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600章 澶渊条款2.0

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600章 澶渊条款2.0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0:42 来源:笔趣阁

深夜。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王于枢密院审阅各方的进展文报。

“相爷,卑职发现外事司积压的文报中有一封反常的书信,是辽国于十日前发出的加紧外交函,您要不要亲自看?”

这个时候秘书丞拿着一份外事文书进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王不禁松了一口气,这是做出北方大撤离决定二十日以来,第一次把悬着的心给落了下来。

总算把老萧唬住了。

出现了萧慧看不懂的部署他没选择马上开战,本着谨慎进行试探,这是聪明人惯有的毛病。

此番他派人来谈是试探,但同时也成为了大宋最后的时间纵深。

大魔王需要老萧的“这次迟疑”,若没有这迟疑,大宋北方所付出的代价会惨痛到击碎后方神经的地步。这次所谓的空城计不是主动为之,空城计这么极端的笨办法不会有谁爱去主动玩的,那都是因为时局,导致没有办法而豁出去才出现的策略。

它偏偏还勉强凑效了。

有这缓冲就好,多一日时间,北方撤离完成度会越高。那么在战争爆发时候就会尽可能减少伤亡。

就此王连这份文件的内容都没看,随手放在一边道:“告诉萧慧的特使,明日来都堂见我。”

“相公您都不看一下内容措辞吗?”随从担心的道。

“不用看。甚至老萧的特使明日说些什么也毫不重要,至此宋辽开战已成定局。老萧特使过来,仅仅因为他看不懂我的部署,来我朝走动、观察我那些政敌持有的意见,以判断在北方撤离问题上是空城计还是陷阱。”

王摆手道……

次日一早,为了较正式的接待萧慧特使、铁骊部王子萧的烈日,赵宗实也参与了朝议。

身着契丹惯有服饰和古怪发式,萧的烈日嚣张粗狂的造型,昂头挺胸步入了大宋中枢。

先以惯有的契丹礼节躬身道:“见过宋太子,见过相。”

赵宗实客气的笑道:“辽使多礼了。”

王则不说话,只好奇的看着他。

萧的烈日又环视了一圈,颇为放肆的哈哈笑道:“宋国号称富庶,却不想这都堂仅仅这点规模,和我大辽之皮室大帐万万不能相比。”

“你……你……”许多朝臣即便恐辽,也受不了辽使这公然无礼的姿态,都被急的脸如锅底。

王微微抬手,打住了朝臣们的情绪,笑着问:“辽使不觉着这话显得无礼吗?”

萧的烈日也不是一味的嚣张无脑,把笑哈哈的造型一收,对王抱拳道:“相明见,我大辽国无意冒犯宋国威严,但若仅仅开场白就觉得我大辽无礼,那么这次交涉恐怕会让你们举国很失望,还要不要听本使接下来的说辞呢?”

这个借机发难的形势下,萧的烈日正在仔细观察宋国各朝臣的姿态、表情。却唯独看不透大魔王在想什么?

王道:“既然你来了,我也无法判断你们辽国是不是有诚意,总要听听你的说辞,说吧,本相会仔细听着,也一定会给你答复。”

萧的烈日鞠躬后,把他携带的地图展开后陈上,侃侃而谈:“本使受辽皇和萧相之命,前来商议当年宋辽双方的领土争议问题。现在我大辽国下达最后的通牒:希望宋国立即交割包括保宁、河曲、雁门、屋山、北平、霸县等在内的共十九个县。这些自古以来就是大辽无可争议的领土,现在却被宋国实际占有控制。另外,现在三十万两白银的岁币已经不符合当初澶渊之精神,我大辽要求岁币增加至一百万两白银。望相给个说法,以平息大辽国内部特殊时期的怨气。”

说完,萧的烈日趁机观察宋国前三排朝臣的表情姿态,发现他们有的愤怒,有的震惊,有的则神色古怪透着懦弱。总之各种姿态都有。

但这让萧的烈日觉得很真实,这就是大军压境城下之盟时,宋国朝廷该有的不统一姿态。

结合早前谣传的宋人在关键时候有不少迁都避祸言论,抱有试探目的的萧的烈日隐约觉得:辽国进兵的时机成熟了,神机在北方紧急开展的大撤离政策,乃是因为萧相过度谨慎误判了,实际不是陷阱,就是王没办法之下的空城计。

