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吃相 > 第1232章 迁都

帝国吃相 第1232章 迁都

作者:牧尘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9:35 来源:笔趣阁

反正闲着无聊,陈旭便把自己的打算非常仔细的说了一遍。

这些东西若是放在六七年前他刚来咸阳的时候,必然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基本上完全听不懂,但这些年在陈旭的熏陶和各种工作变化影响下,这些东西几乎所有人都听懂了。

“左相是说要把这些船舶和停车场一样规划有致?”一个官员惊异的问。

“不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船舶来往频繁而且混乱无比,但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制度让所有船舶进出都循规蹈矩!”陈旭点头。

“左相言之有理,想数年之前每日上朝,朝议大殿门前的广场之上车马混乱,如今按照品级画了停车区域之后一切都井井有条,每日上朝再也不用挤作一团!”许多官员不由点头认可陈旭的想法。

“客货分流的确是个好方法,爱卿考虑的非常周全!”秦始皇同样表示认同。

“陛下过誉了,渭河和大河相连,贯通中原数郡辐射数百县城,和东方道一水一陆构成了华夏腹地的交通大动脉,从咸阳乘坐舟船出发,最多三日便能抵达齐郡入海口,到达洛阳大梁等地更是只需一日,如此快捷的出行比之陆路便利十倍不止,眼下大河流域和渭河之上客运货运日趋繁忙,船舶一日多过一日,此次齐郡码头坍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主要还是基础设施跟不上货运发展的要求,还有就是管理调度不合理,臣心有感触才策划此事,等科学院规划完毕之后,臣会奏书提请陛下过目,希望能够改变眼前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陈旭笑着回答。

“爱卿为了大秦发展殚精竭虑,吃酒饮宴都能体察国情关心国事,实在让朕欣慰,此事就劳烦爱卿安排,规划之后朕会让三省六部以及内史府配合完成……”

始皇帝说到这里眼神四周微微瞥了几眼,脸色变得略微有些严肃起来说,“解禁商律虽是左相推行,但却是朕也同意支持的,而诸位爱卿也应该已经看到,若是没有这些商贾经营交通货物,我大秦焉能有如今之繁华富庶?商人投机趋利本是天性,但只要有严格的律法和宽严相济的合理引导,商贾必然循规蹈矩,昨日工部上奏,范氏水氏等众多商贾筹资五百余万钱支持图书馆修建,此乃仁义之举也,前有畜商乌倮氏助我大秦数万牛马征讨赵国,后有巴清氏资助巨财修建边关城墙,数年前还有船商齐茂赈灾,今又有诸多商人捐献巨款修建图书馆,我大秦从未禁绝商业,往后也绝对不会禁绝商业,商贾所行之事只要尊重大秦律法,任何人不得横加指责和干涉,这些在新商律之中皆都罗列清楚,诸位爱卿都是我大秦世袭的勋贵,也是朕之肱骨重臣,切不能因为眼前之钱财动了私心,去阻拦破坏眼前这番繁华盛况,诸位爱卿可曾听清楚……”

“臣等谨记陛下之言!”迎着始皇帝威而不怒的眼神,一群王侯公卿皆都心中凛然,全都能收起小心思起身行礼。

而方才言有所指的几个官员更是如同鹌鹑一般把头揣在怀里不敢抬头多看皇帝和陈旭一眼。

陈旭刚刚被皇帝尊为太师,暗中映射攻击太师这个罪过说起来也不算小,如果皇帝真的要较真,瞬间丢官夺爵也就是片刻之间的事。

而由此事也让所有对陈旭还有其他想法的人瞬间把更多的心思掐死在脑海之中,以后只怕是始皇帝在一天,没有任何人可以撼动陈旭的地位。

站在始皇帝背后的赵亥脸皮使劲儿抽搐了一下偷偷往后退了一步,而和他同列的蒙毅脸皮也轻轻抖了一下,甚至还轻轻撇了一下嘴角,似乎在嘲笑这些不自量力的挑衅。

“陛下,似乎我们该准备修建第二条混凝土大桥了!”作为在场年龄最大的上卿,而且作为执掌六部的主管,冯去疾习惯性喜欢和稀泥,用手指着渭河大桥笑着转移了话题。

方才几个言有所指的人皆都是六部的官员,他自然心知肚明,但朝堂复杂无比,这些二三四品的主官家族关系交错复杂,他其实也不能在尚书省做到一手遮天,因此只能赶紧把这件事撇过去,免得引起皇帝的误会。

“冯相说的是,每日来往于渭河两岸的人流车马的确太多,络绎不绝从未停过,每到节日和盛会更是拥挤不堪,的确是要赶紧筹建一座新的大桥了!”有官员赶紧附和冯去疾的话。

“唔,朕也以为如此,渭河大桥虽然坚固,但长年累月如此下去,不堪重负之下恐会垮塌!”始皇帝脸上瞬间也有些忧色,方才他举着望远镜观看之时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

