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战国赵为王 > 第六十九章 剧辛

战国赵为王 第六十九章 剧辛

作者:熙檬父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6:42 来源:笔趣阁

就在楚国人攻克宛城的好消息传回邯郸的第二天,赵丹在龙台正殿接见了从燕国归来的庞。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庞的脸上带着几分疲惫之色,很显然这一路风尘仆仆对于这位已经年过六十的老人来说是一次相当不轻松的旅程。

事实上庞在离开燕国下都武阳城之后,几乎是一路马不停蹄的赶回了邯郸。

一见到赵丹,庞就立刻迫不及待的对着赵丹说道:“大王,臣观那燕王根本无心与我赵国和平相处,或不日便即出兵攻伐我赵国,大王须得警惕燕人!”

赵丹听了庞的汇报之后并没有多少波动,只是笑了一笑,道:“此事寡人已知之,庞卿不必焦急。对了,这位是”赵丹将目光投向了庞的身后。

而且庞并不是自己回来的,在庞的身边还跟随着一名同样颇有气度、年纪看上去和庞相差不多的老者。

这名老者在见到赵丹后便恭恭敬敬的行礼:“剧辛见过大王。”

虽然在见到剧辛进殿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剧辛自报名号的时候,一丝笑容还是不由自主的从赵丹的嘴角浮现了出来,同时有关剧辛的资料也开始在赵丹的脑海中出现。

剧辛,赵国人,诸子百家之中的兵家学者,著有《剧子》一书,赵武灵王时期曾在赵国为官,后因沙丘宫变出走燕国,被一代明君燕昭王重用,和昌国君乐毅等人一起辅佐燕昭王,开创了那二十多年前强绝一时的燕国盛世。

燕昭王之子燕惠王即位之后,乐毅兵权被夺,剧辛因为替乐毅说话而同样遭到猜忌,不得不辞官隐居于燕国至今。

这么一个人才,现在总算是回到赵国来了!

虽然说赵丹交给了庞这个任务,但其实赵丹心中对于庞能否劝说剧辛重新出山帮助赵国也没有什么底。

毕竟从这份履历来看,剧辛辞官之后宁可在燕国隐居也不回归祖国赵国,就说明剧辛这个人对燕国是很有感情的。

在赵丹的记忆之中,这剧辛还要被燕国国君们晾上好些年,然后在七十多岁的时候出山帮助燕王喜,率燕国大军征讨赵国,然后再被临危受命的庞率赵军击败,剧辛本人也死于老友庞之手

当然了,既然剧辛已经出现在了赵国的龙台之中,那么他和庞之间老友相残的可能性应该是没有了。

毕竟赵丹是派庞去召剧辛回赵国来当官的,如果剧辛不愿意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出现在赵丹的面前了。

于是赵丹微笑道:“剧子不必多礼,寡人得剧子之助,乃寡人之福,赵国之福也!”

虽然说从历史战绩来看,这位剧辛比起庞来显然是要差上一些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剧辛的确也是一名大才的事实,所以剧辛愿意回归赵国为官,赵丹还是很高兴的。

反正赵国现在也不缺能够打仗的人,廉颇,乐乘,庞这三个基本上每一个都能都独当一面,再加上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角落的李牧,以及磨练磨练说不定也能够练出来的赵括,二三十年内都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赵丹之所以把剧辛招回来,主要还是看重了剧辛的另外两个身份兵家学者,以及曾经的赵国重臣!

学者代表着什么?当然就代表着知识!

知识可是个好东西啊,也是赵丹对于剧辛所最看重的一方面。

赵丹的某些规划,可就要落在这位剧辛身上了。

于是赵丹立刻就笑吟吟的开口了:“寡人曾闻,剧子多年来隐居燕国潜心著书,不知可否使寡人一观?”

