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524章 真老实人

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524章 真老实人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0:42 来源:笔趣阁

大魔王的尿性没有惊喜,他能把一项暂时不适合商用的失败项目,宣传为“黑科技出世,顺便耶律洪基惊呼不可战胜”。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当年在东京、于司农寺严打地主,造成了大很坏的影响和民声,同时造成了土地分散化,从集约使用变为了小农精耕。此点上来讲王也承认有些“逆发展”意思。

但作为政治家,无需于一些具体边角利益上纠结。

汴京是大宋首府,稳定和安全压倒一切利益,无需于区区产出效率上斤斤计较。且京畿和别处不同,那是最多权贵扎根的地方,当时京城的耕地那不叫集约化,已经是超级寡头化了。仅仅说得出名字来的那么两三人,她们就占有了京畿地区近三分之一的耕地。

若不打掉,那在某个时候能威胁到政治根基。所以王那时就不顾吃相的出手了。

至于北京暂时不需要,老张也指名道姓的写信提醒王说,“现在北京的耕地形势相对平衡,大家都很怕你小魔王,若不想起乱,造成工业上被拖后腿,就默认老夫往前的思路,不要妄动耕地政策”。

王并不喜欢被教做人,但此番老张说的有些道理。在来北京前已经摸底,北京的耕地兼并自然较严重,但诚如老张所言是集约化,还没到寡头化地步,远没有当时东京那么严重。

那么这一个个不算寡头的集团,恰好真是推广机械化农耕的土壤。

只有这些家伙土地多、且基本连成片的时候,他们才会开始思考统一的开渠、储水、租用或购买机械化设备投产事宜。若土地过度分散在个人手里,虽然解决了稳定和安全问题,但小农基本不可能去购买新式的机械化农具,也不可能为了自己的三亩地而去谋划开渠储水事宜。

基本只会如同陈留县让老包头疼的那群家伙一样,一到春耕时节就各自堵水抢水,为此经常引发以村为规模的械斗。

各自都有好处和坏处,世事难以两全。

不过鉴于运输环境改善、以及机械力逐步成熟。王在北京的展望是专精于大豆战略,这个事业不太需要精耕细作,是最适合机械化粗放耕作、又营养价值比最划算的粮食路线。

粮食政策该怎么干,此点从来也没有定数,不同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做法。远的王不敢说,但就以大宋现在一亿人口的规模,宋家政治经过了老赵后,暂时又相对归心稳定,这样看的话,解决了运输后,妥妥的集约化集群化才是利益最大的。

等什么时候大宋有了七亿以上人口,才需要重新规划,但那已经是另外一代人的事了。

所以现在经过王水军宣传,整个大名府热闹了起来:

“什么,拖拉机?那是什么鬼东西?”

“还有耧机又是什么东东?”

“没什么新鲜的,乃是大魔王搞出来的失败产品,卖不掉的那种,大家不要上当。”

“并不全是这样。的确还不成熟,虽然贵,但真的厉害,大名府自有官田已经开始部署,听说只需三人轮班操作,一日就可以完成近千亩犁耕和播种事宜。”

“卧槽真的假的,三个人,一天一千亩?”

“总之机械厂那些国营奸商就是这样宣传的。但也有道理的,我大宋从来不缺智慧,黑科技层出不穷。蒸汽机从开初的高成本、不看好,愣是被大魔王发展到了现在,许多人想要蒸汽机都拿不到货。”

“一日耕种一千亩没问题,坦白说一亿亩老子也不嫌多,这个世界没有不能用的东西,只是价格问题而已。”一个市侩的土豪道。

“价格不会让你太实惠,但听说大魔王给补贴。长远来看大魔王就算不打击田政,但有他在北京强压,佃户待遇只会逐步提高,于是地主就涉及了现在的一个流行词‘管理成本’。佃户的利益提高,就代表地主利益降低,从这里说减少佃户雇佣、另外一边对应的是,机械化农耕成本却会像蒸汽机那样快速降低。所以除非你抱着吃一口就溜的赚快钱心理,否则测算下来,应该逐步转向机械化更为有利,至少在大名府是这样的。”

经过某人这一通解说,地主们还是有些心动的,就算是忽悠,不得不承认这个远景也很美。话说投资耕地的人么,良心好坏先不说,但肯定不是快钱党,无一例外是抱有长远打算的保守派。

