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四百六十一章 古观疑云(二)

崇祯十三年 第四百六十一章 古观疑云(二)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岳池县到南充县官道边,有一个不大的村庄。uu234村中一小院里,头罩青丝网巾,腰缠錾金皮带的李存良正在仆僮的注视下,背着手站在院子里傻傻地望天发呆。

当了两个月的护**副总监军,李存良这还是首次独立指挥军队。贺曾柄一走,他立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李存良面对的敌人,不是关在诏狱里束手待审的人犯,而是穷凶极恶的土暴子;搜索的地域,不是一街数坊,而是从嘉陵江边到渠县绵亘三百里的金城山脉。自己能够动用的兵力,仅有十二、十三两个营。如何发现敌情,如何配置军队,如何组织进剿,如何提供给养,件件事情都是学问。聪明的李存良立即就明白了,纸上谈兵与实际用兵,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李存良可以发呆,他的狗腿子李二则不敢。李二在外面的公开身份是锦衣卫小旗,可在李存良面前就是第二代家生奴仆。

为什么收到世子的信件后,少爷就变成了这幅模样?李二瞧着少爷发呆,只好以不变应万变,小心地等候着少爷发话。

“二狗!”李存良食指一弯,将李二勾到了身边。

“世子的信里有几层意思?”李存良问。

李二连忙把手里的信摊开,认真点了两遍,然后才报告:

“世子信里说了三点。

第一点,军队再厉害都不如老百姓的眼睛厉害,剿匪要依靠百姓,让土暴子陷入老百姓的汪洋大海;

第二点,王光兴是王光恩的亲弟弟。王光恩已经投降朝廷,因此王光兴只准活捉,不准伤害。一旦捕获,不准就地审讯,要急押至保宁府送交军情局;

至于第三点……”

李二盯了眼主子的脸色,觉得风险不大,这才道:“世子把您和贺团长都骂了。说你们鼠目寸光,分不清重点,眼睛老是跳不出一时一事,一城一地、一团一营的小圈圈。荣军医院那千把人的兵源,充其量就是一根没肉的骨头,真正的大餐你们看不到。

少爷,小的觉得,这世子虽然身份贵重,可说话也不能没个轻重!好歹您也是正牌的国舅爷!他骂您看上了骨头,不是骂您跟小的贱名一样……”

“骂得好!”

李存良没有理会李二的挑拨离间,反而兴致勃勃地搓着手,脸上笑容四溅。

“骂得爽快!”

不过李存良脸上笑容尚未褪去,转眼就对狗腿子翻了脸:

“二狗,你跟着本少爷鞍前马后十几年,就没一点长进!本少爷问你几层意思,你回答是三点,这叫牛头不对驴嘴!什么叫几层意思,你懂不懂?”

“不懂。”李二腆着脸摇头。

“第一层,是朱平槿要把军队建在百姓之中。军是民,民是军,军民一体,骨肉相连。所谓‘剿匪要依靠百姓’,不过是军民一体的委婉说辞罢了!”

“小的还是不懂。这军民一体又咋的?”

“傻瓜!”李存良骂道,“军民一体可厉害了。你用你肩膀上那坨榆木疙瘩好好想想!军队可以杀光,百姓能不能杀光?如果百姓杀不光,那军队就会重生!这样的军队,能打败吗?流贼为什么屡剿屡兴?朝中大臣者有几个看不清?就因为流贼便是百姓,百姓便是流贼,他们正是军民一体!”

“是啊!”李二想想,连忙点头,又慌忙摇头:“小爷,流贼可不是军民一体!流贼是民贼一体!”

