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仙侣修凡记 > 第一章:翩翩英俊少年郎 仗剑飞舞在高山

杨柳依依弄清风,

桃花吐蕾点点红。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太阴归去乌金露,

雾霭轻漫南岩宫。

首先撰写一首诗,杨柳、桃花、太阳、雾霭、南岩宫,道出人间仙境。

黎明,柔柔的清风吹散浓雾,露出了道教名山老爷山(北武当山)的南岩宫,此刻月亮已经陨落西天,太阳抖搂掉它一夜的困倦,露出了红扑扑的笑脸,它就像调皮的孩子,一跃从东海里跳了出来。这个时候,老爷山上的杨柳嫩嫩的叶子,娇艳婀娜的桃花都含着露珠,薄雾缠绕着亭台楼阁,高耸入云的南岩宫被雾霭侵蚀着湿漉漉的,它更加美轮美奂了。

老爷山是九天荡魔祖师修行悟道的洞天福地。他刚悟道时就得过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的点化,后来以无量祖师之名云游于天下。在炎黄时代,曾帮助轩辕黄帝打败蚩尤,而被华夏族人尊称为九天荡魔祖师。了道升仙后成为荡魔天尊、真武(玄武)大帝,是道教一等一的高手护法大神。

在老爷山的峰巅上,一位素白一身,头挽发髻的俊年道士在迎着晨雾仗剑习练武功。他的周围是一片粉红绽放的野桃树林,只见他闪跳腾挪,他的剑花所到之处,落英纷纷。

当、当、当……

晨钟暮鼓,南岩宫钟鼓楼的钟声敲响了。他也该收起剑法下课了。他把宝剑挽了个花儿,利剑入鞘,他踏着崎岖陡峭的台阶向南岩宫而去。

清风徐来,雾霭渐渐地退去。他边走边心旷神怡地吸收着泥土与桃花混杂在一起的芳香。他清楚地记得,九岁那年,家里来了个邋里邋遢的穷道士,可是父亲却把他捧为上宾。叫什么九天荡魔祖师,当时他就笑了,名字叫的怪牛逼的,看这幅穷酸样,也就是个走江湖混吃混喝的四方游士。对这些他并不觉得奇怪,父亲乐善好施,并且喜欢结交一些三山五岳精灵古怪的奇人异士。反正家里兵强马壮、粮田万亩、金银满山,家大业大,多几个骗吃喝的也无所谓。再说这事与自己无关,可这位穷道士临走时,父亲却做出惊人之举,让自己拜他为师。虽说母亲舍不得幼儿远行、泪眼两行,但父亲说的话就是吐吐沫订丁,毋容置疑。父命难违,他只好随师父九天荡魔祖师上山学艺。柳叶舒展了一纪又三年,桃花花开花落也是一纪又三年。按古时十二属相年份算一纪,他在老爷山已经整整十五年了。自从踏进老爷山南岩宫的山门,就没下过山,更别说回家看望父亲、娘亲了。古代对于二十四岁的男人来说,早已经是蓄满胡子的稳重男人了。他也不例外,浓密的胡须给他平添了几分仙风道骨的感觉。

偌大的南岩宫就住着三个人,俩道一俗。师父和他皆道,他的侍童却为俗。本来师父也想收他的侍童,怎奈他的侍童慧根尚浅又冥顽不灵,只是世俗的一份子,师父只好作罢。

最近师父又云游四海八荒去了,大约在十年前,师父每当山上的野桃花盛开与桃果成熟时都要云游一个月。用现在的话说,那是定点出差、风雨无阻。他也不知道师父是寻仙访友还是讲经布道,但回来时准带一样东西,那就是美酒。酒在道家是可以饮用的,这些酒大都是纯谷物或鲜花瓣酿制而成,他们成为素酒。师父每次带回来的几坛酒,准许他和侍童喝个酩酊大醉,然后美美地睡上几天。

