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圣慈寺(六)

崇祯十三年 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圣慈寺(六)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被造神运动捧起来的罗雨虹如今有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只要她当众宣布:本姑娘便是龙女转世!

那么,无论是她还是朱平槿,都会立即被狂热的信众捧上神坛!

“这机会我用不用?如果我宣布自己是龙女转世,将来朱平槿就算想赖婚,他也过不了舆情这一关!”

在这一刻,什么地富反坏右、什么境内外的五股势力,顿时被罗雨虹抛到了一边。

可罗雨虹毕竟是商场上的女强人,见惯了各种欺哄讹诈的伎俩,绝不会轻易地被平白飞来的订单冲昏头脑。

她的直觉告诉她,有些不对。证明了固然对自己的婚姻有好处,那对朱平槿的前途是好是坏呢?如果证明不是,那自己的心思岂不鸡飞蛋打?

她强迫自己静下来,突然想明白了:

朱平槿就是朱平槿,我罗雨虹就是罗雨虹。

朱平槿的地位,是他的血缘决定的,是大明朝的国家制度决定的,而不是什么散财童子决定的。

如果和尚尼姑们认可,无非为朱平槿的身上平添一圈光环;如果和尚们不认,那么朱平槿毫无损失,依然还是蜀藩的世子。但自己就不一样了。如果朱平槿被认可为散财童子,而自己不是捧珠龙女,那自己就配不上朱平槿。而殿外那些热心的女人一定会借此机会,竭力向朱平槿推荐她们自己的人选!

总之,求证结果无论对错,求证本身这件事一定是错的!

因此,无论现在的局面是是好是坏。众目睽睽之下,不仅自己绝对不能承认,还要代表朱平槿否认!

罗雨虹终于搞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想清楚了整件事情的利害关系,那么应对之策顿时出现在她的脑中。

那就是:不承认、不否认;不鼓励、不打压;放任民间流传,不准官方宣传,即“三不”对策。

她轻轻挺了挺胸膛,半转身躯,将那个挂在两个小尼姑臂弯上的老尼扶了起来:

“师太,你以为本姑娘与世子天生一对,自然就是龙女转世?”

“施主,老尼不敢妄言。蜀人都说世子是善财菩萨,既然罗姑娘也有佛缘,又与世子前世夫妻,那定然是龙女菩萨转世。”

老尼人老体衰,气息虚弱,只能勉强听清。罗雨虹立即指定吴素琪担任翻译,将老尼的话大声传过来。于是,所有因为距离远的人,都能听清罗姑娘和清莲师太之间的对话了。

……

这场轰轰烈烈的进香活动很快就结束了。所有的人都达到了目的,皆大欢喜。

和尚尼姑们得了很多第一手的材料,足以论证罗姑娘是否是捧珠龙女转世,也可以间接判断蜀世子朱平槿是否是散财童子转世。跑不掉的还有许多布施银子;

巴巴跟来看热闹的贵妇官眷们,得到了无数的谈资,既可以打发多余的时间,还可以发挥自己女人圈的独特优势,助自己的男人一臂之力,同时也让自己在男人身边更有竞争力;

寺庙外小广场上的普通百姓,得到了散福的铜钱,为明年的时来运转赢了一个好彩头;

至于罗雨虹这位当事人,强化了她现在最希望也最担心的东西:婚姻与子嗣。

至于世子媳妇是否便是捧珠龙女转世这个核心议题,因为罗姑娘当众亲口否认,说世子就是世子,而自己就是个医家的女儿,所以无论是王府还是官府,对外都一致采纳了罗姑娘的正式说法。

只是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闻,世子和罗姑娘当然便是散财童子和捧珠龙女转世。他们俩为什么否认,是因为害怕引起了京师的皇帝和奸臣们的注意。如果皇帝和奸臣们联手使坏,加了明年四川的税赋,那蜀地老百姓刚好起来的生活,不是又要回到崇祯十三年老样子?

