吧,先学做人也挺好。不读书他饿不死,但人做不好,那是读书越多、害处越大。”

汗。

老廖低着头寻思,这话传出去,大魔王肯定被老奶奶用拐杖抽。

果然,老王又尴尬的道:“本堂这些话你们知道就行,莫要传到我家老母亲耳朵里。”

“相公放心,我等明白。”耿天骘点头……

说起来老陈是个福大命大的人,那夜他跑了之后居然没被野狼咬死?

活是活下来了,然而他的耳朵留在兰若寺被蜈蚣吃了,现在绰号一只耳。且老陈是个相当有忧患意识的人,他不敢报案说被白玉棠切了一只耳朵。

不论现代古代都这德行,狠人狠到一定地步就没有仇人了。陈交虎如果报案,司马圣人肯定立案且发出天下通缉令的,然而白玉棠却并非死罪。她最恨背信弃义的人,当时那个悍妞问老陈“你觉冤吗,你服了吗”。老陈选择了默认,就代表认可了白玉棠的“裁决”。过后如果反手捅黑刀,在白玉棠眼睛就算背信弃义了。

那个悍妞就这德行,她对她自己都这么狠。老陈是绝不敢挑战白玉棠那种“女光棍”耐心的。

所以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老陈认栽。

除了担心女魔头外,老陈也非常担心王的报复,原因是老陈试图刺探秘方的事,后来又见死不救,大蜈蚣出现之后跑了。这在律法上老陈当然无罪过,然而在大宋,老陈这类人不怕律法,律法其实是保护他们这种人的,他真正怕的是“破家县令灭门知府的威力”。

好在惶惶不可终日一段时间后,也没见王来找麻烦,除了被一伙低级混混上门收了些保护费外,那个叫马金的混混还说老子们乃是漕司的人,缴纳了保护费,就可以得到王家保护。

老陈把这事看做一次相当无耻的敲诈勒索,却是仍旧乖乖的缴纳了。

话说鸡蛋帮也是有些狠人打手的,平日里他们闹事不多,只因他们已经穿着鞋了。理论上陈交虎这种人当然比马金那种无根的混混强势。所以缴纳保护费老陈不是为了得到保护,是为了让王念头通达些。

结果嘿嘿,意外之喜。最典型的是差人已经不来收钱。把代表王的信物,那种三排珠子的小算盘朝门头上一挂,那些以往每天来“巡视”的差人就再也不来了……

形势急转直下,大宋政治忽然间就进入了多事之秋。起因在丐帮。

舒州的差人不喜欢乞丐,因为他们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帮派,却不缴纳给差人保护费。理由是他们没有资产。

其实他们有的,乞丐们占领了许多官府拥有产权的荒宅。官府的东西么不占白不占,又不拉老百姓的仇恨,舒州知州司马光又同情他们,就此默认了乞丐们的行为。

在贪官治下,官府不会有那么多闲置资产,因为已经被卖了。这些资产的来源一般是罪犯被抄家后留下的。拍卖时候定个低价,代理人来买走是通行套路,这么干的人不要太多,所谓的破家县令灭门知府的出处就是这里,都是房地产闹的。

然而知州大人司马光是清官,为了不沾腥、不被人诟病,司马光干脆不卖这些宅子,连续两年更新舒州“资产负债表单”时,这些东西都列在上面。

如此导致三司使(财相)张方平最恨司马光,几次发文怒斥司马:你是不是脑壳被门夹了?广南形势如此危急,朝廷急需钱粮的时候、你留那么多资产在手里不加以运用?

但司马光没心没肺的回信张方平:张相公好会做官啊,要不你来舒州算了?为民生计,只要是我主政舒州,我就不卖。

与此同时,司马光还写信给宰相庞籍告张方平黑状。于是呢,老张原本人马都准备好了,打算南巡舒州来教司马大爷做人。却是被拦截住了。

于是真的怼起来。

广南形势不妙、狄青临危受命出阵的现在。朝廷上张方平和庞籍也撕起来了。此点没办法,司马光就是宰相庞籍最爱护的门生。

其后张方平一封文书到达舒州王安石的手里,让老王想办法叫司马光做人。

其实为了供应狄青决战的粮饷,王安石把整个淮西官场的职田收入给撸了,所以老王早和司马光有分歧了,责问:那些官府用不上的荒宅资产为何不卖,留着干什么?年久失修,越摆越不值钱。非要摆放成兰若寺那样吗?

司马光对老王的回复是:为民生计,舒州是我主政。

所以大魔王和司马圣人的执政分歧、就是因这问题白热化了。司马光同情那些乞丐,要让他们有默认住所。而王安石最恨乞丐,好脚好手的为什么乞讨?这个时代要吃饭并不难,去城外砍柴、拿鱼、打猎,都可以过下去的。

麻烦的在于王安石不敢真的听张方平的话和司马光撕逼。其实老王只要愿意,可以把但凡司马光的政令给否决,让他什么事也做不了。然而真那样做了就是相互伤害,最终倒霉是舒州几十万百姓。我大老王和大司马任期一满,拍着屁股走人了,换个地方照样做官,然而舒州百姓呢?

于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王安石始终在避免和司马光冲突。既然没钱送给狄青去,那当然只有把淮西官员的职田收入给撸了,这是王安石第一次拉较大的仇恨,起因是司马光不卖资产,要留着那些东西让乞丐有个默认的住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