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一百八十五章 蜀考张榜(二)

崇祯十三年 第一百八十五章 蜀考张榜(二)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朱平槿在皇城坝逛了一大圈,这才回到高高的端礼门城楼。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舒师傅正在李四贤的侍候下,坐在城楼下的阴影里品茶。本应“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的老夫子,却坐立不安。

见着朱平槿回来,舒师傅不等他行完师生之礼,便拉住他道,想去皇城坝上去见见考生。李四贤见状连忙过来解释,原来刚才他也乔装出去打探一番,却是发现书生们对第三场考试的内容发生了激烈争论。

第三场考试,舒师傅原定名为“策论”,结果被朱平槿改为了“申论”。有点前世的恶趣味不假,但朱平槿主要的顾虑还是不能与科举中策论一场的名称重复,以免有人指控朱平槿居心叵测,有不臣之心。

考试名字改了,内涵是否有变?

当然有变。

虽说蜀考中并无名次一说。但既是最后一场,按科举的惯例是要决定名次的。事关名次之事,自然便是天大之事。

申论二字,也引发了皇城坝上的热议。正方和反方捉对辩论,互不相让。

皇城坝专帖各式榜文的石牌下,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正在争执不下,一名眼尖的书生突然手指端礼门,高叫一声。众人定睛望去,原来是一顶官轿从王府里施施出来,正在翻越金水桥。

轿前有手搭拂尘的年轻小太监领路,后头有十几名手持刀枪剑戟金骨朵的王府侍卫压阵。

或是天气太热,那官轿撤了四面的轿帘,变成了一顶带顶棚的凉轿。轿椅上端坐一位清瘦矍铄、须发皆白的老者,步履青袍,神色威严中不失亲切,远望之正气凛然,近观之浩气于胸,像极了某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

那不是蜀王府的舒师傅吗?这次蜀考的主考官!

书生们喧闹着,推嚷着,提着衣袍的半边下摆,向官轿蜂拥而去。

……

小太监尖着嗓子对书生们大声宣布:“奉世子旨意:王府选文案,并非朝廷抡才之典,故不必沿用科举旧例,一切按王府之规矩办!此次招考文案书办,莘莘学子孜孜以求报效。世子体恤你们,怕你们不熟悉规矩,耽搁了才学,是故亲自延请师傅舒先生,到这皇城坝与你们见面。你们有问,舒先生可以作答!”

夹在卫士中的朱平槿,穿了件普通的护卫军装。为了不让别人把他认出来,他用块绸布遮了脸。

大热天的脸上遮块布,难道脸上生了花?朱平槿迎着别人好奇的目光,泰然自若。

这么多护卫在此,哪位书生敢动手来扯脸布?不扯开,就没真相。没真相,那就请你们胡乱猜测好了。

李四贤的开场白大方得体、清晰明了。既点明了来意,也强调了王府招考与朝廷科举的不同。半年来经过那么多事情,这个小太监也历练出来了。假以时日,也会成为蜀王府的一大助力。

身边人不同于外面做事的人,忠诚可靠心思单纯是第一要求。太监从小净身,无牵无挂。自幼长在王府,知根知底,当然比府外那些关系复杂、心思蛮多的书生好用。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在身边用太监,那总是有原因的。

难道他们都是傻子?

……

见了蜀考的主考官,刚才还像雄鸡公一样斗得脸红勃粗的士子们,迅速恢复了彬彬有礼的模样,进退举止都十分得当。一个书生先以后生晚辈的大礼参见了舒师傅,这才开口提问。他的问题就是刚才争论最激烈的申论策论之辩。

“世子道,”舒师傅开口就在话里点出了这次蜀考的真正主考官,“申者,申述、申辩、申明也;论者,议论、论说、论证也。申论,即就一事阐述观点、论述理由,得出结论。策论者,国之大事也,献计献策于君王朝堂,正所谓‘替圣人立言’。王府选人,是为王府做事。依朝廷规矩,王府不锡土、不临民、不治事,申论自然不能与策论相比。”

即便是当着主考官的面,人群还是发出了嗡嗡的议论声。这嗡嗡之声中,还夹着叹息。

“不过,尔等也未必小看申论!”舒师傅话锋一转。

“蜀王府藩封虽小,亦是一省!王庄王店数以千计,遍布省内各府州县,府中奴仆庄客佃户数十万计,人口不逊于一大府。更有太祖亲赐的王府左护卫精兵劲卒数千,镇抚地方,藩屏中央!

圣人云,见微知著。近来亦听人云,齐家治国平天下,老朽深以为然。一王府尚且不治,又何以出仕辅佐人君哉?

