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583章 谅解

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583章 谅解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0:42 来源:笔趣阁

其实王也有苦衷,只是不方便说。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太子不在皇城司的保护下真不好。但王懂人情世故,赵宗实已经三十而立,不在是能教育的年纪了。

女人么、尤其是是曹皇后似的理学大家长心态,她一定会很嗦唠叨。鉴于她真不是赵宗实的亲娘,所以话多不甜。赵宗实这个时期若真的住进来,就一定会加剧两宫的矛盾。

王不让小赵住进来不是怕道士对他不利,那不可能。而是不想铺垫出历史中的“韩琦介入威胁太后的事”,这对大宋的政治平稳极为不利。

那么要拖延到什么时候呢?拖到赵宗实登基就行了。

大认为那时候太后和赵宗实就会缓和的多。很简单从心理学上讲,登基后赵宗实毕竟是皇帝了,也不是小孩子,曹皇后真不是傻子,不会在矛盾不大时去公然对大宋皇帝进行过多干涉。

历史上发生这些事的时候,兴许是在赵宗实的太子阶段,就已经弄的双方苦大仇深,于是才真正激化。

于是对此大的药方是:在激化矛盾前不见面或少见面。那么皇后的戾气就不重,再等到皇帝身份后,她即便嗦也就会有选择的说话,就能缓和了。

当然这些只能做,不能说。

而曹皇后对此不满,却也不敢公然的指责王。

老赵猥琐啊,把王放在火上烤,这成了王的责任,拉仇恨了。王过来替赵宗实把难题顶回去后,皇后娘现在就不会责怪赵宗实,而会责怪王。这就叫缓冲,王成为了背锅的那人。

“娘娘,还有其他事吗?”王再次告辞的态势。

曹皇后想了想又容色稍缓的样子道:“基本没了。最后一点想说,本宫以往对你有些误解,还有些摩擦。”

王微笑道:“娘娘客气,您没对臣误解过。因为臣的不妥行为真实存在的,并不是谣传中伤。”

难得大魔王认怂,曹皇后很高兴,笑道:“官家这方面的眼光始终有的。经过诸多历练,现在看你真的成熟稳重了,像换了个人一样。此番召见你入宫,也是本宫想要感激。听闻昨晚你去制止了赵曙的晚宴?”

“有这事。”王微微点头。

曹皇后道:“这就好啊。你自来都喜欢拉仇恨得罪人,以前总让本宫觉得这是装。所幸你对太子也这样,说明官家没用错人。你没有因为他是大宋继承人就同流合污。相公至此已经有了自己的行为坐派,算得上是公正了。”

王没回应,又抬起茶碗喝了一口。她没事不会随便拍人马屁的,一定还有后续说辞。

果然给王添了开水后,曹皇后接着又道:“今官家身体不好,不理政,太子初为监国,汇同强硬派韩琦对交趾宣战之事宜已成,原本不该对已生效政策指手画脚。但国家安定第一,打仗自来不是好事。本宫听闻在初期,相公之政意是想和交趾协商对话,有这事吗?”

王也没回应。只在心理感慨事事难料:兴许这问题上,会和曹皇后取得共识成为同盟?

曹皇后又急忙解释道:“相公莫要误会,本宫不是想越权干政。而是官家不理政、太子监国时期,身为皇后介入把持,本宫自身不觉得不妥。”

王思考少顷微微点头:“娘娘之说辞并无毛病。太子殿下新手上路,监国初期,时值我国朝面临严峻形势,需要稳重。于老官家无法理政的时局下,除政务大臣外,皇家理应有人陪同、扶上马、保驾护航渡过大宋的黑暗时期。这于情于理于法都不算问题。”

曹皇后受宠若惊的连连点头。

“不过……”

这个转折词不禁让曹皇后一脸黑线。

王也不管她脸色,又接着道:“理论仅仅是理论。娘娘您知道的,臣一以贯之的不主张保守派的‘只要程序正义就天崩地裂也没关系’路线。”

曹皇后不悦的道:“程序和法律正义难道还错了?”

“臣不敢,臣也没说是错。事实上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路数。后宫介入政务这在哪朝哪代都属于敏感事务,请注意臣说的是敏感,而没说错。”

王侃侃而谈:“于是根据敏感原则,太子初出茅庐原本就急于做事,一定会有逆反心理,这是人性决定的。这个时候越给他压力越是反效果。相反会把他逼得急于进一步表现自己,出现‘专门和家长’对着干的形势。”

曹皇后思考少顷,正色道:“但相公说他已经三十而立,不在是孩子了,何来逆反心理?”

