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三百零九章 猛虎归山(五)

崇祯十三年 第三百零九章 猛虎归山(五)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土暴子虽然来到大竹城下,但攻势十分迟缓。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几乎一整天,土暴子都没有任何行动。他们既不逼近城门百余步,也不团团围住四门,大竹县的南门和东门甚至还可以自由出入。只是不断有土暴子将北山砍来的竹子运下来,打造竹梯竹矛等攻城装具。

冯如虎一边巡城,检查城池的薄弱点,一边督促军官士官训练新兵。蔡绍諴则动员了几百名胆大的年轻妇女出了东门,继续在东门外小河边捡石头。土暴子的小股部队过来骚扰了一次,被掩护的火铳连一次齐射,打翻了若干。

第二天,土暴子依然没有攻城,只是移营堵住了四门。没有河流掩护的北、西、南三面人数最多,看来这就是土暴子的主攻方向。几千土暴子的女人,甚至还有带着小孩的女人,就在城墙的眼皮底下,忙着在地上捆扎长长的竹梯。识数的护庄队士兵仔细数过梯子总数,竟然多至七百多架。

午饭后,冯如虎和蔡绍諴再次巡城。两人走了一段,蔡绍諴忍不住问冯如虎,以他的推测,土暴子什么时候开始攻城,敌人会不会长期围困大竹?

“明天天亮攻城。”冯如虎回答。

“大队长为何如此肯定?”蔡绍諴有些不相信。

“因为土暴子两天没有吃饭了。人挨饿,最长能挺三天。过了三天就没了劲!”

冯如虎说着,指指城外那些冷清的营盘:“他们点火的时间,总是错过饭点。这说明他们点火,只是用来御寒取暖,不是用来煮饭烧菜。城上观察哨,到现在也没有看见土暴子吃东西!”

冯如虎回答时表情很平静,这让毫无实战经验的蔡绍諴心里安稳了许多。不过他还是不放心。冯如虎是个有点花花肠子的刺头,尤其喜欢杀人。世子怕他一时贪功误了大事,所以出发前专门嘱咐他盯紧冯如虎。如果冯如虎太出格,一定要与他进行“最坚决的斗争”。

“万一这只是土暴子的障眼法呢?”蔡绍諴想了许久方才想出个典故来表达他的不放心,“他们会不会用孙膑的‘减灶之计’?”

冯如虎终于装不下去了,他哈哈笑出声来。

“你们书生就喜欢谈论这计那计的,以为打仗就是使计!打仗并不复杂,就是一刀一枪你来我往拼命!气盛者赢,气馁者败。你说土暴子装饿殍,大人能装,小孩也能装?那些女人背上的娃娃,个个饿得气息奄奄,不跑不闹,连哭声也没有,分明就是饿昏了!我估计,明天一早,土暴子首领就会驱使这些饿兵全力攻城。城破了他们自然有吃的,若是城没破,这些人留着也没了用!”

“原来是饿兵之计!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蔡绍諴明白了。他有些脸红,可更担心城池的安危。

“没什么可怕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冯如虎的表情有些神秘,又有些遗憾,“可惜这次领兵的黎虎,只是个无名小将,斩之亦不以为武!”

两人正说着,一名士兵跑来报告,说城池周边的几个乡村都升起了黑烟。有新兵情绪很激动,说那是他们的村庄。

蔡绍諴和冯如虎不约而同对望一眼,两者却在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不同的东西:一个是怜悯与痛惜;一个却是兴奋与机遇。

蔡绍諴的拳头猛砸在城堞硬邦邦的砖石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u)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土暴子抄掠城外,城里新兵没了退路,战意必然因此提升,但是那些不肯走的、或者走得慢的百姓便遭殃了,不知道团坝的王家能不能逃过一劫。

或许冯如虎根本没听清蔡绍諴在说什么,他一转身对身后的冯喜道:“传令:告诉新兵,城破时土暴子要斩尽杀绝,城外便是榜样。他们不想死,就给老子加紧操练。守城战具今晚上城,人员明早卯时四刻上城。记着,全城不分男女老幼,一律于城下听命。有敢滞留于屋不出者,立斩!”

打发了冯喜,冯如虎笑着问蔡绍諴道:“对付饿兵计,最好的兵器是什么?”

……

启明星在东北方升起,大竹县的人们已经陆续到达了城墙之下。今天他们要过的,将是决定生死的鬼门关。

女人和孩子们默默地将一筐筐石头运上城头,而男人们则比划着只摆弄了两天的各类简易兵器,想象着激战到来时的场景。

众多简易兵器中,除竹枪外最多的是叉子,其次则是盾牌。叉子多是厚实的长杆老竹,竹竿顶部剖开一截,中间横楔入竹条,防止竹竿重新合拢。然后用绳子将横楔的竹条及剖开的部分来回交叉捆紧固定,这就做成了一个叉子。每个叉子配一至两人,相隔三步。叉子手的任务就是把任何搭上城头的梯子叉下去。

盾牌的来源就太多了。有簸箕,有门板,有竹条编、还有竹竿撑起的棉被。盾牌的主要作用不是防箭,而是防石头。城墙仅一丈五,加上四尺砖碟,不过一丈**尺。石头可以轻易扔上城头,力气大的还可以将短竹枪当标枪投上来。

