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带着系统穿历史 > 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些年的风云大事

松山大战,由着公元1640年开始打。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到了公元1641年,才真正的打完了。

那一战,明军大溃败。

何玄在万军当中,搏杀了皇太极,多尔衮,却身死当场。

这样一来,到也造成了一种后果。

本来绝无可能登上大位的多铎,大权独揽,组织了对松山城后续的进攻。

多铎论各方面的才能确实不如皇太极,但是与多尔衮到相差无几,他延用皇太极的老方法,围而不攻,等着松山断粮。而松山城的洪承畴,还指望着崇祯皇帝派兵去救他。但是奈何崇祯皇帝手头是有兵,但都不是什么精兵,要他们来守城就很勉强,要去救洪承畴,太难太难了。

松山城内,严重缺粮,杀马充饥,后至人相食。

而这种关键的时候,松山城的将领夏承德,不甘坐以待毙,通人密约降清,许诺为内应。

公元1642年二月地十八日夜,清军应约攻城,由南城墙登梯而入,松山城陷落。

清军擒住了洪承畴,王廷相,曹变蛟等人。

而清军攻破了松山城后,锦州城内也没有吃的,连战马也没有,只有杀人相食。祖大寿也没有办法,只有无奈降清。

至此,明军在山海关外,再无城池。清军的势力直抵向山海关,满清大兴。

……

多铎收兵回去,暂时不攻明朝,反而开始劝降捉来的明朝诸将。

曹变蛟,王廷相慨慷赴死。

至于洪承畴。

一开始范文程至对他劝降,洪承畴则大加咆哮,而范文程百般忍耐,不提招降之事,与他谈古论今,同时悄悄察言观色。谈话之间,梁上落下了一块灰尘,掉落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说话,一边屡拂拭之。范文程不动声色,靠辞出来,回奏多铎:“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

多铎对洪承畴备加关照,恩遇礼厚,最终洪承畴降清。

而多铎收兵暂时不攻明朝,有两个原因。

一则是清军打了快要二年的松山大战,也真的累到了,现在算是疲兵,怎么也要休息一段时间。二则是清廷内部的纷争也开始了。

代善这个老狐狸年纪大了,也没有兴趣争了。

所以,主要就是多铎和豪格两人相争。

多铎是皇太极的弟弟,掌权时间久,手底下的实力厚。

而豪格是皇太极的儿子,掌权时间短,手底下的实力也挺厚的,两方难分轩轾。

而最终,两方争执了许久,僵持了许久,就立下了协议。

新皇帝必须是皇太极的儿子,而且必须未成年,也就轮到了福临。这位福临就是所谓的顺治皇帝。这位皇帝1638年才出生,到这个时间点,也就是公元1642年,也就是刚刚四岁,懂个屁事。所以清廷这一桩协议,其实说白了,就是把明面的斗争拖到后面去罢了。

当然,据说在其中还有些八卦绯闻。

比如说,孝庄皇后肉身布施多铎,使得多铎支持孝庄太后的儿子福临继位。

孝庄皇后大玉儿可是满清出名的美人儿,而多铎也早就眼谗这位嫂嫂的美貌,所以这桩八卦还真有可能是真的。

……

而另外一面。

西南。

张献忠一开始被崇祯皇帝的老师杨嗣昌追着打,但是后面渐渐的也算有来有往。在公元1641年攻克襄阳。并将襄王朱翊铭和贵阳王朱常法等处死。至此,张献忠完全粉碎了杨嗣昌的“四正六隅”计划,彻底摧毁了他的“十面网”。杨嗣昌听说张献忠挥军出川,急忙逃回宜昌。在沙市他得知李自成攻破洛阳,杀了福王的消息,自知死罪难逃,因而忧惧而死。

而后,张献忠连克数城,自号大西王。

设六部和五军都督府,及委派地方官吏。

西北。

李自成在出了商洛山之后,势力就越来越大。更主要是,明廷的精锐都扔到边关,在松山一战被消耗了大部分,余下的残部精锐都守在山海关防范着清军,不能动。所以只派了明军的一般部队去对付李自成。

