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 第二百六十九章:天下哪来的不食人间烟火的闲人

朔方的冬雪下了一年又一年,几乎每一年下雪的时候,那个山坡上都会坐着两个人,看着雪花飞尽,看着那白皑盖住荒原。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顾楠偶尔会在雪地中舞剑,端木晴会坐在一旁看着,她不懂剑,她只是觉得那灰白色的衣裳在雪中很美。

挑拣着药草,看着那人每日写着那些她不懂的东西,说些故事和玩笑逗她开心,陪着她望着那不见尽头的荒原一片。

或是每一日,每一年都是如此,让她都不曾觉得时间在过去,像是被停留在了一个时刻,一个让她不想离开的时刻。

直到她的发鬓开始泛白,开始慢慢老去,她恍然发现已经过去了小半生。

而她身旁的人却一直从未老去,青丝依旧,依旧是当年的模样。

她记起当年,顾楠曾经说她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还说,自己是她的故人之后。

当时没有多想,只当是一时胡话。

如今想来,可能她从来说的都是真的,是自己糊涂了而已。

顾楠从来不说自己没有变老的事情,端木晴也从来不提。

那一年又是一场大雪,两人坐在山坡上,那飞雪在侧,端木晴却只是看着顾楠。

顾楠有一些疑惑地问她。

“你在看什么?”

很久之前,两人看得第一场雪里,顾楠也曾问过她一样的话,那时的她回过了头,说雪很美。

这次的她没有回头,只是看着白裳,眼神怔然,笑了一下,喃喃地说道。

“你很美。”

顾楠不知道端木晴为何突然这么说,笑着靠坐在雪地上纠正道。

“这叫俊。”

端木晴看向雪,微微笑着,眼眶似是微红。

雪片飞着,出神间,她想变成一片雪花,这样可以落在她的肩上。

那个雪天之后。

早晨的空气有一些冷,端木晴背着一个背篓,口鼻间呼出的气凝结成一小片霜雾。

顾楠还在屋里休息,端木晴回头看了一眼那屋中,透过没有关紧的窗户,她还能看到里面的人。

整了一下背篓,她回过身,失神地顺着小路渐渐走远。

等到顾楠醒来的时候,小院里已经只剩下了她一个人。

端木晴给她留了一话,写在一根竹条上,说她要去关中寻药,不用再去找她。

顾楠在桌边站了半响,她不知道该做什么。

或许她应该去找她。

她慢慢地将竹条放在了桌案上。

或许,她确实不应该再去找她。

那天夜里,顾楠背着她这些年写的那些书卷,离开了这里。

她将斗笠待在自己的头上,提着无格。她也要去关中,去做一些她没做完的事情。

汉武帝时期,武帝用董仲舒之言以尊儒术,罢黜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以是朝堂之上,多盛儒生。同时也多有提拔布衣出身的治学儒家之人。

因如是,朝堂博士治以儒学,世间布衣皆学孔孟。

相反的另外的百家之说则是多有冷落,许多学说甚至因为无有后人而来有了传承之危。

于后人说,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其实此话是有些重了的,与汉武帝说,独尊儒术是有,罢黜百家则无。

作为一个国家自然需要一个统一的思想和统治制度,如此可以巩固皇权。

在西方通常都是以宗教作为手段,承蒙先祖所创,中国古往进来所用的统一思想一般都和宗教无有关系。

法以治统,儒以治世,道以治民,不同的时间段这几种不同的政治思想都可以互相交替。在汉武帝年间他无疑只是选择了儒术而已。

但是选择儒术不代表罢黜百家,就汉武帝个人而言,他不一样在将法家用于朝堂?

而朝堂之上整治的两家之说也是多为法家和纵横家。

法家作为一种统治思想,不得流传于民间,所以被禁止在民间修行。而纵横家呢,被视为动以唇舌,扰治不安的学说被罢黜。

至于其他学说其实都算不得被整治了,而真正的苦处就在于朝堂上大多都提拔学习儒术的儒生,如此一来大多数的人都跑去学儒术了,其他的百家之说就少了不少后人传承,多也就销匿了。

其中墨家就是一者,墨家思想与统治者思想是不契合的,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墨家多是站在弱者的立场争取利益。

也是因为如此对于统治者来说,墨者的思想并不适用用于朝中,墨者难为官,其思想也太过兼爱,在人世道上也难存,使得墨者难为贵。

而在汉朝,墨家的声望也降到了最低,这使得这一学说之人根本不受人待见。

不能为官,不能为贵,还不受人待见,学习墨者的思想,就是终一生的苦修。

但凡是有些志向或是私求的都不会学习墨家,这人间又何来的没有私求的人呢?

如此想要在这时候传承这一道的学说,恐怕真是要是不食人间烟火,没有所求,没有志向的闲人才可能得以成道了。

不过这世间又哪里找来什么不食人间烟火,没有所求,没有志向的闲人呢?

“哒哒哒。”

天上的小雨将行人的身上衣衫打湿,雨是不大,但是沾湿了衣裳就是难受了,行人们的脚步纷纷快了几分,想要躲开这些扰人的细雨。

道上的一个人也正匆忙地抱着一个书箱子在街上跑着,她将书箱抱在怀里,该是怕那雨打湿了里面的书文。

看模样,像是一个游学的学子,穿着一身白色的衣裳,头上带着一个斗笠。

那人看着普通,但是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一些奇怪之处,她的脚步踏过地上的积水不会使得水花溅起,甚至只会泛起微微的波纹。

她跑进了一个屋檐的下面,才是停了下来。

“晦气。”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的雨,顾楠低声骂了一句。

将书箱放在了一旁稍干燥一些的地上,在屋檐下也就淋不到什么雨了,拍了拍身上的水渍。

她从关外出来,所做的事也就是拜访各地的百家之人求学,将他们的学说得记。

据她所知在汉朝之后许多的百家学说都流失了,其中有很多先人的贤论,若是都是失传实在是可惜,所以她是准备记下,以让这些东西能有后人。

这也算是她一个人少能做上的一些事。

她算不得贤才,治不得国,也治不得世,但是也希望能做些什么能对后人有些用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