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243章 抚宁县被卖了

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243章 抚宁县被卖了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36:38 来源:笔趣阁

小姑娘的第二十二次越狱又失败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王就定制了脚镣,然后如同倚天屠龙里的小昭一样,罗娜真被捉来待在王的身边伺候了,带着脚镣,还如同当年的毛驴小宝一样,脖子上挂个脖铃,无法取下来,她只要一动就会响。

所幸,几次三番的潜移默化下,她就算固执,但她也很聪明,已经慢慢的开始学会了用眼睛和脑子去了解世界,而不是耳朵。

所以伺候王生活起居的时候,小娜的世界观正在慢慢的被刷新。

在“童话里”权贵和官老爷拥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吃不完的鸡鸭鱼肉和美酒,夜夜笙歌,来碗鱼翅漱漱口什么的。但这些在这纨绔子弟的身边并没有发生。

听人说,又是听人说系列。罗娜以为类似王这种朝中有个大官做爹的纨绔子弟应该无所事事,美酒好肉以及美人环绕,开口风花雪月,闭口之乎者也。但实际罗娜也没看到这些任何迹象,和其他人一样,这纨绔子弟也是一个鼻子两只眼,也只是随时面临危险的边境小县中的一员。

他比其他人起的早,睡的晚。他吃的东西和前阵子罗娜吃的差不多,就是饲料而已,还有些“京城老家”带来的咸菜。小姑娘每次偷吃咸菜的时候王都知道,却不想说她。

带脖铃和脚镣的小姑娘、不知道那种类似面耳朵的东西是复合饲料,以往她只是觉得那是真正的美味,吃饱后做梦都是香甜的。但小姑娘现在再次陷入了不敢相信眼睛的怪圈里,说不通,为何官老爷吃的东西和犯人一样。

是的现在罗娜真是大宋在册犯人了,已经被大审判后定为有罪,罪名是“数次逃避国朝劳役,且屡教不改”,判处圈禁三年。她老爹算从犯,未造成恶劣后果,社会影响几乎为零,所以免于刑罚,继续在县衙服役。

事实上罗娜被圈禁后,而这里又有饭吃,老罗爹就真的安分下来了,不想离开这里了。

小姑娘被判有罪看着是个脑壳有坑的作为,但认真说来就是展昭也找不到毛病,这个案子就算送到汴京交给在京纠察刑狱司韩绛复审,也是这结果。

在以前的罗娜看来,王是个脾气很恶劣的暴走小孩。有趣的是,最近这阵子罗娜却在这个问题上原谅了王,因为有个相对公正概念能被罗娜领悟到。即王经常组织各路人马进来交谈汇报商讨,那些在平常人看来高高在上的官僚军爷们,一样会被暴走小孩嬉笑怒骂,被扇后脑勺是常态。

这虽然仍旧证明暴走小孩很恶劣,但是罗娜能从此点上找到一种心理平衡。

罗娜正在变得越来越适应用眼睛观察。她发现王总有处理不完的事务,操不完的心。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过问。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民心”。

对这个许多官僚们都不以为意的事,王却总强调说“民心一但丢了要聚起来很难,队伍会很难带”。

罗娜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她只是很奇怪,在听人说系列中,官老爷何时在乎过百姓以及百姓怎么想的?但是的的确确,王近来总在忙活这些事。

“大人,抚宁县的形势实在太坏了,民生经济几乎是零。”

这个午后,耿天骘经过了十几天的突击后,总算从账务等各方面对抚宁县有了个初步的总结,把初步梳理过的文报送来给王过目。

耿天骘把那厚厚的各种纸张卷宗放在书桌上后道:“以往的一切数据都是假的,都只是账本,百姓的上税实际上不存在,结合全柏林他们走访的实际情况看来,这个地方根本没税可上。”

王也先不急,拿过那些各种纸张文册,顺着耿天骘的思路,以及他的注解解说、勾画的重点,在结合那些实质性的真实情况数据逐一的对比。

这个过程花费了整整一个时辰,耿天骘站的脚酸,一直在等着。而王是看了个头晕眼花。

最后也算是看完了,放下这些文报王捏捏眼角,总结下来大抵就是:

这个三不管地区更早前的土地和资产兼并很严重,相比内地,在这里更不受节制。结果包括耕地在内大多数东西落在了少数人手里,然后有办法的人么,绝对没谁愿意在这种随时面临危险的地区生存。

于是他们想尽办法变现、撤离这个边境小县,把一切在他们眼睛里无用的资产甩脱,尽量带走了抚宁县的一切物资和钱财,都撤离到后方绥德军区去了。因为相比起来,绥德军才是真正的边境要塞,具备抵抗风险的能力。

