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497章 至暗时刻3.0

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497章 至暗时刻3.0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0:42 来源:笔趣阁

新年的钟声已经过去,大宋皇帝赵祯再次拖着病体临朝。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河潢战场打到这个地步已经成为了心病和尴尬,年关的喜庆时候,却没人提及王一鸣惊人的战绩。这是需要政治正确,因为今次朝议有代表大辽国的北府参知政事萧慧参加谈判。

萧慧代表辽国在这里,不论他和耶律洪基是什么状态,那就尽量不能提及大宋在河潢的军事存在问题,更不能提及比较敏感的王。

年度总结是大宋的机密,不会当着外人展开。

所以接下来不是宰相富弼发言,是老赵借助这个一年的最喜庆日子,代表整个大宋,感谢臣工们一年来兢兢业业、克己奉公,表彰张方平、吕惠卿、沈括等人这一年的成就,以及对大宋的贡献。

是的又不能提及王,太敏感。

在内心里这让老赵很伤、很为王不值得,但他这辈子总在妥协中拉扯着过日子,只有认命了。

就算现在大宋已经不是当年的弱宋,但面临霸权时总归还是有些心虚……

辽人不太喜欢开会这套模式,每次经历萧慧都会犯困,所以邋遢着脑袋,有句没句的听着皇帝赵祯说了很久。

某个时候忍不住了,萧慧便把目光看向了前三排的司马光。

汗,作为礼部大佬,司马光的站位刚好就在第三排这是真的。

萧慧像是责问“说好的,为何大宋迟迟不从河潢撤军、害的本相大冷天赶来”。对此司马光也很尴尬,选择了回避,错开目光。

就此一来萧慧更忍不住了,打断了赵祯的说话,不太高兴的切入道:“宋皇陛下,是不是应该适当说一下关于宋国志愿军在河潢造成的不稳定?”

韩琦不禁大怒,想要发作,却被精神不好的赵祯抬手打住。

赵祯道:“辽国来使为何会觉得志愿军造成了河潢的不稳定?”

萧慧侃侃而谈:“西夏出兵吐蕃,是因为早前吐蕃在边境地区骚扰西夏。这原本是他们的问题,大辽认为宋国在居心叵测下出兵河潢,造成了厮政权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作为有错方,厮获得宋国援助和撑腰后,就放弃了认错纠错心思,选择抵抗,致使了地区的军事冲突深入化,复杂化。进而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流血事件。”

“包括前些时候,西夏漫咩造成的西宁州血案,也是因为误会,是因为他面临气势如虹的王部志愿军所逼,不得已为了自保获得过冬之基地,才引发的《西宁州大屠杀》。关于这一切,我大辽认为不全是宋国的错,但你们的介入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对西宁州血案,宋国难辞其咎。”

萧慧最后这么说道。

司马光也怒了,不冷静的出声道“血口喷人”。

诚然在私底下,司马光一党真抱有这个思维,把河潢地区出现的《西宁州大屠杀》说成了“王难辞其咎”。因为司马光为首的人认为,是气势如虹的王拒不撤军,把漫咩逼得太激,这才引发狗急跳墙的。

这个观点获得了宋国内部一些人的支持,至少皇后就是公开支持的。不过这些仅仅是宋国内部事务,外人使臣来当朝如此说就是羞辱人了,所以司马光忍不住。

如此一来整个朝廷都有些尴尬。觉得司马光太沉不住气,逞这些口舌之快有用啊?

很明显能说出这种话来,萧慧就是来打酱油秀优越感的,根本不会携带“想谈成”的外交目的。也就是俗称的走个程序,先礼后兵。

事实上再赵祯看来,萧慧的说辞,已经被他个人修饰过、算是较为客气了。

完全可以想见,这是因为他萧慧和新登基的辽皇不对付,才有意不把话说的太僵。

现在辽国内部的观点是:西宁州大屠杀是因为宋国王才发生的。但萧慧刚刚愿意把说辞修饰为“不全是宋国的错,但你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在懦弱惯了的赵祯听来,的确是萧慧故意放水、缓和语气了。

在赵祯思考间,萧慧再道:“宋皇陛下,时局如此,我大辽不建议宋军继续在河潢地区生事。还需酌情考虑迅速撤离宋军,以维护四方利益,做到宋国在上京时候参与三方会谈的宗旨。”

韩琦介入道:“贵使说句撤军当然简单。但现在为止,咱们就不要说外交套词模板了,大家心中有数,战争必有原因,成王败寇,打赢了就是正义打输了就没得说。至现在的结果,是我大宋志愿军艰苦转战半年的努力。万一宋国信了你们的话,从河潢战场撤军,但你们于关键时刻敏感时期,把萧族之珊军主力部署于辽国南京地区又是什么意思?我大宋若撤军了,你辽国又该怎么说?”

