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巫神王 > 三百一十六章 惧留孙

巫神王 三百一十六章 惧留孙

作者:刘凤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4:41:07 来源:笔趣阁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佛门无数和尚汇集在山脉前,他们安安静静的来,排成排静坐念诵般若经,刚开始时,人数并不多,念诵经文的声音很小,微不足道。

但每时每刻都有和尚加入其中,远处看去,后面仿佛无穷无尽的蚂蚁,在向着这里汇集。

最前方,是佛门护法,修炼金刚不坏之身的武僧,虽然更难有所成就,但修炼有成之后,他们才是真正的佛门护法。

金刚的修行方法,毫无人性,锻炼筋骨之后,需要用滚烫金汁淋体,消皮刮肉,换一副铜铁之身,日夜熬炼!

金刚有成,威力也不小,空手碎山,身坚似宝,金刚王佛的不坏之体,先天之下,很少有能威胁到他的法宝。

当然,万物相生相克,虽然金铁之躯有了生灵意念驱使,不惧磁性,但一些腐蚀金铁的东西,却是他们的天敌,所以,每个金刚都会在身上镌刻一些佛咒。

密密麻麻的佛咒,令金光闪闪的金刚,看起来有些古朴感觉,沧桑感觉,如果站着一动不动,绝对被人当成古董雕像。

有这些金刚守护,赵阳和李魁想要偷袭消耗佛门实力,却是不可能的了。

而且,佛门不光有金刚,还有没修成金刚的武僧,那铺天盖地而来,为了护教可以狂热不顾性命的武僧,就如同地球上的蚁群,只要足够多,所过之处,连大象都只能留下一副骨架。

佛门经营西牛贺洲那么多年,又擅长洗脑,可想而知,武僧之多,根本就无法计数,只有赵阳和李魁两个人,就算已经是天仙巅峰,那也是上去送死罢了,而且,佛门连金刚都不用出动,只靠那无数武僧,就能累死两人。

佛门来的太早了,两人对于城池内的所属民众,只是刚刚规划完毕,还没有来得及教导,可以说,俩人根本就是光杆司令一个。

“怎么办?领主失踪,戚昌受罚,俩人都联系不上,到底是战还是退?”赵阳有些无语,这等关键时刻,领主竟然掉链子了!

“我也不知道,反正没有命令下来,我们肯定不能直接撤退,就算是只有我们两个人,也得耗在这里。”李魁耸耸肩,算起来,刘凤可是他的长辈,可不敢乱开口。

李娜怎么说也是李家人,按照辈分,是李魁的姑姑辈,只是,李魁生的晚,记事时,李娜早就出嫁了,从小就没见过李娜这个姑姑,只知道有这么个亲戚。

直到李家为了后路,分成两派,一派在华国,一派去了澳洲,他才见到了刘凤这个姑父,又过了好久,才见到了李娜这个姑姑,那时,李娜已经是复活之后了。

李魁很聪明,天赋也非常高,他是唯一一个突破了李家击剑术,抱丹境界瓶颈的人,达到了入微之境,在最小的范围内,腾挪闪避,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出剑刺击敌人要害,已经自成一脉。

“你有没有感觉到,这些和尚念经,好像直接在脑袋里面想起,而且威力正在越来越大,在动摇我们心智?”赵阳皱眉。

“有所察觉,即使封闭五感中的听觉,也只是刚开始有用,和尚越多,威力越大,封闭的听觉会被念经声震开,不想听都不行啊!”

“这样下去,和尚越来越多,早晚被烦死。”赵阳厌恶的看着对面越来越多的光头,在阳光下,闪烁着反光,个个油光发亮。

“确实令人厌恶,这恐怕就是和尚最擅长的强行度世吧,念诵的是威力最大的般若经,形成规模之后,难以抵挡。”

李魁也有点难受,佛门这一招,可以说是所有人的克星,武者本身就要修炼出坚定的意志,凝聚武道之魂,两人都还没有跨出武道之魂的那一步,对这招还是有点忌惮的。

如果换成李莫风、王武、刘顺过来,这些念经声,在武道之魂这个bug级别的神通护体下,一切精神蛊惑、迷幻、诱导、动摇意志的神通法术,全都是废物,任你人数再多,也没个屁用。

没有更厉害的高手破开武道之魂的守护,这类攻击都是无用功。

“其实,危险,也意味着机遇,这些和尚既然能够动摇我等意志,正好也能用来锻炼我等意志,助我等更上一层楼!”