李存良没有理会李二的提醒,继续兴致勃勃阐述他对世子来信的深刻理解。

“第二层,朱平槿把眼睛盯住了郧阳!王光恩号称小秦王,打仗的本事不在闯献之下。他投降了朝廷,守备郧阳的湖广按察使高斗枢和郧阳知府徐启元都是能臣。将相相和,那郧阳便是座铁

打的金城……”

“少爷,郧阳府乱了十年,去年还被左良玉抢了一把。听卫里弟兄说,郧阳一府除了四千兵,只剩下了四千民(注一)!怎么世子还盯着那破地方?还有郧西县,听说被张献忠破了,左军的大媳妇小姑娘……”

“你就成日里就想着大媳妇小姑娘!”李存良两个指关节脆嘣嘣地敲上了李二的额头,“流贼、左军,抢了郧阳又咋的,他们还能抢走一块田?拿走半寸地?有了田地,就有了人,就有了兵和粮!朱平槿盯上了那郧阳,早晚汉中、兴安两州府都是朱平槿的!”

李二的手板捂着痛处,眼睛斜瞥着主子问:“少爷,您怎么又扯到陕西去了?”

“成日里不学无术,与二傻子没两样!”李存良已经懒得跟李二计较了。他长叹了一声,自个找了根马架子(注二)半躺着。

见李存良真的生气了,李二连忙过来挽回。

“少爷,我二狗就是您跟前的跟班,还是托您的福我才穿上了这身官皮,……”

“不是托我的福!是托我爹的福!我爹用一条命,换来了你我两件皮!”

“是是是!是托老爷的福!”李二把脸凑近了赔笑。

“你好好想想,”面对李二谄媚的笑脸,李存良压低声音,把心思说了出来,“郧阳是汉中、兴安的东大门,占住郧阳,流贼就没法西进;世子再把秦岭的几个隘口一堵,汉中盆地早晚都是朱平槿的盘中之餐!占住郧阳,还可以向北威胁到商南、淅(xi)川、内乡,可以随时切断西峡口,挡住秦贼进出老巢的通道;向东威胁到南阳、襄阳两府,可以随时进出中原腹地……”

李二呼吸有些急促。

“少爷,您是说世子……”

“老子啥都没说!只有你这个二傻子会说!”李存良瞪着眼睛指着鼻尖,把李二凑近的脸骂了回去。

“是是!少爷,小的啥都不说!”

“朱平槿的第二层意思,便是要用王光兴把他哥王光恩钓出来!王光恩一上钩,那郧阳便唾手可得!再然后,就是兴安、汉中,再加上荆州,三国之势已成矣。皇帝,还有那群道德文章天下第一的百官们,嗯!等他们吵吵清楚,才发现鞭长莫及,一切都晚了!”

“那我们……”

“所以本少爷才会发笑!”李存良哈哈大笑起来,“朱平槿的第三层意思,不是在骂我们,是在邀请我们跟他一起干!鼠目寸光的反义词是什么?是放眼天下!”

“谋……”李二及时把自己的嘴刹住。

李存良背靠椅背,仰头向天。

天色阴沉沉的,好像普天下的人都欠了老天爷的银子不还。

李存良突然咬牙切齿,低声吼道:“谋反咋的?他崇祯无情无义,逼死了我爹,这笔血债早晚要算!他以为死个皇子就能两抵了?没门!”

“那老夫人呢?老夫人还在京师,一定天天念叨着少爷您早早返京,把成国公家的姑娘娶了,早点抱上孙子,把我们武清侯一脉续上……”

“什么成国公家里的!什么武清侯家里的!”李存良厉声呵斥道,“成国公家里的那个女孩,听说是朱纯臣醉酒后与倡优所出,后来死了妈,眼看就要流落街头,碍着公府脸面,这才接进了府中!成国公府从来没把她当作小姐,都是作下人奴仆一般使唤!成国公家用这等人物许配于我,那是把我们当作破落户羞辱!武清侯家干我屁事,更是可恶……”

李二知道自己嘴快,揭了少爷的伤疤。

李存良作为庶长房一脉,与继承爵位的嫡房之间本就势同水火。这两年老夫人一直在为李存良的婚事着急,可彩礼银子是个大难题。全家的收入就只有李存良的那点俸禄和城郊几十亩庄田的租子。李存

