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二百一十五章 楚兵初现(一)

崇祯十三年 第二百一十五章 楚兵初现(一)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怀口是金堂大镇,位于沱江右岸。uu234

距离怀口不远,一座千年古塔伫立在沱江左岸的小山顶上,与对岸的云顶石城遥遥相对。斑驳灰黑的塔身,突兀在绚烂的天际线上,仿佛一座永恒的丰碑,诉说着他曾经见证的英勇与不屈(注一)。

军队要向东进发,所以直接在左岸古塔下的码头登陆。而护商队的将领们,则在邱瑞光的坚持下,在右岸的镇边码头登陆了。

夕阳斜照,船只缓缓靠岸。码头上缙绅排列,锣鼓喧天。邱大管事站立船头,春风拂面,信心满满:“姚玉麟是个聪明人。我们的事成了!”

第二天,护商队早早吃了饭,开始整队集合。

这次第三营出动,没有骑兵配合。骑兵在四川的丘陵多山地带,主要作用是侦查、通信与追击,正面冲击的机会不多。没有骑兵,于是贺仇寇亲自带着他的护兵和三营旗手,作为三营的骑兵先遣队出发了。大队人马则在隆隆战鼓声中,沿着田间大路向东开去。敌情不明,辎重营不是战斗部队,暂时奉命留守怀口镇。

……

潼川州原为潼川府,在洪武年降格为四川布政司之潼川直隶州。州城原为(qi)县(今三台县),降州后省倚郭入州。

潼川州下辖射洪、中江、盐亭、遂宁、蓬溪、安岳、乐至共一州七县。广元、顺庆(今南充市)和成都这三座城市的连线,构成了一个以成都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潼川州的辖境,便覆盖了直角三角形的中心地带,并横跨成都至顺庆的直角边。

由于潼川州境内密布丘陵和小山,灌溉条件不好,所以州内大多数县城都集中在经绵州而下的涪江两岸(州城、射洪、遂宁三县)及其主要支流上(中江、盐亭、蓬溪三县)。

护商队要从陆路到达顺庆,必须从潼川州辖境中央钻过去,并且横渡涪江,因此驻防于此的楚军贾登联部早晚都要见面。如何确定护商队与贾登联以及沿途各地官府官兵的关系,完成朱平槿“扎钉子,树形象”的任务,压在了罗景云这位年仅十五岁的少年肩上。

在松林山,朱平槿曾经就如何处理这些关系与罗景云和陈有福长谈过。朱平槿的基本思路上用原话叫做“统一战线”。即:只要是打流贼土暴子的友军,都是护商队可以团结的对象;只要是承认大明王朝为正朔的各级官府、士绅、百姓,都是护商队可以依靠的对象。

但朱平槿又特别强调,在“统一战线”中,一定要把握住“独立自主”的原则,防止友军的分化和叛变,防止官府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让护商队为其火中取栗。一切行动,要以王府、护商队和普通百姓的利益最大化为行动指南。

经过这大半年的摔打锻炼,罗景云已经迅速由世事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初具领导能力的政工干部。虽然他拼命吸收朱平槿思想的精华,但是姐夫的讲话,仍然超过了他的认知水平。后来他细细咀嚼姐夫的话,将其浓缩为两句话,并得到了他姐夫摸脑袋揪耳朵的待遇。

这两句话是:“汉贼不两立”与“听宣不听调”。

……

为了在与楚军的斗争中,准确把握“统一战线”和“独立自主”原则,昨晚北上剿贼先遣支队军政委员会在怀口镇召开全体会议。

会上,罗景云请贺仇寇这个官军老行伍将他了解的官军和楚军情况做了介绍。

大明朝军制的基础,是各地建的卫所。卫所兵是世袭军籍,有事出征,征调成营;事毕回籍,各营解散。可因为卫所兵不好

用,战斗力低,所以从万历初年张居正当朝时,朝廷就开始大规模的募兵。这些募兵没有卫所军籍,单独成营,最后形成了独立的营兵制。

到天启、崇祯年间,各地战事不断,朝廷的军制全部乱套了。从表面看,战场上主要是各营在打仗,地方上主要是卫所在守土。但各营中除了募兵,也有卫所的补充军士;卫所除了世袭的军士,也有军官自己募的私兵。

因为私兵装备好,待遇高,所以官军作战的主力,既不是募兵,也不是军士,而是各级将领的私人家丁。这些家丁才是官军精锐,将领也只会关注家丁伤亡。只要家丁损失不大,那么营兵卫所损失再大也无妨。普通的小兵田里多得很,只管去抓来就行。

贺仇寇自己,便是一个从农民到家丁的例子。

他年轻时只是个普通农民,因为战乱被抓进了利州卫,变成了卫所军。利州卫抽军入营,他便进了四川总兵的正兵营。因为在营中颇能打架,被贺将爷看上了,又招为家丁。这就是民变军,军变兵,兵又变家丁的例子。仗打完了,兵解散了,有军籍或者赐了世袭军职的将领和兵,依旧回到都司卫所。可是贺仇寇是家丁,没有军籍。所以贺老爷一死,贺仇寇就变成了普通百姓。

贺仇寇还道,崇祯年后仗越打越多,越来越多的卫所军因为抽兵变成了营兵。

将领一般也有两个职务,一是营兵职务,总、副、参、游、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哨长;一是传统的卫所军职,都督、都指挥、指挥、千总、百总等等。营兵职务前一般会带个任职地名,但那只是为了确定军籍,没有实际意义。仗打久了,挂在某个地方的总兵、副将、参将就一大堆。

如奢安之乱起,大量的楚军奉旨入川入黔作战。到后来,已经有营头十几个。闯贼和献贼入川,朝廷为了方便战场指挥,又搞了个挂印将军或总统、总镇之类的将官来当头,但实际上各营仍是各不相属,最后都由文官来指挥。

文官手无束缚鸡之力,如何来指挥和控制军队?