李自成打不过明军精锐,但是凭着数量的优势,以多打少打明军的二线部队,那到是打得如鱼得水。

公元1640年就攻破了洛阳城,看到了肥胖到了三百斤重的老福王,李自成哈哈大笑,把老福王下锅了,同时还放了鹿之类的下去,煮成了一锅的福寿宴,供手下的兵将吃。然后继续进军。

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决堤冲毁开封。李自成先后杀死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十月,在河南郏县败明陕西巡抚孙传庭。

明军的精锐本来就消耗在边关,用来对抗清军。

二线明军挡不住李自成凶猛的攻势。

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攻下承天,被举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三月,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招抚流亡的贫苦农民,“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生,务农桑”,又“募民垦田,收其籽粒以饷军”。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改西安为西京。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东征北京,二月初二(3月10日),在沙涡口造船三千,渡过黄河,一开始也只是想占些地方,抢劫一把。却没有想到,明军的城池一个接一个轻易的被攻破。一路顺风顺水的打到了帝京。

……

崇祯十七年。

帝京。

紫禁城中。

崇祯帝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

李自成军攻入北京。太监王廉急告皇帝,崇祯帝在宫中饮酒长叹:“苦我民尔!”

太监张殷劝皇帝投降,被一剑刺死。

崇祯帝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勋戚周奎、田弘遇家。回宫后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又命周皇后、袁贵妃和3个儿子入宫,简单叮嘱了儿子们几句,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

他又哭着对周皇后说:“你是**,理应殉国。”周皇后也哭着说:“妾跟从你18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说完解带自缢而亡。崇祯帝转身对袁贵妃说:“你也随皇后去吧!”

袁贵妃哭着拜别,也自缢。

崇祯帝又召来15岁的长平公主,流着泪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

长平公主朱微亦是知道崇祯帝想想:“女在此时只求一事,反正即将,求父皇降下皇命,把女儿嫁给何玄何神将。”

崇祯帝一怔,接着一叹:“痴儿,痴儿。也罢,朕就拟下圣旨,将你嫁给何玄何神将。”

拟完圣旨之后,后左袖遮脸,右手拔出刀来砍中了长平公主的左臂,接着又砍伤她的右肩,她昏死了过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长平公主朱微醒转了过来,她见自己的妹妹才六岁的昭仁公主居然未被父皇砍死,也不由的一惊,抱起了小昭仁就跑,结果才跑到一半,见得大把的义军闯入了皇宫当中。

“这人就是崇祯帝的女儿长平公主。”守城太监曹化淳对着一个独目,气势惊人的浓须大汉谄媚的说道。

“这就是崇祯帝的女儿长平公主?”那独目大汉一惊:“到是个俏生生的人儿,就做我的妃子吧。”

这独目大汉正是如今的大顺王李自成。

他已经占领帝都,不日即将登基。

现在在很多官员心中,他就是新朝的开国皇帝。

守城太监曹化淳娘声娘气的说道:“亡国公主能当下一任开国皇帝的妃子,到是你的福气,长平公主,还不多谢大顺王。”

长平公主朱微拿出了崇祯写的圣旨:“父皇在生前已经把我许给了何玄何神将。”

“是一人之力,击溃万人,击杀满清郑亲王济尔哈赤,在松山之战,又在万军当中搏杀皇太极,多尔衮的何神将。”那独目大汉李自成一怔,仔细的看过圣旨:“也罢,那何神将也算是我们汉人的一条好汉,他的妻子,我不辱之,好生的命人恭敬的放她走。再准备些护卫。”

“是。”

何玄之名声,只要是汉人都是佩服的。

就算是新顺王李自成,亦不例外。

(到这里,松山之战这一卷,正式结束了。下一卷是明末风云5,重出江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