这几天他夜里老是做梦,梦见自己的父亲在朝歌(今河南淇县)都城东北一个叫里(今河南汤阴县境内)的地方,正在受苦役之刑。已经有七年之载了。

他醒来后把梦境跟侍童说了,侍童到干脆,那就下山回家一探究竟。毕竟离开家里十多年了,哪儿有孩不思亲的那?侍童抱怨这儿风景虽好,但也有玩腻的时候,就好比是喜欢的红烧肉,天天吃也反胃了。现在侍童感觉这儿就是牢笼,好男儿要做驰骋疆场的威武将军或做个风流倜傥的文人雅士,可他的主人倒好,跑到这个鬼地方,青灯黄绢、晨钟暮鼓地做起了穷道士。可他并不这样认为,其实师父是个爱干净的上仙,那次去他家里邋里邋遢地“化缘”也许是试探父亲的的诚意吧。师父的仙术高于玉虚门下的十二金仙,跟着师父一定会有所建树。俗话说,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山。只有精心屏气地学好道法,练好仙术,才能解救苍生与苦海之中。所以即便梦见父亲里受难,也不敢冒然回家。以父亲的修为,会逢凶化吉的。再说,父亲果真有难,家里也会派人过来给他说吧。他记得在他离开家门时,父亲再三叮嘱了一句偈语:“笛琴和鸣南岩宫、烟雨霏霏现白猿”。如果不见这些征兆,他就绝不能下山回家。这就是天意,天意不可违。十五年了,他谨遵父命,甚至连一封书信也不曾写过,更不敢冒然回家。但他到现在也没弄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他现在所期待的就是师父能早点回来,让他老人家指点迷津,也好请假回家看望双亲和兄弟姐妹。

一股浓烟从柴房里滚滚而出,同时伴随着剧烈的咳嗽声,走在南岩宫的他疾步跨进了柴房。房间里侍童正在烟熏火燎地做早饭。他急问:小安子,怎么搞成了这样?

被换做小安子的侍童从灶台旁转过脸,他的脸上黑灰一片,俊年道士不由得咯咯笑了。

小安子哭丧着脸说道:“我的四公子,我这个又当爹又当娘又当兄弟姐妹的忠厚老实的跟班,什么时候能乌鸦飞到枝头上,变凤凰呀?你看这柴火,湿了吧唧的,能没烟吗?我刚敲完钟回厨房,这火就灭了。都说做一天道士撞一天钟,我这个八竿子都打不着算不上入道的人,还得晨钟暮鼓的敲打,你说我冤不冤?”

说这些话的人他叫彭安,精瘦精瘦的一个人,大约十七八岁的样子。他的理想是做一名美食家,尝遍四海八荒的美味佳肴。可命运实在是捉弄人,他却像折了翅膀的乌鸦鸟,只能在老爷山这片地界瞎扑腾。他的父亲是四公子家的食客,所以在他六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到南岩宫来陪侍少主人。有时他实在熬不过清汤寡水,就偷偷地下山,打打牙祭,胡吃海喝一顿。没成想小小的年纪竟对美食情有独钟。所以有时带些食材趁祖师爷和四公子上山农耕,就在柴房折腾他的厨艺,久而久之,学会了烹饪。

上古时期有一句偈语叫做“习道术者,能成仙则成仙、不能成仙则成神、不能成神则成人。”像元始天尊玉虚宫门下的弟子慈航道人、太乙真人、云中子等十二金仙就是了道升仙,成为大罗金仙。杨戬、哪吒、李靖、韦驮、雷震子、金吒、木吒七人也是肉身成仙。可像通天教主的徒子徒孙龟灵圣母、闻仲、赵公明、九龙岛四魔等人就没那么幸运了,死后只有被封神榜封为神祗。而像姜子牙、周武王、南宫适等人,即与仙和神无缘,只能在人间享受荣华富贵。像彭安这样亦是如此只能成为一名凡夫俗子了,彭安就是后来周公和尹桃花斗法,尹桃花计破周公,阳间第一寿星活了八百年的彭祖。

被换做四公子的青年道士姓姬名旦,在家排行老四,所以被彭安习惯上称谓四公子。姬旦的父亲是商王朝的西伯侯姬昌,他的大哥是位风流雅士伯邑考(姬考),二哥叫姬发也就是后来的周武王。他的三哥是一名威武的将军叫管叔鲜(姬鲜),五弟叫蔡叔度(姬度),八弟叫霍叔处(姬处)。姬昌育有九十九子,他还在去朝歌的路上在燕山脚下收了雷震子为子嗣,正好凑够百子。所以说姬旦的兄弟们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响当当的牛逼人物。姬旦也不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十五年来,他是白天练武夜间习文,他不但深得道家心法要义,法术练得炉火纯青,而且熟读精思万卷书。其文韬武略,武能安邦、文能治国。所以在后来他被拜为副帅随姜子牙伐纣时,被尊为周公。他还在周成王初期,平灭了他的三哥管叔鲜、五弟蔡叔度、八弟霍叔处为首的“三监之乱”。保证了大周帝国的八百年基业。

姬旦放下宝剑,他对着抱怨的彭安说:“小安子,你不用发牢骚。成大事者,就得不拘小节。话不用多说,只要你跟着我好好研习功课,将来会有出息的。”

“噢!又是颗甜枣,可惜我已经吃腻了。”彭安嘟嘟囔囔说话的时候,已经把一盆菜汤放在了桌子上。“没米下锅了,只好做了一盆珍珠翡翠白玉汤。我可足足烧了两个时辰。喝吧,很大补的!”

ps:新书上架。求关注!求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