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269章 大宋的守门铁骑

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269章 大宋的守门铁骑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0:42 来源:笔趣阁

关于大宋的全盘经济数据,乃是刚刚中书门下汇报的,比上年略有增加,并且只是大方向而没有细节,所以在精神不好的时候,赵祯对此已经不怎么关心了,提不起兴趣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关于此番我大宋财政收入方面中书门下已经汇报,不过有个细节臣要补充下,第一政治明星当属永兴军路抚宁县王治下。”

老张出列之后不说其他,直接把这个大料抖了出来。

赵祯原本就比较关注那小孩,听到这样也来了兴趣,多问一句:“相公细说一下,他有了什么作为?原本朕以为他只上任了半年,情况都不熟悉,有实质进步也该是下年的事。”

王安石感觉药丸。总之有这么个儿子老王很无语,他的名字在这里出现频率过高真不是好事。

老张卖关子的模样,低头看了一下刘沆这家伙整理的发言稿,再次道:“回陛下话,上年抚宁县要分开说,前半个财年是负的,但年终的财政结余是九千多贯,人平均财政贡献近乎一贯,这已经达到我大宋的平均水平。”

赵祯楞了楞,根据老张的语气,感觉算个喜报,但细想之下却也没觉得九千多贯有多厉害?

但是其他人就此炸锅了!

我了个去,真的假的?

王那龟儿子也开始搞浮夸政绩了?

“九千多贯?就他抚宁县!”懂政务的富弼和文彦博同时震惊质问,“张方平你好好的说,你知道这增长率是什么概念?”

首相次相同时质问,这才引起了赵祯的重视。

皇帝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也跟随进入了这个思路,一想,绝对值听起来一般,算个喜报但也到不了天上,然而仅仅半个财年,在那近乎不是行政区已经被放弃的地区,就做到了大宋平均数据,这也未免太猛了,难怪两个宰相要同时质疑。

除了皇帝在心里震惊之外,整个朝堂是真的炸锅了,要不就是不可思议的样子发呆,要不就在交头接耳,纷纷交流着“王的报表政治,节操都不要了”之类的话。

包拯和韩绛面面相视了起来,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都是执政过的大牛,当然知道这是火箭数据。只是说这两大爷的严谨风格,在没有实质消息的时候,他们不会随意给张方平扯台。张方平敢这么报是因为王这么报,王以前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

现在的朝廷,对底层民生经济最了解的人王安石也算一个,于是双眼发黑,觉得药丸,这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做到的,那个不良少年一定有隐瞒的地方,一定在什么地方进行了技术性的“手一滑”处理了。

于是,大老王急的满头大汗。

相对而言,这个朝堂上对这些最没具体概念的人是赵祯,于是赵祯就是最高兴的一个,自始至终在紧紧捏着拳头,兴奋的看着这些老夫子们长吁短叹和不可置信的模样。

具体事务上在赵祯的记忆中,那小孩从未让人失望过。他闯祸的时候有,但肯定不是因为能力问题,而是因为奔放的性格以及节操,诸如什么手一滑就被黄脸婆捉到之类的事。

放小孩去抚宁县能有作为,此点上赵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事实上,赵祯就算不懂还是被惊到了。

虽然不明觉厉,但看着这些以往任何人都不服,个个自诩天下第一的朝堂老夫子们现在的神态、震惊、难以置信,这些综合百态让皇帝险些在心里笑喷。

“好!这小孩他做到了不负朕之所望!”

赵祯重重的一拍龙椅,把关注度吸引了过来后笑道:“这说明了朕的眼光,朕亲自提拔培养的官员有作为,朕心里高兴,有成就感!”

文彦博一听这话就觉得药丸。因为皇帝近来的脾气是冲动型的,心胸是妇女型的,思维是被迫害妄想型的,手段是猥琐型的,行为模式是龙傲天型的。这是大病后步入迟暮的心态特征,简单说,这会让皇帝和个熊孩子差不多的作为。皇帝就是以前也喜欢抬举那小孩,乱给小孩加官,现在进入龙傲天状态还了得?

关于龙傲天是王在小说《铁头光》中刻画的一个典型人物,大家耳熟能详,所以文彦博此番的“心里引用”并不突兀。

于是,文彦博出列打停道:“陛下请慎言。”

赵祯当即不服气的道:“朕高兴就要说,为什么他就说不得,你们整天呱呱呱的和朕唱反调,你们就可以说,朕就不能说?”