对这个问题萧慧也感到为难,这不是他能决定了,于是只能模糊答道:“韩相莫急,关于珊军在大辽境内的部署,我们有我们的理由,是我大辽的内政行为,宋国无需过度解读。”

“哦,原来是这样,你之观点我已经收到。”韩琦神色古怪的点头,自此不说话了。

这大抵意思就是没得谈。所以原本许多人都有话说,但现在也都知道该省点口水了。

就这样,嘉佑四年刚开年,河潢战场迟迟不出结果,大宋朝野被恐辽情绪笼罩,辽国北府参知政事萧慧、与大宋的第一次磋商不欢而散……

大雪纷飞,民间纷纷议论:

“我大宋不论到了何时,始终绕不开辽国威胁,始终要被讹诈。”

“是啊现在我每天关注这些消息,我兄弟就在河北地上逃生活,这时候辽国大军靠近大宋边境,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打。”

“这位大叔不要担心,我保证不会打。就算要打,现在的宋国不是当年了,只需大魔王出马,一定能带领大宋走出黑暗,赢得战争。”

“别太乐观,辽国可不是西夏。且大魔王现在被困于河潢战场泥潭,依照道理在四月之前不太可能有结果。而这关键时候,我大宋内部有很多的不稳定因素,还不知道来年的粮食和财政形势如何。怎么的,大宋也不能接受这个时候和超级大国打全面战争。”

“是的大魔王虽然好战,但客观的说,他始终都在避免和大国的全面战争,想为宋国崛起赢得缓冲时间。”

“崛起还远着呢,现在北京工业基地只是刚刚有个初形。仅仅打个河潢战争,耗费了我西北多少力量,动员了多少军民?你们不要只看得河潢战场上那区区两万宋军的部署,其实从抚宁县开始,延续到整个西北后勤供应线,现在为止已动员了四十五万以上军民参与,就为了供应志愿军后勤,还要养活战乱地区的吐蕃人。”

“是的不要只看到志愿军早期的捷报,若再不退兵,再不结束河潢战役,就算不考虑辽国关键时刻的讹诈,也将给我大宋带来致命的压力,总之大宋恐成最大输家!”

……

至一月九日,辽国北府参知政事又汇同大宋朝廷,进行了多次磋商,除了要求继续购买更多燧发枪外,还要求购买抚宁县机械厂出产的机床,以及蒸汽机。

此外还提出:新任辽皇有志农牧、要求宋国把王商号改良过的水稻、小麦、大豆种子出售给辽国,以改善辽国农业环境。另外,又提出了要引进那稀罕的“冬季大棚温室绿菜技术”。

另外耶律洪基信佛,要求宋国从宗教层面,加强辽国法师和宋国大相国寺的沟通,且要保证宋境有足够的佛寺数量,且绝对不能再出现“王在抚宁县拆迁寺庙的劣迹”。

作为宋国礼部尚书,司马光没回应其他要求,却大肆赞同了萧慧相爷关于保护宗教的观点。

如此闹得富弼铁青着脸,甩袖就离开了谈判现场。时候富弼放话说:此番谈判大宋中书门下不承认,这是礼部个别官员的个人行为。

从没想过富弼会如此,弄得司马光和萧慧瞠目结舌。

他们当然不知道富弼有多爱维稳。给授权狠人张丛训见不得光行动这类事么,富弼干的多了,且多半和宗教有关。只是说富弼自来“知我罪我唯其春秋”,许多事件都没解密,别人不知道而已。

除非有天富弼要被人彻底否定,那些蛋疼事才会被人翻出来。否则,现在他是首相,他定下的“秘级”就连韩琦都没解密的权限……

至一月十三日。

宋辽第五次谈判中,萧慧很识趣的不提宗教事宜了。

不过萧慧又要求:增加宋国每年给辽国的岁币至四十万两白银。且萧慧丝毫不提珊军驻扎南京的事,反而再次催促宋军必须从河潢地区撤军。

这次换过来,富弼韩琦目瞪口呆。

这不是难谈的问题,是完全没得谈。他们又要在边境驻军进行武力讹诈,又要买燧发枪、粮食种子、大棚蔬菜技术,养殖技术,还要以便宜价格买现在最新一代镗床和蒸汽机。又要求增加岁币,然后还要宋国在没有败像的时候从河潢撤军,却丝毫不提及他们是否从辽国南京撤军?