“左相以为如何?”冯去疾笑着转头问陈旭。

“冯相所言极是,如今只有一座大桥,实在太过繁忙,的确要筹备修建第二座渭河大桥!”陈旭笑着点头。

听见两位丞相达成了统一的观点,一群站在旁边的王侯公卿和文武官员皆都开始纷纷讨论起来这座桥应该修在哪儿比较合适。

按照眼下的建筑水平,修桥已经不是能或者不能的问题,只是看修在哪儿比较好比较方便,投资多少都可以暂时不用顾忌太多,当年一座渭河大桥耗资五十万石粮食,折算下来近两千万钱,相当于内史府半年的收入,但如今,这笔钱只相当于内史府半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完全能够支撑,何况随着水泥厂和钢铁厂的产量逐渐扩大,也能在很短时间内筹集到足够的建筑材料,若是马上立项开工,最多到入秋就能建成,年底就能通车。

“陛下,修桥是紧迫之事,但臣以为最好的方法是迁都!”一群王侯公卿都站在城楼上,三五成群的指着渭河的不同方向讨论,而陈旭却抛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提议。

瞬间城楼之上一阵无比的寂静,所有人都带着各种惊疑的神情转头看着陈旭或者是始皇帝。

“咸阳为我大秦都城已经百年有余,左相焉何突然说要迁都?”半晌之后颤巍巍的高阳侯赵病不解的问。

“是啊,修桥可比迁都方便多了,即便是多修几座桥也代价更小……”有官员忍不住嘀咕。

“的确如此,我大秦王侯公卿文武百官皆都居于咸阳城内,食邑封地田产房屋皆都在咸阳附近,若是迁都这些该如何安置……”

“这些尚可讨论,但迁都必然要重修皇宫和诸多殿堂,耗资太甚……”

“迁都也并无不可,眼下咸阳早已人满为患许多房屋老旧残破不说,许多街巷也肮脏不堪,一到夏日暴雨便污水四溢……”作为最熟悉咸阳城的陆嚣犹豫许久之后开口。

“陆中尉说的不错,咸阳城的确人太多了,而且隔着渭河与东南诸郡来往不便,不过要把都城迁往何处还需要斟酌……”

“若是迁都,某以为最好的去处自然是东都洛阳……”

“某以为大梁亦可!”

“临淄也不错……”

一群王侯公卿慢慢清醒过来之后都开始讨论起来,有人反对有人支持,很富有朝堂一贯的派系风格。

“爱卿既然建议朕迁都,可有详尽规划?”秦始皇在愣了片刻之后饶有兴趣的看着陈旭。

“陛下,眼下咸阳城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人多嘈杂不说,道路交通排水等一切设施都已经非常老旧,已经无法承载过多的人口,翻修扩建的余地也非常小,修修补补完全不能满足咸阳往后的发展,而作为都城,咸阳日后人口会更多,在越来越大的压力之下,各种情形会更加混乱复杂,修建几座大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唯有扩展都城的规模,臣所说的迁都,并非是把都城迁往他处,毕竟我大秦的根基在关中,这里河流纵横沃野千里,乃是天下一等一的粮仓所在,并且还有四关天险守护,加之有渭水可直通东海,此乃定都的不二之选,因此臣迁都的意思是在渭河南岸规划修建一座新城,眼下有了钢铁水泥,就可以修建更加宽敞高大的朝议大殿和各府署衙的办公衙门,这样就会带动大量商贾富豪以及平民往渭南聚集,很快便会形成一座新的城市,这样既缓解了咸阳城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同样也可以改善眼下的办公环境,毕竟夯土和木石修筑的宫殿没有混凝土修建的结实宽敞……”

“左相这个迁都提议的确非常好,不过钱从何来?”冯去疾虽然看似不动声色,但不断颤抖的眉毛仍旧出卖了他内心的想法。

毕竟陈旭只是动嘴说,最后要完成这个逆天的工程还得依靠他统领的六部官员来完成,最让他头痛的自然是钱。

他简直不需要去看详细的策划书,光是听都城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个工程不花掉整个国家几年的财税不可能成功。

“嘿嘿,钱自然是冯相想办法,某只管提议!”陈旭干笑几声。

冯去疾:……

“迁都渭南……左相的提议倒是和朕不谋而合!”秦始皇此时眼神发亮,这和他打算的阿房宫倒是差不多。

“陛下,迁都渭南老臣不反对,但恐怕耗资太甚朝廷承担不起!”冯去疾满脸忧色的赶紧拱手说。

“修建新城的确颇耗钱财,不过若是诸位爱卿以为可行,朕会把目前所有正在改建翻新的宫殿项目全部停下来!”

“陛下,迁都之事牵扯太大,臣建议还是安排工部仔细勘察之后再做安排!”内史府令齐宕站出来说。

“臣等附议!”眨眼之间有七八位二三四品的官员站出来,大多数都是户部和财政署的官员。

“也罢,今日非是朝议,此事延后再说,宰工部尽快安排匠吏于渭河南岸考察地形地势,可以让科学院配合,在入秋之前拿出新都建设方案!”

“臣遵旨!”宰赶紧拱手答应。

秦始皇在城楼上继续观看了半个小时之后摆驾回宫,随行的王侯公卿和文武官员也都四散而去,大部分都乘坐马车去蹴鞠广场上看热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