“?”文彦博偏着脑袋想了想,抱拳说道:“臣等是俗人,说错了可以转圜。但陛下是君,君无戏言,于是不能在不不明情况下随意对事件定调,这是常理。臣不是要泼陛下冷水,也不是要否定王的作为。而是这个数据太过玄乎,仅仅是王单方面的呈报,还没核实。这种情况下,若陛下于大朝见轻易定调,做出足够的宣传褒奖,但事后若出现问题,我朝廷以及皇家却会失去公信力。”

赵祯还是很不高兴,眯起眼睛盯着文彦博。

见皇帝进入龙傲天状态,包拯和王安石吓一跳,同时出列缓和道:“陛下,文相公言之在理,大朝见勿要轻言,需谨慎而言,他这要求不过分。”

赵祯不怀好意的看向了富弼,希望富弼说点什么解围。总之老赵在这问题上固执了,尤其此番大病后,让他把其他一切看的很淡,却就是想尽快扶持出一个大宋将来的中流砥柱。

富弼自来没见过王,但对其人是早有好感的,偏向于信任,觉得文彦博等人过度谨慎了。但是又想,这才刚刚组建的新执政班子,作为次相现在就给首相扯台,在首相没说错的情况下就“窝里反”,那绝对不利于往后的工作和政治。

于是,最终富弼只得选择了支持朝廷意见,对赵祯微微摇头示意不要固执,可等等看。

“富弼也是大混蛋!我朝就没有一个好人,都是朕惯出来的,亏得朕在关键时候把你富弼从大名府弄回来。”赵祯便本着记仇的思维这么想着,却也没继续再固执了。

皇帝现在的心态发生了全然转变,变得很急,包容性下降,固执无限上升。而这个过程中,皇帝自身似乎并无察觉。

那么现在,多谋少断的赵大叔难免又想起文彦博不在朝、陈执中老好人执政时期的写意。前后矛盾,两难,怎么做都错,都难。这个用来为大宋守住最后底线的班子是朕组建的,它能让朕郁闷,却能在特殊时候维持朕的意志,守护着大宋不动弹。

陈执中班子它可以让朕很愉快,却非常不可靠,他们没有守护大宋底线的那份执念。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啊。这些在朝走动的人们,每个都有毛病也都有各自的特点。相对起来王毛病也不少,但基于内心深出那份对孩子的特殊情结,让皇帝觉得还是王最全面,最容易接受。

想到这里,老赵看向了王安石,看来看去这个大老王也不是个好东西。老大爷包拯诚不欺朕,说这个王安石平时还行,一关系到他儿子的问题他就肯定矫枉过正,这其实也不叫公正,叫屁股决定脑袋。

看向韩绛,嗯,认为这家伙更可恶,是王安石的哥们,固执起来和包拯有一拼的人,几次三番让朕下不来台。

看向欧阳修,嗯,这肯定是和文彦博一伙的,做守门员还行,惹毛皇帝方面他真不输给谁,他就是在丁忧期间都能给朝廷和皇家添堵,还真是运筹帷幄于茅庐之中呢。

“你们……说的有些道理,朕乏了,今日就到这里吧。”赵祯起身,在大阴人老陈的搀扶下离开了。

全部人躬身,怀着虔诚又担忧的心态目送皇帝离开,等皇帝一消失后,当即炸锅,穿大红袍的那几个相互吵了起来,穿绿袍的人全部跑光……

包括西北转运司在内,现在整个天下侧目,纷纷议论着王的“亩产五千斤”。

“一代新人换旧人,老一辈们落伍了。”

“大果真是我大宋新一代中流砥柱,是大宋未来的希望。”

以大头百姓为主的民间总是很蠢,渐渐信了这些说辞,到处传的沸沸扬扬。人们纷纷鸡血了,忽然觉得抚宁县那个地狱一瞬间就成了天堂,适合居住,适合投资,适合发展。总之适合一切。

西北都转运使李参对这些嗤之以鼻,抱有不信任态度。只因为年初事务太忙,让李参大相公没功夫来巡查抚宁县。老李认为:真是去查的话,一查一个准,那小子屁股里的屎肯定比谁都多。

所谓知子莫若父,很不幸王安石的担心是对的,此番王的报表的确有猫腻,且做的丧心病狂。

抚宁县上报的财政收入是假的,但三司若让抚宁县上缴,王却能轻松拿出来。

王还私下颠覆了大宋的税制,从最初级的身丁税制度改为了“所得税”。这就是王在报表上没明列源头,只模糊写了个“来自民生所得之税务总和”。

身丁税是近乎于人头税和呼吸税的东西,或许不算太多但抚宁县什么也没有,让人家怎么缴纳?在民众没钱的情况下,还衍生出了逃户这么一个群体。是的其实逃户之所以逃跑,就是躲避这些固定必缴纳的税负。

在王眼睛里这个东东有害无好,收不到多少,还相当拉仇恨了。

至于其他税种就真玄乎了,真正有钱有能力的那些人,大宋很难收到那些人的税,他们有的是办法逃税规避。好在抚宁县虽然穷,但这个权贵群体已经跑光了。所以王私下隐瞒性的搞税制改革没有较大阻力。

