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吃相 > 第396章 朝议

帝国吃相 第396章 朝议

作者:牧尘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3:13 来源:笔趣阁

燧发火枪虽然组装成功,但零件都制作的比较粗糙导致联动状态非常差,而且扣动扳机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行,这样在瞄准之后射击之时枪管会产生比较大的摇晃,准头估计也瞎的一逼,需要回去之后仔细打磨调整各个零件之间的间隙,还要上一些润滑油让各部分保持良好的联动性,不然可能会造成扳机失灵或者击锤无法击火,或者击出的火星无法落到引火室点燃引火药的情况发生。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复杂的机械任何一环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射击哑火,而战场上时机稍纵即逝,百米左右的有效射程战马几秒钟就能冲到面前,如果没有强大的火力压制,火枪兵直面骑兵的后果简直不用脑补,绝对是卒的稀里哗啦。

带着一把燧发火枪和一堆零件回到科学院的实验室,陈旭安排人找来两个精通雕刻打磨的工匠开始处理零件,一直忙到快申食了才回府,不过出门门的时候遇到了前来传旨的谒者。

“侯爷,陛下请您明早按时去朝堂议政!”谒者恭恭敬敬的把手里的谕令递给陈旭。

陈旭展开看了一下,发现竟然是秦始皇亲笔写的一份谕令,议政的内容就是三省六部改制的事情。

看完后陈旭有些激动的同时,也对秦始皇这个千古一帝雷厉风行的办事速度和魄力感到无比的惊讶。

他十月份来咸阳,然后提到三省六部制,但这眼下才过去两个月,秦始皇竟然就忍不住要实施改革了。

而这项改革涉及到朝堂和全国郡县的方方面面,各府署衙将全部都要重新设置,官员的职责权限也几乎全部都会推倒重来,这将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政治改革,虽然并未改变皇权和勋贵的统治地位,但必定会大大加强朝廷对国家的控制力度。

历史上秦朝国祚只有短短不过十多年,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对郡县的控制力度不够,虽然郡县的主要官员都是咸阳垂直任命,但许多用的还是前六国的官员,而且郡守有认命除开郡县主官以外所有下属官吏的权限,权力太大,在各自的郡县范围内简直可以称为土皇帝,加上没有严格的考评和升降调任机制,官吏的选用全部都靠推荐或者自荐,导致官员的认命非常随意,而且一个地方的主官只要不犯错误,可以在当地主政十多年甚至一辈子,这就为地方豪强勾结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在当地横征暴敛让百姓苦不堪言。

例如一个郡守,相当于后世高官的高官,但郡守这个职务并不需要先当县令然后当郡丞一步一步爬上来,会积累很多的治理经验,而是直接由咸阳认命,只要皇帝认为可以,或者朝堂之上一些大官觉得可以,就可以向皇帝推荐,皇帝点头之后由丞相签发任命书,你就可以当郡守了,这就没有一个正常升迁的步骤和渠道,导致官员的认命非常混乱,能力也不靠谱,至于忠心更不靠谱,因为没有严格的级别和考评,因此地方官员对上不对下,他们的职责就是完成上面分派下来的任务,而这种压力会直接作用在最底层的老百姓头上,各种赋税和徭役层出不穷,大部分人都吃不饱穿不暖。

因此陈旭在和秦始皇奏对的时候,其实后面更多的说的是关于官员的九品制度。

他非常慎重的多次提到对官员的考核和依靠这九品制度实施任免和升降调动。

例如郡守是三品官员,而朝廷六部下属的署衙也是三品,那么郡守和三省六部歌署衙的主官就可以同级平行调动认命,四品官员也可以升任,但级别更低的就不行,因为级别低代表着能力或者资历不够。

虽然能力和资历并不能够完全用年龄和级别来衡量,但起码这是一个广谱化的衡量标准,在严格的考核标准下,只要是有能力,终究会慢慢升上去,总比依靠红口白牙的自荐或者推荐制度要强无数倍,至少能力这个东西是看得见的。

因此在陈旭的构想中,如果三省六部改革这种大手术不容易动的话,可以先进行九品官职的推行,就像爵位一样,对于大秦的文武百官并没有丝毫的影像,最多就是官职前面多了一个级别而已。

然后再过几年等机会合适在进行朝堂机构改革,最后一步一步慢慢达到陈旭改革的目的。

但陈旭万万没想到的是,短短两个月时间,秦始皇便准备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果然皇帝和我们这些人不一样,他想干啥就干啥!