此外,城上当然还少不了中国传统的守城利器:火炉和铁锅。铁锅里可以煮开水,也可以煮更可怕的金汁。

根据土暴子的主攻方向,冯如虎做了响应的兵力部署:

许狗儿的排原是成都县护庄基干中队挑选出来入宿蜀王府的精兵,受过严格训练,扩编后老兵比例大,因此放在威胁最大的北墙和西墙;

冯如彪的排是临时组成的,官兵素质良莠不齐,因此放在威胁较小的南门和东门;

韩大树的连扩编了也不满员,火铳更没多的,因此主要部署在北墙和西墙,作为远程支援火力;

南门只留一个班负责监视。

几名主要干部,各自负责一段城墙。北门是冯如虎、西门是许狗儿、南门是冯喜、东门是冯如彪。每段城墙的所有人员,都归这四人指挥。

城里人在忙碌,城外土暴子也没闲着。

土暴子试图在城外两百步列阵。土暴子们,无论男人女人,无论精壮老弱,一律被从栖身的篝火边赶了起来。他们前头扛着长短不一的竹梯,后头拿着简易粗陋的兵器,更有很多人背着或挑着装满石头的竹筐。两天来的饥饿让他们摇晃,冬日的晨风更让他们哆嗦。他们眼睛通红地看着那座存有粮食的城市,盼望着通过一次狂暴的冲击就能拿下。然而从未经过严格战阵训练的他们,仅仅集结起来,排成一个稍微像样点的阵型,就花了一个多时辰。

己时左右,土暴子们终于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城。

没有试探、没有掩护,没有任何的前奏曲,土暴子一开始就发动了真面目的总攻。只听到声嘶力竭的一声呐喊,城外立即迸发出巨大的怒吼。城下的人头突然由静止转为运动,人头越来越密,越来越快,很快汇集于城下,变成了密不透风的涌动人潮。人潮猛烈地拍打着单薄的城墙,仿佛瞬间就能将它冲毁。

北门和西门果然是进攻重点。

这两面墙聚集了大约六百架竹梯。三百多步宽的两面城墙,马上就被竹梯搭得满满的,来晚的梯子根本没地方搭放,只好随意仍在城下。无数的男人女人站在竹梯下,用手紧紧扭住梯子,用自身的体重来防止竹梯被城上的人掀翻;精壮们嘴里叼着短刀柴刀,开始手脚并用地向上攀爬;还有更多的人距离城墙两三丈远,把手中的石头奋力掷上城头,希望用雨点般的石头将城上的守军压制住。

石头乒乒砰砰砸到城墙上。有些弹道低了,直接砸到城墙或砖堞上,又落了下来,掉到下面那些稳梯子的倒霉蛋身上;有些弹道高了,直接飞过了城墙,落到城根街道上;有些则不偏不倚,正好掷上城头。

城上的人都紧贴在砖堞背后,有盾牌的顶在头上,没盾牌的尽量蜷缩身子,希望城堞能挡住石头。时不时一两声哭痛响起,但没有人起身。因为他们得到的命令是,只有见到城门瞭望台上的红旗竖起,才是他们反击的时刻!

……

四个城门上都有一个木头搭成的简易瞭望台,冯千总、蔡监军和许连长等蜀王府护庄队的大将就在瞭望台上指挥。

“红旗!”

韩昌盛怒吼着将手中的火折子递去,许狗儿连的三个红甲老兵什么也没说便接过来。城堞边搁着个沉重的泡菜坛子,坛口露出小截引线。这个泡菜坛子里装了个十斤重的四方火药包,还在火药包四周压实了十几斤汤圆大小的石子。坛子外用干草绳密密麻麻包裹了三层,扔下城头后可以减轻坛子的破损。

老兵用火折子将引线点燃了。

“起,下去!”三个红甲兵猛地合力将坛子举起,让它顺着城堞滚下去。

可就在这眨眼的功夫,一名老兵的手臂便被飞来的石头砸中,痛得他龇牙咧嘴。但他没有松劲,反倒凶狠地加了暗力。沉重的泡菜坛子在城碟上略一停留,便失稳翻下城头。

滚动的坛子将引线冒着白烟甩进了坛口,往下落了一尺,立即被一架斜搭的竹梯接住,只好顺着竹梯斜面往下滚。又落下去三尺,正好砸中一名往上攀爬的土暴子。

那土暴子心一慌,手一松,顿时跌下梯子,摔了个鬼哭狼嚎。泡菜坛子在**上弹了下,继续下落,这次它直接砸向地面,先砸破了一个脑袋,然后跌落地面。它在地上蹦跳几下,发出陶罐破裂的声音,然后打着滚向前冲去。

轰!一声巨响,有型的泡菜坛子在无形的火焰和烟雾中消失了,变成无数飞溅的石头和碎陶片,最后化为巨大的惨叫和翻滚的人体。

几十个类似的罐子几乎同时从北、西、南三面城墙被推了出去。这些罐子不一定是泡菜坛,有可能是水缸、粮罐或者夜壶等等。

一连串的巨大爆炸,惊醒了城墙下因饥饿而丧失理智的人们。他们突然开动起来的脑筋顿时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

吃饭是为了活命,丢了命就没了吃饭的必要。

他们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迅速转身逃跑,甚至掀翻挡路的梯子,将爬在上面的人一起抛向地面。而城墙上随即一排猛烈的火铳射击,更使这种自发的逃命变成了群体性恐慌。

潮水瞬间退了,像来时一样迅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