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二百五十八章 尧舜禹汤

崇祯十三年 第二百五十八章 尧舜禹汤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朱平槿没有想到,天全高家对他挣银子的本事如此信赖。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他只是稍为提示,高安泰已经在畅想未来。

难怪都当我散财童子!朱平槿心情郁闷。

军务大致说完,舒国平告辞,朱平槿将高安泰留下来谈点个人事情。

“二兄书信中道,叙永两地,近泸州而远叙府,又有纳溪水和赤水河连着纳溪和合江两县,交通甚是方便。能否找廖巡抚说说,让他上道折子,将叙永两地划归泸州管辖。”

叙永(今叙永县和古蔺县)两地在朱平槿曾经生活过的年代,便是泸州所辖。高登泰的提议,完全符合行政管辖的原则,应予支持。只是政治上的东西,并不是应该这样便能这样。

“朝廷在叙永设了叙永厅,征收粮食,供给贵州各卫。划给泸州,那贵州军粮谁来供给?还有,叙州知府同知坐镇叙永。这知府同知乃是正五品朝官,远高于一府判官。若是划给泸州,那将来谁主谁次?永宁卫与叙永同知同驻一地,旧城新城一东一西,却属于贵州都指挥使司(注一)。叙永若是划给泸州,永宁卫所属是否也要调整?”

朱平槿的反问,让高安泰沉默下来,他意识到自己考虑问题太简单了。

“高先生勿忧也!”朱平槿见高安泰打焉的样子,笑了起来,“事在人为。本世子来想办法!”

“学生多谢世子厚恩!”高安泰起身拜揖。

谢我干嘛?还真把泸州当作自己的地盘了?下面就来谈谈此事!

“高先生,此次南去泸州,路途遥远,又有蛮夷在野,你从土司营带两连过去。”

“多谢世子挂怀!我高家在那里打过仗,路熟得很!”高安泰一脸不在乎。

鄙人意思他没听懂,朱平槿心里摇摇头。

“以后那两连便留在泸州卫。本世子警卫张宝恒连长率王府警卫和乡兵一连前往泸州,王府左护卫千户伍元康、百户崔成儒也会率左护卫军官士兵前往。这些兵将与泸州新兵一起,重新混编。”

这下高安泰明白了。感情这两连三百多人高家兵就被世子吃了!他鼓着眼睛想问,但是不敢问,因为世子还在说话。

“泸州,川南重镇,兵力宜厚集!目前在泸州,只有谭思贵一个护商队第四营。可其名曰一营,实际仅有一连。本地所招新兵尚在训练,短期无法使用。现在宋将军和贺先生到泸州,本世子给了他们一个任务,便是组建护商队第三团。至少要一团四营放在泸州,本世子这才安心!泸州各官之具体任职文书即将下达,本世子想听听高先生意见。”

原来不仅世子要吃的,不仅是高家两连,还有我自己!

“世子,学生以前没想过,这任职一事……”高安泰喃喃道。

朱平槿摇摇头:“难道高先生愿一辈子在北门当看门官?高先生经世大才,一遇风雨化成龙,岂能困死池塘中?”

高安泰老老实实承认自己能力欠缺:“学生本是想建功沙场,可从来没打过仗。若是治民做生意,学生只会说不会做。世子委我做这个副总参谋长,学生也没应卯。并非学生偷懒,而是贺兄他的事多……我啥都不懂,来了只能添乱。”

“天生我材必有用!先生所长者甚多,自谦而已!”朱平槿带着真诚之色,反驳高安泰道。

朱平槿站了起来,示意高安泰看地图:“先生请看,川、黔、滇、楚、桂、闽数省,还有乌斯藏、青海、甘肃、宁夏,我大明四边腹心,皆有蛮夷。子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郢(yin),西夷人也!”