反正没有命令,俩人也不能撤退,也只能往好的地方想了。

俩人相视一笑,其实,如果有的选择,没人想用这种方式突破,精神层面上的交锋,一个不小心,可不是简单的突破失败那么容易。

平常努力修炼的时候突破失败也就失败了,还可以弥补,现在借助敌人给予的压力去突破,一旦失败,他们可就被佛门强行度化,做佛门的炮灰、看门狗去了!

灵觉洞,观世音、文殊、普贤、惧留孙,当初跟着燃灯跑到佛门的阐教二代弟子,现在再次出现在封号燃灯上古佛的过去佛祖面前。

过去佛祖,名义上,手下也有八金刚,四菩萨之类的等等配置,结果是,没有!

除了同样遭受排挤的观世音、文殊、普贤、惧留孙,其他截教过来的,名义上归燃灯管的,根本不鸟燃灯,有多宝如来这个搅屎棍在,燃灯可不敢招惹。

多宝作为截教内门大师兄,被广成子用番天印砸,都只是一个趔趄,毫发无伤,岂是燃灯这个逃跑天王敢去面对的存在?

燃灯这个人,岂是有很大的权力**,这在修士之中,很是奇葩,所以燃灯从来不跟人提起。

他在阐教本来好好的,是高高在上的副教主,结果为啥叛变当时没有什么前途的佛门?最大的原因,是他那个副教主的位置,不过是个摆设,阐教二代弟子只认原始这个圣人,见到他虽然也恭敬的喊老师,其实不过是因为原始的原因。

而阐教三代弟子,对广成子这个帝师言听计从,也都不鸟他这个副教主,所以在阐教时,他不过是个光杆。

之所以被准提说服,判了阐教,就是因为佛门答应给他佛祖之称,要知道,在佛门之中,佛祖可是教主之下第一人,教主闭关不管事的时候,佛祖就是灵山之中权力最大的人!

所以,他欢天喜地的过去了,结果,燃灯确实当了佛祖,却只是个过去佛祖,而且,准提弄出了三个佛祖,而他,是最没有权力的一个。

释迦牟尼佛祖,是现在佛,权力滔天,弥勒佛是未来佛祖,早晚也有执掌大权的那一刻,只有他,已经是过去式,一辈子都别想有掌权的那一天,可以说,燃灯变成了最大的笑话!

观世音、文殊、普贤、惧留孙也都渐渐的不再搭理他,在佛门,燃灯依然是光杆一个不说,甚至变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这让权力**极强的燃灯大失所望,加上成为三教笑柄,干脆就一直在灵觉洞闭关,再也不出门了。

“佛祖,大劫来临,我等当如何自保?”惧留孙老实,被观世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当做枪使。

反正燃灯无论回不回答,冷嘲热讽还是破口大骂,或是沉默不语软钉子,丢面子的都是惧留孙,又不是他们三个。

他们四个之所以来找燃灯,没有别的原因,燃灯怎么说也是道祖三千记名弟子之一,即使在三千记名中,战力垫底,那也是大能,起码神算之道,还是靠谱的,所以在圣人不出的时代,找燃灯指点迷津,再好不过。

“封闭洞门,安心静坐,念诵黄庭,不染杀劫。”燃灯连眼睛都没睁开,淡淡的十六个字出口。

只是,这种万金油似的话,根本不管用。道祖传下的黄庭经,燃灯这个记名弟子有,他们可没有!

四人看着燃灯闭着眼,嘴角却露出淡淡的讥讽笑容,知道,想不付出点代价,是不可能的了。

道祖传下的黄庭经,就连那几个圣人都不可能记全,而且,他们参悟透彻自己记住的那一部分,原文就会消失,化成自己理解的黄庭经,原文会被遗忘,他们传下的黄庭经,虽有避劫效果,却没有道祖所传那么强悍。

圣人只能依靠参悟的黄庭经,让自身不沾因果罢了,不然,也不会有身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说法了。

“佛祖,这是弟子的一点心意,还请您指点迷津。”惧留孙咬牙拿出一颗拳头大的舍利子来,脸上满是肉痛的表情。

观世音、文殊、普贤看到舍利,顿时露出惊容,没办法,他们不能不震惊!

