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廖凡民的江湖 > 第五百六十六章 冬农开发

廖凡民的江湖 第五百六十六章 冬农开发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5:14 来源:笔趣阁

数量不多的柑顺利销售出去,第一季的高山反季节蔬菜也顺利销售出去,时间转眼到了十一月,林丰市即将进入东农开发的时间。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冬季农业开发是常规性的工作,和春耕生产一样,每年都要提及,但也仅仅是提一提,现如今没有谁重视农业工作,接近年度,县市区关心的都是财政收入情况。

林丰市的情况不一样,东农开发工工作被提上重中之重的地位。

从十一月十号开始,市委市政府相继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冬季农业开发的工作,而工作的重点,就说葡萄和柑苗木的移栽和种植。

林丰市一共有七十二万亩耕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规划,其中的四十万亩耕地将用于种植葡萄和柑,五万余亩将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五千余亩用于种植花卉。

光华公司的葡萄种植基地、柑种植基地、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和花卉种植基地,租赁耕地不过四万余亩,也就是说,其余需要种植葡萄、柑和高山反季节蔬菜的耕地,都是农户自身的,由农户来种植。

花卉种植的技术性很强,廖凡民和张登才详细分析和研究之后,决定让光华公司单独种植花卉,尽量不让老百姓从事花卉种植。

农业大学的谭教授一行早就来到林丰市考察过了,他们经过了仔细的研究和分析,结合林丰市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等,认为林丰市葡萄苗木移栽和种植的最佳时间为来年的元月底到二月,柑移栽和种植的最佳时间为二月底到三月初,至于说高山反季节蔬菜,从十月份到来年的六月份,悉数可以种植。

时间给出来了,相应的准备工作必须到位。

葡萄苗木的移栽和种植的准备工作复杂很多,田间的水泥柱子和铁丝网必须要固定好,这是一大笔投入,从九月份开始,适合种植葡萄的低山和二高山八个乡镇,全部都行动起来,银行和信用社发放给老百姓小额贷款,光华公司为农户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不少在外地打工的农民都回到了家中,准备开始大规模的种植葡萄和柑。

相比较来说,高山乡镇的路子就要窄很多了,因为海拔太高,气候过于的寒冷,无法种植葡萄和柑,能够种植的仅仅是高山反季节蔬菜,不过种植大棚蔬菜也是有条件的,至少需要是比较平整的耕地,能够建起来大棚,而且距离公路的距离不能够太远,否则蔬菜运输存在很大的困难,最终成本增加,根本不划算。

另外一件大事情,就说延平肉联厂厂房全部建好,正式开工生产了。

肉联厂所有的手续全部办好,其卫生许可证的手续,是直接到省城去办理的。

应该说黄延平到林丰市来创办肉联厂,是冒了巨大风险的,九十年代末,全国大量的肉联厂倒闭,剩下的没有几家了,一直到2004年,肉联厂依旧不是热门,很多人谈虎色变,压根不愿意沾手肉联厂的事宜。

肉联厂的生产分为三大部分,一部分是生猪屠宰,第二部分是鲜肉供应,第三部分是猪肉成品加工,包括火腿肠等等,从利润的比较来看,生猪屠宰是最不受待见的。

不过廖凡民告诉黄延平,肉联厂在创建的时候,必须着重抓好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修建规模足够大的冻库,用于储存肉制品,第二件事情是搞好生猪屠宰。

生猪屠宰是肉联厂的基础,肉联厂收购的生猪都是需要到厂内宰杀的,绝不会收购已经宰杀的猪肉,所以搞好了生猪屠宰,就抓住了肉联厂的龙头。

为了让肉联厂能够顺利的进行生猪屠宰,林丰市工商、公安、农业、商务和税务等部门,配合农业工作专班,对于林丰市存在的地下屠宰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理,坚决取缔和关停了卫生条件等都不合格的地下屠宰场,至于农村那些为百姓杀年猪的屠宰户,则是区别对待,让他们继续走村串户,为老百姓服务的同时,自己也赚到一些钱。

黄延平修建的肉联厂,冻库的面积达到了十万吨的规模,为此黄延平在林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向银行贷款一个亿,投入到厂房和冻库的修建之中。