谣传越来越广。后来便有好事者,千辛万苦收集了罗姑娘与僧众之间交谈的内容,经过精心编辑和加工,便有了如下一段话:

比丘尼清莲问罗姑娘,是否龙女菩萨转世。

罗姑娘摇头告比丘尼清莲:“善女人,本姑娘肉眼凡胎,不异常人。前世何人,实不自知。”

比丘尼即从座起,合掌向罗姑娘,而作是言:“姑娘,非是菩萨转世,岂有如此无量威神之力显于前世?”

罗姑娘告比丘尼清莲:“善女人,前世无量威神之力,自生即入梦中,不知是何缘故。或许前世修下功德,今世佛祖赐下福报;亦或许常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菩萨观我音声,慈悲为怀,施法于身,自是有神通如是。菩萨梦中告世子与我,你二人前世即为夫妻。涅槃之际,曾在菩萨座前发下三大誓愿。

一愿,愿来世再为夫妻,同生共死,永不相负;

二愿,愿大明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国家中兴;

三愿,愿正法行于万物,功德满于自身。”

比丘破山入白罗姑娘:“天下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如六十二亿恒河沙,受尽苦恼,欲得解脱;膝下无嗣,欲得男女;身有挂念,欲求姻缘;家无余粮,欲求温饱;大明三千大千国土,满多贼寇,如罗刹鬼国。欲祈太平安康,还请仁者为芸芸众生说法,如何修下无量功德,方可解脱苦厄,入得西方。”

罗姑娘告诸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若有向佛之心,自当人人成佛;广结善缘,功德圆满,便是菩萨转世;谦和守法、慈悲万物、自见内性,即是真功德。”

诸比丘、比丘尼合掌齐声赞曰:“南无阿弥驼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善哉!”又以偈颂曰:

施主妙相俱、慈眼视众生。

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注一)。

……

除夕之夜的皇城坝,依旧是那么喧哗热闹。身边没有一个亲人的罗雨虹,在小红和谭芳的陪伴下,悄悄登上了端礼门城楼。

远处依旧是灯火璀璨的繁华商业街,近处则是大片人群围着一年一度的烟火架表演大声叫好。

儿童们的欢笑声不时传到罗雨虹的耳中,因为他们有了个好玩的新去处。在宽阔的御道边上,摆出了一个新奇的儿童乐园。有木头滑梯,有麻绳渔网,有迷宫房子,还有个雨伞油布缝制的的软垫城堡,以及不停为里面加气的和蔼的太监爷爷和宫女婆婆。

“多好的时光呀!”

罗雨虹泪眼婆娑,灯火在她的眼中,都变成了点点的星光。

“真想他永远在我身边。”

“可是他们是男人呀!”小红撅着嘴道,手里还捏着一块刚刚端上来的春糕,“他们不上阵,难道要我们女人去打仗?”

“也不知道这几天的战况。”谭芳嘟哝着。她担心着她的弟弟谭进,却不敢明白说出来。罗姑娘的心情如此悲伤,难道还要再给她增加压力?

“战况?战况很好!”

说到打仗,突然罗雨虹又容光焕发起来:“朱平槿是个天生的领袖。真奇怪,我以前怎么担心他变成个窝囊废!”

“世子怎会是窝囊废!听府里老人们说,世子从小就不是凡品。四书五经,一学就会。至于世子看过的书,舒师傅说是汗流浃背!”小红边吃边说,声音嘟囔不清。

“那叫汗牛塞屋!”谭芳笑出声来。

……

四川巡按衙门的后衙,除夕夜依旧是那么冷清。

世子和廖抚要建一个四川垦荒局,将四川荒地的田皮统一收储起来,然后组织灾民流民难民来垦荒。这件事关系重大,涉及的方方面面更多。刘之勃被世子内定为垦荒局总办,得赶紧把章程、机构和时间、计划等事项落实了。

他忙到很晚,这才吹灭书房的烛火,回到二堂正屋。老妾已为他准备好一盆热腾腾的洗脚水。他把两只脚放进热水,轻轻嘶了一声。老妾知道,这是老爷舒服的表示,便挽起袖子,为他轻轻揉搓起脚来。

“老爷。”老妾轻声喊道,打断了刘之勃的冥思。

刘之勃睁开双眼:“怎么了,莫不是家里又没了买米的银子?”