出使之前萧相吩咐要注意的细节,如果宋人在北方大撤离是真正的计谋“口袋”,那必然是相当庞大的一个计划,宋国前三排朝臣应该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态势。因为有些东西无法完全掩饰。

有了这个判断,结合多日来在汴京民间听到的消息言论,萧的烈日的任务已经达成,打算找借口离开了。

于是补充了一句明知不会有结果的话:“以上,就是我大辽国此番全部要求,只需交割了十九个县、并承认新的岁币协议,大辽国即会于这宋国后院起火的时节退兵,以盟友姿态保护你们。”

一向性急、也参与列席的韩琦直接把茶碗砸在地上道:“滚出去!”

司马光等人则欲哭无泪的样子,急的脸色惨白。明知道这样的要求太无礼,但扪心自问,现在大宋处于十面埋伏,韩琦怎能把话说的这么决绝,这未尝不是一种处理的办法?

借助韩琦的呵斥,萧的烈日不在说什么,转身欲要离开。

王却忽然道:“辽使且留步。”

萧的烈日转身大声道:“怎么,相不想放我离开?”

王微微一笑:“想多了,我没那么夸张也没那么大胆子,你受外交规则保护,而受益于这规则的宋人和宋官更多。”

“你明白就好。”萧的烈日故意做出嚣张的姿态,想把王也惹毛后被驱赶。

可惜王偏偏不怒,迟疑少顷道:“你们提及的要求看似很难接受,但不得不承认,在这特殊的时候它真有达成的可能。本相想要听你亲口确认:你们聚集三十多万军队于边境敏感地区,目的就是要达成这澶渊之盟2.0补充条款吗?”

萧的烈日有些疑惑的看着王道:“是的,这就是我大辽的全部要求和心思。相以为如何?”

见王在思考,有愿意谈的姿态,韩琦忍不住的道:“你……不会疯了想商谈这种事吧?”

“完了,大魔王要妥协……他也没有其他好办法了!”

就此一来许多朝臣心里这么想着,知道越发接近失控的局势了,恐怕大宋不得不面对,联想大魔王在交趾问题上也持有类似思维,是真有可能签署这类似澶渊2.0城下之盟的。

王注视着萧的烈日温声道:“谈的意向我宋人一向都有。谈可以谈,但既然是‘谈’,就得双方都有妥协让步,以达到平衡,否则那叫抢。你方所开的条件较为过分,我宋国接受不了,如果有少许挪动则能证明你们诚意,那就可以继续谈。这样,容本相考虑两日,你也考虑两日,然后你我双方都报出各自底价,看有没有达成共识的可能?”

得到这样的回应让萧的烈日有些愕然?而自己又该如何回应呢?

算好韩琦又跳出来解了萧的烈日的尴尬,怒其不争的道:“王你丧权辱国,若在这种时候这种问题上都能谈,那仁明殿之决议把你放出来干嘛,放出来卖国……”

“闭嘴!”

王当堂拍案起身道:“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你这是咆哮朝议,以下犯上。把我放出来是为你们前期的仍性买单!若非你前期种种失误,又何须有现在这步!”

这样的火药味看得萧的烈日大张着嘴巴,觉得很不可思议。这种逗比形势也只可能在宋国发生,在辽国是不会发生的。

大魔王的怒斥,也没让韩大脑壳更反弹。韩琦楞了楞,又慢慢的气平了些,扪心自问,哪怕明知道辽国是趁火打劫,但当初以自己为核心的政权,的确出现了诸多被牵着鼻子走的形势,一步一步形成了这个局面。大魔王他这句没说错:他复出的确是出来处理烂摊子的。

这么想着,韩琦倒也有些理亏的样子,虽没道歉认错,却也就此消停了。

“这都是你们宋人自己作死,自找的!”