陈旭感慨的将手里圣旨叠起来收进怀里。

这是秦始皇的亲笔诏书,估计整个大秦也没几份,值得好好收藏,等自己挂了之后一定要放在棺材里头留给后世的考古人员研究。

第二天一早,陈旭洗漱停当乘车去上朝。

在朝议大殿之外,满朝文武都陆续续而来,虽然看起来和往日并无太大区别,但一个个却神情非常严肃,而且来的还有许多有爵而无权的闲职,比如通武侯王贲,国尉尉缭等这些平日根本就不上朝议政的勋贵也来了不少,至于卿大夫和博士之类的就更多。

陈旭到达的时候,这些人已经在朝堂之外的台阶上东一群西一窝的聚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商讨,但却都没有进入朝堂的打算。

看见陈旭提着朝服踏着台阶往大门而来,许多官员都赶紧拱手打招呼,陈旭也是连连笑着拱手施礼。

“清河侯来的正好,快帮我等解惑!”通武侯王贲一把拉住陈旭的胳膊,将他扯进一堆武将组成的朋友圈中。

“是啊是啊,清河侯一定知晓今日陛下为何会突然召我等上朝议政!”一个身穿皮甲身材魁梧的大汉附和说。

“这位是……”陈旭满脸疑惑的拱手。

“在下章邯,平日都不在咸阳,昨日突然陛下召某入城参加朝议,但某还对朝议之事一无所知,所以还请清河侯解惑!”章邯恭恭敬敬的对着陈旭施礼。

卧槽,又是一个猛人啊!

陈旭忍不住上下将章邯打量了几遍,从体型上就看得出来,这货是个猛将,体型魁梧四肢粗壮,浓眉大眼须发茂盛,一看就是杀才型的,章邯眼下在大秦武将中并不算出名,但却深得秦始皇器重,把兴建骊山陵寝的事交给了他,因此章邯现在几乎都在百里外的骊山驻扎,带着数万兵马监督数十万刑徒给秦始皇修陵墓。

看着陈旭惊异的眼神,章邯略有些拘谨的拱手说:“久闻清河侯大名,邯一直早就想去侯府拜访,但奈何事务繁忙一直抽不出来时间……”

“哪里哪里,旭也久闻章邯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风姿沛然有虎将之风!”陈旭连连摆手笑着说。

周围一圈人都满脸疑惑的看着陈旭和章邯,心里各种猜测不断泛起。

清河侯的名声如今响彻整个大秦,即便是数千里之外的北荒南蛮之地都知道陈旭的名字,章邯只是一个普通武将而已,为何清河侯要对他如此看重,还久闻大名?章邯的名声在大秦一点儿都不响好吧!

陈旭是传说中的仙家弟子,难道他能够看出章邯日后必然飞黄腾达?

亦或是因为兴建皇帝陵寝之事?

一些人联想到章邯的身份,顿时散发出一连串的猜测,看着章邯的时候脸色也多了一些慎重。

“还请清河侯解惑,今日陛下突召我等上朝到底所谓何事?”武将赵佗也拱手说。

“某听闻是陛下意图改制朝堂格局,废三公九卿而制三省六部!”陈旭稍微透露了一些信息。

“废三公九卿?”一群人都忍不住脸色大变。

“三省六部又是何解?”王贲急切的问。

“此事必不可能……”另外有人低声惊呼。

“诸位将军勿用猜疑,此事上朝自然便知,与我等闲职并无任何影响!”陈旭笑着摇头说。

就在一圈人还准备继续询问详情的时候,突然一声谒者的高呼从朝议大殿门口传来:“请所有接到诏书者入朝堂议政~”

“诸位将军一起走吧!”陈旭转身往朝议大殿走去,王贲等人也都满脸惊疑的跟上,此时东一窝西一群聚在台阶上的官员也都一起上朝。

气势庄严的朝议大殿之中,黑砖黑瓦尽皆玄色,几根巨大的石柱上雕刻着几条张牙舞爪的盘龙跃然欲飞,看起来凶唳莫名,因此踏进大殿的那一刻,本来都低声交谈的官员全部都闭嘴,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陈旭一路走到大殿最里面九层台阶之下,一屁股坐在了自己专属的黑熊皮大椅之上。

此时大殿之中,除开本来平日有上朝资格的文武百官和王贲等有侯爵资格的都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其他宣召上朝的上百位公卿都只能站着,剩下还有些大夫博士之内的闲职更是排到了大殿门口,隔着皇帝的龙椅足有四十米远,估计也只能听个响。

陈旭扭头看了一下排在自己后方的左相李斯,发现他表情淡然,手持笏板稳如泰山,看见陈旭看他,竟然还微微点了一下头,陈旭莫名其妙的也跟着点了一下头,然后去看右相冯去疾,而冯去疾似乎心有灵犀的转过头,脸上竟然还露出一丝微笑。

我去,今天两个丞相都表现的有些诡异啊。

陈旭莫名其妙的感觉到菊花易一紧,然后再去看蒙毅,没想到蒙毅竟然拈着胡须也对他微微点了一下头。

这三个上卿为何今天对我这么礼貌?

陈旭更加的忐忑不安起来,屁股扭动几下有如坐针毡的感觉,浑身都毛扎扎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