王道:“心理年龄不等于实际年龄。如果继续让他做普通宗室子弟,他当然是比谁都成熟的。但现在换了新角色,在他患得患失的心态中,如果观点遭人反对,导致他心态变坏。且在他实际没有决定权时,臣认为这不但没有用处,还是反作用。太子若被为难,韩琦的性格也会有一定会有反弹,这就不利于后宫和中堂间的关系,不利于将来两宫的融洽关系,娘娘以为呢?”

听到曹皇后楞了楞,进入了考虑状态。

她也不是一味的不讲理,只是说她不漂亮的一黄脸婆,老赵平时没心思扭正调教她,而别人又不和她交流,只有司马光吕公著等人对她传销。而她又对赵宗实的“太子妃”传销,导致把将来的高皇后培养成了大宋最极端的理学党。

汗,就这点事。这就是老祖宗说的“兼听则明”。

赵顼会是王安石王的粉丝,大宋少见的激进派皇帝。整个宋朝三百年岁月中,被“开除”的文官就集中在赵顼时期,占据恐怕三分之二比例。这是因为他信王安石,然后王安石果断出手砸了这些人的饭碗。

然而赵顼的娘亲高皇后,却是司马光的铁粉,大宋最大的保守理学派。所以在赵顼后王安石凉了,她就把司马光抬出来了。

司马圣人是真牛逼的,纵使大家长王安石时期也没把他给开了,这说明老司马真是不倒翁之一,且行的正坐的直。

王真的没乱说。若现在真是赵宗实说了算,那么大和曹皇后威逼他一下,根据他保守懦弱的性格会妥协、会把政策转向的。

可惜不是赵宗实说了算,而是韩琦。这就是大宋的政治特点。

监国监国,他只是个监督实习的角色,不是掌柜,他可以建议,可以上访,可以吵架,但现在仍旧是韩琦做决策。

可惜现在限于敏感形势,他选择依靠韩琦且被韩琦洗脑了,不但没决定权,也暂时听不进别人建议。所以这种他急于做事表现的龙傲天心态下,跑去泼冷水说“你是错的你不行”,一定会出现非常恶劣的反效果,相反把往后大宋的政治搞的一团糟糕。

王昨晚就以侧面的方式,让赵宗实隐约觉得出兵广南的策略存在问题。但绝不能过激的正面冲突。

理论上当然可以找老赵上访,但实际在政治上则不能。因为找老赵上访等于同时打老赵的脸,打韩琦的脸,打赵宗实的脸。

人家皇帝第一次派来的监国实习生,事情还没开始做,就绕开首相跑去对老赵说“您选的太子是错的,干不成事啥啥啥的”,这绝逼让老赵恼火,让赵宗实也无法自处。

从老赵之前的作为看,他既然此生第一次打算固执,认定了赵宗实且昭告社稷、昭告宗庙,立下了大宋太子,当然不会变了。于是怎能实习第一天就去找老板说这实习生不行?

这么干就叫懒政和推卸责任。那铁定被老赵后脑勺一掌说“太子不行是你太师失职”。汗,换王处理,王就会这样怼回来的。

于是就形成了这各方都投鼠忌器的形势,很难说清楚是谁在怼谁?

老赵他不是不清楚时局和难题,只因他是皇帝,可以做甩手掌柜把这难题交给王去周旋。这就是在其位谋其政。

将要打世界大战仅仅是王的模型推演,并不确定。所以王也有自己需要权衡的东西,不能为了不确定的事去冒大忌讳。

关键是冒了也没用处,总之在出问题前,这事不可能说服皇帝。那么决定权就在韩琦手里。

且不是将要对交趾宣战,是已经宣战。既定的国策下,哪怕不同意韩琦路线,作为大宋子民和官员,这个时候不能不支持相爷的工作。

事情发生前尽力缓冲,那叫努力,那叫谏言。事情发生了还唱反调的叫附庸风雅,叫嘴炮药丸、说话不腰疼。

上述这些就是大魔王这时期的全部所想,全部难题。

于是这问题上没有商量余地,王最终起身抱拳道:“娘娘,臣无疑冒犯。臣的确不支持出兵广南政策,但既然已经宣战、而不是将要宣战,这就是大宋的国策以及国格,是大宋整体意志。不能在国战期间给监国太子、给国相施加难题拖后腿是必须有的觉悟。这场战争是否必要,这很难论证。”