“学生听舒师傅讲过,这是华夷之辩(辩应通“变”)。”

“对,这就是华夷之变。”朱平槿道。在他的前世,中美人、中澳人不少,样貌黄皮肤、黑眼睛,开口叽哩哇啦。更要命的是,他们连思维方式也已经中美化、中澳化了。

“是故仁君圣人,不一定是汉人;是故赤子良人,不一定不是蛮夷!中华文明五千年传承,传承的是什么?是道统,而非血统!本朝如秦良玉大将军,既是蛮夷,更是女人,本世子看她比好多汉家儿郎都强!”

“世子之言,振聋发聩!学生明白了,世子是要学生去化夷入华!”高安泰的目光从地图上转向了朱平槿,眼睛里闪烁着亮光,“我高家在天全六百年,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宗。我们是土司,也是华人!更是我大明的官军!”

“高先生讲得好!”朱平槿击掌称赞,“高先生如此壮怀,当不大用乎?”

“世子打算如何大用学生?世子曾经答应学生一个请求。”高安泰冷静下来。他怕掉进这位精明的世子挖的坑中。“”

“不必时时点卯。”朱平槿笑道,“还受不了王府的规矩!”

“正是!世子好记性。”

“那先生自己开个衙门吧。没有房子,没有衙役,先生自己便是衙门,先生到哪儿,衙门就到哪儿!一个泸州太小,装不下高先生,你还是在王府任职为好。”

“如此,那请世子吩咐。”高安泰拜道。

“就叫化夷部吧!高先生任部长,下面的人你自己找,本世子也可推荐数人。你当前工作重点,就是川南各部土司和乌蒙、乌撒、镇雄和东川四个土知府。说服他们,让他们效忠大明,接受蜀王府和四川官府调遣。就算暂时想不通,不愿纳粮捡兵,也要让他们与蜀王府做生意。生意久了,人情足了,他们自然会心向大明。本世子还要到官府,给先生讨一个身份。这样先生出使,便多了一个护身符。川南土司的生意,先生亲自去做大材小用,本世子会另行安排得力人手。至于股份,高家不会少的。你走之后,把北门土司步、骑两营交给徐汉卿,他能打仗,也愿意打仗。”

“臣多谢世子器重!”高安泰在朱平槿的办公室长跪而拜。

“正事已了。本世子现在给你谈谈私事。”朱平槿笑着对高安泰道。

有阴谋!高安泰看着朱平槿的满脸笑容,心里发虚,一定关乎女人!

……

蜀王府御花园后一间清雅幽静的小院中,两个老头正在手谈,看样子已经颇为熟络。

方圆之间,黑白错落有致,可谓势均力敌。

黄锦没穿红艳艳的朝服。他一身青色道袍,头戴唐巾;而对弈的舒师傅身着灰色鹤氅,头戴对角方巾。两个老头的胡子长度加起来足有一尺,相映成趣。

眼见盘面不利,黄锦将指间白子投入篓中,算是认输。

哎!他仰天长叹一声:“想不到世子如此厚待老臣!看看这雅静之处,便知世子诚心。‘文正’,如此极美之谥,秦大人九泉之下亦当瞑目也!可惜呀,本官为官二十载,想将来一个‘文’字也只是奢望!”

“黄大人高居部堂,名满朝野,又正好管着礼部,一个‘文’字还不是信手拈来?”舒师傅笑道。

舒师傅被朱平槿请来陪客,想不到两个老头都对经史感兴趣,年龄也相差无几。这几日下来,两人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黄锦检查了王陵和仪仗安排,发现一切皆准备妥帖。他作为钦差,实际上就是葬礼主持人,到时念念词、说说话就行,于是放下心来,主动来找舒师傅下棋。

黄锦不同意舒师傅的说法。他用指尖敲敲石桌:“哪有如此容易!那是要皇帝点头的!我等为官之人,若是死在任上,皇帝或许还能记着;若是告老还乡,时间一久,新皇登基,哪里还知道有你这个老东西!再说了,我大明于谥号一向严苛,于谦有力挽天下之功,死了连个谥号也没有。他儿子鸣冤数载,皇帝才补了一个‘肃愍’!算是给天下人一个交待!”