那拳头大的舍利,是惧留孙从入了佛门开始,参悟佛法直到现在,所有的佛门修为,都凝聚在那一颗舍利中,现在拿出来送给燃灯作为指点的报酬,等于是放弃了几十亿年来静坐打熬修为的时间!

燃灯终于睁开了眼睛,死死盯着惧留孙手中的舍利子,瞳孔极速缩小,比针尖都大不了多少,随后又快速恢复,看向惧留孙。

“听说,你入阐教门下,靠的不是智慧,不是天赋,而是大毅力,如今看来,却是谬传。”

燃灯伸手一招,舍利子到手,一个金仙近百亿年的苦修,他无法不动心。

张嘴一吐,一盏灯出现,正是燃灯本体棺材上放置的伴生灵宝灵柩灯!

拳头大小的舍利子悬浮在灵柩灯上,被毫无温度的灯焰烧烤,肉眼可见,舍利子外面的金光在暗淡,连号称不朽的舍利子外金色表皮都是失去颜色,慢慢化成腐朽的灰烬,飘飘洒洒的掉落在地。

这是死者之灯,点燃的是掠夺生机之火!

拳头大的舍利子,很快小了一圈,随后,灵柩灯和舍利子都被燃灯收起。

“照你选好的方向,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就好!”燃灯心中有些羡慕,到底是亲传弟子,待遇就是不同,换成他,有死无生!

“谢佛祖!”惧留孙恭敬一礼,再次起身,对于观世音、文殊、普贤的颜色视若无睹,木讷的脸色,仿佛有了红晕血色,转身大步离开灵觉洞。

“观音,你脑子最好使,惧留孙这傻子,到底求的是什么,你能猜出来吗?”文殊着急,惧留孙这傻逼,根本没按照四人之前商议的进行,一个舍利子拿出来,让他们十分被动。

他可不舍得近百亿年苦修,一条性命,直接化作乌有,但是换成原先商定好的东西,谁知道燃灯会不会被惧留孙养叼了胃口,看不上眼?

如果能够从刚才的只言片语中,猜出来惧留孙真正所求,相信,比惧留孙更强的他们,一定也可以,自然就能省下需要付给燃灯的报酬,那可是足够令他们肉痛的报酬。

舍利子......近百亿年修为......等于是另一条性命......

观音脑中急转,最后,画面定格在惧留孙最后转身离去时,脸上那熟悉又陌生的红光。

“难道......二叛?万一......岂不是不容于所有大教,也就等于不容于天下?这么大的风险,他真的......”观音有些失魂落魄的喃喃自语。

“原来......惧留孙啊惧留孙,好一个惧留孙!”文殊和普贤也不是傻子,虽然脑子没观音好用,但是从观音自语的话语中,他们依然听出了其中蕴含的意思。

“到底是大智慧,还是大毅力?他竟然真的放弃百亿年苦修,也要回去吗?”

想起以前在昆仑山上逍遥的日子,一时间,三人皆陷入遥远的回忆中。

出了灵觉洞,惧留孙再也没有回头,面向东方,大步迈出,身上僧袍悄然化作飞灰,取而代之的是一件道袍,捆仙绳环腰一圈,化作腰带。

光溜溜的头皮上,头发疯狂生长,转眼间,已经快要齐腰,长发自动挽起,一顶道冠戴在头上,飞剑穿过。

随手凝练元气,化作一把拂尘,三千白丝垂在左臂外,左手倒持木柄,身材虽然矮小,竟然颇有几分出尘的仙家气息。

缩地成寸,一个传遍整个地仙界的神通,只要是修士,个个都会,惧留孙一步一步迈出,每一步都能迈出千里之遥。

虽然他有阐教纵地金光术,可以陆地飞腾,速度不下于大鹏飞行,但他并没有使用,而是一步一步的向着东方,步行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