世子言明,为申论者,查事之弊必得细致入微,不得笼而统之;言事之理必得有根有据,不得虚言大话;论事之行必得步骤严谨,思虑周到,不可盲目乱动。这叫做……”

舒师傅明显忘词了,身旁那小太监赶忙递嘴上去耳语。舒师傅这才把自己的话续上:“世子道,这叫做有操作性!”

那问话的书生大概还想细问什么叫做“有操作性”,可那小太监的拂尘已经点了另一位跃跃欲试想提问的书生。他只得怏怏退下,把问话的资格让给别人。

这回问话的便是那位留着长长山羊胡须的老先生。他先自我介绍姓施名耀先,字显祖,然后直截了当,询问王府为何要在“技能”一场考地理,而且地理科中还要莫名其妙地加考数学和线描。

……

这个问题让朱平槿有些紧张。舒师傅是自告奋勇来当这个临时新闻发言人的。如何面对士子的提问,朱平槿没有与他对过口径。

舒师傅学问水平没问题,可要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会不会出错,朱平槿也没有把握。更关键的是,这个所谓地理科,完全是掩人耳目的鬼扯。朱平槿的真实目的是招收军官,包括作训参谋、后勤参谋、指挥军官和政工人员。朱平槿一直都是在体制内小心翼翼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所以才搞了商庄两队。一旦舒师傅不小心,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这里那么多的书生,里面再夹杂几个按察司甚至是东厂的探子,把舒师傅的胡言乱语往上一报。舒师傅倒霉不说,还可能连累朱平槿。现在泸州那边的事情还未了,再多一件事,那朱平槿可就两面受敌了。

舒师傅也迟疑了一下。他在考虑要不要把这科考试的真实目的告诉这群书生。可很快,他便拿定了主意。

真实目的是遮掩不了的,现在遮掩了,隔天人员分配单位时再闹起来,那更糟糕。

与其偷偷摸摸,不如正大光明,现在就与他们说清楚,愿来则来,不愿来请回,免得将来反悔。

“地理一科,当在蜀地山川地理。可老朽以为,地理之学重在实用。何谓实用也?”

舒师傅轻咳一声,威严地扫视着这片人群。直到他感觉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脸上,这才开口道:

“用在护国安民的战阵之上!”

哄!果不出朱平槿所料,书生们顿时炸了锅。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朱平槿脸色发白,手也有点战抖。

没想到,自己苦心积虑算无遗策,半年来如潜藏于深海之中的老鲨鱼,却一朝毁于舒老儿的大嘴巴。

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舒家人曾经给了朱平槿巨大的帮助,现在却要带着朱平槿走进毁灭的深渊!

想到这儿,朱平槿恨不得抡起金瓜大锤,一榔头就把舒老儿的木瓜脑袋给捶扁了。

肇事首犯兼主犯舒师傅根本没想到,他身后有个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暴起的杀人预备犯。

他对自己一语惊人洋洋自得,自我感觉无比良好。等到人群的嘈杂渐渐平息,他又开始了侃侃而谈。

他首先举例说明了为啥要选熟知蜀中地理的军事人才,例子就从去年献贼入川开始讲起。

杨嗣昌驱贼入川,以为可以凭借蜀中四面险隘之地,困住献贼,聚而歼之。

结果怎样?

献贼入川之前,早已派遣奸细混入蜀中,又收买蜀中反贼为内应,早对蜀中城防关隘知晓得一清二楚。反之追剿的官军多是楚地和秦凤的客军,对蜀中地形之熟悉尚不如贼。

舒师傅为此举了两个相当具体的例子。

一是杨嗣昌只知派兵一味穷追,却不知蜀地之险,险在关隘。只要守住关隘,再派兵追剿,则可让献贼进的来出不去。

二是杨嗣昌的参谋万元吉,他见到献贼攻泸州,以为有机可乘,便在泸州东北立石站设下伏兵,以为可将献贼一网打尽。可是献贼早就摸清了泸州附近的地形。他们根本不走立石站,而是沿着长江溯江而上,拿下了江北的南溪,既置立石站的伏兵于无用之地,又将蜂拥追来的官军全部远远甩在身后!

“兵者,死生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舒师傅用一句孙子兵法上的名句做了结语,“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我蜀地贤王代出,能臣迭现。全川政通人和,百姓淳朴。

天时、人和为我所独有!唯有地利一项,多有缺憾!

王府此次招收地理科之人才,便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也!”

舒师傅自我感觉良好,并不意味听讲的人也感觉良好。

那个发问的施先生一脸愕然,呆呆怔在当地。难怪王府给出的待遇如此优厚,原来这是买命的钱。

他什么也不想再问了,只是向舒师傅拱拱手,默默转身离开了。见这老先生走了,人群一下散了大半。

完了!

乔装打扮的朱平槿从头凉到脚。

很可能一个人没招到,政治野心还暴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