舒师傅对本朝史实同样非常了解。他反驳道:“那是于少保被奸人徐有贞(注二)害了。黄大人可是当朝尚书,二者岂可相提并论!”

“那当朝的又当如何?”黄锦的指尖又敲敲桌子,“张江陵(张居正)不是死在任上?他当朝首辅,身前即授太傅、太师,死了又赠上柱国,结果不过一个‘文忠(注一)’而已!”

“本朝也有一位孙承宗。”舒师傅摇摇头。

“孙承宗是鞑子入关,阖家遇难,不是老死病死的。”

再反驳就是抬杠了,舒师傅自失一笑。

他明白黄锦的感慨在哪儿。黄锦从京师吏部侍郎调任南京礼部尚书,表面是升官,实际是左迁。南京礼部那是大明官场中出名的闲官衙门,下一步的仕途多半便是告老还乡。

舒师傅机警地将话题重新转移至朱平槿身上:“世子心性纯善,见不得他人受难。去年底他去人市买人,回来便痛哭半响。只是他年幼,不懂朝廷的规矩。谥号是朝廷圣旨恩准的,他一个藩王,岂能说给就给!黄大人不必当真,就当他小孩脾气!”

“不对!”黄老大人反倒认真起来,“圣旨又当如何?改朝换代,谁还会认前朝的圣旨!谥号并非与当世观看,而是与千万年之后观看!哪天史籍散失,后人不知今日你我之事,依稀辨认墓碑上字迹,便叫一声:喔,这里还有位国之忠臣!有此一句话,足慰平身矣!”

两人说着,都大笑起来。舒师傅道:“青史留名,固你我书生之夙愿!黄大人编修国史,青史留名有望!”

“编修国史?”黄锦摇摇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编修国史,不如教出个好学生!”

舒师傅心中得意,可他依然明知故问:“黄大人曾任东宫侍讲,那当今天子与先帝都是听过黄大人讲书的,说来黄大人也算帝师……”

“天子?”黄锦从鼻子里哼哼,“当今天子倒是分外用心,可惜呀,天资……先帝倒还聪明些,可惜天不假年,又被魏忠贤那个阉奴教唆坏了!”

见黄锦一脸酸楚,舒师傅不好再说。突然间,他对黄锦道,他有一个宝贝,正好请黄大人一道观赏。

一个狭长的四方锦匣端出来放在石桌上,打开是幅卷轴。

名家书画?黄锦暗自揣测,又否定了。装裱用的黄缎子,清楚表明了作者的身份。

卷轴缓缓拉开,是一幅四字题词。黄锦见到题词,顿时大吃一惊。不是因为卷轴题词有多么惊世骇俗,也不是因为书法精妙直追王、颜,而是……而是他作为进士出身,二品高官,竟然有一字不认识。

“天下……公。”黄锦故意漏念一字,好等舒师傅把那个他不认识的字念出来。

舒师傅沉浸在献宝的兴奋之中,根本没注意黄老大人的尴尬。

他大道:“大道之行也,圣人未之逮也,而有志焉。老夫于端礼门问仁于世子,世子便题了此卷作答。天下为公者,尧舜禹汤!有弟子诚如圣人,文正何足惜哉!”

注一:永宁卫属贵州都司,永宁厅(清代叫法)却属四川布政司,这是确凿无疑的。可见,明代边地军卫与行政地域,并非绝对重合。研究历史的人要明白,今天的政治复杂,过去的政治也不简单。

注二:《明史》中关于徐有贞的记载中,让响木记忆最深的,是徐有贞参加南宫之变出家门前留下的一句话:“归,人;不归,鬼!”

政治赌徒,就是人鬼之赌。

注三: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依次为:正、贞、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明朝获得“文正”谥号的人物有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孙承宗、倪元璐五人。李自成进京后,倪元璐死节,南明追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