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护卫痼疾(一)

崇祯十三年 第一百五十五章 护卫痼疾(一)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这句俗语形容现在朱平槿的处境那是正好。

朱平槿习惯性地坐在他的办公桌前,喝茶吃早点,若有所思:一句俗语既然能够流传千年,总有他的道理。或许这就是命。

瘟疫突然爆发,打乱了朱平槿最近有条不紊的工作计划,让他猛然间手忙脚乱;一些莫名其妙发生的枝节小事,更暴露了蜀王府原有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让他猝不及防,不得不再次调整计划,把相应的工作安排提前。

早晨他天没亮就醒了,不是自然醒,而是被太监们慌乱的叫喊声惊醒的。太监们冒着挨骂受罚的风险惊醒沉睡中的世子,是因为王府左护卫代理指挥喻汝桢紧急奏报:

蜀王府东门体仁门的护卫军士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全体消失了!

什么时候消失的,喻汝桢这个指挥也不知道。他早晨例行查岗时才发现:体仁门大门紧闭,可值房的军士却是一个没有。

饶是朱平槿脾气再好,听到这等稀奇古怪的事情,也忍不住火冒三丈。他一边命令喻汝桢立即清查失职的官兵,一边命令魏辰火速派兵接防体仁门,并通知曹三保晓谕府内各色人等,清查有无混进来的社会人员。如有发现,立即擒拿扭送审理司!

朱平槿的旨意一下,王府内气氛顿时变得十分紧张,并因此差点酿成悲剧。

辰时刚过,就有小太监急匆匆跑来禀报曹三保,说是王府的后门广智门附近有一陌生的彪形大汉出没,正试图潜入御花园。考虑到大汉的武力值,以及御花园与王妃居住的长春宫之间那微不足道的距离,曹三保立即派人向警卫排求援。副排长李明史想也未想,马上点出三个身手较好的士兵前去擒拿。昨夜与警卫排一起挤在通铺上的三十几个娃娃,听说有好戏可看,也吵闹着要跟去。李明史拿这群闹哄哄的中二无法,只好点了头。事实证明,这决定是无比英明的,既挽救了朱平槿、也挽救了李明史自己。在李明史即将率队向彪形大汉出击之时,娃娃们及时跳将出去拦在他身前,乖乖巧巧地向那彪形大汉鞠躬作揖:

罗伯父起的早!罗伯父要到哪里去散步?

彪悍的罗神医昨夜被比他更彪悍的女儿强行带离了瘟疫封锁区,住进了王府,临时安置在广智门附近的一个小院落。离开了药味弥漫的福仁堂,又没有排队等候的病人可看,罗神医顿时觉得浑身不自在。清晨,他信步走出小院,看见隔壁花园墙头上杨柳依依,枝头上鸟语花香,于是临时起意,要进去逛逛。可是他沿着围墙走了半天,也没找到一个打开的院门。见到儿子的同学,罗神医当然喜出望外,立即点了两个顺眼的带路。没点到的感到被大人忽视,当然不高兴。点到的当场傻眼,他们哪里知道路?

好在李明史跟着罗姑娘,见识过这帮捣蛋鬼的真面目,对他们充满了警惕性,此时出来解了围:娃娃们今天早饭后要开始军训,地点就在王府东北角的小较场。罗伯父要逛御花园,最好由府中太监领路。他们熟门熟路,腰间还挂着各处宫门的钥匙。所以,那名最早发现陌生人的太监立即进行角色转换,变成了罗神医四处乱逛的领路人。

罗神医最后逛到了哪里?又见到了哪些人?按下暂且不表,此处先说世子朱平槿。

己时未到,先后有两拨人通过王府右长史郑安民,向世子奏报:人找到了。

第一拨是华阳县衙,他们奏报找到了那名失踪的染病乞丐。乞丐并未出城,他当晚就昏睡在大慈寺门口的乞丐堆里。昨晚在大慈寺门口过夜的乞丐至少有百余人,这些人都需要隔离,也需要肥皂洗澡,所以他们奏报的主要目的既是表功,也是想打些秋风。

第二拨是左护卫衙门,他们奏报找到了昨夜体仁门的执勤护卫。

“喻指挥人呢?他为什么不亲自过来?”朱平槿的火气还没消,站在他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对前来禀报的郑安民吼道。

“喻指挥正在审问人犯。他派人来说,问清楚了便过来向世子请罪!”郑安民态度平静地回答。世子给人的印象多是客气和善,想不到也有失控发怒的时候。

“郑大人,请坐。秦裔上茶。”

朱平槿渐渐平静下来。他知道不能把怒气发在喻汝桢身上。自从喻汝桢临危受命以来,能力不能说多强,起码工作态度上还是兢兢业业的。左护卫三百年积累的问题已经堆积如山,算在某个人头上不公平。