感情不提佛教问题,就算爸爸国此番给宋国的条件了?

说起来,就算回馈仅有的“佛教条件”,也不是萧慧仁慈、不是司马光不固执。乃是因为上次谈判,司马光近乎丧权辱国的回应宗教言论后,把身体不好的大儒李觏气死了。是的,李觏刚刚去世几日。

说起李觏其人他和孙复一样,是这时期的儒学泰斗之一。早期他经过范仲淹大力推荐,成为国子监助教。后来升任直讲(教授)。几日前病逝前的职位大约相当于“*******”。

李觏同时也是王安石的好友、文友。前阵子还安利了老王不少变法的思路。另外,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无神论者、大思想家,前期他还推崇过大的许多著作,这才是一般人拿大没办法的原因。否则王的许多文章早被宣传口和谐了。

然后,李觏其人有个特点是:反宗教。

无神论者么,他独尊儒学,排斥包括佛教、道教、摩尼教、鸟毛教在内的一切教派,说他们全是异端。

话说仅仅只因为范仲淹差点被否定、且死的早,否则范仲淹执政又启用李觏的话,恐怕他们打击宗教的手段会比富弼王更猥琐。

在王安石看来,儒学泰斗、无神论先驱、太学副校长病逝就是被司马光和萧慧气出来的。这个令人尊敬的先生死后,往后恐怕许多不良思维会反弹,至少会在太学反弹。太学是国朝后备官员的基地,若被司马光党的人影响,恐怕以后会逐步成为国朝挥之不去的灾难。

于是,王安石虽然没参与司马光萧慧他们的谈判,却果断闯入上清宫安利老赵了一些《李觏对大宋的正面影响和功绩》。

汗,赵祯知道李觏是个什么人,无奈他是敏感人物范仲淹的门生,加上他反道教不被皇后待见,所以老赵对李觏的任用一直很低调。不过现在听闻王安石的谗言说“李觏仅仅五十岁出头,在病中被司马光和萧慧的言论气死了”。

于是老赵力挺王安石,虽因萧慧的原因不方便怒斥司马光,但赵祯当即给予李觏足够追封,且下令把达三十多万字的《李觏集》收录于阁。

卷数真的太多了,除了王这个大水货外,大宋文人一般很难水出这么多字的著作,但管它水不水,一律都被老赵给予了肯定。

对此民间秀才友人沸腾,大骂李觏乃是和王一样的水货,怎么不把《铁头光》小白文也收录于阁,或者用于在太学做教材?要不要再把王弄去国子监做博士导师?看他能教出什么样的水漫金山学生来?

但是秀才敢骂不代表官员也敢出声。总之这次司马光没被骂,但皇帝把李觏的水文收录于阁且大肆追封,这在政治上,是对礼部宣传口极为罕见的打脸现象了。

萧慧也不想真把宋国皇帝惹恼而生事,这才和司马光达成默契,于第五次谈判中再也没说《辽国和大相国寺文化交流》的事宜。

但就算如此,仍旧没得谈。

在私下王安石或许能接受让儿子撤军的无奈选择,但绝不能接受在“辽国大军压境下签署不平等条约的行为”。

对现在的时局王安石已经放话,志愿军撤军有得谈,但前提条件是辽国珊军立即撤离南京,至少要有个北迁三百里动作,才有得谈。

至于萧慧提出的其余条件么,王安石多的没说,只在短文中用词“啧啧”两字,就此没了下文。

鉴于此,不论朝廷还是民间更当心了。随着宋辽谈判分歧日渐加大,甚至过度到摩擦间断,兴许宋辽战争真有爆发的可能,且不会太远,恐怕就在三月间。

大宋从上到下对辽人的恐惧是根深蒂固的,一些民间评论家认为:扛过去的可能也有的,因为类似寇老西儿的人现在大宋也还有的,大不了再来个澶渊2.0,无非就是勒紧裤腰带过几年。

人们遇到危局时,总会再次想那个人。哪怕他有许多骂名,但也无疑在说明大魔王就算年轻,但领袖的气场已初步成形,魔王领域虽还不成气候,却也已经开始扩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