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389章 买买买

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389章 买买买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0:42 来源:笔趣阁

吕惠卿每日有大把时间花在政务上,抓生产,抓质量,抓思想,什么都抓。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能抓的他都不放过,他乐在其中,他和王一样喜欢做事。且王没有强迫症,有些事只要能运行,王就不会太过苛求,但老吕有强迫症,这个才做官的中二书生、他装逼的需求也比王大的多。

现在公务员们吐槽不止,都说凛冬将至,吕县尊比大魔王还可恶。

在民间,吕惠卿这家伙也威性奇高,现在大头百姓夸赞大魔王时候、通常会把吕惠卿放在一起夸。

这也好也不好,兴许将来有天大都会被这家伙仿佛神一样的供奉起来,变成他代言他说了算的形式。但这不重要,真到了那一步时,说明大宋已经脱胎换骨,不在需要大了。

早前一段时期因紧张的边境形式,生产力进行了调整,加大了造枪步伐,近段时期生产自动化程度也有所提高,所以造枪更快了。

原本预计要九个月才能完成的河东燧发枪订单,现在已全部完成。越往后的批次,质量越好,射程越远,对此河东军系给予了经机械厂高度评价。

现在抚宁县人口一万三千人了,来自河东的移民早已经被吕惠卿安置妥当,另外来自各处的逃户也在持续增加中。

没讹庞和西夏太后,以及辽国萧炎珊方面,三个地方都来人催促燧发枪。

对此吕惠卿有些迟疑,真感觉这有点类似卖国行为,于是不敢卖。

但大打消他的顾虑说:“可以卖,还要赶紧的卖,越多越好,这才是为我大宋喘息的机会,也是我此番的外交核心。现在燧发枪不算武器,不在大宋律管制范围内,这个时候要加紧造枪进行外贸,扩张我们自己的工艺技术和工业基础。放手干,天塌下来我顶着。我回京后需要大量用钱,需要组建许多分厂,需要扩大办学规模,为了这些我们需要挣钱,简不简单?”

吕惠卿舔了舔嘴皮,却仍旧迟疑道:“要不您和韩琦相公、王安石相公、富弼相公中的任何一人沟通下,至少取得其中一人的默契后,咱们在开始卖枪?”

王摇头道:“不能,这种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永远扯不清楚,你说出来,没有哪个相公敢担负这样的责任来批准。有些事可以做,但不能说。既然没开战,互市没关闭,边贸默认存在,那就卖,这不算违法。先快速供应,稳住西夏和辽国的心思,扩张我们自己的工业,等什么时候朝廷觉得问题大了,来叫停,那我们再停,再对朝廷公关。这就是处理办法。放心我大宋朝廷是讲道理的,不会不教而诛,这个问题只是争议而不是真正的犯罪,在他们叫停前就可以做,这就是朝廷的角色,也是我等主政官员的权限。”

“现在卖的慌,还依照计划扩大产能,将来朝廷叫停不许卖了咋办?这个期间培训的工人,已投资的生产线,投入的研发怎么办?”吕惠卿担忧的道。

“不是还有我在吗,这事我会在京城周旋,叫停只会暂时。退一万步讲,韩琦拜枢密使,便不由我老爹矫枉过正了,韩琦是喜欢燧发枪的人,不敢说马上全军采购,但逐步扩大试点进行换装,是可以预期的。这便是将来可预见的销路。”

大敲着桌子道:“说服禁军采购换装,韩大脑壳是不好忽悠的,质量是关键,成本易用性等方面都是关键。要改进这些东西,在将来把那些传统军备鲨鱼甩的远远的,这些没有秘诀,造造造,不断积累经验降低成本,根据各处反馈来改进和修正。”

就此吕惠卿的心也就大了起来,如果一切照大魔王设想的这样,那么现在继续扩大生产投资就用得上,再大的产能都不够。于是现在供应西夏和辽国的订单,就是练手。

“行,总是有风险的,那便跟着小王大人的路线干了。”吕惠卿就此定调……

根据王的精神,吕惠卿对机械厂燧发枪车间下达指示:调整工艺,快速研发出口版燧发枪。

这不是奸商行为。出口版和自用版本相比,当然要经过一定的阉割和限制。质量绝对不会有问题,都是采用统一的材料、统一的管理体系来生产。只不过膛线更换为老版工艺,射程非常稳定的限制在五百步左右。

就算这样也会让西夏人和辽国人嘴巴笑歪,因为他们的思维还在停留,当初他们得到的情报是燧发枪用王的新版火药,射程四百五十步。

每个时代的进步都会在个关键点,被个特殊的人引领着,现在抚宁县站在了这场变革的风尖浪口,这一切是王带来的。

包括吕惠卿在内,现在抚宁县每个人都充满了荣耀,这似乎是传说中的工匠精神。

每次听说西夏人需要顶级工匠,花费几十天才能造出一支枪,且射程只有三百步,还炸膛率超高,大家嘲笑西夏落后的同时也有自豪感,原来这一转眼我抚宁县制造已经天下第一,敌人都在抢着买、且奉为至宝了?

好笑的在于真正的造枪工人没心没肺的,他们自己知道燧发枪仍旧有许多不完美地方。但相反民间不懂的人盲目的信心爆棚,认为抚宁县制造的东西就是工艺和技术的最高水准,天下第一,足够别人追赶五十年。

天地良心,大真的没搞地方贸易保护主义,相反鼓励大家买来自绥德县与河东地区的东西用,但现在抚宁县的人不爱买其他地方产的东西,只要是抚宁县自己生产的东西可以替代,大头百姓就只买抚宁县的。

且这些消息越扩散越广,导致了周围地区的大头百姓也形成了惯性思维,觉得进店只该进热闹的店,买东西只买名牌。于是乘着西夏在边境撤军的现在,马贼也不见了踪影,抚宁县几乎被挤爆了,全是来往订货的各级商贩。不论什么他们都买买买。因为客观的说,只要是抚宁县制造,在西北基本没有卖不掉的东西。

叶无双也春风得意,因为她浑水摸鱼在其中,她也算“抚宁县制造”,所以除了矿石焦炭水泥等主业,后期她开发的许多副业产品,也卖的非常不错,唯独限于人口劳动力瓶颈,现在没有工人,她生产不出更多来了。

铁路也已经提上日程,必须快马加鞭。

经过叶姑娘出马磋商,绥德县方面没问题,已经谈妥。路权归属抚宁县,原则上由西北联合投行承建铁路。但此点似乎有变数,因为有消息,此番小舅爷曹集亲自出马了,原本那家伙一直不看好西北,但现在他正在赶来抚宁县的路上,那孙子过来只会有一件事:做生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