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顾茅庐(三)

崇祯十三年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顾茅庐(三)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朱平槿得到了田先生的准确消息,第二天一早便带了全套仪仗,浩浩荡荡向学堂开去。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启用这套并不经常使用的仪仗,并且在蜀王薨逝后第一次大摇大摆出门,朱平槿当然是有目的的:

一来是在文人圈里给足田先生面子,让他知恩图报,按照朱平槿预想的方向定制出一大群年轻的后备干部;

二来也是向全城百姓做了一个宣示,蜀王府依旧是蜀地文风之源,是最为尊师重教的;

三来为了一个普通教书匠,世子亲自兴师动众去请,最起码告诉全蜀地,读书人只要得了蜀王府的重视,是会一夜间飞黄腾达的。读书人给蜀王府做事,没有前途也有钱途。因此可以起到千金市骨的宣传意义,为即将到来的王府选秀大赛做舆论上的准备。

当然,此行最大的好处归朱平槿自己——这无疑有助于塑立朱平槿在蜀地高大全的社会形象。看着纷纷街边拜倒的百姓,朱平槿乐观地估计,也许明后天,世子亲往学堂诚邀寒门学子讲经的故事,便会通过孙洪的UU小说生花,在省城的各个阶层流传开来。

四匹大白马带着皇家的雍容华贵,缓缓拉着象辂,依次穿过端礼门、裕门、棂星门,到了皇城坝右拐,进到向西的大街上。

六月的天气渐热,大早晨的,这太阳便火辣辣的。辂车上撑的华盖,虽然可以为朱平槿遮出一小片阴凉,但是盆地的气候像口大锅,万物都闷在里面蒸煮,一丝凉风都没有。象辂前后左右的帘布全部卷了起来,可以让再也无法享受空调的世子稍微凉快些。但这样一来,他就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街上的百姓,许多人已经换上了一身短袖的打扮。可世子的身份决定了朱平槿是公众人物,他决不能有丝毫的衣冠不整,更不可能脱衣挽袖。有所得必有所失,朱平槿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他深知这一点。他默默忍受着汗水的浸湿,随着辂车轮毂上发出的吱呀声,向学堂方向而去。

先生要带着学生来道歉,总得有个大家集合的地方,而学堂正好在田先生的家到王府的大道上。朱平槿一拍脑袋,便猜想这学堂便是师生集合的地方,于是带人直奔学堂而去。车到巷口,仪仗停了下来,让世子下车。魏辰牵来备用的马匹,朱平槿一跃而上,视野顿时开阔不少,连空气中的凉风好像也多了不少。

“学堂在哪里?前头带路。”朱平槿对秦裔喊了一声,顺手用袖子在脸上拂了一把。

秦裔答应一声,飞快跑到前头去了,朱平槿打马跟上。可跑到学堂门口,朱平槿傻眼了:只见学堂茂林修竹,柴门紧闭,四周寂静无声,哪有什么学子聚集的痕迹?

到学堂是朱平槿自己拍脑袋的结果,朱平槿不好无端责怪秦裔。他叫过秦裔,吩咐他看看周围街坊那家开了门,问问田先生的去向。秦裔正怕朱平槿责罚,听到吩咐,连忙带了几个太监一溜烟去了。

程翔凤下马过来道:“世子,若秦公公所言不差,臣以为那田先生必是带着学生,已到王府门前投贴去了。”

朱平槿奇道:“程先生何以如此肯定?”

程翔凤笑道:“世子请想,哪有请罪之人高卧堂上,反倒要世子亲自来请?如此,于礼仪不合!”

“难道我们出门动静太大,他们提前知晓了,间道王府门前投书去了?”朱平槿问道。

“这倒不好说。”程翔凤没有肯定。他肯定了,若是判断错误,岂不是要丢脸?再说,朱平槿如何看待这事,他也没有把握。若朱平槿的看法是负面的,他岂不是应了文人相轻那句老话,变成了喜打小报告的小人?

“本世子三次延请,竟然都无意间错过,诚为一大憾事也!既然来了,我们留下几句话吧!即便田先生没到王府投书,他回来也会看见。有烦先生了!”朱平槿叹口气,对程翔凤道。

三次!大秘程翔凤立即心领神会,马上抓住了重点。这是世子要在民间留下一段佳话了!他去马袋中取了笔墨,便开始在腹中筹稿。

“程先生不可犯忌!”朱平槿轻声提醒道。公然写上三顾茅庐,那不是明白告诉天下人,他朱平槿意欲割据蜀汉、三分天下吗?

“臣谢世子点拨!”

“先生贤名著锦城,三来空回意感伤。回首停鞭遥望处,郁郁葱葱满学堂(注一)。”

诗写在学堂柴门左边。一色的赵体行书,端庄秀雅、老辣厚重。书画界常道,画怕挂起来,字怕立着看。朱平槿自付就没有程翔凤这本事。

“事务总是螺旋式上升的。有扬有弃、有弃有扬、扬弃相生,扬弃共生。既是终点回到起点,又不是起点的简单重复。起点二就是起点一的升级版,不过到了三,则是一、二的增强版!”朱平槿看了诗,点点头,却莫名其妙抛出一串富含哲理的语言。

世子没对自己的即兴创作大声叫好,这让举人程翔凤十分失落。不过,世子太过深奥的语言,也暂时让程翔凤抛却了世俗的功名心。他一边细细咀嚼话中的深味,一边心中感叹:

世子之心,深不可测!