王的具体做法是不公开说,但销毁了往前抚宁县百姓欠官府的一切税账,且往后默认无需缴纳身丁税。不过有所得税,有收入的人就缴,无收入的人就不缴。

税率被王定的丧心病狂,高达两成。并且是从企业层面,发薪水前就扣除,从财务层面进行划拨统筹。

这虽然让大家很无语,但鉴于现在的抚宁县有工作就有一切,西北联合投行的岗位甚至是比公务人员还铁的铁饭碗,大家仍旧愿意接受这个税率、且哭着喊着的要进企业做工。

这就是抚宁县财政的第一笔来源。

耿天骘觉得所得税厉害了,仅仅京城煤场的劳务输出,联合投行支付给西北建设技术团的每日五百贯酬劳上,抚宁县就有每日一百贯的财政收入。是的这半年以来,不谈其他工人,仅仅建设兵团提供的所得税,就是近两万贯。

这个税目曾经一度把京城的曹集弄的暴跳如雷,写信给王破口大骂:“你抚宁县万税万万税!你说你坑别人也就算了,果然你大坑起来时连自己都不放过!”

王没心没肺的回复:又没叫请煤场来抚宁县投资,事实上当时我就无法说服你投资西北,这笔劳务派遣,煤场已经赚的盆满钵满,风险是抚宁县、叶庆华,以及朝廷三方面承担的,还想怎么样,你不愿意的话把团队撤回去,那就连每日四百贯的收入都没有。

于是,曹集也只能在大那万税的淫1威之下臣服。

不过大又安慰小舅爷说:在煤场盈利能力已经强到过分的情况下,这样回馈政府并无坏处。同时这会是我抚宁县政绩,往后你我的前途,和小老爷我的仕途声望息息相关,我的仕途越红火,往后能回馈给煤场的利益就越大。不要局限于边角和眼前,想逐鹿中原便要放眼全局。

除开所得税。西北联合投行上缴抚宁县的“住税”更多。但没人对此喊药丸。

二股东叶庆华根本不在乎这些钱,他投资抚宁县不为盈利,只为买入王的多单、对冲掉往后他们利益链的潜在风险,这是俗称的东边不亮西边亮。所以联合投行具体缴纳抚宁县多少税务,叶庆华不会抗诉的。

第一大股东是三司,都是官府,转来转去都是朝廷总量,所以老张也能默认联合投行支付的税务。

理论上新建企业都要给予税收优惠扶持政策,尤其在边境。但大不吃这套,所谓的扶持是针对微小商贩,这种不缺资金的巨无霸企业、拥有穿越级别的科技树还需要扶持的话,那才叫药丸。

所以很不幸,张方平早先的判断是对的,此番王不是亩产五千斤、而是两万斤!

为了低调些不把他们吓死,王很猥琐的用财务手段,把大量利润累积到下年在搞个大新闻。

最开初王连九千贯结余都不想报的,因为那会过度显眼,过早引来西北转运司、西北解盐司的关注,那对王的快速发展很不利。

但在十二月时王接到了陈总管和福康帝姬写来的私信,说皇帝精神和身体状态很糟,许多时候都喃喃念叨“那小孩怎么样了”。

因为小帝姬的这封信,王这才临时调整,只为给老赵打一针强心针,提振一下他的情绪。

但王的年度加急文报还没来得及进京,就发生了举国震惊的“皇帝病危”事件,文彦博欧阳修复出,富弼进京,陈执中梁适滚蛋,王安石进级主持枢密事,包拯加东京留守衔。

别人怎么看不知道,大看来这班子就是为应对皇帝驾崩或不能理事的局面而存在的。全都是大脑壳,全部都是有执念又牛逼的存在。

显然这班子的责任是于危急时刻,文彦博富弼负责政治路线,欧阳修负责监督,包拯王安石负责军事。

是的此番包拯的提升最大,理论级别已经比王安石还高半级。东京留守在平时和开封知府权利一样,留守和知府这两个职务在大宋只会兼于一身,一般不会是两个人。

但留守等同使相,职级和三司使枢密使是一样的,比中书平章事低半级。且留守的真正意思是:皇帝不在时守卫京师。

也就说一但皇家出现任何变故,京师二十几万上四军的指挥权就在包拯手里,包拯自动成为京畿路战区司令。

包拯牛逼的在于他虽然可恶,却是关键时刻值得信任的人,所以此番皇帝病危,未雨绸缪的心态下任命的关键时候守卫京畿的铁骑不是别人,是那个有口皆碑的包大爷,老赵猥琐了,这些思路应该是他当年撸了包拯的纪高官放开封府时候就想好的,当年的动作就是铺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