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 第二百一十一章:千载功绩将于此得成

李斯的话说完,顾楠皱着眉头。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她也没有想到这其中之事如此复杂。

当初她在课上学到秦国之时,谈及秦国对于六国之民的管理大多也只是涉及到了行同文车同轨立郡县废分封。

但是很显然,这些对于李斯所说的共治六国,安抚民心的问题都没有明显的帮助。

对于平民来说如何朝代其实并不是大的问题,他们所想的只是能不能好好的活下去而已。并没有其他的追求,便是活得差一些,也是无奈世道。

但是若是真的活不下去了,动乱起义也就成了必然。

而对于百姓来说能不能活下去的根本也就是土地。

秦国的土地本和六国一样都在贵族手中,但是在商鞅变法之后,土地归为国有,受封于民。又因为秦重军功,于此,秦地军伍良多,所战皆无有退意,无他也就是为了活下去。在战中若获军功,能叫一家得活,如何不让人拼命?

但是六国不同,六国之地多在贵族手中,虽然秦灭六国但是国土瞬增大就需要人去管理。

一是秦国的官员不够,二是秦人不懂六国各地的风貌人俗,突然遣派也难以管理。

也是因此六国的贵族和官员被留任了一部分,用以治理各地,既然留任了他们自然不可能轻易将他们的土地直接剥收分发给百姓,不然又是一番动乱。

于此,对于六国之民来说秦国人可以有自己的土地,他们不能有,但是秦人要服的徭役和兵役他们却都要服怎么会没有怨言。

这种怨言一时倒是无碍,但是若是累积日久,一日动荡,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了。

但是要收回贵族的土地却又是一件难事且不说如今还需要用到他们,他们的数量也是极多。

若是处理,必须赶在如今六国覆灭动荡,贵族颓弱的时期,若是等他们稳定下来重立跟脚,想要再扫除只会更加困难。

历史上的秦国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走向覆灭,是因为秦王暴政?很显然经过后来的各种考证,已经基本排除了这个原因。

秦国的政体虽然算不上完美,但是也绝对攀不上暴政这个称呼。

是因为秦二世胡亥昏庸?

也不尽然,胡亥固然昏庸,但是其在位不过三年。很显然秦国的覆灭是长久以来的积累,不可能在这三年之中一蹴而就,胡亥也没有这个本事。

之所以会在胡亥之时而亡,只不过是因为胡亥之时秦国朝堂动荡国力日弱。被有心之人看中了这个时间而已。

就算是扶苏继位,民怨也在,只是隐而不发而已。想要整顿秦国,扶苏也必须做出改革,不然依旧会爆发起义。

纠其根本,秦国的覆灭无非就是对于六国之民的举措有失。不能给予六国之民和秦人等同的待遇,使得六国之民依旧像是战国年月难办生活艰难。

同时秦国又有沟通灵渠,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建始皇陵等一系列的繁重徭役和兵役让他们苦不堪言。

始皇在时,秦国手腕强硬,不敢有变,始皇故去,起义军就呼啸而起了。

秦国本身在各地都有驻军,若是只是一处起义,随时可以调用军队镇压。但是六国积怨,同时动乱,各地起义军四起,超出了秦军能够镇压的范围。

这几乎就等同于秦国同时面对六国之军的围攻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的覆灭也就成了必然。

所以想要秦国真的成为一个盛世,少不了修整民生,土地改革。

商鞅变法之中的土地改革没有错,是非常超前的举措,也奠定了秦国一统的根本。

但是若是不能让六国之民也得以如此,民乱也必生。

只有让万民都能得以生息,那才能称作盛世,才能有余力开创一个鼎盛的朝代。

树荫下遮掩了一部分的阳光,清风吹过带着浅浅的凉意。

李斯看着顾楠皱着问道:“先生是如何看?”

顾楠握着杯子思量了许久。

后世的土地改革是在抗战内战之后那时年月动荡,也正是那时正是收回土地再加以分发的最好时候。

如今秦国正处在这个时候上,若是可以一样做到这一步,土地皆有分发。

那起码能保证一点,只要家中皆有能耕种者,那就世无饥民。虽然尚且做不到人人富裕,但是起码能够解决万民的温饱。

如此秦国的基业才算是得以牢固,立下盛世之本。

抬起眼睛看着李斯:“废除六国旧爵田户,收地分赐于民,入秦地之中一般。六国治理,可选立新贵而治。”

“收旧爵田户,立新贵而治。”李斯皱着眉头,似乎是在考量:“如此,若是那些六国旧爵生变如何是好?”

“若是他们肯上缴田户,可让他们继续治理本地。若是不肯,那就遣军镇压。”

顾楠的声音决绝,这还是李斯第一次见到她这般模样。

疑虑地说道:“如此不免消耗不少国力,如今国中难得安定,再起动荡,我恐国力倾颓。真的值得如此做?”

毕竟秦国覆灭六国,如今也是国力空虚,本该修养,刚刚立国就做出如此的大动作,李斯担心有伤秦国根基。

“书生。”顾楠看着李斯犹豫的模样说道:“你师从荀卿?”

李斯愣了一下,不知道顾楠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个,点了一下:“是,荀师授我书业,莫不敢忘。”

“那你应当听过一句话。”

“何话?”李斯不解地看着顾楠。

顾楠拿起杯子,那杯中的水纹晃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一国之根本,一国之力,一国之基业,当在于民。”

一字一句让李斯怔在了那里,他好像是重新坐在了那堂间,四下是无数静听的学生,仰头望着那堂上的师者。那师者的声音响起,字句在他的耳畔回荡,说的是和如今一模一样。

顾楠放下了杯子,看着李斯:“此为若成,土地赐封万民,世无饥寒,这世间,才当是盛世之貌。”

李斯醒来,低下头看着桌案上树影斑驳,轻笑了一声:“倒是斯陷了痴念,此事,本该就是如此。”

世无饥寒,这短短四个字,多少先人圣贤君王都未能做到,如今就在自己的面前,自己却是还有犹豫,是有多痴傻,让他恨不得抽自己一掌。

“此事,会是千载之功绩。”

李斯望着那从叶间落下光影,目中闪烁,握紧了手:“将在我大秦得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