朱平槿稍事斟酌,便对郑安民开了口:

“秦大人告病,郑大人即为王府佐官之首。按照本朝以文御武之规矩,王府护卫也在郑大人职责范围之内。治人管事,讲究防微杜渐。体仁门护卫失职,并非一孤立小事,左护卫此前还有刘尽忠谋反诸事。以此观之,左护卫已经烂了,从根子上烂掉了!这样的军队,上不得阵,打不赢仗,现在连门也看不住,养着也是白费钱粮!故而本世子准备将现有的左护卫军士解甲归田,重新招丁组建。左护卫乃朝廷经制之军,干系重大,本世子想与郑大人商议一番。”

世子既要整军经武,应对将来的危局,那么整顿左护卫就是应有之题,无非早晚的事。世子从护商队中抽调忠勇敢战之士组成警卫排,负责随身护卫,实际上就是在逐渐取代左护卫的主要职能——宿卫。上次在左护卫衙门前观看火器,原定有左护卫整军精武的议题。结果宋振宗插诨打科,说在左护卫选人不顺。当时郑安民注意到世子皱了一下眉头,随即把议题悄然带过,最后提都没提。他就已经知道世子对左护卫已经极度不满了,当时没发作,一定是觉得时机未到。

世子府花园中那一夜促膝长谈,世子出手拯救郑安民,促使郑安民完全投靠了朱平槿。实际上,大明朝王府长史司的制度设计,必然促使长史司等王府官与王府合流,成为王府的附庸。郑安民在蜀王府一年,对世子已经了解很多。这个少年贵胄是个心思深沉的人,时机不到不会出手。一旦出手,很可能就是雷霆万钧。只是对世子对左护卫解散重建之事,他还是想禀报他个人的意见:

大树的根子烂了,也还有几片完好的树叶。左护卫这个壳,还是很有价值的。

他微笑着坐下回奏道:“世子还在为左护卫那些浑人气恼?他们实际早已解甲归田,可这也怪不得他们!”

“郑大人是何意?”

“左护卫原是太祖为献王就藩蜀地亲自挑选的精锐敢战之士,军器甲仗在成都六卫中最为精良。身为王府亲兵,他们随献王入川两百多年。此两百多年,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世代为王府看门护院。若说忠心,他们还是有的。上次刘尽忠谋反害主,除了刘氏私兵,有几个真的跟他走?臣有耳闻,那少数跟着刘尽忠鼓噪之人,得知刘尽忠谋反事败,当时便惊呆了!许多人立即痛哭流涕道,他们只是被刘尽忠的封官许愿和白花花的银子蒙了眼,自己绝无谋反之意!”

左护卫是资格最老的王有企业,可称蜀王国的长子。现在左护卫的军士,都是十几代退休顶替、世袭传承的王企老职工。看来王有企业改革,任重道远啊。朱平槿边听边想,意识到了整顿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建藩以来,凡遇战事,官府总怕亲藩有失,故以护卫王府之名,将他们困于王府宫墙之内,从未上过战阵。如此一来,精锐敢战之士也就变成了连街头流氓也打不过的娇兵弱兵!成都府,一省繁华之地,商贾云集,世风奢靡讲究。左护卫官兵饷食不足,自谋产业之人甚多,日夜出入其中,难免沾上市井之气。再加上这些年那个反贼刘尽忠以谄媚为能事,疏于操练,如此一来,左护卫军纪不肃,营伍不整,今早之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企好比娇生惯养的温室花朵,一见市场经济的风风雨雨,便露出了外强中干的原形。朱平槿想到这里,彻底冷静下来。他可不愿穿越了几百年,到最后还是要接待上访职工。

“郑大人之意本世子明白了。左护卫虽然可靠,但难以使用。京师三大营,与我左护卫同病相怜否?”朱平槿的意思是,省企与央企还不是一回事?

“世子明鉴!”郑安民笑起来,“京营嘛,马屎皮面光,里面一包草!官场之中人人皆知。辽军、秦军、楚军、豫军,战阵之上谁愿与京营为伍?”

“如今蜀地局势严峻,土贼猖獗之极,护商队很快就要抽调精兵强将,北上保宁府参战。我们时间不多了,这又来一个瘟疫,耽误不少事情!”朱平槿注视着郑安民,给他透露了自己的核心机密,“郑大人乃本世子信重的腹心之人,在王府任事年余,对左护卫之痼疾可谓了如指掌。左护卫内卫宫禁,外驻省城,责任重大,然战阵不能上,宫苑不能守,每年靡饷十万两,如此颓态,本世子夜不能寐也!”

既露军机,又称腹心,郑安民何等聪明之人,立即明白了朱平槿的意思。

他微笑着拱拱手:“臣此次如能脱厄解困,皆是世子之恩也。左护卫痼疾,臣责无旁贷,愿为世子解说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