张方平相爷离开大名府前,召集地主老财们开茶话会,提醒了地主大魔王不好惹,在他吃相不算过分时忍忍就过去了,不要轻易发起对抗。书呆子或许吃这一套,但时至今日的大魔王真不是好欺负,他是真敢打硬战的狠人,怼了起来,那就谁都没有好处了。

“罢了罢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论是谁来都要张口吃点什么下去、念头才会通达的,当做保护费,老子们捏着鼻子订购一批他的机械农具算了。看看效果怎么样再说。”

持续发酵后,这样的中庸思维暂时成为了大名府地主们的认知。

太阳底下的事就这么点,就像地主收割佃农那样,走马上任的封疆大吏们也是差不多的方式对待地主的,方式五花八门,但核心就是割韭菜,吃相温柔和粗暴的区别。这其实是食物链的自然规律。

刚巧大豆乃是两熟作物,现在正好遇到时间点,不需要精细耕作的新一**豆上马正是时候。现在的大名府,已经有至少三分之一持有投降派思维的地主,选择了能日耕千亩第一代内燃机农具,轰轰烈烈的开始干了。

以前的大宋没人敢把某一作物如此集中性上马,那是找死,价格低且运不出去。一但本地消化不了就哭瞎,哪怕是方便存储的大豆。

但现在有政策扶持,且大魔王也意外的好说话,不打击张方平时期的田政政策,唯一只要求买些他的机器作为保护费就行。

大豆销路绝对不是问题,因为现在的运价几乎一天一跌,传统漕帮正在骂娘,但有大魔王坐镇、就算势力很大的漕帮也绝对不敢闹事。这就代表大名府用不完的大豆,付出能接受的运价后,就能运出去外地。

还有另外一重保险:大魔王代表大名府承诺了官府收储的底线价格。

官府的价格不能说有油水,但在合理套用粮食补贴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基本不亏,那完全可以在新的农耕体系下搏一搏,就算不赚钱,积累一波集群机械化农耕经验、这也算是本领。

不亏的前提下,听说志愿军依靠压缩军粮打赢了战争,军粮主料就是大豆,韩琦非常喜欢,于是军粮有可能修改的情况下,各地养殖业越来越成规模的当下,如果大豆行情崛起,那么这样走量走效率的机械化耕种,就赚多了。

一切都是利益闹的,这就是大名府地主们暂时愿意配合的原因。

还有更震撼的消息,听说大魔王当年在舒州的农业基本盘团队有个黑科技项目:一年三熟的大豆种子快要差不多了,那简直是要用粮食淹没天下的节奏。

依大魔王尿性,他的这个黑科技不会独吃,因为他自己没地。所以会采取“专利授权”,谁都能种的方式展开。

在谁都能种、大家处于同一个起点时,只有拼效率和量才有出路。于是现在上他的车,提前积累集群机械化的管理经验,也就是俗称的练功。

总之大魔王就是这样宣传的,至于地主信不信,有些肯定是信了。

另外有消息灵通者,已经知道西夏和辽国此番需要大量大豆的消息,成规模的大豆现在就大名府拿得出来且运得出去。

这是个机会,要在这个对外的大豆贸易中占有足够的话语权和比重,最终仍旧看量。

所以先上车的人会有先发的业内经验,会有未来的渠道优势。

张方平都会保守,但这方面的贸易一定可以达成,因为大魔王就这尿性。

若依照汴京相公们的传统思路,敌国需要什么就不能卖什么出去。但从抚宁县时期开始,脑洞王从来不走寻常路,不敏感的那个东西他还不卖。总体上大魔王就是个奸商,除了工艺流程外,就算火药燧发枪,只要给钱他就卖的不亦乐乎。

当然一些人认为大是个负责任的人,他养大的西北狼西夏军,他也带队在河潢战场教西夏做人了。所以现在的大宋奸商们信心爆棚,只要政策许可,那真是不介意用物资砸死外族蛮子。