没有谁想到,林丰市拥有全省最大的冻库,全国排名前三的冻库,而这些冻库,将在若干年之后,爆发出来巨大的生机。

所以冬季农业开发会上面,廖凡民提出的区别对待个乡镇的情况,低山和二高山大量种植葡萄和柑,高山乡镇在可以建造大棚的地方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那些无法种植蔬菜的村镇农户,以喂养生猪为主,田里种植的部分粮食,可以用来喂猪,而且市委市政府鼓励规模较大的生猪养殖场,凡是新创办生猪养殖场的农户,经过计委、畜牧和农业等部门检查后,可以获取一部分的财政资金支持。

当然,打工经济也不能够完全丢弃。

冬季农业开发会之后,肉联厂生猪收购的事宜,成为了市委市政府第一个关注的事情。

延平肉联厂试生产的初期,每天能够收购五百头到八百头生猪,而生产规模上去之后,每天能够收购一千到一千五百头生猪,年收购和屠宰生猪五十五万到六十万头。

这已经是大型肉联厂的标准。

延平肉联厂屠宰的生猪,主要供应林丰市、宜都市以及南华市,当然,南华市的市场太过于巨大,廖凡民曾经做过调查和统计,南华市居民每天吃掉的生猪超过一万五千头,延平肉联厂的生猪屠宰能力需要达到每年五百万头以上的规模,才能够满足南华市的需求,这在短时间之内是不大可能的。

也正是因为延平肉联厂的生猪屠宰能力不是那么大,才能够挤进南华市,分的一杯羹。

宜都市所辖的县市区,生猪收购的事宜,大都是小贩子在做,因为宜都市没有大型的肉联厂,而林丰市延平肉联厂开始生产之后,宜都市委市政府予以了强有力的支持,要求所辖的县市区,动员百姓将生猪交给延平肉联厂收购。

宜都市委市政府的态度是一方面,老百姓主要看的还是收购价格。

这方面,黄延平也明白,延平肉联厂的生猪收购价格,完全按照市场价格来,而且全部都是现金兑付,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然黄延平更加欢迎那些肉贩子将生猪运送到肉联厂来,这些小贩子赚取一定的差价,让肉联厂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开始生产的肉联厂就变得异常忙碌了,每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包括宜都市县市区的小贩子,都开始往肉联厂运送生猪,肉联厂派出去的收购员,也会走家串户,收购生猪。

人家来交生猪的时间可不能够限制,早上、中午、晚上、深夜、凌晨和半夜都会有人来,延平肉联厂是做生意的,运送来的生猪,经过检疫检查之后,自然会收购。

一时间,肉联厂成为整个林丰市最为热闹的地方,好在这里属于市郊,远离了生活区,不会干扰到百姓太多的生活,不过每天进出的车辆太多了,说丝毫没有影响也是不可能的。

开业一个星期之后,廖凡民专程到了肉联厂,看见了满脸笑容的黄延平。

黄延平说生意好的他都没有想到,试营业期间,每天屠宰的生猪已经超过一千头,鲜肉的销售速度非常快,供应了宜都市和林丰市,以及附近的山凌县,就没有剩下多少了,导致了加工猪肉成品的生产不足,不能够开足马力。

当然,接近年底,正是生猪销售的旺季,和平时不一样。

一个星期的时间下来,黄延平仔细计算过了,宰杀一头生猪,刨除所有的开销,包括需要缴纳的税收,纯利润在八十到一百元左右,也就是说肉联厂屠宰生猪每天的利润在八万元到十万元左右,如果生产能力达到了一千五百头,纯利润可以达到十五万,按照淡季和旺季的区别计算办法,肉联厂从屠宰和鲜肉销售两个环节,可以赚取到一千五百万到两千万的收入,这还没有计算成品生产带来的利润。

肉联厂如此大的利润,这是黄延平绝对没有想到的。

廖凡民很清醒,他告诉黄延平,不能够这样计算利润,譬如说淡季,肉联厂的鲜肉需要在冻库储存,而且目前的冻库还没有完全开启,一旦开启,开销势必增加,而且淡季的鲜肉,只要销往南华市等地,这样势必增加运输等环节的开销,这也会影响到鲜肉的价格。

所以肉联厂每年从屠宰和鲜肉销售方面,能够得到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的纯利润,就非常不错了。

当然,有一点廖凡民没有说,那就是市政府能够从肉联厂得到近两千万元的利税,因为这些利税都是在流通环节产生的,譬如说运输、收购、屠宰和销售等环节,有些钱不是从肉联厂出来的,却因为肉联厂才能够产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