怀着戏谑的心态这么想着,但萧的烈日同时也有了其他想法。看这形势,神机已经没有张良计或过墙梯了,这的确是宋国生死存亡时刻。所以他在北方高调做出撤离不是口袋,绝逼是空城计。

理论上有了这判断,就应该迅速撤离汇报,让大辽国趁机进兵。可惜萧的烈日也有自己的想法:

这的确是瓜分大宋的时刻,但大宋体量毕竟摆在这,一亿人口规模和两百万量级的军队不是假的。局部入侵抢劫、讹诈钱财当然没问题。但若真要全面占领、应对长久的反抗斗争那是另外的概念。那需要太久的岁月,要牺牲太多的辽人。

漠北那些蛮族抢劫杀人忒厉害,但长治久安的占领政治上,他们一定是副作用,所以仍旧会是嫡系铁骊部的责任。那么作为铁骊部王子,到底要目睹多少萧族儿郎为这场战争流血,这个账没人可以算得清楚。

于是萧的烈日不禁想:假设辽国准备不足,无法全面灭宋、仅仅只是局部利益的话,其实拿到澶渊2.0的补充条款、神机愿意放弃界河利益、割让十九个县,也算一种兵不刃血的利益了,未必比经过了战争拉足仇恨拿到的利益少太多?

考虑到此萧的烈日觉得,迅速占领北方大面积的宋国领土,或许是耶律洪基和老萧的利益。但保住铁骊部儿郎不折损、同时拿到足够诚意的外交果实后,则是我萧的烈日和铁骊部的核心利益?

就这么思前想后的迟疑许久,萧的烈日看着王道:“行,既然相有谈的诚意,那本使多留两日。但有一点必须说明,少许挪动或许可以有,却不会有太大余地,此点是大宋必须面对的问题。”

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摆手道:“去吧,容我考虑这两日,到时候一定会有个答复。”

“如此就好。”

萧的烈日仰头长笑后离开了,就此留下了朝臣们面面相视。

赵宗实心思最复杂,生性懦弱的他理解大魔王“要谈”的苦衷。但作为将来大宋的接班人,增加岁币以今时今日大宋的财政能力或许可以接受,但割让国土,无疑让赵宗实心疼的想吐血。

却无奈之前一步错导致步步错,眼看大魔王即便出山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北方大撤离实际已经在私下被许多人称为投降主义。暂时只因大魔王以往的威望强压,所以质疑反弹之声不算多。

这样纠结了一下,身体也不好的赵宗实气急攻心,脑壳一偏,就倒在了朝堂上。

“殿下……太子殿下您怎么了……”一大群酱油党围了上去。

身形高大的韩琦捏着拳头,指关节噼里啪啦的作响,但最终没发作,对王叹息一声道:“不在其位老夫干涉不了,套用你当时的的话:你是首相,老夫是为国服役,于道德伦理上现在我不能拖你后腿,要支持你工作。老夫只希望你这时期的决策和作为,对得起民族和国朝。”

王微微点头,却一句话没说。

就此韩琦转身佝偻着身,离开了朝堂。现在他头发全白,相比几个月前苍老了一大截,这几个月就像他渡过了十年一样。

于是看着他的背影,大魔王想到的不是这些日子被他打压,而是曾经还是孩子时候,韩大脑壳对自己的种种照顾。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没有他韩琦,大万万走不到这一步。

某种程度上大魔王和老韩的际遇,有点像是范仲淹和韩琦的际遇,是一种强化版。都是初期很热心的受到韩大脑壳的保举和照顾,但转眼就因价值观冲突而开怼。

很不幸,这个德行韩琦保留到了头发全白,而大依旧年轻,所以本着严格律己宽以待人原则,一定程度上王已经原谅他了。

韩琦他以为仁明殿决议中不许他退、委任三司使是皇后娘娘的决定,其实他错了。这是大魔王的私下建议,因为韩琦真的是头虎,他不会总正确,但他代表了这个时代大宋最缺少的一种精神。

如果那时候韩琦真退位,和王安石不同,那几乎就是“引咎辞职”,他的一生也就真被否定了。

当时仁明殿会议进程中,大魔王私下的观点是:韩琦可以被否定但“韩琦的精神”不能随意否定。只是说这顺水人情变为了太子和皇后来做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