良又有富家哥儿大手大脚的毛病,领到俸禄便邀约着卫里兄弟们起花楼、逛窑子、山吃海喝、淘些没用的物件,几个银子怎么禁得住?家里能当的早当了,

老夫人舍不得出卖亡夫留下来的庄田,便硬着头皮到武清侯府打秋风,结果银子一钱没借到,还落了身冷嘲热讽。

李二喃喃不知如何劝慰,只好搬出了祖宗遗命:“少爷,您说的小的都明白!可这门亲事是老爷身前定的,老夫人又……”

“定了又咋的,老子赖在四川不回去,他们能把老子捆回去?”

说到“捆”字,李二突然灵光一闪开了窍:少爷一定是喜欢上了那个刁蛮的太平县主!

那日小县主被押至岳池团部,趁人不备撒腿就跑。士兵们都傻眼了,围住了也不敢用强。结果是李存良火了,亲自用上了锦衣卫捉人的擒拿手法,一根粗麻绳把县主捆得像蜀地名产缠丝兔一样。县主大喊大叫要找她世子哥哥报仇,李存良则把锦衣卫腰牌一亮,说老子世袭勋贵、天子亲兵,拿的便是你这等不法宗室。你再大喊大叫,老子直接把你槛送京师,丢进诏狱,看你世子哥哥如何来救!

想不到李存良这一用强,倒真把太平县主唬住了。小丫头哭得是梨花带雨,两个丫环则是苦苦哀求。李存良也不是真心要把县主怎地,于是假装心软,趁机下台,把这个烫手的炭团松了绑,礼送保宁府。

“难道女人一哭,便能掳获男人芳心?”李二神游九天,想到了老夫人的贴身丫环玉钏。那个粉颈白嫩哟……

“嘿!嘿!本少爷在布置军国大事,你这狗才又在流口水!”

“是!是!少爷!小的在想,既然您要与世子那个,能不能找个理由把老夫人接到蜀地来?只是老夫人那倔强脾性,怕是不好说动……我怕老夫人一闹,动静大了,锦衣卫的规矩……”

“你这狗才总算是想到了正事!”

李存良从椅子上蹦起来,背着手在院子里来回转圈,很快就有了主意:“等我们……你就赶回京师,就给老母亲道,本少爷在蜀地这般这般。等着瞧,老母亲定会把田卖了充作盘缠,连夜杀到蜀地来!”

“少爷!您真是聪明!”

“还有,你回京之前,先去求见世子,把本少爷的信件呈上去!回京之后,你去求见骆总宪,靠诉他,蜀世子朱平槿挟大胜之威,拥兵五万……不,改作精兵十万,恐有不臣之心。本少爷决心为国锄奸,须留蜀地继续监视。只是那世子乱世奸雄,生性多疑。为取信世子,本少爷要将母亲抵作人质!切记!切记!此话只能与骆总宪一人说道,绝不可讲与第二人听!骆总宪聪明绝顶,他会明白的!”

“少爷,小的知道了!小的以为,还要趁机寻骆大人要些盘缠银子!”

“很好,这样看着更像是真的!”李存良高兴地直搓手。他恨不得立即实施自己的天才计划,可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便是失踪一个多月的王高、王光兴。抓不住这两个土暴子,刚才说的都是废话。

“李二,你去传本少爷的话,让狗崽子们别他妈的躺在外头作春梦!让他们立即回城,去找上过金城山的百姓,尤其是在道观避过难的百姓!开出赏格,求 购消息!

世子信里有句话说得入木三分:除去不可能,剩下一切皆有可能,哪怕是看着多么不可能!

道观,一定是道观!一个多月,就算土暴子一人一匹死马,这一个多月也该吃光了!山里哪户人家能提供两百人的吃食?

除了道观,还有谁!”

注一:民户数字出自湖广按察使高斗枢在崇祯十四年给朝廷的奏报。

注二:可以折叠的躺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