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三百一十八章 绵潼总庄

崇祯十三年 第三百一十八章 绵潼总庄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出征部队出了成都,舒国平、孙洪、贺曾柄等人率领步兵赶路,朱平槿和廖大亨等人则带着骑兵脱离了大队,向金堂怀口镇赶去。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怀口镇的姚玉麟和当地一众士绅在沱江码头上列队,准备欢迎蜀世子和廖巡抚莅临怀口。然而等到天黑,载着世子和巡抚的官船也不见踪影。原来朱平槿和廖大亨并没有走水路,而在王庄向导的引领下,从金堂县赵镇以南地区,沿着沱江右岸的羊肠小道,骑马穿过了金堂小三峡,神不知鬼不晓地从背后进入了怀口镇。

朱平槿选择陆路,一是因为随行都有马;二是没有足够的船。

川西的船舶不少,但是部分大型船舶跟着钦差下了江南,部分船舶载着移民到了泸州,五万石军粮的运输也要占用很多大船。各县护庄队参战连集结于金堂赵镇整编,则需要更多的船舶运输。除了从淮口姚玉麟手中搞来的沱江船队和王府的岷江船队,朱平槿并没有试图垄断船运业。蜀地经济要全面发展,物流业要先行,垄断不是好主意。船运业当然要发展,大型的造船厂也在规划中,但他更关心的是军事运输,王府掌握的船主要以满足前线需要为度。

到了怀口镇,朱平槿没有休息,连夜招见了两人:刚到怀口等待老婆到来汇报工作的政务司副总理兼绵潼总庄管事李崇文及副管事邱瑞光。自从陈有福和罗监军的护商队过境之后,邱瑞光职务的提拔速度,已经超过了他的想象。邱大管事在官场上长袖善舞的本事,也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绵潼总庄原辖潼川州北部的中江、射洪、蓬溪三县和成都府绵州所辖罗江、彰明县(今江油彰明镇)一州两县。近期贾登联部向保宁府调动准备参与进剿,便干脆将潼川州城(今三台)及所辖之盐亭县一并移交王府,以换取更多的助饷。后来王府又将龙安府及所属之平武、石泉(注一)、江油三县,保宁府之梓潼县等王庄划至绵潼总庄,这样一来,绵潼总庄的辖区就有了一府、两州、十县,成为蜀府王庄中首屈一指的大庄。地域覆盖朱平槿前世的绵阳全部与德阳、遂宁一部。总庄驻地,也由原来的射洪县北移至条件更好的绵州。

绵潼总庄由西到东,形成成都北面的屏障,价值突出。绵州,地处川西三大冲击平原之一的涪江平原中心。潼川、江油、彰明、射洪一州三县,则地处涪江两岸,涪江的重要支流中江(凯江)流经罗江、中江两县城,盐亭和蓬溪两县也在涪江支流之上。龙安府的治所平武县和石泉两县,从西、南、北三面接驳成都府的茂州、威州和四川都司的茂州卫、威州守御千户所和松潘卫。而梓潼县,扼守川北广元到绵州的重要通道——梓潼道(今翠云廊)的南端,与北端的剑州(今剑阁)及著名关隘剑门关遥相呼应。

绵潼总庄自崇祯七年来饱受流贼和兵匪的蹂躏。除了龙安府的平武、石泉两县因地处岷山深处,尚能苟全于乱世,其余全部州县均曾为闯献所破。许多城市,包括绵州城皆是两次被占,二度被屠。兼之崇祯年来天灾频发,朝廷重赋苛税,使得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人口大量逃亡、土地大量抛荒,到处一片残破衰败的景象。

恢复生产,保障民生,这就是朱平槿刻意将李崇文这位实干家和邱瑞光这个自家人放在绵潼坐镇的用意。

……

因为要承担大军物资转运和泸州移民的任务,曾经废弃的怀口镇怀口巡检司衙门被金堂王庄整饬一新。朱平槿一到,这里便成了他的中军所在。而年老的廖大亨,被他悉心安排到了姚玉麟腾出来的宅院里,那里当然是怀口镇最好的房子了。

怀口巡检司的大堂上,君臣促膝长谈。

李崇文形容憔悴,却双眼发亮,对朱平槿诚恳道:“绵潼虽然残破,却正为吾辈大有为之处!”