一是大义名分,二是钱粮军械。各级将领根据职务高低,手下的兵都有定额,朝廷按定额发饷。

有些将领为了吃空额,手下的兵会大大少于兵额,比如京营的总兵们。上阵打仗怎么办?临时去抓呗!

有些将领为了扩大实力,手下的兵又会大大多于兵额,比如楚军的将领们。士卒吃饭怎么办?到处去抢呗!

楚军在川将领中,达州守将莫崇文的营职是龙安参将,保宁府守将张奏凯是毛峪镇(注二)副总兵,至于这个贾登联是什么营职,贺仇寇猜测是潼川参将,领的是援兵营。

援兵营兵额三千。但贺仇寇提醒与会者,按照楚军的一贯作风,贾登联的实际兵力一定会大大超标,至少有五千人,甚至有一万人,否则他不会跑这么远来抢粮。楚军客地作战,军纪极差,抢掠和杀民冒功之事极为常见。楚军大帅左良玉就是这德行,楚军将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左良玉还会抢。

贺仇寇的详细介绍,让与会者摸清了贾登联部的底细。在随后商量出的应对计划中,虽有不同意见,贾登联仍被认为是“可以被团结的统战对象”。护商队要尽快向楚军展示强大的军力,彻底打消楚军西来掠粮的想法,同时争取与贾登联谈判,让他放开防区,让护商队通过。

此外,根据列席会议的邱瑞光的建议,先遣支队军政委员会决定尽快向世子报奏报,请求抽调部分军队,完成金堂县护庄大队的充实。

金堂王庄原

来太小,金堂县护庄大队实际上是个空壳,兵力仅有一名专职小队长带的两个不脱产的班。现在怀口镇一下收了三四万亩土地,而且还要将此地建设为重要的物资中转基地,面对贾登联数千甚至上万兵力的威胁,两个班显然是不够的。

起草奏疏的工作本应由不上战场的李用敬来完成,北进先遣支队军政委员会和金堂王庄联名上奏。但经刘文郁主动申请,这项文字工作交给了他。

……

踏着清晨的露水,第三营踏上西去的道路。沿途的景象与富饶的川西平原大相径庭。

在川中丘陵地区,很难见到连续成片的稻田。田地东一小块西一小块,被大大小小的山包分隔开。稻子喜水,一生都离不开水,所以稻田多聚在丘陵的低洼处。在丘陵的高处,旱田并不多,多的是森林和灌木,还有裸露的岩石、黄土和荒草。房屋稀疏的小村独户,零落于稻田不远处的山坡边缘,可见这些地方的人口密度远远不如川西地区。见到军队开来,百姓转眼间就消失在山包背后,再也看不见了。

路况很差,影响了步兵的行军速度。

这条路是顺庆府到省城的大道。因为年久失修,路面严重破损,到处遍布坑洼和石头。经过多年的碾压,大道路基严重下沉。在有些地方,路面比两边土坎低了一两尺。可以想象,一旦下雨,雨水将顺沟而下,在低处形成水洼,路基就会变成一条积水的烂泥沟。步兵经过,尚且影响不大。但辎重营的车辆经过,一定会遭遇许多困难。

罗景云骑在马上,默默将所见所闻记在心头,准备到了晚上就写进自己的日记中。赶到新政坝,有了空闲,再将这些日记中的记述汇集整理,作为向姐夫奏报的素材。

时近中午,部队经过了七八个小村子,走出去了起码二十里。

应该很快有命令传来,让部队休息吃饭。罗景云直起身来抬头望去,前头的队伍即将登上一座小山丘。可这时,他突然发现营长陈有福不在视野中。

“营长呢?”罗景云询问给他牵马的小护兵谭进,“有什么情况?”

“营长好像到前头去了!没听到前面有情况!监军,你让我沿途做记录,我都记下了!”小护兵拍拍自己肩上斜跨的书包,很得意地说。

“你做得对!你总不能永远给我牵马当护兵吧?你姐在我姐那里,就干得不错嘛……”

罗景云正在与他的小护兵说话,前头传来一阵马蹄声。罗景云认得那骑手,是陈有福的传令兵。

“营长呢?”罗景云问。

“营长在前头!让监军赶快过去!官军旗帜在前头三里外,好像有百余骑兵!”

贺仇寇出发前,陈有福和罗景云亲自与他约好,遇见官军就点燃烟花火炮,向后方示警。可是明明没有听见烟花火炮,难道他袭击被俘了?罗景云未及多想,立即扔下小护兵拍马往前。

这时,行军队列好像撞上了一堵墙,骤然停止下来。

又一名传令兵徒步从前面丘顶上冲下来,他边跑边向见着的所有军官传达营长陈有福的命令:

各连按作战预案向前展开,火器连排在大路中央。

战鼓咚咚咚敲响起来,各连的军官都站出来招呼士兵:

“有敌情,准备战斗!”。

注一:云顶石城,南宋末抗击元军的山城堡垒之一。守军全部壮烈殉国。

注二:毛峪镇,今通江县毛峪古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