世子之学,穷究天人!

朱平槿一行找人无果,只好打道回府。这次他吸取了拍脑袋决策的教训,提前派出秦裔回王府侦查,如见到田先生,先宣旨留客。

此时,王府西门遵义门门口的值房外,田骞正带着他的一群学生顶着烈日等待世子召见。

昨天打架的瘦小男孩抹了一把汗,小心翼翼磨蹭到先生旁边,悄悄看了先生脸色,这才开口询问:“先生,您说世子会不会记恨我们?我们投书已经这么久了,怎么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

“允孝,你的优点很多,尤其是遇事坚忍不拔。可就一个毛病,遇事浮躁!浮者,流于表面,难入本性;燥者,心神不宁,急功而近利。你将来要有所成就,必须戒掉自己的毛病。心无旁骛,沉下来做事。正心方能正己,正己方能正人,正人方能正国,正国然后能正天下!尔等都记住了?”

田先生羽毛扇子一摇,摇出一番大道理。史允孝没有得到任何答案,还不得不和众多同学一起躬身受教。

虎牙斜睨了一眼瘦小的史允孝,走上前去道:“先生,学生以为,世子既然知道我们要来请罪,必定亲往学堂相请。以先生文武双全之才,先生何必屈身求见?想当初南阳诸葛孔明,汉昭烈帝(刘备谥号)三顾茅庐,尚且高卧竹榻,吟曰:大梦谁先觉?平身我自知。……”这长着大虎牙的学子,名叫马凤起。他平日自诩为先生最得意的门生,同学中也是仅次于罗景云排名第二的天罡。可就有一人不服他,便是身材瘦小的史允孝。

“凤起!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年先主蒙难,将不满百,兵不过千,寄人篱下,委身新野。诸葛家南阳士族,交游名士遍天下。先主不去请,难道要卧龙先生自己上门求见?如今为师一落难书生尔,衣食尚难温饱,何以傲视王府?再者,尔等不是要加入那护商队吗?既然要做臣子,放低身段上门拜见主上也是应该的。”

“那先生昨天就不该拒绝罗姑娘的好意。”高个子张盛钻出来气鼓鼓说道。

田先生倒没生气,他笑笑道:“为师气走罗姑娘,是不想通过罗姑娘觐见世子而已。景云是你们的同学,也是我的学生,罗姑娘又是景云的大姐!若是世子看在罗姑娘的面上用了尔等,那我们不是成了妻族一党?党人一成,那我们终身都洗脱不了这个印记!为师如此,既是为了景云,也是为了尔等将来。为师苦衷,尔等知否?”

“学生等难为先生了!”三十几个半大的小子一齐躬身行礼,所作所为彬彬有礼,简直与昨天的那群无法无天的熊孩子判若两重天。

“尔等入了护商队,以景云之为人,必会看扶尔等。以罗姑娘性子之烈,将来嫁入了王府,也非吃亏之人!只是入了护商队,前途还得自己在沙场上搏,万不可倚仗景云的同学关系到处卖弄。允孝说的对,连景云的功名也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去拼出来的。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不以亲疏论功过,此乃明主御下之正途也!尔等有了着落,为师也就放了心……”

“学生等都走了,难道先生不跟我们一起到王府谋事吗?”那个水灵灵的男孩黄之璧着急问道。

“之璧,为师并非不食烟火的神仙,也是要穿衣吃饭的。现在斗粮三钱,为师能领份优厚的钱粮当然愿意。只是你们太师母的眼睛已经失明数年,蜀中又无名医可治。为师要四处寻医问药,如何为王府效力?这是孝道啊!”田先生终于停止了摇扇,显得十分落寞惆怅。

“先生,听说王府的良医都是从京师太医院里放下来的御医。不如我们求求世子赐药如何?或许太师母的眼睛就能治好?”小胖子元养淬道。

“也罢,撞撞运气也不错。”田先生叹口气,又自言自语道,“为师年纪也不小了,可叹至今功业未成,真真愧杀我也!”

太阳越来越高,时近午时,可王府里还没有任何消息。年轻的学子们已经被灼热的阳光晒得焉巴巴的,几个气馁的甚至悄悄串联着要向先生请假回家。这时,遵义门的边门却毫无征兆地打开了一条缝。一个满头大汗的中年太监钻出头来,见到田先生和那群小子,就像见到了先人祖宗一样,隔着老远便喊道:

“田先生,可找到你们了!咱家从王府跑到学堂,又从学堂跑到承运门,没想到你们却在遵义门!”

说完他脚一软,一屁股坐到了滚烫的地面上。

注一:全诗响木只抄了一句,嘿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