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战国赵为王 > 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荆关和炼铁厂(第二更)

第二天,赵丹离开了沙丘宫,继续浩浩荡荡的北上。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由于接下来的路程都是赵国的东部平原,这部分地区地势平坦,是骑兵最喜欢的行军地形。

因此仅仅用了短短数日时间,赵丹就一路经过了肥城、顾城和中人城,渡过了沱沱河和唐河,进入了太行八陉之中的蒲阴陉。

蒲阴陉位于太行山的东北,连接着山西和河北,同时距离云中郡,也就是后世的山西大同极近,地势非常险要,因此这里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成为游牧民族南下的通道。

只要从漠南草原南下,穿过雁门山和洪寿山进入大同,然后东进穿过蒲阴陉就能够抵达河北平原。

蒲阴陉的东侧出口距离蓟都,也就是后世的北京不过只有数百里,骑兵疾进的话只需要一天一夜,正常行军也不过三天时间就能够抵达北京城下。

在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中,瓦剌太师也先就率领着瓦剌大军从这条陉道之中东出,一度包围了北京城。

也正是从土木堡之变开始,明朝结束了鼎盛的扩张期,步入了漫长的衰落期。

赵丹骑马走在蒲阴陉之中,左侧是险峻的山峰,右侧是深不见底的绝涧,令人望而生畏。

道路十分狭窄,不过只能容纳两三名骑兵并肩而行,弯曲环绕,甚至时而能够听到从山上传来的野兽咆哮之声。

太行八陉之险峻,由此可见一斑。

赵丹策马缓缓而行,心想:“这么狭窄的道路,五千骑兵通行都如此不易,若是在这里建一道关隘,那岂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走着走着,突然间一道破旧的关隘出现在赵丹的面前,这道关隘从陉道左侧的山岭之下修筑下来,正好封住了整条蒲阴陉。

不过很显然这道关隘已经很久没有修筑过了,如今早就破败不堪,起不到任何的防御作用了。

赵丹指着这道关隘问道:“此为何关,何岭?”

一旁的李牧答道:“大王,此为蒲**,中山国所筑,自武灵王灭中山后已废弃多时。此岭名为紫荆岭。

“紫荆岭?”赵丹吃了一惊,终于明白自己来到什么地方了。

原来这就是后世紫荆关的前身啊。

在想了想之后,赵丹打消了修建紫荆关的念头。

因为赵国无论是对蒲阴陉东侧的燕国,还是对北边的匈奴都保持着进攻态势,根本不用担心敌人能够进入到蒲阴陉之中。

赵丹用了两天时间离开了蒲阴陉,又用半天的时间穿过蔚城,进入了雁门郡的地界。

到了这里,距离赵丹此行的一大目的地赵国高炉炼铁厂就不过只有两三天的路程了。

这里也就是后世大同铁矿的所在地。

赵国境内,有煤炭,有铁矿,完美符合这三点的,自然非大同我数。

虽然还有至少数十里的距离,但是赵丹已经远远的能够看到有几条黑烟从山的另外一头飘上天空,在这洁净的蓝天上十分显眼。

看到这里,赵丹也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种极其简陋而且没有任何环保可言的炼铁方式,必定会带来空气污染,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但好在此时此刻恐怕整个地球只有这么一个地方是正在向天空滚滚排出废气的,再加上如今的雁门郡原本就是地广人稀,炼铁厂又特地设置在了远离人烟的山脚之下,所以什么吸雾霾之类的情况,应该是不会出现在赵国子民的身上。

赵丹并没有立刻赶到炼铁厂,而是先在云中郡的郡治所在地原阳城休息了一个晚上,然后第二天才继续赶往炼铁厂。

虽然说远远看去的时候,会觉得这炼铁厂似乎规模并不大,但是当走近一看之后,几十座高炉矗立在山脚,滚滚的浓烟从高楼顶端的烟通知中排出,一时间竟然给人一种遮天蔽日的感觉,还是很震撼的。

赵丹并没有带着大队骑兵前来,而仅仅带着大约一百人左右来到了这座高炉炼铁厂。

由于早就已经提前通知过了,所以说赵丹才刚刚来到炼铁厂之前,这座高炉炼铁厂的主事人就已经出现这个赵丹的面前。

“见过大王。”

赵丹微微点了点头,看着面前的这一片营地,不由得有些好奇的说道:“这是按照军营的标准建造的?”

主事人十分恭敬的说道:“回大王正是如此,整座高炉炼钢厂都是以军营的标准来建造的,并且常年驻扎着一千士兵,任何时候没有军令不得进出,若非如此的话,那么那些工人们很有可能会逃跑。”

赵丹点了点头,明白了什么。

别看这炼铁厂位于雁门郡,但是雁门郡郡守还真管不到这个地方,甚至都不清楚这地方是干嘛的。

赵丹走入营地之中。

在这座营地里绝大部分来来去去,正在监工们的皮鞭下忙碌的干着活计的奴工都是来自于赵国在这几年战争之中所俘获的战俘,还有秦国河东郡之中那些桀骜不驯,反抗意愿极其强烈的秦国青壮。

要知道长期在这样的环境工作,对于人的健康危害还是很强的。

再加上赵国现在整体处于一个地广人稀的状态,所以赵丹当然不可能用宝贵的赵国子民来干这种苦力的活计。

赵丹很快来到了一座高炉的面前。

只见高炉浓烟滚滚向天,上百名奴工正在一旁加煤炭,搅铁水,炒钢炼钢忙得不亦乐乎。

在另外一边,还有许多赤着上身的奴工挥汗如雨,叮叮当当的捶打着,时不时会响起一声淬火的响声,听起来倒也颇有几分韵味。

赵丹身边的李牧等人从未见过这个场景,自然是啧啧称奇。

主事人指着面前的高炉,不无骄傲的对着赵丹说道:“大王,那闻名天下的具装甲骑兵之盔甲武器,全部都是由这座高炉和附近的几座高炉所出品的。”

赵丹笑了一笑,问道:“如今一年能够生产多少合用的钢?”

主事人在心中盘算了一下,随后对着赵丹说道:“依如今的产量,一年大约能够生产一千名具装甲骑兵的装备。

顿了一顿之后,这名主事人又继续说道:“具装甲骑兵所需要的都是最极品的钢,但是除了这些,其实质量稍逊一些的铁装备和铁具倒是可以大规模的生产出来了。”

“哦?”赵丹眼睛一亮,问道:“年产多少?”

主事笑道:“大王,臣敢向大王保证,最多不过五年时间,青铜器具当绝迹于大王军中也。”

“很好!”赵丹心中大喜,道:“汝且记得多多生产,不必担心产量过剩,把这件事情做好了,寡人给汝记大功!”

这还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铁器对于青铜器来说要更加的坚固耐用,之所以青铜器迟迟难以淘汰,只不过因为华夏大地铁矿不多,而且铁矿质量也不高,难以冶炼出胜过青铜质量的铁器罢了。

如今在拥有了高炉炼铁,炒钢炼钢等一套简单工序之后,赵国铁器的质量已经完全提升起来,足以将青铜器具完全取代了。

这对于赵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要知道这年头青铜可不仅仅是用来打造兵器和日常用具,更能够用来铸钱啊!

所以一旦赵国全面迈入铁器时代,那么大量的青铜就被节省出来,赵国就等于凭空得了一大笔资金啊!

赵丹笑容满面,正准备继续夸奖这主事几句,突然李牧来到赵丹身边,低声道:“大王,云中郡守命人前来,说是有急事相报,和匈奴有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