绵潼各地的风土人情迥异,但因有保宁府和顺庆府的两面掩护,避免了土暴子的袭扰,因此安全环境总体较好。流贼过后,士绅富户家财略尽,死伤惨重,势力大减。王府收受投献、包税垦荒,他们不至支持,但也无力反对,因此社会环境总体平稳。地方官府面临流贼土匪的军事压力、朝廷的税收压力,抚台藩司的政治压力,选择和王府合作,是他们无奈中的选择,因此政治环境总体有利。

李、邱两人及时利用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威逼利诱之下,在谈好潼川州的税收包揽后,又与绵州知州及罗江、彰明、江油三县达成了税收包揽协议。具体形式参照了雅州模式,但在推动工商业发展上有了更多举措。

如邱瑞光充分发挥血缘优势,将汇通钱庄开遍了绵州、潼川的每个州县。大力推行银钞流通,在税收上对金银等贵金属实施歧视性的措施,增加各环节成本;与机器局的杨能、织造局的刘红婷和主管雅州的曹三泰合作,开办机器制造和织造的分厂,引进茶种茶苗,扩大茶叶种植,与陇南和青海的土司互傕。内部能量巨大的邱瑞光甚至还与火器局的王昆山达成协议,利用绵州以西大山里丰富的天然硝土,在江油的山边建设一个大型的火药制造局。善做烟花的江油县陈家老大,便是这个火药局的管事。

关于朱平槿最关心的农业,去年旱灾和献贼对绵潼民生的影响极大。有些地区的种子粮被抢被吃,加之百姓逃亡,春播时未能及时下种,因此今年大幅减产已成定局。能收的秋粮已经收尽,但根据产量和人口预估,全部存粮最多只能吃到四月底,此后便可能出现饥荒。

李、邱两人到任后,督促各州县补种冬季作物,如冬小麦、油菜、蚕豆、豌豆,争取有些产出,换些米粮。但因王庄组建时间前后不一,政策执行力度有大有小,部分地方仍大量抛荒,因此近期的重点仍在尽力强化王庄,招揽流民垦荒。估计到了明年,绵潼就能在总体上实现自给自足,个别条件较好的州县,还能略有富余。

绵潼的基本情况,能通过每月一次的情况汇报基本掌握。朱平槿更关心的是,绵潼作为四川排名前列的经济区,如何在垦荒这个关键工作上取得经验。要知道,绵潼的可垦耕地面积,远远超过了泸州;水土光热等农业条件,更是泸州远远不能相比。

李崇文根据绵潼的实践,对垦荒提出了几个很有价值的建议:

一是要加强组织,不能给了减免政策就放任自流,也不能任由农户和流民任意插占。

李崇文道,一些流民不愿加入王庄,自行跑到山里垦荒,因此发生了好几起惨剧。射洪县一族五十余口,因为断了口粮饿死十二口。盐亭县一家五口赤手空拳进山,此后音讯全无,后来请猎户寻找,才发现全被老虎吃了。中江两拨流民因为争夺江边好地,发生了械斗,死了两人,伤了十几人。由此可见,分散开荒见效慢,效果差,代价大。水利设施既无规划,也不配套。

为了实施高效垦荒,他们提出了整体开发的建议:把垦田人和种田人适当分开。既要充分利用冬季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又要组织专业化、规模化的垦荒队伍,一次性进行万亩以上整体开发。梯田、保坎、水塘、水井、沟渠等设施一次到位。然后再将这些开发好的熟田租给农夫来种,当年下种,当年就能收获。

如此,垦荒田的产权归王府,出租收益高,以后的收益也相对稳定,使租家和佃家双方同时受益。同时,整体开发还有利于社会管理。一次土地开发项目,便能形成一个王庄,庄户管理和护庄队建设也可顺势推进,省了不少时间和功夫。

二是要合理选址合理规划,不能盲目进行。选址规划必须考虑两个重要的因素:

首先是水利条件。李崇文举了个例子,中江县南面丘陵山区,地处凯江右岸,山不高,地不瘠,可垦地面积超三十万亩,但开荒效果不好。他亲自实地查看,原来此处地势高,少河流,严重缺水。据当地老农讲,去年天旱时,整个地区焦土一片,滴水全无,人都有渴死的。此地若没有饮水和储水设施,即便开荒也只能靠天吃饭。