“将心比自己,当时臣帅军西征,四渡湟水后宗城大捷,首次取得了战略转机。但朝廷以司马光为首的一群人、不断给皇帝和相公们施加压力拖后退,反战。”

王苦口婆心的道:“诚然在当时无法证明司马光错误,也无法证明我正确。于是现在臣不会以路线理由进行批判,但其实这是伦理道德问题,是对战友的猜忌和不信任。所谓君子应该坦荡、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也。在战争已成事实、且进入了国朝最关键时期,昧着良心拖后腿,拿着自己也不确定的理论反战。这不是犯罪,但我只要活着一天就不会去做。”

思考少顷,曹皇后坚持己见的模样,正色道:“相公说的感人至深,以往本宫竟是……不曾想过这些理论。但本宫仍旧坚持不对了要说,所谓兼听则明乃至圣之言,有人坚持战争,另外的人当然可以坚持反战。这其中的确没有对错,而是价值观念的不统一。相公切记,不可为此耿耿于怀司马光当时的行为。”

王一阵郁闷,寻思铁头光他如此牛逼,我耿耿于怀又有什么卵用,将来他能把王安石都熬死,在你儿媳支持下登入青云呢。话说他老人家无数次辞官啥啥啥的满地打滚,不想做事。那时期他身体很不好了,还能不能做宰相心理怎会没点逼数?但铁头光仍旧拖着病体上任宰相,仅仅做了半年,刚巧把王安石的法律全部作废后,这才舒出一口气去世。

“好吧,看相公的样子你也在固执,坚持敌视司马光。”曹皇后现在对他没有戾气了,但是也很无奈。

“他不是敌人,所以不存在敌视。但臣真没喜欢那家伙的义务。”王歪戴着帽子的模样说道。

曹皇后点了点头,担心的道:“司马光的问题先不谈,总之相公的意思是:此番不会介入教导赵曙的广南战争政策了是吧?”

王道:“是引导不能是教导,他再也不是孩子了。臣建议娘娘不要在这时和他说这种问题,以免引起了反弹还没用处。引导太子殿下非娘娘之责任,而是臣的责任。娘娘可以不见太子,但若一定要见,臣希望是以‘娘’的身份叙话家常,在生活上可以聊天,可以给予关心。但切记不要这个时候谈及政务。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策略方式很重要。“

曹皇后好奇的道:“关于策略你具体说一下?”

王道:“现在东京有许多自行车,娘娘骑过吗?”

曹皇后笑道:“骑过,那是新东西,很好玩,乃是本宫弟弟曹集厂里制造的,是你发明的。”

王微微点头道:“那娘娘当然会明白,自行车往左偏移的时候,只能顺着往左修正,若往右强拉肯定翻车,是不是这道理?”

曹皇后楞了楞,一想还真是。

就此王告辞转身:“这是宇宙现象和定理。放大到国策,放大到教育太子殿下也可以照搬。就是所谓的堵不如疏。太子殿下已经参与,国战已经开启的时候,就是自行车左偏移。这时不能扭着来,要相反支持他们‘更’。化险为夷的同时,作为骑车人,殿下和韩琦也会有‘车感’,会感觉到惊险,从而稳重起来。”

曹皇后想了少顷后惊为天人,可惜回神过来已经看不到大魔王背影。他已经离开了仁明殿。

吕纯阳这才介入道:“娘娘似乎越来越信他了?”

曹皇后思考少顷,微微摇头道:“不是信,是理解和尊重。偏见害人不浅。现在他真的成熟了,他有毛病、但他也是实际带领大宋走出黑暗的人。这是抹不去的。和他敞开交谈一席话令人茅塞顿开,成功绝非偶然。时至今日的他已然一派宗师。”

“那是否召见太子训话?以维持仁明殿的威严?”通天教主老吕问道。

皇后摇头道:“算了。一些问题上王说的有道理。威严不是依靠撒泼和冲突获得,不要以为大魔王真是依靠奸臣手段崛起的。他崛起只有一个原因:做事,且是有用的事。譬如他临危受命打赢了国战,譬如他作为工业领路人、把大宋的财政翻了一倍还多。”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