赵丹这就是想要看看剧辛所写的那本《剧子》了。

《剧子》这本书,在后世已经失传了,只存在于传说之中,事实上像《剧子》这样早已失传的书,在后世的华夏一点也不少见。

这主要还是因为古代的这些作者大家们一个个都把自己的理论著作当成绝世秘籍,宁愿带到坟墓里也不轻易传给外人,导致随着时间的过去这些理论和著作也就慢慢的散佚最终消失了。

这绝对是华夏文化的损失。

但是虽然作者们都很重视自己的理论和知识,可是在赵丹这样的君王面前,他们却是不会藏私的。

战国时候诸子百家的百花齐放,本质上来说就是大家各自提出自己的治国思想,并希望得到君王们的采用,著书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的思想流传,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在得到君王赏识的时候献书给君王。

毕竟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你不在国君面前把自己的才艺和知识展示出来,谁知道你到底是真牛还是吹牛?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兵圣”孙武,就是在吴国重臣伍子胥的引荐下献《孙子兵法》十三篇给吴王阖闾,由此得到了阖闾的重用成为了吴**队的主帅,这才有了之后孙武率吴军以少胜多大破楚军攻占郢都,险些灭亡楚国的辉煌功绩。

所以赵丹的这个要求一提出来,剧辛便躬身道:“大王有命,臣自无不从。”

片刻之后,几名侍卫就搬着一大堆竹简,从殿外来到了赵丹的面前,将这些竹简放到了赵丹面前。

虽然这时候已经有了帛书,但是帛书是一种非常珍惜而昂贵的书写材料,即便是赵丹这样的赵国君王也只会在书写密信以及机密情报的时候用得上,平时的奏折和文件基本上还是以竹简为主。

连赵丹这样的身份都消耗不起,剧辛这样的在野之人就更不可能用帛书来当写作材料了。

剧辛指着这上百斤竹简对着赵丹道:“大王,此便是臣近些年隐居之时所著之书了。”

赵丹点了点头,从最上方拿起了一份竹简,开始阅读起这本《剧子》。

看了一会之后,赵丹就发现剧辛的这本《剧子》之中其实也并不只是单纯的讲述军事,其中还蕴含了不少内政、治国乃至做人的道理。

不过这倒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很多东西都是可以触类旁通的,比如说“商场如战场”,又比如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而且《孙子兵法》在后世可是许多大商人们的案头必备读物的呢。

总的来说赵丹看了一会之后感想就四个字不明觉厉。

但是这本《剧子》赵丹也没有看太久,毕竟这几十上百斤的竹简得看到什么时候去了,总不能一直把人晾在这里吧。

赵丹很快就合上了手中的竹简,笑着对剧辛道:“剧子所言,果真字字珠玑,发人深省,令寡人犹如拨云见日,有茅塞顿开之感!”

这就是要给剧辛戴高帽了,特么才看了点开头就能懂这书写啥了?不科学!

不过反正戴戴高帽也不要钱,张张嘴就能够收拢人心的事情,无本万利,何乐而不为呢。

剧辛听了也是露出了激动的神情,赶忙再次行礼,恭敬道:“剧辛何德何能,大王谬赞也。”

作为曾经也是在燕国政坛上指点江山的人,像赵丹刚才那样的高帽子话,剧辛其实早就听多了。

但是同样的话,从赵丹的嘴里说出来,那还真就和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不一样!

赵丹是谁?那可是如今天下第二强国的国君,是整个天下唯一一个能和秦王稷掰手腕,甚至有可能把秦王稷从那该死的天下第一宝座拉下来的王者!

到了赵丹这个地位,那说出来的话,所代表的东西可就太多了。

任何一个士人,只要能够得到赵丹的一个“好”字,那这个士人绝对瞬间就名扬天下。

所以赵丹的这句话出来,即便是以剧辛这种见过大风大浪的人,那都是心花怒放,瞬间就有种飘飘然的感觉。

也别怪人家剧辛不争气,就算放到后世,那都不是飘飘然的事情了,那真是直接就飘上天了好吧!

赵丹看着剧辛的这种反应,心里就知道也差不多是时候了。

气氛也烘托得差不多了,是时候讨论一下给剧辛什么官职了。

就在赵丹准备开口的时候,赵国的宦者令贤突然急匆匆的出现在了龙台殿之中,低声告诉了赵丹一个坏消息。

燕国,出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