这样的政策汴京肯定不喜欢,但在大魔王麾下一定可以大干特干。

大魔王的非公开指导已经出来:粮食军火,辽国西夏要多少就卖多少,包括神武炮。我不怕他们有,我只怕他们自己造、自己种。

既然粮食军火这种战略级物资都可以卖,那当然除了工业司定下的机密外,就没有禁忌了。

所以现在除了农业口,工业党也处于鸡血状态,都知道大魔王爱做生意,青塘和西夏贸易市场等待全面占领,运输问题也正在解决中,那么理论上只要把东西造出来、且有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就都卖得掉。

大名府人多,工价还算合理,哪怕大魔王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各奸商不能吃相太难看,但仍旧很划算。

所以从大魔王进大名府开始,真的八仙过海了,国企根本抢不过这些家伙,土豪员外们处于鸡血状态,开始从工业园区买地,丧心病狂的全面投资制造业,订购各种机床,下各种稀奇古怪的机器订单。

这些订单足以吓傻北京机械厂,就算已经扩产招工,但是持续三班倒,保守估计也三年才能交付这些订单。并且是在后续订单不增加的情况下。

这真不是大魔王不想进一步做大国企,而是精力有限,真的干不过这些鲨鱼,所以只能勉强抓住高精尖的产业在官府手里,就可以算是及格了。

就算是高精尖产业譬如蒸汽机,现在都已经有了强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著名的叶家。

老奸巨猾的叶庆华真有些能耐,几年来他一直在研究蒸汽机,研究他自己的工艺。于今年六月初,叶家自己的蒸汽机也出来了。

设计方案和抚宁机械厂不同,并没有触犯工业司的自有专利。相比机械厂现在的二代蒸汽机较为落后,但听曹集说也能用。

质量和效率不如抚宁县机械厂的,不过便宜。加之叶庆华前期利用蒸汽机的独占期,开发了非常多的应用,现在他在业内甚至就是蒸汽机的代言人,搭建了非常多的渠道和市场。

于是叶老狐狸的蒸汽机出来后暂时没有对手,正在迅速的占领这个饥渴的大宋市场。

包括大自己的煤场,都已经采购了叶家的三十台蒸汽机了,未交付的订单还有三百台。这些是曹集为了发展下的单,大都干涉不了,只能干瞪眼。

所以这个问题上当年大为了起步资金,也都被财大气粗的叶庆华算计了,现在官府的蒸汽机仍旧处于叶庆华的独占期,除了官府自己能买,叶庆华当初那总计七百台的订单只交付了一半多些。

根据最早的协议官府可以买抚宁县蒸汽机,但仅有的一点产量,供应大部头工业司都不够,那么地方官府们现在只有自谋出路、买叶庆华的了。

负责的说,从蒸汽机出世到现在快三岁,大宋的工业革命这才轰轰烈烈的正式开始!

蒸汽机在矿业,基建、水利、运输行业中的用途越来越大,这些方面王是吃螃蟹的人,这些应用环境从最早的西北抚宁县开始尝试,现在已经成熟稳定,可以商用。

这些全是政绩,王吕惠卿依靠这类政绩崛起,于是现在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政治指导,乃是官僚们抓政绩的方向了。

现在包拯管三司,他仍旧没弄懂蒸汽机是怎么一回事,害怕步子大了滋生过多的黑幕和**,于是包拯的政策是:原则上三司不会下发工业补助资金,开封府和大名府也不例外。想尝试投入随便地方官府,前提是严禁把“产业升级”负担添加至百姓头上,必须自己有真实的财政盈余,才能尝试。

包拯有点保守,会导致大宋工业化进程速度减慢。但客观的说缓有缓的好处,这的确能避免一些好大喜功烧财政的猫腻,稳步缓行,它能提高资金的效率。

此外,大名府的许多政策,又被三司发文给予多次警告。包括了方方面面:税制、贸易政策、过激的粮食政策等等,都被批评。每个批评上都有包老头的签字。

对此大心口薄凉薄凉的,从三司的数次警告,措辞一次比一次严厉看,不会是河北都转运司来查。因为大名府算京城乃是直辖,与河北都司平级,所以会是中央来的三司巡视组。

“这局面应该不远了,妈的他们就会欺负老实人。”

听大魔王如此吐槽后,小清新苏轼昏倒在地寻思:他真算老实人啊,至少他还会对三司的批评担心,什么时候他连朝廷都不怕了,那就是大宋的悲哀了,真老实人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