老妾回答:“不是的,老爷。少爷现在有了军饷。他让钱庄把银钞直接打到他户头上,我们没钱时便可凭折子到钱庄提现。少爷的军饷可高着呢!他一个连级参谋官,一月便有银子九两九钱!”

“正连级待遇,世子是按朝廷正八品的月俸发的。一石折银一两五钱,比我们刚进京那会儿高多了。”

刘之勃说着,又想起了嫁入张若麒家,公公却不知生死的亲生女儿。他压抑住思念的心情,重新闭上了眼睛:“文郁是个孝顺孩子,知道老父是清官,家里不宽裕。只是不要苦了他自己,俗话说:穷家富路。他出门在外,身上好歹也得有几两银子救救急。”

老爷肯回应,老妾很高兴。女人的话匣子打开了,再关上就难了。

“少爷捎来家信,说他们年底关双饷!广安打了胜仗,世子又发了赏银。无论官阶高低,参战军队一人十两。有战功的,战后总结后再赏。还说吃穿用度,都是军队发放,总之是身上有钱也无处花去。”

老妾说着,掌心里换了一只脚轻揉:“他们收复了渠县,把土暴子打进了山里,还夺回了好多百姓。少爷说,那些百姓都哭着给他们磕头,称他们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军!”

刘之勃轻轻摇头叹道:“这事本官已经知道了。这次世子和廖公不避箭矢,亲临战阵,方才有此大捷。本官无能,只好留守地方,想来便觉十分惭愧。”

说到这儿,刘之勃想到老妾昨日说道上香之事,便随口相问情形。

刘之勃的老妾想说的正是此事。见老爷相问,立即将所见所闻原原本本讲了出来。

“既然罗姑娘亲口否认,你又如何得知?”刘之勃听着便觉不对,立时插言打断,“你们这么多官眷,怎会碰巧凑在一起?”

“贱妾虽然不通佛理,可也跟着老爷去了几回佛寺。施主的官再大,施舍的银子再多,那些和尚和尼姑也不过合掌行礼。老爷何时见过和尚和尼姑向施主磕头?我们去的时候,那些和尚和尼姑也只是合掌行礼。可我们走的时候,那些和尚和尼姑全部扑在地上,就像拜佛一样!”

“本官不是问你这个,”刘之勃着急问道,“本官问的是你为什么偏是今日去凑热闹!”

“这个……”

老爷明显有些生气了,他的老妾一时吓住,不知怎样回答。

“是不是廖抚家的那个刘惠莲来叫的你?”

“是啊,老爷如何得知?那么多的官眷都坐着轿子,贱妾没有轿子,又不好自己走着去,给老爷丢了脸面,只好让老肖头出去租了一顶。”

哎!刘之勃轻叹一声:“以后你少与那个刘惠莲往来!本官是巡按,正是看住她廖家的官!明日,你去王府向罗姑娘请安,正好找机会把这事的前因后果都给罗姑娘讲一讲。世子眼中,可容不得沙子!”

……

巡抚衙门的后花园里,廖大亨的小妾刘惠莲正守着火炉,绘声绘色地给他的族兄刘先生讲述今日的见闻。讲起她听来的宝珠、珊瑚、砗磲(cequ)、玛瑙、珍珠、彩贝,她的双眼在昏暗的灯笼下也在放光。

“难怪王府里传出消息,说前些日罗姑娘发脾气,随手便将一株这么高的红珊瑚树给打碎了!啧、啧!感情她前世的家就在海底龙宫,这些上好的宝贝再稀疏平常不过了!”

听完族妹的絮絮叨叨,刘先生终于长叹一声:

“看来,世子果真是天命所归!廖公瞻前顾后,久不称臣,恐失天赐良机也!惠莲,快替为兄磨墨。为兄要修书一封,再为廖公前途鼓噪!记着,明日入府参拜罗姑娘,别管她有没有世子妃的名分,你要对罗姑娘行君臣之礼!廖公不动如山,我们刘家先动起来!惠莲,邛州的产业为兄已经出手了。世子出征时当着众人点名邛眉,那不是好兆头……”

注一:参照《妙华莲花经第二十五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下》。阿弥陀佛,罪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