其次是政治民情条件。绵州和潼川两地都有些著名官绅,如祖籍汉州绵竹县的刘宇亮家便在绵州有大量的田产。刘宇亮是刘家老三,崇祯十二年被薛国观撸下台前当过首辅,其兄原关南道刘宇杨、侍郎刘宇烈,一门高官数人,弟子无数。崇祯十年闯贼入川,当时还是大学士的刘宇亮在崇祯帝面前哭诉家乡遭祸之惨状,皇帝勃然大怒,导致原四川巡抚王维章毙死狱中,连在百顷坝战死的总兵侯良柱也不能幸免。

李崇文认为,如果圈地开荒侵犯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势必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此外,许多小地主和自耕农外出逃荒,以后可能回来的。所以圈地垦荒时要有理有据,争取当地官府的支持,掌握土地权属的第一手凭证。开完荒地后,如地主和自耕农回来提出要求,应该按照田皮、田骨分离的办法,合理平衡原土地所有者与开荒经营者之间的利益,避免矛盾过度激化。

三是要加强支持和引导,尤其是农业贷款和种子农具等物资的支持。李崇文道,因为种子粮和口粮不足,又兼之农具、耕牛短缺,严重影响了垦荒的进度,因此货币贷款和实物贷款都非常重要。他利用贷款,向成都订购了大量农具,于是这些银子大半又回流到了王府……

四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水利设施。要先有水,后下种。挖塘、开渠、引水、打井,样样措施不能少……

李崇文是王府政务司副总理,还是川北军政委员会的主委,在川北军政大权一手抓,绵潼王庄不过是他的兼职之一。可李崇文谈到他在绵潼的工作,就像拧开了水龙头,哗哗地流个不停。

这位脸色苍白、身材瘦削的年轻书生,这个曾经饱经双亲丧乱与流离失所、经历过惨痛煎熬的读书人,当他内心的信念被激发出来之后,就像一座核反应堆被点燃,源源不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他无需外界的压力,无需上级的鞭策,更无需名利的刺激,完全是依靠他内生的动力在拼命地把工作往前推动。他燃烧的是生命,收获的是本心。这样一种人,与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钻营、而叛卖、而奔波、而折腾的人,境界之别有如天上地下,价值之差有如黄金狗屎。在这种纯粹的人面前,一般俗人很容易自惭形秽;而君主,则容易萌生猜忌之心。自古忠臣良将,多不得善终,概因如此。

“李先生,邱管事,军情紧急,本世子明日就要出发,怕等不了罗姑娘到来了。”

朱平槿摸着上嘴唇上刚发起的一粒饱满的青春痘,心里有些发虚,更觉十分惭愧。他决心对李崇文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心:“这些条陈,还要辛苦你们再给罗姑娘详细道明。本世子会给她留下书信一封,请她对绵潼之事多加关注。”

李崇文和邱瑞光拱手称谢。夜已深,两人告辞,朱平槿却单独留下了李崇文。

君臣对坐,一时无言。

沉默半响,朱平槿终于开口道:

“药王孙思邈曾道:多思则神殆,多念则智散,多欲则智昏,多事则劳形,多言则气乏,多愁则心摄。如今天下方多事之秋,先生为我王府重臣,深受王庄百姓爱戴。风物长宜放眼量,请先生以苍生为念,万勿操劳过甚,事事躬亲!邱管事乃母妃亲族,母妃用之,一用其才能过人,二用其不亏大节,故而本世子早晚要将绵潼交予他。先生为川北总管,一旁指导便好,庶务都让他去做。他做得不好,本世子自会惩处。此次土暴子肆虐顺庆、重庆两府,蓬州、广安、合州等十余州县糜烂,本世子领兵出征,少则一月,多则一年。川北百姓之生计善后,还需先生操劳,是故先生更要爱惜身体!先生不妨在此休息些时候,静心等待罗姑娘到来。荣军总医院院长王翰此次随征。他是岳丈大弟子,医术精湛。明日让他给你瞧瞧,开个方子,稍加调理。”

“臣遵旨!”

朱平槿发自内心的关心,感动得李崇文双泪直流。李崇文学诸葛亮,就得学诸葛亮一生追随刘玄德。在李崇文的心目中,刘玄德一定是位忠义两全的仁君。

而朱平槿自认为比起刘玄德的心计来,不遑(huang)多让,这就是他以少冲之龄驾驭群臣的自信。

注一:即今北川老城,512大地震全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