抚宁县的民众在更早时候就已经什么也没有,百姓没钱把那些资产和耕地从“有办法人群”的手里重新买过来。于是,这就是抚宁县知县称病跑路的原因,机智的知县老爷知道往后肯定会出事。

知县离开后,权利自然会落在地方官县丞手里,让县丞能更加直接的出卖国家利益,来让这群人撤离。

此点不用耿天骘的汇报,王也知道他们的路数。最简单的办法是:抚宁县衙代表国朝,高价回购那些在战乱地区根本不值钱的资产,譬如现在属于县衙的耕地,以及属于县衙的北山煤矿,南山铁矿。

这个举措在内地不行,张方平绝对不许他们这样干。但在陕西地区可以,曾记得还在舒州时,陕西经济钱粮方面的帅臣、都转运使李参就有过一封官府参与借和贷的举措文报,当时张方平对那个东西不肯定也不否定,算褒贬参半,默认,不公开宣扬,其实老张怕的就是这些事。

坏处和漏洞就在这里,陕西地区允许官府参与负债和放贷。这是特殊的边境形势所需要的。所以就算官府没钱,也可以用“名誉高价”打白条回购抚宁县那群人手里的耕地和矿井资产。

这些情况不是猜测而已经是事实,就是耿天骘提交的这些无比复杂文件反应出来的东西。

那么已经很穷的抚宁县官府、高价接收了这些“不良资产”后,还背负了巨额债务,现在仅仅从这些报表中呈现出来的利息,都能把王吓的心惊肉跳。

毫无疑问,官府的负债是以官府未来的税收预期为抵押的,自古皆然。那么现在的抚宁县如何运作的呢?

抚宁县没有税收,一文钱都没有。因为现在还留在抚宁县的这一万人没有任何资产财物了,还需要背负固定的身丁税之类的税目,交不出来的情况咋办?

用服役抵扣。

是的大宋一直都可以这样,欠官府钱的,可以用额外的服役抵扣。手里有钱却不想服役的人,则可以缴钱来抵扣律法范围内的服役。

抚宁县现在大抵就是这样运作的。所以非常低效,基本没税收,那些耕地和煤矿全在官府名下,然后官府在根本不掌握民心的情况下抓壮丁来服役,获得产出后服役的人没有,因为他们是还债。

所以这样运作起来效率差到惊人,几乎人人应付了事。

低产出下,其实抚宁县官府也不能获得任何好处,将全部以很廉价的折价,运往后方绥德军区,交给那群债权人。但这不算还债,根据都转运使李参的政策漏洞,那丧心病狂的高额利息下,现在整个抚宁县的产出连利息都不够支付。

所以事实上现在的情况是,抚宁县已经被人卖了。整个抚宁县在为别人做奴隶,粮食不够,也都是再借来应急的,除了公务员的用粮外,整个抚宁县循环在:县衙进行基本施粥,民众喝粥后强行服役产出。产出后全部运给在绥德军的那群蛀虫,却连利息都不能偿付,只会越欠越多。

很不幸,类似这样的事在一千年后的文明社会也会出现,所以现在王除了无语外,也不能在这个蛮荒时代的边境战乱地区抱怨更多了。

好在现在王只是知县,且大宋出现这种情况的地区也只是凤毛麟角,否则假如有天王拜相面对的整个天下都这样的话,那么唯一的解决办法恐怕只有拉着一只苦人队伍进行革命洗牌,那在经济学上叫破产清算,在武学上叫破而后立。在医学上叫做刮骨疗毒。

因为在整个国家层面,是很难进行资产重组的。

但现在有可能把抚宁县的债务重组。

因为仅仅一个抚宁县的体量,且王带来了叶庆华和三司的一百万贯资金。只要进行一些规划,由王手里这笔风投民资,买下抚宁县现在的这些不良资产。

一但盘活后,抚宁县的民众会有工作和收入,这个股份制作坊会有盈利,那么抚宁县也就会有真正的税收了,那就都活了。

资产是肯定没问题的,耕地和煤矿怎么可能是不良资产。只因角度不同解读不同,一些人认为是顶部要卖出的地方,它也可以是底部、主升还没有开始。

唯一的风险来自于战争风险、土匪马贼们骚扰的风险。

但这两个风险早就已经在王的衡量范畴内,且叶庆华和三司方面拿钱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这样的风偏,有了心理准备和对应手段的风险,其实它就不是风险了。

于是抚宁县往后的方向,在王的脑壳里已经呼之欲出:债务的剥离和重组,就是抚宁县的出路。

当然了,具体实施起来王会非常阴损猥琐,不只是“他们”会坑人,王坑起来连自己都怕。所以接下来有许多戏码会上演,面临很多博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